张承志,1948年出生,男,作家,早年的文风如铁,慷慨硬朗,充满了大漠荒原气息,90年代以后,其人宗教情感增重,文字开始变得诡秘起来,甚至有些偏激。文学不是目的,不是终极,而是工具,是手段,是表达人生理想和精神追求的物态载体。曾获第一届全国短篇小说奖,第二、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已出版著作30余种。

中文名

张承志

别名

张录山

性别

出生日期

1948

籍贯

山东省济南市

民族

回族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北京

信仰

伊斯兰教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

职业

文学

主要成就

第一届全国短篇小说奖第二、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奖 第11届十月文学奖

经名

赛义德

代表作品

黑骏马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48年,张承志生于北京。

1966年6月3日晚,17岁的张承志与骆小海、卜大华、邝桃生、王铭、张晓宾、宫小吉、陶正、高洪旭、宋柏林、袁东平等17名学生聚北京西郊圆明园遗址开会,决定成立红卫兵组织。“红卫兵”这个名字即取自张承志笔名红卫士。

教育经历

196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1968-1972年在内蒙古乌珠穆沁插队。

1972年,进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

工作经历

1975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组工作。 

写作经历

1978年,发表处女作《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人民文学》1978年10期),获第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语言系学习,研究蒙古族及北方诸民族历史。

1981年,毕业获民族历史语言系硕士学位。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工作任助理研究员。同年发表中篇小说《黑骏马》,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983年,第一次赴日本东洋文库进修。

1984年,发表中篇小说《北方的河》,引起文坛关注,获得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成为他的代表作。

1985年,当选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小说选刊》编委。

1986年,张承志首次尝试以日文创作,在日本出版了《モンゴル大草原游牧志》。

1987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金牧场》,同年调入海军政治部创作室当专业作家。

1989年,退伍,为自由作家,并创作油画。

1991年,发表穆斯林题材小说《心灵史》,引起文坛的广泛争议。同年第二次前往日本,任东洋文库外国人研究员和日本爱知大学法学部助教授。

1991年-1993年期间,张承志在日本先后出版了《红卫兵の时代》《回教から见た中国》《殉教の中国イスラム:神秘主义教団ジャフリーヤの歴史》三本书,均以日文创作,并且拒绝译成中文。

90年代之后,张承志以散文写作为主,先后发表了《清洁的精神》《牧人笔记》《一册山河》等散文随笔。

1999年,张承志旅行地中海周边,见识了摩洛哥德菲斯城,以及西班牙的伊斯兰遗迹。

2003年,再次奔赴地中海,在西班牙和摩洛哥北部进行调查。

2005年,发表《鲜花的废墟》讲述他在西班牙和摩洛哥的所见所闻。

2006年,再次前往日本,并且留居两个月。

2009年,发表《敬重与惜别:致日本》,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奖。

2011年,发表散文美术作品集《涂画的旅程》,展示他多年来创作的美术作品,包括油画、速写、草图、书法,等等。

2012年,张承志花了三年时间修改的《心灵史》改定版限量发行750本,成功募捐得10万美元,全部捐赠给巴勒斯坦难民。

2012年9月,张承志一行从北京出发奔赴巴勒斯坦。12日-16日历时4天,10万美元全部捐献于加沙难民营、舍西德·阿兹米·穆夫提难民营、伊尔比德难民营以及为巴勒斯坦难民提供了土地食物的拉思穆尼夫村95户、艾因扎奈村82户约旦农民,全程共援助476个家庭。9月12日,张承志在捐助现场发表了《越过死海》的演讲。

2013年发表散文集《相约来世,心的新疆》,讲述他多年来对新疆的认识和感情。

张丞志作品

在张承志的散文中,作家对中国当今所处的社会形态抱有很大的遗憾与批判,特别是对当今中国人奉行的"犬儒主义"提出了强烈的批评。作家说:"失败的大陆像一艘下沉的巨轮,我是它还给卑鄙海洋的一个漩涡,尽管我不能成为桅杆上的旗。"过多的深思熟虑,使作家越来越忧愁。每每心烦意乱,他总会想起多年前被流放到草原当知青的那段时光。苦难而珍贵。对于少数民族的文化,特别是对回族和维吾尔族的文化,张承志总是毫不吝啬自己的笔墨,大肆进行夸赞,张承志甚至直言:“我的根在西亚的阿拉伯”。草原,已然成为他所有记忆里最深的源头,里面藏着他对草原人民深深的热爱。

同样的忧患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张承志最欣赏的作家就是伟大的文学旗帜鲁迅。对先生的尊敬也溢于言表。同样留学过日本的经历,使作家对日本这个国家有着较深的理解。他说,这个国家有岛国特有的封闭意识。很多人都曾选择到这个国家留学,但终究还是离它而去。听说,日本人里有一个叫永三郎的大学教授,因不满日本教科书里扭曲对侵略中国事实的掩盖,20年来一直和日本教育社打官司,却终以败诉告终。彻底揭示了日本法律的薄弱。张承志在一次日本之旅时,恭敬的向这位因官司而瘦得可怜的老人献上了一盆万年青,以使他相信在中国是有人对他心怀感激的。

在所有人类的陋习中,作家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歧视。这是孤立和毁灭一个人的致命伤口。不管是在文革还是当今,中国还是外国,作家都对这种场面进行了多次的描写。对这种性格提出了严厉的批判,但他同时又无奈的指出;在很多时候,人们不是在歧视别人,就是被别人歧视,所以,骨子里的张承志,是一个十足的理想主义者。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从创作上看,张承志八十年代初以知青题材短篇小说《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知名,并在其中开始了他以“人民”为主题的探索。九十年代之后张承志以其具有宗教气质的长篇小说《心灵史》而震动文坛,并高张起一面向世俗挑战的旗帜。但我以为其最有成就的作品却是八十年代前期的两部中篇小说:《北方的河》与《黑骏马》,这些作品中表达出的对人的价值思考令人难以忘怀.

张承志曾出访美国、加拿大、德国、蒙古等国家。长期从事中亚、新疆、甘宁青伊斯兰黄土高原的历史宗教考古调查。信仰伊斯兰教。使用数种外语。

1985年当选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小说选刊》编委。

1987年被英国剑桥大学国际传记中心收入《世界名人录/世界作家名人录》中。

处女作为蒙文诗《做人民之子》发表于内蒙古蒙文杂志《花的原野/1978,6》上,第一篇小说《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获得了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阿勒克足球》获得《十月》第一次文学奖和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

<<三份没有印在书上的前言》(《花城/94,3》)中称,张承志有三本仅以外文出版的作品,即为《内蒙古大草原游牧志》(七、八年前出版,在日本印行六次,作者认为就作品对游牧生活细节的描绘来说,海外尚没有能与它相比者,但他为它被当作旅行手册而感到可悲,他盼望的读者是"企图为青春寻找意义的年轻人",而不是游客或少数所谓专家学者。)、《中国之中的伊斯兰教》、《红卫兵的时代》(以日文创作,日本发行,四万册),后者被作者认为是"第一本关于早期红卫兵运动的正面总结。",他说:"对此我有认真的把握。因为在所谓老红卫兵的成员中,我尚未发现有谁比我对红卫兵造反事实的意义更肯定;也没有谁比我对红卫兵的特权阶级思想更敌对,这是第一点。其次是因为十几年来我一直留心了西方六十年代的学生运动和左翼运动,我注意到了它们不可否定的意义,也注意到了它们优于和劣于我们的方面。"。

因此独特的创作主题,他被称作一个理想主义的精神漫游者,早期以草原生活为题材,从大地、民间汲取斧神养料;稍后他把个人理想与宗教信仰结合在一起,开始了他对于回民生存和真主信仰的探索。1984年,他到回民聚集地西海固,在那里结识了一大批哲合忍耶的教友,他们为了维护信仰的纯洁及心灵的自由而不惜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极大地震动了张承志。他不仅成了哲合忍耶教徒,而且用文学的形式写了一部宗教史《心灵史》(花城出版社1991年初版),在文坛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他用宗教写作为现代社会的精神沉沦亮出了一条拯救之路,著有随笔集《荒芜英雄路》等。然而他作品中越来越浓厚的宗教倾向也引起了争议。

其他作品

短篇小说

《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 

《刻在心上的名字》 

《锁儿罕·失刺》 

《辉煌的波马》

《北望长城外》

《胡涂乱抹》

《美丽瞬间》

《凝固火焰》

《九座宫殿》

《雪路》

《晚潮》

《绿夜》

《顶峰》

《大坂》

《春天》 

《戈壁》 

《老桥》 

《静时》 

修改后的《心灵史》珍藏版

《青草》 

中篇小说

《北方的河》

《黑骏马》

《黄泥小屋》 

《阿勒克足球》 

《西省暗杀考》 

长篇小说

《心灵史》

《金牧场》

敬重与惜别:日本

散文随笔

《绿风土》 (1989年)

《荒芜英雄路》 (1994年)

《清洁的精神》 (1996年)

《牧人笔记》 (1996年)

《鞍与笔》 (1998年)

《以笔为旗》 (1999年)

《一册山河》 (2001年)

《谁是胜者》 (2002年)

《鲜花的废墟——安达卢斯纪行》 (2005年)

《聋子的耳朵》 (2007年)

《敬重与惜别——致日本》 (2009年)

《你的微笑》 (2010年)

《涂画的旅程》 (2011年) 

《相约来世:心的新疆》(2013)

作品集

《大草原的启蒙》 贵州人民出版社2019年10月版。

出版图书

《鞍与笔》《北方的河:黑骏马》《北方的河:黑骏马》《荒芜英雄路》。

获得荣誉

1978年《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获第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80年《阿勒克足球》获第一届《十月》文学奖和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

《黑骏马》《北方的河》分获1981—1982和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995年获首届爱文文学奖。

2009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奖。

散文《方丈眺危楼》获2015年第十一届十月文学奖。[1]

2020年9月19日,凭借《大草原的启蒙》获得“2020南方文学盛典”的“年度杰出作家”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