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可名片登录
尚可名片

良耜

佚名 〔先秦〕

畟畟良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或来瞻女,载筐及莒,其饟伊黍。其笠伊纠,其镈斯赵,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获之挃挃,积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杀时犉牡,有捄其角。以似以续,续古之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犁头入土真锋利,先到南面去耕地。百谷种子播田头,粒粒孕育富生机。有人送饭来看你,挑着方筐和圆篓,里面装的是黍米。头戴手编草斗笠,手持锄头来翻土,除草田畦得清理。野草腐烂作肥料,庄稼生长真茂密。挥镰收割响声齐,打下谷子高堆起。看那高处似城墙,看那两旁似梳齿,粮仓成百开不闭。各个粮仓都装满,妇女儿童心神怡。杀头黑唇大黄牛,弯弯双角真美丽。不断祭祀后续前,继承古人的礼仪。

注释
畟(cè)畟:形容耒耜的锋刃快速入土的样子。耜(sì):古代一种像犁的农具。
俶(chù):开始。载:“菑(zī)”的假借。载是“哉声”字,菑是“甾声”字,古音同部,故可相通。菑,初耕一年的土地。南亩:古时将东西向的耕地叫东亩,南北向的叫南亩。
实:百谷的种子。函:含,指种子播下之后孕育发芽。斯:乃。
瞻: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认为当读同“赡给之赡”。瞻、赡都是“詹声”字,古音同部,故可相通。女(rǔ):同“汝”,指耕地者。
筐:方筐。筥(jǔ):圆筐。
饟(xiǎng):此指所送的饭食。
纠:指用草绳编织而成。
镈(bó):古代锄田去草的农具。赵:锋利好使。
薅(hāo):去掉田中杂草。荼(tú)蓼(liǎo):荼和蓼,两种野草名。
朽:腐烂。止:语助词。
挃(zhì)挃:形容收割庄稼的磨擦声。
栗栗:形容收割的庄稼堆积之多。
崇:高。墉(yōng):高高的城墙。
比:排列,此言其广度。栉(zhì):梳子。
百室:指众多的粮仓。
妇子:妇女孩子。
犉(chún):黄毛黑唇的牛。
捄(qíu):形容牛角很长。
似:通“嗣”,继续。
古之人:指祖先。

查看更多内容

鉴赏

  从《周颂·良耜》诗中,已经可以看到当时的农奴所使用的耒耜的犁头及“鎛(锄草农具)”是用金属制作的,这是了不起的进步。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的最大特色是“诗中有画”。

  全诗一章到底,共二十三句,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从开头到“黍稷茂止”十二句,是追写春耕夏耘的情景;第二层,从“获之挃挃”到“妇子宁止”七句,写眼前秋天大丰收的情景;第三层,最后四句,写秋冬报赛祭祀的情景。

  诗一开头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春耕夏耘的画面:当春日到来的时候,男农奴们手扶耒耜在南亩深翻土地,尖利的犁头发出了快速前进的嚓嚓声。接着又把各种农作物的种子撒入土中,让它孕育、发芽、生长。在他们劳动到饥饿之时,家中的妇女、孩子挑着方筐圆筐,给他们送来了香气腾腾的黄米饭。炎夏耘苗之时,烈日当空,农奴们头戴用草绳编织的斗笠,除草的锄头刺入土中,把荼、蓼等杂草统统锄掉。荼、蓼腐烂变成了肥料,大片大片绿油油的黍、稷长势喜人。这里写了劳动场面,写了劳动与送饭的人们,还刻画了头戴斗笠的人物形象,真是人在画图中。

  在秋天大丰收的时候,展示的是另一种欢快的画面:收割庄稼的镰刀声此起彼伏,如同音乐的节奏一般,各种谷物很快就堆积成山,从高处看像高高的城墙,从两边看像密密的梳齿,于是上百个粮仓一字儿排开收粮入库。个个粮仓都装满了粮食,妇人孩子喜气洋洋。“民以食为天”,有了粮食心不慌,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这可说是“田家乐图”吧!

  另外,这首诗用韵或不用韵,依据内容的需要而作灵活处理,也是它的一大特色。“畟畟良耜,俶载南亩”,开头两句都用韵,“耜”“亩”叶之部韵。接着“播厥百谷,实函斯活”两句,却是无韵句。“或来瞻女,载筐及筥,其饟伊黍”三句描写妇女、孩子到田间送饭,句句用韵,“女”“筥”“黍”叶鱼部韵,节奏明快。“其笠伊纠,其鎛斯赵,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这五句写夏日耘苗的情景,句句用韵,“纠”“赵”“蓼”、朽”“茂”是幽宵合韵,节奏也明快。“获之挃挃,积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这七句描写秋天农业大丰收情景,除“其崇如墉”一句不用韵外,其余句句用韵,“桎”“栗”“栉”“室”叶质部韵,“盈”“宁”叶耕部韵,同样节奏明快。最后四句,除中间两句“角”“续”叶屋部韵外,其余两句均无韵。

查看更多内容

创作背景

  《周颂·良耜》是在西周初期也就是成王、康王时期农业大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与《周颂·载芟》,是《诗经》中的农事诗的代表作。《毛诗序》云:“《载芟》,春藉田而祈社稷也。”“《良耜》,秋报社稷也。”一前一后相映成趣,堪称是姊妹篇。
查看更多内容

赏析

《良耜》是《诗经》中的一篇,主要描述了农业生产的过程以及丰收的喜悦。这篇诗文通过描绘犁头入土、播种、除草、收割、储存等场景,展现了农民们在劳动中的辛勤付出和智慧,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 首先,从语言艺术的角度来看,《良耜》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描绘手法,如“犁头入土真锋利,先到南面去耕地”,通过这样的描述,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农业生产的艰辛和农民们的努力。同时,诗文中还有许多对于自然景象的赞美,如“百谷种子播田头,粒粒孕育富生机”,这些诗句充满了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感恩之情。 其次,从文化意义的角度来看,《良耜》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诗文中,农民们通过辛勤劳动获得了丰收,而丰收也被视为天命主宰的结果,因此需要在丰收之后感恩上苍,祈求来年更大的丰收。这种循环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社会中人们对于自然界的依赖和敬畏之情。 此外,《良耜》还反映了当时西周社会的经济状况和意识形态。诗文中提到的耜、犁等农具,以及对于丰收的欢庆和祈愿,都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和人们对于农业生产的期望。同时,诗文中还表达了对于和平、稳定和繁荣的向往,这些价值观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需求和追求。 总的来说,《良耜》作为《诗经》中的一篇重要诗篇,通过描绘农业生产的过程和丰收的喜悦,展现了古代中国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和意识形态。在今天,这篇诗文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它提醒我们珍惜生命、尊重自然、感恩付出,同时也要关注农业问题,促进农业的发展和繁荣。
查看更多内容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查看诗文
查看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关雎

佚名 〔先秦〕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查看更多内容

葛覃

佚名 〔先秦〕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查看更多内容

卷耳

佚名 〔先秦〕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寘 通:置)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查看更多内容
尚可名片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鄂ICP备20230070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