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可名片登录
尚可名片

大道之行也

礼记 〔两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矜 同:鳏)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反对把财物弃置于地的浪费行为,不是为了占为己有;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这叫做理想社会。

注释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施行。
为:是,表判断。
与:通“举”,选举,推举。
修:培养。
亲:意动用法,以为亲,亲近。
壮:青壮年。
矜(guān):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孤:幼而无父的人。
独:老而无子的人。
废疾:残疾人。
分(fèn):职分,指职业、职守。
归:指女子出嫁。恶(wù):憎恶。
藏:私藏。
是故:因此,所以,这样一来。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闭:杜绝;兴:发生。
作:兴起。
故:所以。
外户:从外面把门带上。
闭:用门闩插上。
谓:叫做。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最高准则。同:有和、平的意思。

查看更多内容

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选贤与(jǔ)能(与:通“举”,推举,选举。)
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二、古今异义
大道
之行也
古义:指政治上的最高境界
今义:宽阔的路

男有分,女有
古义:女子出嫁
今义:返回,回归,回到本处

鳏寡孤独
古义 :为两个字。“孤”指幼而无父的人;“独”指老而无子的人。
今义:为一个词,单一,只有一个,指独自一个人。

盗窃贼而不作
古义:造反
今义:“杂乱”,“捣乱”等含义

盗窃乱而不作
古义 :害人
今义:小偷,窃贼

盗窃乱贼而不
古义:兴起
今义:作为

谓大同
古义:代词“这”
今义:常用于判断词,或与“非”相对。

三、词类活用
1、故人不独亲其亲 (亲)动词作意动用法,以……为亲,奉养。
2、不独子其子 (子)名词作意动用法,以……为子,抚养。
3、使老有所终 (老) 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
4、壮有所用 (壮) 形容词作名词,壮年人。
5、幼有所长 (幼) 形容词作名词,幼童。
6、故外户而不闭(外)名词作动词,打开。
7、选贤举能(贤) 形容词作名词,品德高尚的人。
8、选贤举能(能)  形容词作名词,才干出众的人。

查看更多内容

赏析

  主题思想

  此文在阐明“大同”社会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前景。这里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安居乐业,且各尽所能,这里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

  文中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总之,此文中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幸福憧憬。虽然主观目的,只是论说礼仪、阐释古制、宣传儒家思想,但其中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却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圣贤留给全人类的思想财富。读来启人深思,鼓舞人心。

  分层解析

  第一层
  (一、二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二层
  (三、四句话)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1、满足生存需求:人人得到社会的关爱。
  2、满足发展需求: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满足精神愉悦上的需求: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第三层
  (第五句话)全文的总结语
  用现实社会跟理想社会中的“大同”社会做对比,指出现实社会中的诸多黑暗现象,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取代的将是“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

查看更多内容

赏析

"大道之行也"是一篇出自《礼记·礼运》的诗文,表达了儒家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在这个理想社会中,人们和睦相处,各尽所能,共同建设一个平等、公正、和谐的社会。 该诗文通过对大道施行时的描述,强调了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应该得到选拔和尊重,而浪费行为应该被反对。同时,人们应该为公众之事尽力,而不是为了私利。这些观念都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道德准则和社会责任感。 在理想社会中,人们不再只是关注自己的家庭和亲人,而是要关注整个社会的福利。老年人和弱势群体都能得到照顾和供养,而男子和女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和归宿。这种社会观念与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和“大同”理念紧密相连,表达了儒家追求的理想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总的来说,"大道之行也"这篇诗文展现了儒家理想社会的美好愿景,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助和合作精神,以及对于社会公共利益的关注和维护。这种社会观念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建设和和谐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查看更多内容

礼记

"礼记"不是一个诗人,而是一本书,即《礼记》。 《礼记》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戴圣(生卒年不详),字次君,祖籍梁国甾县(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人和镇),出生于梁国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是西汉时期官员、学者、礼学家、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世称“小戴”。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也有一些篇章可能出自门徒教学之人;其编纂者是西汉礼学家戴圣。 《礼记》在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在唐宋之后成为“十三经”之一。 《礼记》是儒家经典,是一部丰富的知识宝库,其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汉民族(华夏族)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 《礼记》的作者和编纂过程已经不确定了,因为这部书是在许多学者和门徒的贡献下完成的,而且这些贡献是在不同的时期和情况下进行的。然而,我们可以确定的是,《礼记》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它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政治、教育、伦理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查看诗文
查看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大学之道

礼记 〔两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查看更多内容

季孙之母死

礼记 〔先秦〕

  季孙之母死,哀公吊焉,曾子与子贡吊焉。阍人为君在,弗内也。美哉!曾子与子贡入于其厩而修容焉。子贡先入,阍人曰:“乡者已告矣。”曾子后入,阍人辟之。涉内霤,卿大夫皆辟位,公降一等而揖之。

  君子言之曰:“尽饰之道,斯其行者远矣!”

查看更多内容
尚可名片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鄂ICP备20230070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