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可名片登录
尚可名片

塞鸿秋·春情

张可久 〔元代〕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
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
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
一行写入相思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疏疏的星,淡淡的月,冷冷清清秋千院,愁如云,恨似雨,布满芙蓉般的脸面。
寂寞伤心,深情在燕足上系红线,对镜照芳容,形影孤单好烦恼,百无聊赖摇团扇。
看香炉里烟气低沉,池塘中落花成片。
这些景物都像一行行字句写入了相思传。

注释
淡月:不太明亮的月亮或月光。
愁云:谓色彩惨淡,望之易于引发愁思的烟云。
伤情:伤感
燕足留红线:曲出宋曾慥类说引《丽情集·燕女坟》:宋末妓女姚玉京后夫敬瑜,敬瑜死后,玉京守志奉养公婆。常有双燕筑巢于梁间。一日,其中一只被鸷鹰捉去,另一只孤飞悲鸣,停在玉京臂上,似要与她告别。玉京以红线系燕尾,嘱咐明年再来作伴,明年燕子果然来到,此后相伴六、七年。到玉京病死那年,燕子也飞到坟地悲鸣而死。
恼人:令人着恼。
鸾影:比喻女子身影。
兽炉:兽形的金属香炉。
沉水烟:即沉水香,俗名沉香。一种名贵香料。
翠沼:翠绿的池塘。
一行:当即。

查看更多内容

赏析

  首句先描景渲染萧条凄楚的气氛,统领全曲的主色调。“芙蓉面”用得贴切形象,极言女子娇好的容颜,含蓄而准确。把女子的容颜喻为芙蓉,更添西施般娇柔之态,极需人之呵护。

  第二句借以典故抒发对男子的思念之深切,含蓄而恰到好处地表达女子内心深处欲迸发出来的情感。“燕足留红线”取自宋曾慥类说引《丽情集·燕女坟》的典故感人至深,作者匠心独运,反其意而用之,增添无奈、凄楚之感。“恼人鸾影闲闭扇”出自《异苑》中的罽宾国王与鸾的故事,类比见出女主人公抑郁难耐的心情,比平铺直叙的哭诉更显深刻而有力。

  后两句寄纷繁的花瓣及沉香之烟以相思,草草结束相思之曲,却很好地把女子对男子的相思之意推向最高处。

  全曲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女子对男子的相思之情,通过对事物的细致描写来透漏出相思之情至深,全曲含蓄但切情真意切。

查看更多内容

创作背景

  作者为了描写女子对男子的相思之情,故写下了这首散曲,具体作年不详。
查看更多内容

赏析

"塞鸿秋·春情"是一首描写女子对男子浓烈思念的散曲,作者张可久。在元朝时期,社会繁华,但依然存在部分女子因各种原因而陷入深深的相思之情,这首散曲就是对这样一个时代的微观描绘。 首句"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作者以景开篇,通过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几个形象,构建出一个萧条凄楚的氛围,准确地描绘出人物所处的环境和心情。 接着,第二句"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作者借用了两个典故,一是燕足留红线,表明女子对男子的深深思念,她无法忍受孤独,将满怀情意系在燕子的腿上,希望它能把她的思念带给远方的他。另一个是恼人鸾影闲团扇,团扇在古代常被女子用来比喻自己的容颜,而此处的鸾影则暗示着女子的芳心已有所属,然而他的不在,让女子倍感恼怒和思念。 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写入相思传。在这两句中,作者用兽炉沉水烟和翠沼残花片来进一步描绘女子的孤单和思念,情感真挚而浓烈。最后一句"一行写入相思传",既是在表达女子的深情和思念,也是在向读者传达她那刻骨铭心的爱情。 总的来说,"塞鸿秋·春情"这首散曲以深情为主线,通过景、情、典故的巧妙融合,生动地描绘出女子对男子的深深思念和刻骨铭心的爱情,让人感受到情感的浓烈和人性的真实。无论是情感的描绘,还是意境的构造,都体现出了作者张可久的才华和功力,是一首不可多得的抒情之作。
查看更多内容

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查看诗文
查看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天净沙·湖上送别

张可久 〔元代〕

红蕉隐隐窗纱,朱帘小小人家,绿柳匆匆去马。断桥西下,满湖烟雨愁花。
查看更多内容

人月圆·春晚次韵

张可久 〔元代〕

萋萋芳草春云乱,愁在夕阳中。短亭别酒,平湖画舫,垂柳骄骢。一声啼鸟,一番夜雨,一阵东风。桃花吹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
查看更多内容

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 〔元代〕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查看更多内容
尚可名片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鄂ICP备20230070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