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1]中有简略记载。

《木经》对建筑物各个部分的规格和各构件之间的比例作了详细具体的规定,一直为后人广泛应用。

《木经》的问世不仅促进了当时建筑技术的交流和提高,而且对后来建筑技术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一书,在很多部分上都是从《木经》上参照的。

中文名

木经

古籍类别
相关记载

梦溪笔谈

原版作者

喻皓

创作年代

北宋

作品原文

营舍之法,谓之《木经》,或云喻皓①所撰。凡屋有“三分(去声)”: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凡梁长几何,则配极②几何,以为榱等③。如梁长八尺,配极三尺五寸,则厅堂法也。此谓之“上分”。楹④若干尺,则配堂基若干尺,以为榱等。若楹一丈一尺,则阶基四尺五寸之类,以至承栱、榱桷⑤皆有定法,谓之“中分”。阶级有“峻”、“平”、“慢”三等;宫中则以御辇⑥为法:凡自下而登,前竿垂尽臂,后竿展尽臂,为“峻道”⑦;(荷辇十二人:前二人曰前竿,次二人曰前绦;又次曰前胁,后二人曰后胁;又后曰后绦,末后曰后竿。辇前队长一人曰传唱,后一人曰报赛。)前竿平肘,后竿平肩,为“慢道”;前竿垂手,后竿平肩,为“平道”。此之谓“下分”。其书三卷。近岁土木之工益为严善,旧《木经》多不用,未有人重为之,亦良工之一业也。

木经内容图

注释译文

①喻皓:北宋前期建筑师。浙东人。曾被欧阳修称为“国朝以来木工”第一人。

②极:屋顶。实指屋顶与横梁之间的垂直高度。

③榱(cuī)等:同“衰等”,等级,比例。

④楹:支撑横梁的木柱。

⑤承棋:即斗拱,梁和柱之间的承重结构。榱桷:椽子。

⑥御辇:此指皇帝专坐的轿。

⑦“凡自下而登”四句:抬御辇升阶,当抬辇者都在台阶上时,最前面的二人(前竿)手臂自然下垂到手能握竿的最低度(“垂尽臂”),最后面的二人(后竿)则手臂上举到手能握竿的最高度(“展尽臂”),以此保持前后的平衡。这样的台阶比较陡,所以叫做“峻道”。下述“慢道”、“平道”,坡度依次降低,文意参此。

译文1

假如楹柱高一丈一尺,那么台阶基础一类就高四尺五寸,以及斗拱、椽子都有一定的法则,这叫作中分。台阶的坡度有峻、平、慢三种,皇宫中则是按照皇帝的御轿作为法则的:凡是从下面登上台阶,前竿垂下胳臂抬,后竿举起胳臂抬,这是峻道(抬御轿的共十二人,前面的两人叫前竿,其次的两人叫前绦,又次的两人叫前胁,后面的两人叫后胁,又后面的两人叫后绦,最后两人叫后竿。御轿前有队长一人,叫传唱;后面有一人,叫报赛)。前竿平着胳膊肘抬,后竿平肩抬,这是慢道。前竿垂着手抬,后竿平肩抬,这是平道。这叫作下分。这本书有三卷。近年来的土木工程,更加严密完善,旧的《木经》大部分已经不适用了,还没有人重新编著,这也是高明的匠师应做的一番事业。

译文2

关于屋舍的营造技术,有一部专门讨论的书籍叫做《木经》,有的说是喻皓所撰。此书将屋舍建筑概括为“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梁以下、地面以上为“中分”,台阶为“下分”。凡是梁长多少,则梁到屋顶的垂直高度就相应地配多少,以此定出比例。如梁长八尺,梁到屋顶的高度就配三尺五寸,这是厅堂的规格。这叫做“上分”。柱子高若干尺,则堂基就相应地配若干尺,也以此定出比例。如柱子高一丈一尺,则堂前大门台阶的宽度就配四尺五寸之类,以至于斗拱、椽子等都有固定的尺寸,这叫做“中分”。台阶则有“峻”、“平”、“慢”三种;皇宫内是以御辇的出入为标准的:凡是抬御辇自下而上登台阶,前竿下垂尽手臂之长,后竿上举也尽手臂之长,这样才能保持平衡的台阶叫做“峻道”;(抬辇的共有十二人:前二人称前竿,其次二人称前绦;又其次二人称前胁,其后二人称后胁;再后二人称后绦,最后二人称后竿。御辇的前面有队长一人称传唱,御辇的后面有一人称报赛。)前竿与肘部相平,后竿与肩部相平,这样才能保持平衡的台阶叫做“慢道”;前竿下垂尽手臂之长,后竿与肩部相平,这样就能保持平衡的台阶叫做“平道”。这些叫做“下分”。其书共有三卷。近年土木建筑的技术更为严谨完善了,已多不用旧时的《木经》,然而还没有人重新编写一部这样的书,这也应该是优秀的木工信得留意的一项业内之事。

作品鉴赏

我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无数的能工巧匠,以自己的智慧创造了无比辉煌灿烂的中华建筑艺术。笔记记载的《木经》作者喻皓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

木经内容图

喻皓生活的年代正是五代末、北宋初。他是浙江杭州一带人,是一位出身卑微的建筑工匠,他的生卒年代因历史上的记载缺乏,只知道他在北宋初年当过都料匠(掌管设计、施工的木工),长期从事建筑实践。在这长期的实践中,他勤于思索、并善于向别人学习,因而在木结构建造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修建高大的殿堂房舍。笔记中记载说,他把房屋结构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按照尺寸比例来安排构件,注意各部分之间的协调。这种房屋设计,无论从实用方面,还是从审美角度来看,都不失为最佳方案。

喻皓还精于修造多层木塔。曾经设计修建了开封开宝寺塔。施工时,让木塔略向西北倾斜,预言在一百年内塔就可以被风吹正(见欧阳修《归田录》卷一)。这一成就反映了喻皓精湛的建筑技艺。宋欧阳修《归田录》曾称赞他为"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

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晚年写成了《木经》三卷。《木经》的问世不仅促进了当时建筑技术的交流和提高,而且对后来建筑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根据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的简略记载,《木经》对建筑物各个部分的规格和各构件之间的比例作了详细具体的规定,一直为后人广泛应用。喻皓在著作时,努力找出各构件之间的相互比例关系,对于简化计算、指导设计、加快施工进度是很有帮助的,也是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的有意义的尝试,表明喻皓是很有科学头脑的。

《木经》的问世不仅促进了当时建筑技术的交流和提高,而且对后来建筑技术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大约一百年以后,由李诫编著的,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宝典"的《营造法式》一书,在很多部分上都是从《木经》上参照的。

在传统正史中,即使是喻皓这样的能人也不能占有一隅之地。沈括的《笔谈》记录了他的事迹(此外,本书《梵天寺木塔》条也有关于他的记载),为我国建筑科技史留下了极为宝贵的史料。

作者简介

沈括(1031—1095),字存中,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北宋天圣九年,出生于一个下层官吏的家庭,家境并不富裕,沈括常自谓“出自寒门”。母徐氏,是苏州吴县人,知书达礼,谙通文墨;父沈周,为官清正,不主张严刑苛法,到泉州任职时,沈括随往。

公元1051年(皇佑三年),沈周病殁,按宋朝职官死后荫子的制度,沈括守父丧到公元1054(至和元年)。24岁出任沭阳主簿。此时,沭水为患,河道淤塞,漫淹成泽,灾害频仍,许多田地“熟不长粮,荒不长草”,人民生活十分困苦,而当时的沭阳县令,不管人民生计,反而横征暴敛,曾激起农民反抗事件。上司为平息民愤,调走了这一县令,授命沈括代行县令,治理冰阳。由于他深入下层,体察民情,顺乎民意,撤销了百姓反对的无理禁约,“择可为而后为”,“专心致意,毕力于其事”。率民开“百渠九堰,得上田七千顷”,一度克服了冰河下游的连年水患,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缓解了当时当地的社会矛盾。他这种勤政务实精神,赢得广大人民的爱戴。嘉佑年间,沈括考取进士,开始了上层的官宦生涯。神宗时累官至太子中允,翰林院学士,终为光禄寺少卿。

沈括的一生,可以概括为从政和科学研究两个方面,兹举其要点:公元1070(熙宁三年),参加了王安石变法,并且是改革派的中坚人物;公元1075(熙宁八年),出使辽国,“正驳斥辽国无理争地要求,维护了宋室主权;继而镇守延州(今陕西延安),加强武备,设防边睡,有效地抵御西夏。沈括一向重视兴修水利、监制兵器、管理财政等,希望促进国家强盛。沈括在从政的同时,一生重视科学研究和科学发明的记载。所进行的科研,堪称广博,诸如观测天象,绘制浑仪景表,补修《奉元历》;在数学方面,创立“隙积术”和“会圆术”;在物理学方面,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早于欧洲400多年,对共振规律也有研究;在地质学方面,从岩石生物遗迹中推论出冲积平原的形成,提出石油的命名。此外,钻研药用植物与医术。沈括平生著述颇多,著名的传世之作有《梦溪笔谈》、《长兴集》、《苏沈良方》等。在《资治通鉴长编》中,尚有一部分他所撰写的《乙卯入国奏请》、《入国别录》等资政史料。

公元1082(元丰五年),因徐禧失陷永乐城,沈括连累受贬,居润州,筑梦溪园(今镇江东郊),潜心著述,至绍圣元年复官爵,公元1095辞世,终年65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