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仁泰,唐朝功臣,秦府中人,是玄武门政变的先锋之一。曾入右武卫大将军、检校右卫、右领大将军事。后讨平铁勒叛乱不利而被降职。

中文名

郑仁泰

本名

郑广

性别

出生日期

0600

去世日期

0663

民族

汉族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荥阳

主要成就

玄武门政变的先锋之一

所处时代

唐代

史籍记载

《旧唐书.尉迟敬德传》

爵位

同安郡公

官职

右武卫大将军、灵盐凉二州都督、上柱国

谥号

相关事件

玄武门之变

字号

仁泰

仁泰

个人简介

贞观将领中一些比较次要的中年将领站到了台前,郑仁泰便是其中的一位。

郑仁泰墓出土的彩釉骑马武士俑

《旧唐书。长孙无忌传》:“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九人,入玄武门讨建成、元吉,平之。”所以,郑仁泰不仅仅是秦府中人,并且是玄武门政变的先锋之一,这一点从他后来陪葬昭陵也可看出。但是,他的地位较低,所以在贞观时期的史籍中少有露面。《新唐书。东夷传》:“又明年(贞观二十一年)三月,诏左武卫大将军牛进达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右武卫将军李海岸副之,自莱州度海;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右武卫将军孙贰朗、右屯卫大将军郑仁泰副之,率营州都督兵,繇新城道以进。”

经历

此时相去玄武门政变已经二十一年,这时他已经是十六卫大将军之一,正好成为了中年将领中的骨干。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昭陵的郑仁泰墓被发掘,出土了相当可观的文物。其墓志也浮出水面,这使得郑仁泰在贞观时期的事迹变得明晰。根据他的墓志记载,郑仁泰很早就加入秦王的幕府,参加过武德二年至三年的平刘武周、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的战争。玄武门之变立功后,授游击将军,实封二百户。

贞观四年,进爵为公。七年,迁归政府统军。贞观十三年迁左卫中郎将。李世民亲征高丽。他负责胜州道行军,并且押左飞骑仗,领五马军总管。战后检校右武侯将军,加上柱国,稍后,转左屯卫将军,同安郡公。永徽四年,使持节灵、盐二州都督。显庆二年,入右武卫大将军,仍检校右卫、右领大将军事。结合前面提到的贞观二十一年,郑仁泰为右屯卫大将军,而至此领三卫大将军(两唐书为左武卫大将军,岑仲勉以为讹)。这在永徽、显庆似不多见。此时宿将程知节为左屯卫大将军,且在显庆初因讨西突厥不利而外放;苏定方、薛仁贵皆非大将军,仅是将军而已;李绩早已身在政府,少管军务。故思此时仁泰身兼三卫即使不是首席大将,也应是军界首脑之一。而正在这时,讨平铁勒叛乱的重任被交与了仁泰。

唐似有地位最高的大将领军的惯例,如李靖之讨吐谷浑,侯君集之讨高昌,李绩之征高丽等。不知此战是否印证了郑仁泰在当时的地位?唐朝讨平铁勒是一次很著名的战役,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大总管,是这次战役的总指挥,(墓志称“为卢山、降水、铁勒三大总管”)。但在这次战役中,真正出风头的是副总指挥薛仁贵。“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的故事人尽皆知。其实在战争初始阶段,郑仁泰的战功也是可观的,后来有可能是分兵作战,薛仁贵一路,坑杀降卒之后,追度碛口,俘虏叶护三人而还。而郑仁泰击破思结、多滥葛后,纵兵抢掠,也追入大漠,不同的是,郑仁泰是大败而回。从前面墓志记载高丽战争中郑仁泰领五马军总管的情况看,马军应是郑仁泰的优长。所以郑仁泰从一开始就追击作战,百里根本不在话下。当敌人遁入大漠后,他也敢用一万四千骑兵追赶。只是中途遇到了暴风雪,以致损失惨重。所有兵器都丢弃了,粮食吃完后便吃马,马吃完了就吃人,回来的时候,只剩下了八百人。后来有人参劾郑仁泰,称这是唐朝立国以来最大的失败。不过,唐高宗并没有降罪。薛仁贵虽然胜了,但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和郑仁泰一样,在前线收受贿赂,抢当地的女子为妻,最恶劣的是,坑杀甚众,几近于夷种,造成了强烈的反抗。为了宁息变乱,唐高宗不得不派出身铁勒贵族的契苾何力前往安抚。何力带领少数人进入大漠,处决了一批酋长,同时表示与众人无关。至此,铁勒九姓才安定下来。奇怪的是,两年后郑仁泰再次深入了铁勒战场,不过这是他已经被降职为左武卫将军。好在这次没有出什么事端,战事也比较成功。同年,以凉州都督青海道行军大总管屯兵凉、鄯二州,以备吐蕃。这和墓志记载的“除凉、甘、肃、伊、瓜、沙六州诸军事,凉州刺史”基本一致。不过当年他便去世,次年下葬。

事隔一千余年以后,他的墓葬被重新开启,于是便有了今天考古学上的一笔。唐德宗时期录大唐功臣,郑仁泰以代州都督、同安郡公列于其中。

人物关系

郑玄果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