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尼奥夫带,是地质学术语,由岛弧外侧的海沟向下往大陆方向倾斜、下延的现代活动地震震源带。日本地球物理学家和达清夫在20世纪30年代首先发现这一震源带,50年代美国地震学家H.贝尼奥夫进一步研究予以确定。

贝尼奥夫带

英文:Benioff zone

释文:又译为毕鸟夫带。由岛弧外侧的海沟向下往大陆方向倾斜、下延的现代活动地震震源带。贝尼奥夫带由和达清夫(K.Wadati,1935)发现,经贝尼奥夫(H. Benioff,1954)研究证实,故又称和达清夫贝尼奥夫地震带(Wadati Banioff seismic zone)。贝尼奥夫(1955)提出倾斜地震带可分两段和三段图式:两段式由从地表到60 千米的浅震和延伸到大约300 千米深度的中深地震组成,平均倾角33°;三段式深达约650 千米,平均倾角60°。最大震源深度可达650~710 千米,再往下消失。贝尼奥夫认为100 千米以上的地震由板块俯冲作用引发,深源地震源于板块内部变形。地震间断则指示俯冲板块的断离。

正文

位于海沟处平行于海沟的震源带。曾译作毕乌夫带。日本地球物理学家和达清夫在20世纪30年代首先发现这一震源带,50年代美国地震学家H.贝尼奥夫进一步研究予以确定。故也称为和达-贝尼奥夫带。该带连续分布着浅源地震(震源深度 0~70公里)、中源地震(震源深度 70~300公里)、深源地震(震源深度300~700公里),海沟附近为浅源地震,趋向岛弧、大陆依次为中源、深源地震。该带倾角平均为45°左右,但沿岛弧延长方向倾角有变化,约在15°~90°之间。环太平洋贝尼奥夫带是全球地震活动强烈的震源带,太平洋东岸贝尼奥夫带倾角不超过30°,西岸则达45°,其倾向通常指向大陆,但在澳大利亚东北的新不列颠、所罗门、新赫布里底群岛一线及台湾以南至吕宋岛一线的贝尼奥夫带则倾向大洋。

贝尼奥夫带标志着一条深大断裂带,是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潜没消减的俯冲带(见俯冲作用),汤加地区震源机制研究表明,70公里以内的浅源地震分布区,岩石处于引张应力状态,可能与大洋板块向下弯曲有关,75公里以下,岩石处于挤压应力状态,是大洋板块俯冲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