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隧道(Xiang'an Tunnel)是中国福建省厦门市连接湖里区与翔安区的跨海通道,位于九龙江入海口处,是厦门市东北部的城市主干路的重要构成部分。

翔安隧道于2005年4月30日动工兴建;于2009年11月5日完成隧道贯通工程,隧道全线贯通;于2010年4月26日通车运营。

翔安隧道西起五通立交,下穿九龙江入海口,北至翔安南立交;线路全长8.695千米,跨海部分全长6.05千米;道路为双向六车道的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为80千米/小时;工程总投资约为31.97亿元人民币。

中文名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

车道设置

双向六车道

长度

8.695公里

所属地区

中国福建省厦门市

通车时间

2010年4月26日

设计速度

80千米/小时

外文名

Xiang'an Tunnel

类型

跨海隧道、公路隧道

管理机构

福建省厦门市公路局

宽度

64.14米

起止位置

五通立交、翔安南立交

途经线路

翔安大道

始建日期

2005年4月30日

项目概况

翔安海底隧道

翔安隧道是中国大陆地第一座海底隧道,全长8.695公里,其中海底隧道长6.05公里,跨越海域宽约4.2公里,终点和起点分别位于翔安区 新店镇 西滨村和浦园村和 湖里区 县后村,目前是西滨片区和浦园片区、县后片区,减少了厦门半岛距离324国道和福厦高速公路的距离。设计采用三孔隧道方案,两侧为行车主洞各设置3车道,中孔为服务隧道。主洞隧道建筑限界净宽13.50米,净高5米。服务隧道建筑限界净宽6.5米,净高6米。主洞隧道测设线间距为52米,服务隧道与主洞隧道净间距为22米。计算行车速度80公里/h。隧道最深处位于海平面下约70米,最大纵坡3%。左、右线隧道各设通风竖井1座,隧道全线共设12处行人横通道和5处行车横通道,横通道间距为300米。采用钻爆法暗挖方案修建该工程,是中国大陆第一座大断面的海底隧道,是由我国完全自主设计、施工,对我国隧道建设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将起到里程碑式的作用。

隧道位置

翔安隧道位于中国福建省厦门市,连接湖里区与翔安区,西起湖里区的仙岳路与环岛干道组成的五通立交,下穿九龙江入海口,北至翔安区,沿着翔安大道止于与翔安南路构成的翔安南立交;途经该隧道主要线路为翔安大道。

运营情况

票制票价

2019年5月1日,厦门市人民政府停止收取厦门市“四桥一隧”车辆通行费,其中“一隧”为翔安隧道。

通行事项

2019年3月15日起,翔安隧道实行变道区设置方案,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变道,其中:

变道方式

出岛方向允许虚线侧车辆变换车道,禁止实线侧车辆变换车道:

1、第一组变道区允许车辆由3车道向2车道变道,再由2车道向1车道变道;

2、第二组变道区允许车辆由1车道向2车道变道,再由2车道向3车道变道;

3、第三组变道区与第一组变道区相同;

4、大中型客车及货车不允许变道,只能在最右侧车道行驶。

进岛方向允许虚线侧车辆变换车道,禁止实线侧车辆变换车道:

1、第一组变道区允许车辆由1车道向2车道变道,再由2车道向3车道变道;

2、第二组变道区允许车辆由3车道向2车道变道,再由2车道向1车道变道;

3、第三组变道区与第一组变道区相同;

4、大中型客车及货车不允许变道,只能在最右侧车道行驶。

严禁事项

1、不得频繁、随意变更车道,仅允许在变道区内,且不妨碍本车道及相邻车道车辆正常通行的情况下变道;

2、严禁大中型客车及货车在隧道内变换车道,翔安隧道实行分车道行驶,单向三车道左侧两车道为小型客车专用车道,最右侧车道为客货混行车道,大中型客车及货车只允许在最右侧车道行驶。

交通流量

2016年1月至4月,翔安隧道双向平均单日通行量近10万辆。

截至2019年,翔安隧岛平均单日进出岛通行量约9.1万辆,非工作日的平均单日通行量约8.9万辆。

建设成就

技术难题

建设难题

翔安隧道在施工过程主要有三大技术难关,分别是:

1、陆域全强风化地段大断面浅埋暗挖施工;2、浅滩段透水砂层施工;3、海底风化深槽施工。

施工技术

翔安隧道针对技术难题,在施工中运用的主要技术有:

1、创新改造传统CRD施工作业法,在软弱围岩中连续月掘进速度超过60米,最高值达73米,创造了当时同等地质条件下世界特大断面海底隧道施工进度纪录。

2、采用“地下连续墙井点降水”法,成功穿越630多米的富水砂层;

3、用“全断面帷幕注浆技术”和“注浆小导管技术”,克制了强风化槽的肆虐。

科研成果
技术名称所获奖项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建设与运营成套技术》2014年中国公路学会科技一等奖

文化特色

永不言弃”浮雕

“永不言弃”洞壁浮雕共分两组,第一组位于翔安隧道五通往翔安方向洞内FI风化槽,第二组位于翔安往五通方向的的隧道全线贯通点,每组规格宽3.5米,长60.5米,其长度源自6.05千米的翔安隧道总长,两组浮雕墙为花岗岩为材质,采用了阳刻手法,干挂施工工艺,展现的是翔安隧道建设期间建设者们攻坚克南和艰苦卓绝的建设场景,歌颂了隧道建设这门忘我复出和所创造的伟大业绩,对纪念翔安隧道作为中国大陆地区第一座大断面海底隧道具有特殊意义。

“永不言弃”雕塑

“永不言弃”雕塑位于翔安还对隧道五道段洞口的中分绿化带上,整体为方形柱结构,高10.28,高2.78米,柱身上方为三维现代建筑工人成V字型地环绕在柱体上,雕塑造型洋溢着浓郁的阳刚起止,任务柱体结合花岗岩石材本身带给受众的阳刚之感,采用块面的塑造手法,形象地刻画出建造这无畏大自然艰险的恢弘气魄和乐观进取的精神面貌,表现了在困难面前工程建设者一往无前的力量和不屈不挠的斗志。

建设过程

地理位置图

早在1994年,颇有远见的厦门城市建设决策者,就酝酿开辟东通 道,并把东通道的前期工程正式列入“九五”和“十五”期间的重点工程。1998年,东通道前期工作全面启动,开始地质勘探和方案研究,从1997年开始历经8年前期工作。工程于2005年9月6日正式开工建设,2009年11月实现三条隧道全面贯通,2010年4月26日上午10时开通运营,建设过程历时4年8个月时间。建设期间,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对隧道工程寄予了殷切厚望,国家、省、市各有关部门、单位、国内外专家给予了鼎力支持和悉心指导,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也给予了高度关注。胡锦涛总书记十分关心翔安隧道工程建设,2010年春节考察厦门期间专门视察了翔安隧道工程,并要求“再接再厉,保证质量、保证安全,把这个工程建成为优质工程!”。

2009年6月13日15时58分,随着最后一组爆破的巨响,中国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右线贯通。

2009年11月5日 我国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历时4年多的建设全线贯通。

翔安隧道工程的实施具有地质条件复杂、工程经验少、技术难度高、施工风险大、社会影响大等特点。施工过程主要有三大技术难关:一是陆域全强风化地段大断面浅埋暗挖施工;二是浅滩段透水砂层施工;三是海底风化深槽施工。翔安隧道建设者告诉记者,厦门翔安海底隧道拥有数项世界罕见难题——世界上覆盖层最浅的海底隧道,最薄处5.7米;行车主洞开挖断面面积达170.7平方米,在世界海底隧道建设史上尚属首例;软弱围岩(俗称烂泥巴)、富水砂层、风化槽群(囊)这些不良地质段规模之大也为世界罕见。

为攻克这些世界级难题,建设者们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地质超前预报,使用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办法,因地制宜,安全稳步推进隧道建设。他们采购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RPD180C多功能钻机,秉承“有险必探、无险也探、先探后干”的原则,确保建设的每一步都心中有数;他们创新性地改造了传统CRD施工作业法,在软弱围岩中连续月掘进速度超过60米,最高值达73米,创造了同等地质条件下世界特大断面海底隧道施工进度纪录;他们采用“地下连续墙井点降水”法,成功穿越630多米的富水砂层;用“全断面帷幕注浆技术”和“注浆小导管技术”,克制了强风化槽的肆虐。

正是依靠自主创新,翔安海底隧道安全性得到了最大程度保障。其抗腐蚀、抗渗水度均为最高等级,能抵抗8级地震,施工工艺达世界顶级水平,工程质量合格率100%,被交通运输部确定成为全国三大样板工程之一。

据统计,从翔安海底隧道中开挖、弃运土石方约235万立方米,几乎可以将埃及大金字塔塞满。支护用锚杆、钢架、钢筋网、衬砌钢筋等钢材约5万吨,相当于7座巴黎艾菲尔铁塔。全世界已建、在建的跨海隧道有20多条,主要分布在欧洲、日本和我国香港地区。

设计施工

隧道结构

整体布局

翔安隧道由地面道路、水下隧道部分,服务洞口、双向进洞口及各匝道组成,隧道主路段呈西南至东北方向布置。

设计特点

翔安隧道设计采用三孔隧道方案,两侧为三车道行车主洞,中孔为服务隧道,左右线隧道各设通风竖井一座。隧道的平面布置采用了组合曲线,以绕避或减小软弱构造带对隧道的不利影响。采用三孔形式修建,两侧为行车主洞,中间一孔为服务隧道;隧道断面则采用接近圆形的三心圆拱。

隧道参数

翔安隧道全长8.695千米,其中,通过海底的隧道长6.05千米,跨越海域宽度约4.2千米,标准宽度为64.14米。隧道最低点设计标高 约-70米,行车隧道与服务隧道的间距为22米,左右行车隧道间距设为50米,隧道建筑内轮廓断面面积为122平方米,行车道以上净空断面面积为100平方米。主洞限界净宽为182.25米,限界净高为5.0米,行车横洞净空5米,横洞净空20米,服务隧道内轮廓为39.325平方米;竖井直径8.3米,送风面积为27.01平方米,排风到面积24.92平方米。

设备设施

2010年4月25日,翔安隧道开通运营,该隧道设有通风系统、给排水与消防、供电与照明、监控系统、通信系统、收费系统、标志、标线和管理中心等设施。

项目工程

跨海工程

翔安隧道连同两端连接线工程,总投资约31.97亿元,是厦门本世纪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工期4年零8个月,于2010年4月26日建成通车。翔安海底隧道是厦门东线快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厦门东通道是一项规模宏大的跨海工程,是连接厦门市岛和翔安区陆地的重要通道,也是厦门市第三条进出口通道。工程主要包括跨五通互通、跨海翔安隧道和西滨互通三部分工程。线路总长8.695km,翔安隧道全长6.05km,其中海域段4.2km,为双向6车道,采用三孔隧道形式穿越,两侧为行车主洞,中间一孔为服务隧道。隧道沿线设通风竖井两道,车行横洞5处,人行横洞12处,翔安西滨侧设收费、服务、管理区。隧道采用钻爆暗挖法修建,是中国大陆第一座大断面海底隧道,也是目前世界断面最大的海底隧道,其中中铁十八局厦门项目部承建的翔安隧道A2标段隧道全长3141米,合同价为3.24亿。

海底隧道

翔安隧道动工仪式

全世界已建、在建的跨海隧道有20多条,主要分布在欧洲、日本、中国香港,翔安隧道是中国内地第一条海底隧道。翔安隧道工程全长8.695公里,其中海底段隧道长6.05公里,最深处位于海平面下约70米。从构成上看,翔安隧道和香港海底隧道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有服务隧道而后者没有。翔安隧道现场工程师介绍,其实世界上已建或在建的海底隧道,大部分也都没有服务隧道。翔安隧道设置服务隧道是考虑到市政管线需要——隧道分上下部分,上部为检修车通道、逃生通道;下部为市政管廊,用于布排供水管、高压电缆、通信光缆等。服务通道与两个行车主洞之间(左右线隧道)有12个人行横通道、5个行车横通道相通,在抢险救援逃生时,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过平时不能随便进入。

从施工法看,最大不同则在于,香港隧道用的是沉管法,翔安隧道采用的则是钻爆法暗挖施工。李工程师表示,沉管法指的是将若干个预制段分别浮运到海面(河面)现场,并一个接一个地沉放安装在已疏浚好的基槽内,以此方法修建水下隧道,是当前较为流行的一种隧道施工方法。不过这种工法对水域环境会造成一定破坏。翔安隧道从保护厦门白海豚生存环境以及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珍稀鱼类、海床现状及弃渣利用考虑,最后放弃沉管法。据查证,翔安隧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断面的钻爆法(俗称“打眼放炮”)海底隧道,施工方法即把海底爆破、机械开挖及人工开挖相结合。

断面最大

世界上断面最大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是厦门本岛连接岛外翔 安区的一条重要通道,承载着巨大的交通负荷。据交通流量分析及预测,翔安隧道在2010年的交通量将近5万辆/天,2030年将达到近10万辆/天,需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单洞3车道)设计。而目前其他出岛通道的交通量最大的是海沧大桥,进出岛双线合计8万辆/天。交通流量大,决定了翔安隧道的断面必须更大。翔安隧道主洞隧道开挖宽13.5米、高5米,最大开挖断面达170.7平方米,这使它一跃而成世界上断面最大的海底隧道。[1]

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是日本青函隧道,全长53.85公里,海底部分23公里。青函隧道是一条双线的海底铁路隧道,也采用钻爆法,但是断面才80平方米,施工难度比翔安隧道小很多。大断面施工中,翔安隧道采用的是双侧壁及CRD工法分部开挖。即将大断面分为上下左右4个区,分别开挖支护。自2005年动工以来,从翔安隧道中开挖、弃运土石约235万立方米,几乎可以将埃及大金字塔塞满。而支护用锚杆、钢架、钢筋网、衬砌钢筋等钢材约5万吨,相当于7座巴黎艾菲尔铁塔。

消防系统

翔安隧道里装有国内最先进消防系统,走进翔安隧道,和普通隧道感觉很不一样,除了光线好,洞内有很多消防标志、消防设施、管线、监控探头等。6公里多的翔安隧道,设置了3374个消防喷头和17个应急通道。翔安隧道机电项目部经理胡宁透露,消防系统装置方面,翔安隧道可以说是国内最先进的——包括泡沫—水喷雾联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及火灾报警系统。洞内路面铺设了10厘米厚两层沥青,第一层沥青具有阻燃功能。隧道内设置的自动喷淋系统是全省首个,而且在国内这么大断面的隧道里设置也是很少见的。

翔安隧道内的泡沫—水喷雾联用灭火系统,共设482个泡沫喷雾控制阀组、3374个隧道专用水成膜泡沫喷头,并安装了12800米隧道泡沫喷雾系统供水主干管。在行车左侧的洞顶,每隔25米就有一个自动喷淋设施,一旦隧道里有火,它就自动喷水下来。行车右侧每隔50米设有消火栓、灭火器;隧道右侧壁每隔50米就有一个火灾报警按钮,用手击碎玻璃报警时,不用担心手会被划伤,因为该玻璃是经过特殊处理的。在翔安隧道内行走,可千万别想着要做什么坏事。因为隧道是全程监控的,洞顶密布着100多个摄像头将隧道每个细节全都覆盖着,没有任何死角,监控到的图像则直接传回地面中控室,中控室有40个小屏幕和8块液晶屏组成的大屏幕。一旦隧道着火,这个监控系统则自动识别火焰和浓烟图像,并自动蜂鸣报警。

重要意义

161次播放00:42厦门翔安隧道,为啥是我国最牛样板工程之一?#隧道工程 #隧道机械设备 #凿岩台车 #五新隧道

1、如果把厦门城市格局比喻为一个展开的“手掌”,掌心是大海,拇指是岛内,其他四指就是岛外的翔安、同安、集美、海沧四个组团,五个组团环海而居、隔海相望,形成大城市的格局。从1953年开始,福建省动员“万人大军”,抛石入海,终于在1955年和1956年先后建成高集海堤和集杏海堤,[2]令厦门成为半岛,鹰厦铁路和324国道福建段(福州、经过

莆田

、泉州至厦门段等)得以入厦门,对厦门的国防和经济都有巨大贡献。在1990年以前,海堤是厦门对外联系的唯一通道。此后高集海堤,厦门大桥、海沧大桥、集美大桥等相继建成。

2、隧道的开通,意味着翔安这个指头的真正舒展,也意味着海湾型城市框架搭建完成。

3、实际上,从“九五”期间开始,厦门就开始走出本岛,搭建海湾型城市的构架,海沧大桥,连起了本岛与厦门西部;厦门、集美、杏林三座大桥,连起了本岛与厦门北部;而随着翔安隧道的通车,本岛与厦门东部之间的通道也建设完成。

4、厦门海湾型城市的主要框架就比较完整了,有了这个框架,厦门的城市功能将逐步转移到岛外,减轻岛内压力,加快岛外特别是东部地区的新城区建设。随着翔安隧道的通车,翔安与厦门本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厦门市区的一部分。

5、翔安几乎处于厦、漳、泉、金这个“闽南金四角”的核心位置。翔安隧道通车后,将承接来自泉州、福州等等福建其它地方东部方向的交通量,未来厦门岛约有1/4的车流将通过翔安隧道进出,翔安将从距离本岛最远的区域,一下成为进出岛重要的门户。

6、随着翔安隧道的通车,福州、泉州等福建其它地方到厦门本岛交通将更方便,为泉州企业总部的运作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厦门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吸引更多的泉州客商来厦投资,发展总部经济。

翔安隧道这一宏伟工程的胜利建成,不仅圆了厦门人民百年来的穿越海底抵达彼岸的梦想,作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内第一条海底隧道、迄今为止世界上断面最大的钻爆法公路海底隧道,它将永远地载入中国交通的建设史册,也必将在世界海底隧道建设史上留下辉煌的一笔。翔安隧道寄托了几代人的梦想与期盼;承载了建设者们近一千七百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战;倾注了建设者们超乎寻常的艰辛与心血;凝聚了全体参建单位的万千智慧与力量;体现了国内第一条海底隧道攻坚克险、永不言弃的顽强意志和穿越海底、成就梦想的建设激情;展示了中国海底隧道的建设实力和科技创新成果;是坚持民主决策和科学发展的硕果,是厦门城市建设史上的一大盛事,是我国隧道建设史上的又一座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