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标准名称艾鼬,又称作艾虎、地狗,是鼬科鼬属的小型毛皮动物,体形象黄鼬,身长30-45cm,尾长11-20cm。吻部钝,颈稍粗,足短。前肢间毛短,背中部毛最长,略为拱曲形。尾毛稍蓬松。体侧淡棕色。栖息于海拔3200m以下的开阔山地、草原、森林、灌丛及村庄附近。喜近栖生活,洞居,黄昏和夜间活动。主要以鼠型啮齿动物为食。

艾鼬是鼠类的天敌,在控制农、林、牧业的鼠害方面有很大益处。

中文名

艾鼬

别名

艾虎

体重

500~1000克

动物界

体长

31~56厘米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鼬属

艾鼬

分布区域

克什米尔地区、前苏联以及中国大陆的江苏、陕西等地

拉丁学名

Mustela eversmanii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鼬科

亚纲

兽亚纲

食性

杂食性

生活环境

陆生动物

保护级别

无危

亚种

6亚种

保护级别

IUCN 标准:无危(LC)

食肉目

动物界

外形特征

艾鼬又叫地狗、两头乌、黑脚鼬、艾虎,体长31—56厘米,尾长11—15厘米,体重500—1000克。它的体形较大。身体呈圆柱形。吻部短而钝。颈部稍粗。被毛的长度不同,前肢间毛短,背中部毛最长,尾基毛次之,略为拱曲形。尾长近体长之半,尾毛稍蓬松。四肢较短,跖行性。脚掌被毛。掌垫发达。爪粗壮而锐利。阴茎骨较直,基部粗、末端细,形若侧扁,两边具浅沟,末端向背面弯曲,略呈直角形,类似“铲”状。

艾鼬

它的身体背面为棕黄色,自肩部沿背脊向后至尾基之大部为棕红色,后背黑尖毛较多,臀部稍暗。体侧为淡棕色。鼻周和下颌为白色。鼻中部、眼周及眼间为棕黑色。眼上前方具卵圆形白斑。头顶棕黄色,额部棕黑色,具一条白色宽带。颊部、耳基灰白色,耳背及外缘为白色。颏部、喉部棕褐色。胸部、鼠鼷部淡黑褐色。尾近基部的大半段与前背毛色一致,末端1/3为黑色。

头骨颅型略扁而宽,粗大而坚实。吻部短宽,近似方形。鼻骨狭长,略呈三角形。鼻骨中央低凹。眶后突粗钝,其后方的眶间部显著狭缩。矢状嵴和人字嵴明显。泪骨钩状突明显。颧弓粗壮有力,腭骨较宽,翼间孔前端圆形。乳突发达,向外伸出。听泡的轮廓略呈三角形。下颌低缘直平,角突不显。

艾鼬

牙齿的齿式为:3·1·3·1/3·1·3·2=34。上门齿成一横列,后缘斜向内方。犬齿尖而长,如锥形。第一前臼齿斜置,其后缘向内,略为第二前臼齿的一半。裂齿宽厚,前缘外叶粗大,内叶略小,为外叶的1/2,齿冠略呈峰形,但切缘较钝。臼齿横列,外叶略高,具二小尖,内叶较低,仅一小尖。

物种对比

对比维度

艾鼬黄鼬
外观

体长31~56厘米雌性约28~39厘米、雄性约25~30.5厘米
体重500~1000克雄性约650~820克、雌性约360~430克
分布区域克什米尔地区、前苏联以及中国大陆的江苏、陕西等地欧亚大陆
食性杂食性肉食性
展开表格

分布范围

分布于欧洲大部、亚洲的西伯利亚南部、蒙古、克什米尔地区和中国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青海、新疆、四川、西藏、江苏。

艾鼬

生活习性

艾鼬栖息于山地阔叶林、草地、灌丛及村庄附近。通常单独活动。夜行性,有时也在白天或晨昏活动。性情凶猛,行动敏捷。善于游泳和攀缘。视觉和听觉都很发达。主要以鼠类等啮齿动物为食,也吃鸟类、鸟卵、小鱼、蛙类、甲壳动物,以及一些植物浆果、坚果等。

艾鼬

亚种分化

中文名称

拉丁学名

参考资料

1.艾鼬赤峰亚种Mustela eversmanni admirata
2.艾鼬东北亚种Mustela eversmanni dauricus
3.艾鼬西藏亚种Mustela eversmanni larvatus
4.艾鼬北疆亚种Mustela eversmanni michnoi
5.艾鼬静宁亚种Mustela eversmanni tiarata

生长繁殖

每年2—3月发情交配。自己挖掘洞穴筑巢,或侵占鼠类、旱獭等动物的窝为巢。洞穴一般由洞口、洞道、膨大部、巢窝和盲洞组成巢内比较简陋,略有铺垫。洞口附近,常有恶臭的气味。怀孕期为35—41天。通常在4—5月产仔。每胎产3—5仔。哺乳期为40—45天。初生的幼仔身体被有稀薄的绒毛,双眼紧闭。2月龄能独立生活。9月龄达到性成熟。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人工养殖

养殖管理

养艾鼬的设备力求经济适用。艾鼬棚不建四壁,仅有主柱和棚顶,用瓦或草盖顶。棚檐高度4—16米,棚顶高度宜2.6-3.5米。要求夏季能遮住直射阳光,冬季能使棚的两侧光照均匀。艾鼬笼和小室规格较多,制作要求以不影响水貂生长发育、繁殖和正常活动,又便于饲养人员操作为原则。笼底可用14号铁丝,其余用16号铁丝,网眼为33厘米。四周也可用网眼废铁皮编成。

艾鼬棚宜设置在安静、高爽、向阳、通风、干燥、易于排水的地方,要与家畜、家禽饲养场所保持一定距离,防止疾病传染。

艾鼬的饲料主要是:鱼类、肉类、动物内脏和禽、蛋、蚕蛹等动物性饲料,占总饲料的60—70%。新鲜的鱼肉要洗净,冷冻的鱼肉要化冻,腌制的鱼肉要去咸,不够新鲜的鱼肉要煮熟后再饲喂。

还有谷物饲料如麦类、玉米、豆类,占25—35%;果蔬饲料如瓜类、蔬菜类,占5%;精补饲料如牛奶、鱼肝油、维生素等少量。果蔬要去根、去烂、洗净。不要喂有毒食物。

一般日喂两次,即早饲和晚饲。艾鼬有夜间采食习性,所以晚间量要适当增多,对怀孕母艾鼬和产仔泌乳母艾鼬,要增加午饲饮硕*兽能够及为复体况,提前发情配种,参加第二批繁殖。严防仔兽落地。出生一周左右的仔兽,喜欢爬出窝外,母兽对此常熟视无睹,不理不采。故应用木板垫于笼底网上,防止仔兽落地。及时补食与出窝。当仔兽出生20日以后应及时进行补食,以促进个体发育,提高成活率。进入35—40日龄的仔兽,如个体发育良好,能独立采食,即可断乳分窝。对发育匀称良了的仔兽,可以分窝。发育不均、个体大小不一的,可将体大、发育好的先断乳分出,发育落后的后分窝。也可将差的2、3窝仔兽合并到一起,交给母性强、乳汁好而无哺育任务的母兽代养,待仔兽发育好后再分出。[1]

疾病防治

(1)乳房炎:艾鼬多胎高产,易发乳房炎。临床使用青霉素注射,配合0.1%雷夫奴儿热敷,治愈率可达100%。

(2)戌瘟热病:病初采食量减少或想吃而不进食,有喷嚏、咳嗽、流沸等症状,体温高达41℃左右,2—3天后完全拒食。发生此疫精应立即向兽医报告,迅速诊断,实行封锁隔离。笼箱用3%氢氧化钠热溶液浸泡3分钟或火焰消毒;食具用3%福尔马林溶液浸泡5分钟后清水冲洗;水泥地面用3—5%克辽林,泥地用20%漂白粉溶液喷洒;病兽在隔离条件下进行试验性对症治疗。耐过之病兽于当年取皮时淘太。

(3)中耳炎:一般发生在秋、冬、春三季。此病无论大小艾鼬均有发生,若不及时治疗将会直接危害艾鼬的生命。治疗时用滴耳油(天津东风制药厂生产)滴耳,每日2—3次,每次3—4滴,连用三日后,即可控制耳内黄色渗出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