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尾榛鸡(学名:Tetrastes bonasia)又名飞龙、榛鸡、树鸡。鸡形目雉科鸟类[7][9]。体长34~40cm,飞行喙短,不善飞行[3]。鼻孔和脚都覆有羽毛,以抵御严寒。雄鸟头上有短羽冠,上体大都棕灰,具有栗褐色横斑,颏和喉黑,下体暗棕褐而杂以白色,外侧尾羽呈花斑状,有一条宽阔的黑褐色次端斑。雌鸟略同,但颏和喉大多数是棕白的[1]

花尾榛鸡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部[1],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辽宁省、黑龙江省、河北省等东北北部和中部地区[7]

2021年2月,花尾榛鸡被列为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

中文名

花尾榛鸡

别名

飞龙

体重

雄性体重393克,雌性体重414克

拉丁学名

Tetrastes bonasia

动物界

雉科

脊索动物门

鸟纲

榛鸡属

花尾榛鸡

分布区域

俄罗斯、中国北方、朝鲜半岛和欧洲

鸡形目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保护级别

无危(LC) IUCN标准

亚纲

扇尾亚纲

亚目

鸡亚目

亚种

12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 1758

食性

杂食性

生活环境

陆生动物

保护级别

无危

体长

雄性约358毫米,雌性约357毫米

外文名

Hazel Grouse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

花尾榛鸡图

花尾榛鸡雄鸟鼻孔被有黑羽,杂有少量淡黄色;额白,后缘是黑羽;头顶棕褐,杂以不显著的褐斑,并具羽冠;后颈和上背均棕黄,而具有栗褐色细横斑,羽端具有狭小棕灰色边缘;两颊白色;颈侧上方羽毛特长,与耳羽同色,均为暗褐色,下方为白色;额、颊及颈侧的白色前后相连,成一条显著的白色纵带;下背以至尾上覆羽转为棕灰,栗褐色横斑变狭而不显,并微具暗色羽干纹。中央一对尾羽棕褐,满杂以更暗色的虫蠹(dù)状细斑,并微微具有若干模糊的栗褐与淡白并列的横斑,外侧尾羽基部灰褐,夹杂着暗褐色虫蠹状细斑,并具有一条宽阔的黑褐色次端斑,羽端白色。肩羽棕褐,夹杂着栗褐色块斑及白色羽干纹,其在外侧的部分,外翈(xiá)尖端具大形白斑,相连成一条白色纵带;两翅覆羽大都灰褐,中覆羽具有白色端斑,前后亦连成一系列白斑;飞羽暗褐,外侧的初级飞羽,有的夹杂着棕白色的边缘。喉黑色,周缘有白色纵带;胸部暗棕褐,具有白色羽缘,二色之间有栗褐色横斑;腹、胁及尾下覆羽亦然,但白色更发达,在腹部棕褐色几乎全被覆盖着;两胁夹杂着红棕色[1]。体重393克,全长约358毫米,嘴峰22毫米,翅长162毫米,尾126毫米,跗蹠(fū zhí,指鸟类的腿以下到趾之间的部分)34毫米[1]

雌性成鸟

花尾榛鸡雌鸟与雄鸟相似,但上体较棕黄,因雌鸟体羽的灰色均由棕黄色所替代;背部的栗褐色细横斑变粗,自下背以后的黑斑几乎都被掩盖着;颏黄白色;喉周的白色纵带不明显,至眼后中断;额亦不白[1]。体重414克,全长约357毫米,嘴峰21.4毫米,翅长160毫米,尾116毫米,跗蹠34毫米[1]

雏鸟

花尾榛鸡雏鸟上体红棕色,额中央的栗黑色纵带延伸至头顶,颈侧的栗黑色纵带更显;背羽具白色羽干纹和羽端斑,并杂有栗褐色;肩羽与背同色,但具不明显的淡褐色横斑,其外缘和末端均缀以黑褐色;飞羽暗褐,其外翈具一系列棕斑。尾长仅20毫米,呈灰褐色而具深褐色点斑。下体近白,胸和两胁均杂以黑褐色斑。嘴和脚黄色。7月以后的幼鸟羽色与雌性成鸟相似[2]

分布栖息

地理分布

花尾榛鸡分布图

世界: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北部[1]

中国:主要分布在辽宁省、黑龙江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7]

栖息环境

花尾榛鸡栖息于林下植被繁茂,浆果丰富的松林、云杉、冷杉等针叶林中。主要有以下三种:

(i)以臭松为主的针叶林,尤其是在山麓(lù)林缘灌丛和靠近小溪的林中;

(ii)以臭松、红松和白桦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在山谷或阳坡的林缘灌丛和林间大道两旁多灌木草丛的林中;

(iii)在向阳的山坡和山麓水域地带[4]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花尾榛鸡图

花尾榛鸡以各种野生植物的绿色部分、种子、果实为食。特别嗜食松子、榛子、橡子以及杨柳、桦树的芽苞、嫩尖、花序,还有各种藤本、草本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如越橘、羊奶子、稠李等。食物随季节而异,春夏季以植物的绿色部分为主,冬季的基本食物为枝梢及少量葇荑花序,有时也食寄生于树上的苔藓类。幼鸟以动物性食物为主,逐渐长大后,食性会逐渐变为植物性[1]

习性

花尾榛鸡是林栖鸟类,平时多在松树枝权间隐蔽,有时人们走到附近,仍然不动。偶尔会在林下灌丛间缓慢走动,受惊时能急跑,急跑几步再起飞,有时也直接起飞,飞行时两翅鼓动很响,飞行迅速,一般飞行2~3米即落于树上低枝处,在人接近时复又起飞。遇惊时,常紧贴树枝上或隐蔽在树枝中[4]

沟通行为

花尾榛鸡除在抱窝期外,均不时地“gi-gi-gi”鸣叫,不论是寻食、配偶或被惊散之后,均以叫声联系[1]

社群行为

繁殖季节不成群,其他季节多成小群活动,有3~4只或6~7只一群,也有多到10余只的[1]

生长繁殖

发情期

花尾榛鸡图

花尾榛鸡通常在4月下旬或5月发情交配。花尾榛鸡发情的姿态与松鸡科其他鸟类相似,雄鸟张尾如扇,两翅下垂,羽冠耸起,在地上奔跑时翅膀不停地划动,常把地面划成浅沟。花尾榛鸡发情时比较宁静,等巢区基本上都被占据后,雄鸟间常发生格斗,不让其他雄鸟进入自己巢区。雌鸟不参加搏斗,它可以自由地在任一巢区找食。发情时雌雄鸟形影不离,相互鸣叫呼唤。此时雌鸟比较机警,稍有响动,就独自飞走,待安静后再互鸣重聚,一般是雄鸟飞向雌鸟。在此期间鸣叫频繁,且多为对鸣,尤其在清晨,叫声高而尖,雄鸟叫声为“唧一唧唧,唧唧,唧”,雌鸟为“唧一唧一唧唧,唧唧”[4]

产卵期

花尾榛鸡交尾后开始营巢,巢筑在山坡阳面林中、地面倒木或树根旁,也隐蔽在下木较多、林相杂乱的林中。巢极为简陋,呈凹洼状。位于有很多树木围绕的凹地处。巢材为枯枝、落叶,内铺以细干树枝、松针、干草。巢的大小17×19厘米,深4.5~5厘米[1]。白山林场的暗针叶林下,地面覆有藓类处发现一巢,巢内零乱垫有羽毛。花尾榛鸡第一次会产6枚卵,8天后又产6枚,共计12枚。卵光滑而带光泽,卵色淡褐,略具稀疏的红褐色斑点,初产者色较浅,数天后变深,5个卵平均为38.8(37~40)×29.5(28.5~29.5)毫米。卵灰白色,具大小不等的棕褐色斑点。产完最后一枚卵开始抱卵,孵卵期25天左右,孵卵仅由雌鸟担任,孵卵时从不轻易离巢,每天离巢1~2次,多在清晨3~5时和晚上18:00~19:30时[1]

育雏期

花尾榛鸡雏鸟绒羽一干就能走动,几天后能独立觅食,三周后能起飞[1]

物种保护

致危原因

花尾榛鸡图

人类过度捕捞,将花尾榛鸡的羽毛加工后,做成填充物,在呼玛、爱辉、嫩江、逊克等县买卖,每年捕猎达3万只以上[1]。随着森林的大规模采伐,花尾榛鸡的适栖生境受到破坏,加之过度猎捕,野生种群的数量逐渐较少[9]

保护措施

中国实行天然林工程的保护和对有关野生动植物法规的不断出台,为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繁殖和生态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9]

建立花尾榛鸡保护地:黑龙江大沾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

在花尾榛鸡分布区加强宣传有关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增强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采取有力措施,制止乱捕滥猎[10]。花尾榛鸡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森林,要把林业生产的需要和花尾榛鸡的生态学特性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满足花尾榛鸡取食、休息、繁殖、隐蔽的要求,尽量减少人为干扰[1]

种群现状

花尾榛鸡分布范围广,种群数量趋势稳定[5]

辽宁省花尾榛鸡的调查结果表明,花尾榛鸡在辽宁省东港、宽甸、凤城等15个县(市)皆有分布,面积约3.5万km²数量为46215只,平均分布密度1.3204只/km²,种群数量处于下降趋势[10]

保护级别

2016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ver 3.1——无危(LC)[5]

2021年2月,列为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