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强国是新时期我国体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与任务,我国要力争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

2019年9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纲要》提出,到2035年,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5%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率超过92%。

中文名

体育强国

发布时间

1983年

所属国家

中国

语言

中文

意义

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与任务

对象

国民

背景

1983年,原国家体委《关于进一步开创体育新局面的请示》中,除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在本世纪末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体育强国”的目标外,还提出了几个主要指标,即:“(1)全国半数左右的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青年一代的身体形态、素质、机能有明显提高;(2)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名列前茅,大多数项目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3)建成可以举办亚运会和奥运会的场地;(4)彻底改善体育队伍的结构,干部实现“四化”。这可以看做是“体育强国”较早的内涵表述,但在实际语境中竞技体育强调较多,可以说当时的体育强国主要指竞技体育强国。

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并强调:“我们要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这一论断强调了体育强国不仅是竞技体育的领先,群众体育事业也是体育强国的重要标志。

内容与要求

迈向体育强国的奋斗目标需要我们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建立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公民基本体育需求的水平,在群众体育的政府投入、群众体育的组织化水平、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比例、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社会指导员的数量和质量等指标达到或超过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二是坚持改革和完善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拓展夯实竞技体育的项目基础和人才基础,保持优势项目,强化潜优势项目,重点发展以田径和游泳为代表的基础大项和以篮足排球为代表的集体球类项目,稳定发展职业体育,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明星和体育品牌赛事。

三是不断扩大开放,深化改革,消除制约体育产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以大力发展运动项目产业为基础,抓住城市、青少年和中等收入阶层三个重点,建立和完善覆盖全社会的、高中低档并存的大众健身娱乐市场,和以职业联赛和各类商业性竞赛表演为主体的体育竞赛市场,带动体育中介、体育传媒、体育会展、体育旅游、体育文化创意、体育装备制造与销售的全面发展。

四是培育和提升中国体育的国际影响力,树立讲信誉、敢担当、负责的大国形象,要积极倡导相互尊重、相互借鉴、平等协商、求同存异、尊重多样性的处事原则,做到发展机遇共享,共同应对挑战。

中国体育未来

当今中国体育正处于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重要历史时期,既面临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大好机遇,又面对社会转型加剧、体制改革深化的挑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推动解决体育强国建设中的重大理论、政策和实践问题,如体育管理体制的创新问题、公共体育服务问题、社会体育文化与公民体育意识的培育问题、竞技体育的结构优化问题、运动员文化教育和后备人才培养问题、职业体育的发展定位和体制机制问题、体育赛事的管理与改革问题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体育现代化进程中必须予以正式和努力解决的问题。为此,需要加强战略思想上的长远谋划,加强政策体制上的科学设计,并扎扎实实逐一攻克、破解难题。以体育强国目标为指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继续推动,巩固和扩大成果,必能创造中国体育更加美好的未来

发布纲要

2019年9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简称《纲要》),部署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充分发挥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的重要作用。

《纲要》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依法治体、协同联动,持续提升体育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将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

《纲要》提出,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机制。到2035年,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全民健身更亲民、更便利、更普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5%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超过92%;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身体素养极大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体育文化感召力、影响力、凝聚力极大提高,体育对外和对港澳台交往更活跃、更全面、更协调。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人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体育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居于世界前列。

《纲要》针对体育强国建设提出了五个方面战略任务。一是从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等方面,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二是从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化竞赛体系、推进职业体育发展等方面,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增强为国争光能力。三是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强体育市场监管等方面,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培育经济转型新动能。四是从推动运动项目文化建设、丰富体育文化产品等方面,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五是从构建体育对外交往新格局、提升中国体育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加强对外和对港澳台体育交流,服务大国特色外交和“一国两制”事业。《纲要》还明确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全民健身活动普及、青少年体育发展促进、国家体育训练体系构建、科技助力奥运、体育产业升级、体育文化建设、体育志愿服务与体育社会组织建设等九大工程。

《纲要》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体育人才培养和引进,推进体育领域法治和行业作风建设,加强体育政策规划制定。各地、各部门和单位要建立目标任务分解考核和动态调整机制,制定实施方案,确保体育强国建设目标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