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新闻,是指有关色情、自杀、灾祸、暴力、犯罪等刺激性内容的报道。19世纪末,美国现代报业的奠基人普利策在他的《世界报》上办了一个漫画专栏,主人公是画家奥特考尔特画的一个发型稀疏、没有门牙、穿着肥大黄色睡衣的男孩。专栏借“黄孩子”之口讲述纽约近期发生的新闻事件,漫画图文并茂,滑稽可笑,因此受到读者的欢迎。

中文名

黄色新闻

外文名

Yellow journalism

类型

新闻

途径

报纸

简介

黄色新闻,是新闻报道的一种取向。得名于19世纪-20世纪之交《星期日世界报》的漫画专栏《霍根小巷》中的主人公“黄孩子”。这里的黄色并非单纯指向色情,在理论上,以煽情主义新闻为基础;在操作层面上,注重犯罪、丑闻、流言蜚语、灾异、性等问题的报道,打着“同情弱者,维护正义”的口号煽动社会运动及战争。黄色新闻成为美国新闻史上一种正式潮流,源自19世纪末美国两位著名报业大亨威廉·赫斯特与约瑟夫·普利策的竞争。

典型特征

1、使用大字号煽动性标题;

2、对不甚重要的新闻加以渲染、夸张;

3、捏造访谈记录和新闻报道,采用易于引起歧意的标题和版式;

4、大量采用未经授权或真实性可疑的图片;

5、报道内容流于肤浅;

6、标榜同情“受压迫者”,煽动社会运动;

7、专挑耸人听闻的事件进行报道,甚至假造骇人的新闻;

资本主义变革

南北内战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美国在 19 世纪末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同时,率先进入了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浪潮。工业化、机械化大规模的向前推进导致一方面资本家急需争夺更广阔的消费市场而不择手段恶性竞争;另一方面由于上层建筑顺势作出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政策调整——货币改革、银行改革、降低利率、铁路收费标准制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让原本就奉行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理念的美国资本家如鱼得水[1]。各行各业全面崛起并出现垄断趋势,钢铁领域有卡内基这样的巨头,石油领域有洛克菲勒,金融领域有摩根,范德比尔特则是铁路大亨。

当报纸从政党报刊走向廉价大众路线时,报业成为“真正的金矿”。在世纪之交的美国报业进入商业化时期,自由竞争十分激烈。媒体为了获取最大利润,开始无视公众利益和社会道德。19世纪初,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都以法律的形式使报刊的自由主义成为一种制度。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认为“报刊不受任何形式的事先审查,可以发布任何新闻和发表任何意见”,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垄断报业集团开始出现于各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黄色新闻是报纸形成垄断报业的一种重要手段[2]

城市化进程

作为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国家,美国的历史进程与外来移民潮有密切的关联。1881——1890年,超过520万的移民来到了美国。自第二次移民浪潮开始,每一个移民高峰的背后伴随的正是美国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大发展、城市化进程推进的社会景象。移民的大量涌入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和城市的兴起,但这也导致美国进入城市化的同时,城市病和社会矛盾集中爆发。在这一时期,城市化进程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城市成为一个社会阶级分层明显、人口密度集中和交通拥挤的空间,各种“城市病”、“现代病”层出不穷[1]。这为黄色新闻报道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尤其是一些面向平民大众的报纸更加关注与普通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务,反映底层人民的状况。

新式新闻业出现

19世纪后期,政治不再是时代的主题,政党赞助也难以跟上日益扩展的报业发展的财政需要,政党报业衰落的同时新式新闻业兴起。新式新闻主张报纸与政党相剥离,面向大众,提供给不断扩大的读者以感兴趣的新闻。随着工商业的勃兴,大量生产的货物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流通、分配,这带动了广告业的繁荣。为了吸引并更好地服务于城市里日渐庞大的群体报业采用最新发明的印刷设备,聘用专业员工,倚靠雄厚的资金保障,引入先进的管理方法[3]。在内容上,一改传统报业陈旧腐气。他们刊登内容宽泛的地方新闻,赏心悦目的杂文随笔以及反映城市生活的戏剧性情节。浅显直接的语言使得读者群体扩展到广大的市民阶层。与此同时,新闻传播技术有了发展。彩色印刷、无线电等的应用,为报纸大量使用彩色图片、提高传播速度、扩大传播范围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新式新闻业首先在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有大量的潜在读者的东部城市出现。以《世界报》为主要代表的新式报业开始采用煽情式的新闻报道、发起组织社会运动、使用大量插图、刊登鲜明风格的社论以及扩大发行规模。

历史

起源

早在便士报出现之时,煽情主义就被运用到新闻报道之中,比如1833年本杰明·戴创办的《纽约太阳报》,它避开传统政治和商业的评论,多采用“丑闻故事”。随后贝内特创办的《纽约先驱报》也同样采用此手段,贝内特认为:“报纸功能不在于教诲,而在于惊醒”,报纸出版者应该:“挑起事端,销售报纸”。

普利策时期煽情主义达到新的高度,从接手《世界报》开始,普利策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就是“将他们错过或没有报道好的新闻转化为富有人情味的煽情故事”[4]。普利策就“阴阳人”(牧师让一位女士和自己的妻子同住,后来发现此人是变性的男人)这一报道的解释也可以看出他的观点:“说我们的报纸道德格调低下的指责很正常但也很不公正……一份追求轰动效应的报纸照样可以服务于崇高的社会目的”[4]

真正导致煽情主义转向黄色新闻泛滥的,则是赫斯特崛起之后。

发展

1895年,威廉·赫斯特接管《纽约日报》,他曾在《世界报》实习过一年多的时间并对其做出高度评价,重新回到纽约,赫斯特准备不惜一切代价击溃自己旧时的老板。此时的《世界报》凭借煽情主义策略与严肃报道言论相结合的方式取得巨大成功。为在竞争中迅速取得优势,赫斯特采用了更为激进的社会运动新闻报道,利用金钱收买人才,大量报道犯罪新闻与社会丑闻,并大量使用触目惊心的新闻图片,使新闻报道让位于新闻作秀,并由此引发了黄色新闻浪潮。

在支持布莱恩竞选总统失败后,赫斯特对普利策的员工进行了新一轮的攻势,挖走了理查德·菲尔顿·奥特考特。奥特考特是当时非常成功的系列漫画《通往木屋的小巷》的作者,这部漫画作品的主人翁是一个黄孩子,他穿着一件大大的黄色睡衣,眼睛明亮清澈,笑起来总会露出有缝的门牙。每个周日,当《世界报》的读者打开报纸时,都会急不可待地将报纸翻到漫画版,看看这个小淘气又在捣什么乱,或者是又在模仿嘲弄纽约人的什么怪癖。当发现星期日的全班人马倒戈后,普利策大吃一惊,他用高价请回这些人,赫斯特很快就用更高的价格又把他们请回《纽约日报》。接着普利策采取法律手段提出控告并另聘画家创造出一个和黄孩子一模一样的孪生兄弟。

黄孩子的战争在纽约引起轰动,几乎所有报纸都对这场较量作了报道。《纽约媒体报》的主编欧文·瓦德曼声称赫斯特与普利策的新闻不是低级趣味就是耸人听闻,是“黄色新闻”。这一措辞后被用来指称那些尊奉“流血制造新闻”这种信条的人[4]

在《日报》和《世界报》的激烈竞争中发展起来的黄色新闻,以及这种新闻报道方式所带来的巨大利润,引起了全国报纸的效仿。1899年至1900年,是美国黄色新闻发展的高峰,当时全国的主要报纸中约有三分之一是纯粹的黄色报纸。美国的新闻学者埃德温·埃莫里曾评价:“赫斯特制造出了有史以来最坏的新闻,将美国新闻事业的水准降到了最低。”

高潮

1898年爆发的美西战争标志着黄色新闻进入高潮。

在因古巴而起的美西战争中,赫斯特和普利策为争当啦啦队长展开一系列角逐。

1895年,西班牙殖民地古巴爆发武装起义,西班牙对起义进行了残酷镇压。当时美国报刊每天都在刊登相关新闻报道,其中也不乏一些捏造夸大的虚假新闻。普利策非常支持古巴的起义军队,他派两名手下去古巴报道战争情况,由于受西班牙驻古巴当局的反对和驱逐,他们几乎无法发回重要新闻,就将荒诞传闻作为新闻信息,比如起义军有一群亚马逊悍妇组成的部队,她们“挥舞着大刀向敌人猛砍猛剁”;西班牙军官在醉酒后屠杀50个老人和孩子,并将这些人切成肉条去喂狗……[4]这些荒诞不经的新闻引发了美国国内的巨大震惊,人们开始要求美国参与这场战争。

1897年,赫斯特的《纽约日报》也卷入进来,它抢在《世界报》之前发了一条独家消息:三个年轻的古巴妇女在哈瓦那港口被几名西班牙男性侦探进行裸身检查,这些妇女因帮助反叛者而遭放逐。被激怒的《日报》读者们说服国会议员对此事进行调查,与此同时,这三名妇女抵达坦帕,声称《日报》报道不实。赫斯特对此毫无悔意,当一位美籍医生死在古巴的监狱时,赫斯特的记者认定他死于谋杀,《日报》对他的报道加以歪曲理解后发表:“美国人在西班牙监狱中被杀”。《日报》还曾引用俄亥俄参议员约翰·谢尔曼的话:“如果事实证明美国公民的确是被蓄意残害的话,那么制止暴行的唯一途径就是向西班牙宣战。”而当参议员否认此观点时,《日报》则不予理睬。与此同时,普利策派往古巴的记者也“制造”出了不少新闻,以至于当记者回来时,美国总统麦金利向其表示对古巴危机感到忧虑[4]

为了进一步与普利策竞争,赫斯特开始着手迫使美国政府因羞耻而对西班牙开战。导火索是18岁的伊万杰林娜·席斯奈洛思的遭遇。《日报》称她因为反抗一个西班牙陆军上校的强暴而被关进古巴监狱,在那里,这个娇生惯养的女孩和一群堕落的哈瓦那黑女人关在一起。为了得到世界范围内妇女的支持,赫斯特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10月份,他派记者为女孩组织一次越狱行动并取得成功。《世界报》对此的论述十分小心,因为普利策从韦勒那里了解到女孩受审是因为引诱军官到她家里,军官一到就被事先埋伏的人绑起来了。

1898年2月15日晚,美国战舰“缅因号”在哈瓦那港口被炸毁,船上的人称不知道此次爆炸原因。第二天早上,《世界报》报道的标题为:“导致缅因号爆炸的是炸弹还是鱼雷?”赫斯特同一天的头版标题则称:“缅因号战舰毁灭是敌人的杰作,海军军官认为缅因号毁于西班牙水雷。[4]”《纽约日报》带有倾向性的、不属实的报道引起了美国官员的厌恶,他们建议公众舆论应该暂时停止,直到有进一步的报告出来。麦金利总统也要求民众暂停指责,并保证尽快将真相公之于众。

为了和赫斯特一决高下,普利策很快就不再恪守公正,他一方面在专栏里暗指西班牙人可能就是凶手,另一方面又以社论的形式嘲笑赫斯特,说除了精神病院的疯子,没有人会相信是西班牙人炸了缅因号。赫斯特始终认为西班牙应该为此事承担主要责任,尽管相关报道有很多虚构和激起民愤的内容,但民众十分喜欢,“缅因号”沉没的三天内,《纽约日报》的销量再创新高,竟达到310万份。

1898年2月9日,《纽约日报》刊登了西班牙间谍从邮局偷窃的一封西班牙驻美大使德普·德·洛美致哈瓦那的朋友的信中的内容(一说是威廉·R·赫斯特在古巴革命军政府的帮助下得到)。在信中,德洛梅称麦金利总统“这位未来政客既与党派中的侵略主义者保持良好关系,又努力给自己留有余地,他软弱而又要求公众钦佩。”赫斯特称该信是“对美国有史以来最恶劣的侮辱”。

赫斯特和普利策的行为让麦金利总统被迫屈服于舆论压力和人身侮辱,好战分子西奥多·罗斯福甚至讥笑总统“还没有一块巧克力蛋糕有骨气”。1898年4月1日,麦金利迫使国会通过了武装干涉解放受压迫古巴人民的决议,4月25日,美国正式对西班牙宣战。

赫斯特陷入了一种无比自豪的狂热情绪中,他认为正是自己迫使总统不情愿地宣了战,他还自比为最高统帅,问读者:“你们对《日报》的战争还满意吗?[4]”战争一开始,赫斯特即特派数艘汽艇和拖船,亲自率领20余名记者到战地采访,他们甚至还俘获26名西班牙海军官兵。

普利策和赫斯特以破纪录的数字卖出他们的报纸以及被歪曲的新闻,到1898年4月26日为止,《世界报》的日发行量达到130万份,和《日报》不相上下。

尽管这样的办报方式显示出巨大的利益,美国仍有不少报纸坚决抵制黄色新闻,主张维持严肃的风格。《纽约时报》的主编奥克斯反对报纸玩弄“噱头”,宣布报纸只刊登具有时事新闻意义的而不是娱乐性的文章。他曾经用“本报不会污染早餐桌布”作为抵制黄色新闻的口号。深受敬重的《晚邮报》主编爱德温·古德金对普利策、赫斯特二人都进行了谴责,认为他们“严重歪曲事实,蓄意捏造故事,意图煽动民众,是美国新闻史上最无耻的行为……黄色报纸很可能就是所有基督教国度里最接近地狱的通道了。为了卖出更多报纸而做出这样的事情来,简直是奇耻大辱。[4]

衰落

随着美西战争的结束,黄色新闻也逐渐衰落。事实上,普利策已经后悔自己在战争期间所采取的竞争手段,他把《世界报》的高级职工请到家里,告诉他们想让《世界报》恢复战前公正、准确的原则,他承认“每个人都不该去做作为个人不会去做或者认为不应该做的事。那些已经铸成的大错,并且我自己也犯了一些——是由于过度的热情而造成的。[4]

1901年秋天,一场国难突然降临,麦金利总统在参加展览会的“音乐殿堂”时,抢救无效身亡,凶手是一名无政府分子,人们在他的口袋里发现了一张《纽约日报》。

有人批评赫斯特应该为总统的死负有一定责任,因为他曾在社论中宣称总统是最可恨的人,在另一篇社论中,他甚至鼓励刺杀。更令他无法洗脱的是,肯塔基州州长威廉·乔贝尔被刺杀后,赫斯特刊登了一些煽动性诗句:

射穿乔贝尔胸膛的子弹

在整个西部都未曾见过;

正是个好理由,它在此蔓延

要把麦金利打到棺材里去。

赫斯特的《纽约日报》得到了大范围的抵制与敌对报纸的攻击(普利策并未落井下石),市民从报童那里抢过他的报纸焚烧,广告商纷纷离开,越来越多的示威者焚烧赫斯特的肖像。1906年,赫斯特不得不将《纽约日报》解散,创办新的《美国人报》。

随着《纽约日报》的推出,黄色新闻逐渐衰落。而风格庄重的报纸如《纽约时报》等则迅速崛起,成为美国的主流大报。同时,小型报开始逐渐形成独立流派,新闻专业化产生了分工。

评价

反对

在世界新闻事业发展的过程中,“黄色新闻”的泛滥受到了各方面的严重的诟病,埃默里父子在《美国新闻史》一书中,曾用一个十分形象而准确的比喻对“黄色新闻”加以概括,他们说“黄色新闻”是一种“没有灵魂”的新闻:

黄色新闻记者在标榜关心“人民”的同时,却用骇人听闻的、华而不实的、刺激人心的新闻吸引人,把十分重大的问题变成了廉价的闹剧。

中立

同时期《纽约时报》的主编阿道尔夫·奥克斯尽管一度把他们的所作所为当成畸形的新闻工作予以摒弃,但他依然承认:

“诸如《世界报》和《日报》之类的报纸之所以仍然存在,是因为公众需要他们。我认为他们有一些特写尚有可批评之处,但每一篇所带来的好处无疑都超出其造成的危害。

一个较为公正的批评家把黄色报人定义为这样一种人:

“可以使自己在工作的时候,对圣诞基金或是卑鄙的杀人犯、战争或者总统竞选产生狂热到发烧的激情。他看任何事情都用放大镜,他可以用来制造头版轰动新闻的题材只会被另一家比较持重的报纸降级到内页的一个小段落。[4]

大众传播理论家、芝加哥派学者罗伯特·帕克认为,“黄色报刊是在力图赢得读者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他将黄色报刊作为报刊史自然发展的一环,并从表达功能上肯定其意义。他将传播分为参考功能和表达功能,前者偏向传达讯息和理念,后者偏向传达情感和情绪。当新闻编辑发现把新闻转化成文学时,可以大大增加发行量,尽管对道德有所败坏,但传播的表达功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他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黄色报刊增加读者、扩大范围的作用[5]

支持

美国大学传播学系教授约瑟夫·坎贝尔认为,一方面,黄色新闻在新闻采集方式上长于创新,且在捍卫民众公共利益上做出了卓越贡献。比如黄色报纸曝光了大量机要报告,揭发纽约政府贪污腐败或者渎职的乱象,为民众说话,发挥了重要的监督功能。另一方面,在对美国报纸进行历史性分析后,他发现,黄色新闻对美国报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以“黄色新闻指数”为参照标准,发现严肃报纸在黄色新闻出现之初对其严加批判,但多年以后,严肃报纸反而不断吸收黄色新闻的办报理念。

他据此得出结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黄色新闻其实掀起了一场办报改革,由于这种改革对当时的媒介环境来说过于创新,且动了“别人的蛋糕”,因此受到抵抗。黄色新闻虽然最终衰败了,但其办报特征和手法却留了下来,即使是著名的报纸《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如今看来,也都体现了黄色新闻的办报风格[6]

影响

黄色新闻打着同情弱者的口号煽动社会运动及战争。在美西战争爆发之前,普利策和赫斯特通过自家报刊鼓吹战争,大量的刊登西班牙在古巴暴行的报道和图片,激发人民发起战争的欲望。为了博人眼球,黄色新闻采用渲染、夸张甚至是无中生有的方式报道新闻事件,偏离客观真实的报道原则,严重破坏媒体公信力。与此同时,黄色新闻把公众的注意力转移到低俗、色情、暴力的事件上,占用了大量的公共资源。这些都成为后来黄色新闻广为诟病的原因。

但是,从新闻事业发展来看,黄色新闻的出现掀起了一场报纸改革,创新了报道方式和编辑排版风格,促进报纸的现代化。对黄色新闻的抵制让人们开始反思新闻报道原则和操作标准,从自由主义走向社会责任,推动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为了洗刷黄色新闻大战带来的污点,普利策决定捐款给哥伦比亚大学建立新闻学院,培养优秀的新闻领军人物,以他名字命名的“普利策奖”,成了新闻工作者最高的荣耀与桂冠。

范例作品

《玛塔·海丽被枪决》国际通讯社(International News Service)巴黎1917年10月19日——黄色新闻的一篇名作,集中展现了黄色新闻的特点,至今仍被西方一些新闻院校当成范文。

影视作品

芝加哥,剧中对报界沉迷煽情、血腥、暴力的作风大加挞伐。改编自音乐剧的电影《芝加哥》获得2003年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