錾菜,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錾菜LeonuruspseudomacranthusKitagawa或大花錾菜LeonurusmacranthusMaxim.的全草。錾菜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地,大花錾菜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等省。具有活血调经,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产后瘀血腹痛,崩漏,跌打伤痛,疮痈。

中文名

錾菜

别名

台草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管状花目

唇形科

益母草属

錾菜、大花錾菜

毒性

无毒

采集时间

8-10月

贮藏

置干燥阴凉处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辛,性平。

归经

归肝、肾经。

功效

活血调经,解毒消肿。

主治

用于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产后瘀血腹痛,崩漏,跌打伤痛,疮痈。

相关配伍

1、治产后瘀血腹痛:錾菜15g,红花6g,水煎,冲黄酒1盅服。(江西《草药手册》)

2、治经期不准,腰腹疼痛:錾菜9g,鸡冠花15g,茜草9g。水煎服。(《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

3、治小儿黑痘及痘顶不起者:楼台草叶烧灰服之。

4、治绞肠痧肚痛或阴症:楼台草梗研末酒服9g。(3-4方出自《滇南本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敷。

使用注意

孕妇忌用。

炮制

采集加工

8-10月采收,晒干。

炮制方法

拣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晒干。

形态特征

錾菜

多年生草本,有于其上密生须根的圆锥形主根。茎直立,高60-100厘米,单一,通常在茎的上部成对地分枝,分枝或短或长,均能育,茎及分枝钝四棱形,明显具槽,密被贴生倒向的微柔毛,在节间上尤为密集,上部具花序。叶片变异很大,最下部的叶通常脱落,近茎基部叶轮廓为卵圆形,长6-7厘米,宽4-5厘 米,3裂,分裂达中部,裂片几相等,边缘疏生粗锯齿状牙齿,先端锐尖,基部宽楔形,近革质,上面暗绿色,稍密被糙伏小硬毛,粗糙,叶脉下陷,具皱纹,下面 淡绿色,主沿脉上有贴生的小硬毛,其间散布淡黄色腺点,叶脉明显凸起,叶柄长1-2厘米,多少具狭翅,腹面具槽,背面圆形,密被小硬毛;茎中部的叶通常不裂,轮廓为长圆形,边缘疏生4-5对齿,最下方的一对齿多少呈半裂片状,其余均为锯齿状牙齿,叶柄较短,长在1厘米以下;花序上的苞叶最小,近于线状长圆 形,长3厘米,宽1厘米,全缘,或于先端疏生1-2齿,无柄。轮伞花序腋生,多花,远离而向顶密集组成长穗状;小苞片少数,刺状,直伸,长5-6毫米,基部相连接,具糙硬毛,绿色;花梗无。花萼管状,长7-8毫米,外面被微硬毛,沿脉上被长硬毛,其间混有淡黄色腺点,中部以上均绿色,中部以下渐近基部毛被疏少而呈草黄色,内面无毛,脉5,除近基部外明显突出,齿5,前2齿靠合,较大,长5毫米,直伸,钻状,先端刺尖,后3齿较小,均等大,长3毫米,直伸,三角状钻形,先端刺尖。花冠白色,常带紫纹,长1.8厘米,冠筒长约8毫米,外面在中部以下无毛,中部以上被疏柔毛,内面在上部被短柔毛,中部具近水平向的鳞状毛毛环,其下方无毛,冠檐二唇形,上唇长圆状卵形,先端近圆形,基部略收缩,长达1厘米,直伸,稍内凹,全缘,白色,外被疏柔毛,内面无毛,下唇轮廓为卵形,长约8毫米,宽约5毫米,白色,具紫纹,3裂,外被疏柔毛,内面无毛,中裂片较大,倒心形,先端微凹,明显2小裂,侧裂片卵圆形。雄蕊4,均延伸至上唇片之下,前对较长,花丝丝状,扁平,具紫斑,中部以下或近基部有微柔毛,花药卵圆形,2室。花柱丝状,先端相等2浅裂。花盘平顶。子房褐色,无毛。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黑褐色。花期8-9月,果期9-10月。

大花錾菜

又名大花益母草,形态近前种,区别在于:本品花冠淡红或淡紫色,长2.5-2.8cm,萼齿长5-10mm。

生长环境

錾菜

生于田埂、路旁、山坡石缝及溪边。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地。

大花錾菜

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等省。

药材鉴别

錾菜

茎呈方柱形,长40-95cm,表面有纵槽,密被贴生的微柔毛,节间处尤密。叶对生,近革质,暗绿色,多已脱落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长6-7cm,宽4-5cm,3裂,边缘有疏粗锯齿,两面有小硬毛,下面散有黄色腺点,叶脉在上面下陷,在下面隆起,使之叶面具有皱纹,叶柄长1-2cm;中部以上的叶长圆形,边缘疏锯齿,叶柄长不及1cm。轮伞花序腋生,花萼筒状,长7-8mm,萼齿长3-5mm,花冠唇形,灰白色,长约1.8cm。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黑色,表面光滑。气微,味淡。

大花錾菜

茎有倒生糙伏毛。叶草质,心状圆形,长7-12cm,宽6-9cm,3裂,两面疏被短毛,叶面无皱纹;中部以上的叶卵圆形。萼齿长5-10mm,花冠淡红色或淡紫色,长2.5-2.8cm。

现代应用

用于治疗月经不调,产后腹痛伴恶露不尽等。

相关论述

《本草拾遗》:“主破血,产后腹痛,煮汁服之。亦捣碎敷丁疮。”

附注

其果实为中药茺蔚子。秋季果实成熟时,割下全草,晒干,打下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