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分水关,位于城东北15公里,海拔450米,属贯岭镇分水关村,104国道穿此而过,是福宁高速公路起点。地处浙江省之泰顺县、苍南县与福建省福鼎市交界处修建“友谊亭”。

福鼎分水关建于五代“开闽王”王审知时,为确保闽地安全,以御吴越(《方舆纪要》载:“叠石、分水二关,俱闽王时筑,以备吴越。”),形势险要,号称“闽东北门户”。在封建割剧时代,分水关为兵家必争之地。公元1276年宋末宰相陈宜中之弟大都督行军司马陈自中 在据守分水关,护送秀王赵与择入闽,阻击南侵元军十多日, "食尽援绝,军帅欲降之,不从,朝服南向,再拜而死。"(《乾隆温州府志》卷二八)。

中文名

分水关

外文名

Fenshuiguan

地理位置

城东北15公里

海拔

450米

起点

福宁高速公路

福鼎分水关

地理位置

明嘉靖福宁州黄良林造隘房驻守。清乾隆福宁郡守李拔题称“分水雄关”。清乾隆学者俞樾(字曲园)由浙江德清往霞浦省亲,过此时留题曰:“岭上严严分水关,令人回首故乡山,归途倘践山灵约,雁荡天台咫尺间”。

历史沿革

分水关防御墙

清咸丰十一年(1861)十月间,浙江平阳金钱会起义军在谢公达率领下,奔袭分水关,与清兵展开激战,大获全胜,杀死烽火营外围张振彪等清兵近百名,长驱入闽,功占桐山城。

今日分水关遗址尚存,此处有清同治七年所立清阵亡兵士墓。1956年闽浙公路(现为104国道)从关口贯穿南北,分水关被切为两段,尚存残墙500多米,墙高约2~3.5米,宽0.90米,砖石结构。1989年福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物保护单位。

崇安分水关

分水关

崇安分水关又名大关,是崇安县八关之一。位于崇安西北分水岭上,接江西铅山界,当闽赣交通的要冲,自古有“八闽第一关”之称。五代时在此置寨。宋开庆间并置大安驿。元废。明洪武初复置关,设巡司戍守。由崇安至江西铅山(县)界,路程80里,只有从分水关到车盘一段长10里比较崎岖,西向铅山,一路平芜,成为闽赣孔道。明代王世懋有这样的描述:“凡福之丝绸,漳之纱绢,泉之蓝,福延之铁,福泉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小关,下吴越如流水。”

解放战争时期,崇安分水关是中共闽浙赣边区党委活动的中心和交通要道。崇安至分水关公路始建于民国26年(193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支前公路主线——上饶至厦门线,即通过分水关,现为省道13—101线(福州至崇安分水关公路)的终点出口处,是福建省对外联系的交通要道。

诏安分水关

诏安分水关位于诏安县西南境,离诏安县城13公里的群山屏列隐处。是福建、广东两省的交界,又是漳汕公路的咽喉。早在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年),漳潮巡检司就在山上建筑石城。嘉靖年间(1522~1566年),诏安知县李尚理和龙溪知县林松建立“闽粤之交坊”石牌楼。天启年间(1621~1627年),诏安知县周立扩建关城。清代同治年间(1862~1874年),诏安知县杨庆容又扩建石门关,并在关门上题署“漳南第一关”。关城依山势取土围之,并修筑有炮台一座。

诏安分水关历史上是漳潮交通要道。“东连五福、西接两广”。原有古道穿关而过。商旅来往,物资交流,使诏安县在经济、文化上受潮汕影响颇大,关系密切。30年代初期,漳汕公路穿过分水关,诏安到饶平开始通达汽车,行旅更加方便。从此,分水关被誉为“福建的南大门”。

诏安分水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漳汕公路通过多次整修,成为国道324线的一部分,交通地位更加重要。诏安分水关在1959年由深桥上营耕山队经营,以后建成深桥公社综合场,成为一个小村庄,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台胞出入频繁,内外贸易,商品流通,源源不断。

分水关隧道

分水关隧道

分水关隧道内

分水关隧道是横(峰)南(平)铁路穿越武夷山脉的长大越岭隧道,全长7252米。隧道进出口既紧邻车站,又处于武夷山旅游区,洞门都进行了美化设计及坡面绿化,为旅游区提供一个可供参观的景点。隧道穿过花岗岩地层的不同风化带,并与6条岩脉和5条大小不等的断层相交。进口端Ⅱ类围岩段穿过泥石流沟底,地下水较发育,对混凝土具有弱至中等溶出和弱酸性侵蚀,工程地质条件复杂。隧道设计长度7252米,近期内燃牵引,远期电气化。隧道施工支护用喷锚技术,永久支护为混凝土整体式衬砌。洞内轨道为次重型,按预留重型设计,洞内铺设混凝土宽枕道床,设双侧水沟,双侧电缆槽。建筑材料为防水混凝土。运营通风风道设于进口端线路前进方向左侧,风道长度46米。根据列车在洞内运行时速(上坡)22公里,允许通风时间8.85分钟等要求,分别作了有帘幕洞口风道吹入式(列车出洞关帘幕吹风、车尾进洞关帘幕提前吹风)通风方案,无帘幕洞口风道吹入式(列车车尾出洞开风机吹风、列车进洞顺列车提前吹风)通风方案以及射流纵向式全射流纵向通风、全射流提前通风、射流加洞口风道式通风方案。该通风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独特性、先进性和经济安全以及两步到位、分期实施的措施合理。是对7公里以上长隧道(不设帘幕)运营通风的新尝试和探索,在我国尚属首次,为今后7公里以上铁路长大隧道运营通风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经验。隧道1993年开工建设,1996年建成。

分水关旧址

遗址

闽山浙水本无边界。清版《福鼎县志·沿革》载:“福鼎古属扬州,旋为越地,秦汉以下隶郡隶县隶州,变革不一。”这里说的扬州,为古代“九州”之一,是一个广泛的地理概念。《尚书·禹贡》:“淮、海,惟扬州。”《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扬州。”到了《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篇中说:“东南为扬州,越也。”

说到“越”。越为生活在长江以南的一个古老的民族。“越族分布得实在太广了,从东南沿海一直延伸到云贵高原。这么辽阔的领域里,居住者一个族类相近的大族系———越!”(沈克成《族称“越”字源流考辨》)由于他们之间互不统属,所以各地区越人有不同的名称:长江口东南一带的称于越(於越),今福建北部、浙江南部的称闽越,今两广、江西的称南越、扬越……人们惊讶其种类之多,便用了一个略显夸张的词———“百越”。“百”者,极言其多也。

沈克成先生说,越人当年生活在一片蛮荒之地,他们喜欢在身上刻各种飞舞的龙蛇之形,并像鸟儿一样巢居在树上。他们使用一种被称作“戌”的神奇的大斧,因此被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华夏人称为“戌人”。《说文》:“越,从走从戌。”

越人,一群使用大斧的人。相传居住在福建北部、浙江南部的闽越人还善于使舟和水战。

这样的一群人,生活在古闽越地,他们手拿大斧,一阵子从“泰顺”跑到“桐山”,一阵子又从桐山跑到“苍南”,追逐野兽,开垦土地;或者一起驾船来往穿梭于沙埕(属闽)与对岸的下关(属浙)之间,他们一定不知道脚下经过的将是一个闽浙两地之间的关口(陆上叠石关、风水关,海上沙关)。

他们本来是同一个血统,同一个部落。走过春秋,走过了战国,终于有一天,他们名义上被分开了,成了两个国家的人。

来源

“公元前334年,楚国灭越,越国一些贵族遗胄退到浙南和福建,各称王称君于一方。秦统一,曾下令废除这些所谓越王勾践后裔的王号,将他们名义上纳入郡县体制,但并没有实施有效的行政管理。公元前202年,汉朝廷封闽越族首领无诸为王,不久又陆续将王国一分为三:浙南为东瓯,福建为闽越,闽西粤东一带为南海。”(林校生《两汉三国移民》)闽东福鼎被划归闽越国。

这次东瓯国和闽越国的划分是否以分水关为界,我没有在史书上找到详细而具体的记载,更没有找到可以作证的实物。

历史的脚步走到了唐、五代。一个名叫王审知的人登上了福建历史的舞台,他的名字也与闽浙之间的分水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方舆纪要》载:“叠石、分水二关,俱闽王时筑,以备吴越。”(参阅《福鼎县志·古迹》)

唐僖宗光启元年(885),黄巢义军王绪占光州,王审知(862-925年)与兄王潮、王审邽带固始五千乡民从义军入闽。乾宁五年(898)朝廷任王审知为武威节度使。王审知治闽其间,节俭自处,选任良吏,省刑惜费,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注意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兴办学校、发展海上贸易,使福建经济、文化得以很快发展。天复元年(901),诏宗封王审知为琅琊王。唐亡,后梁太祖于开平三年(909)封王审知为闽王,闽正式建立。

史载,王审知处理边民动乱,力求“化战垒为田畴,谕编甿于仁义”。按照这个说法,他是不会兴土木在分水关建造关隘的;但细想之下便可以理解,他的这个战备措施是为了闽中百姓更好地休养生息。这与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灵魂是相通的:战争是为了和平。

我们去分水关看一看吧,看了,就知道为什么王审知要在这里建关隘,建城墙了。

车出桐山盆地走104国道往东北方向,开始爬坡,15公里长的山坡尽头,就到了分水关。站在高处,目光向着东海的方向,顺着延伸的山峰,山脊两边的闽地和浙地截然分明矣。

分水关古城墙就在我们的脚下蜿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