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苗,又名泥鳅卵,泥鳅的幼体,从泥鳅受精卵刚孵化出来的最小的苗0.3毫米,到0.5毫米,再到夏花苗、寸苗,直至5-8公分长,都可以称作泥鳅苗。

中文名

泥鳅苗

外文名

Loach seedlings

繁殖方式

卵生

体型

直径0.8毫米左右

拼音

niqiumiao

鳅科

动物界

鲤形目

脊索动物门

硬骨鱼纲

泥鳅属

体征

身体几乎完全透明

分布区域

亚洲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亚纲

辐鳍亚纲

亚目

鲤亚目

亚科

花鳅亚科

形态特征

泥鳅卵圆形,直径0.8毫米左右,成熟卵受精后在水中吸水迅速膨胀,半小时左右,卵径增大到1.3毫米,几乎完全透明,泥鳅卵弱黏性。卵球分化有动物极和植物极。动物极为原生质集中的一端,植物极为卵黄集中的一端。当水温19.5℃时,从动物极原生质隆起形成胚盘似帽状,约占卵球高度的1/3,胚盘经细胞分裂进入桑甚期历时7小时15分钟。之后历经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肌节出现期、尾泡形成期,这时器官逐步形成,眼囊、嗅囊、尾芽、耳囊、尾鳍褶、晶体、耳石相继出现,心脏原基开始有节律跳动,心率约48次/分。经48小时45分钟,胚体剧烈扭动,泥鳅苗从卵膜内孵出。

泥鳅苗

生长繁殖

泥鳅苗

泥鳅苗人工繁殖的关键在于催产,催产选择成熟度较好的雌雄泥鳅后,就可进行人工催产。催产药物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雌鱼剂量为每克体重20-40国际单位,雄鱼减半,注射方法为背鳍基部肌肉一次注射。雌雄比例一般为1:2或1:3。注射时间一般选择在晚上7-8时,注射后的鱼放入挂有鱼巢(用水草制成)的孵化池或网箱中,在水温为25℃度左右时,注射后12小时可发情,这时可进行人工采卵受精,首先将雄鱼的精液挤出,再将卵子挤入器皿中,并用羽毛轻轻搅拌,用水冲洗后将受精卵轻洒在鱼巢上,不要轻易搬动鱼巢。

孵化后将附有卵粒的鱼巢放在池中,密度要适宜。如果是静水池塘,需要充气,以保证孵化时所需的充足的溶氧。充气量大小与卵质密度有关,如鱼巢放置密度较稀,卵质好,则充气量小;反之,充气量要大。在水温25℃左右时,约30小时可以孵化出膜。在精心管理下,孵化率一般可达80%左右。仔鱼出膜后三天,需立即清洗鱼巢,将仔鱼移入水质良好的池中暂养,仔鱼暂养时要投喂熟蛋黄,每10万尾鱼苗投喂一个蛋黄,上下午各投一次,蛋黄要用手捏碎经120目筛绢过滤后再投喂,第二天投喂前要清除残渣,并加入新水再投喂,仔鱼高密度暂养的时间一般为5天,以后可转入池塘中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