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方言是闽语的一个重要次方言。经20世纪60年代初全省方言普查确认,它是闽北方言的代表点,主要通行于明清时期建宁府属的建瓯、松溪、政和、崇安(今武夷山市)、建阳等县市,以及浦城、南平、顺昌等县市中接近建瓯的乡镇,使用人口在200万上下。

中文名

建瓯话

外文名

Jian'ou dialect

语族与语系

汉藏语系

使用地区

建瓯、松溪、政和、崇安(今武夷山市)、建阳等县市

目前状况

使用中

注音系统

建宁罗马字

使用人口

200万上下

通行时期

明清时期

简介

建瓯方言熟语歌谣

建瓯话作为汉语大家庭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在其实词的语法表现方面,不论是词形、词义、或是词的语法特点等等,跟普通话都有很多的一致性。然而,既是方言,就必然体现出它跟普通话的差异性。建瓯话是闽语的一个分支,因此,它的实词特点,跟闽语其他姐妹语言--闽东(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南(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中(以永安话为代表)等,存在着比普通话更多的一致性。但是,既作为一个闽语分支独立存在,它在实词特点方面,跟闽语其他姐妹方言,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体现了闽北语自身的特点。

参考部分卷本:李如龙、潘渭水《建瓯方言词典》(1998)

1、建瓯话有些词语的词形跟普通话完全不同

(括号内是普通话词语,下同)

日头(太阳)日时(白天)暗暝(晚上)昼前(上午)昼了(下午)隔暝(昨天)暗边仔(傍晚)透暝(漏夜)天光早(清晨)日日工工(每天)挀bai(裂)

焰刀(闪电)溪坪(河岸)鼎间(厨房)屎坑(厕所)木项筅(刷锅帚)手衤宛(袖子)

胰仔(肥皂)目睭(眼睛)手膀(胳臂)骹(脚)骹面(脚背)嬉(玩耍)戏(玩耍)

曝pù(晒)烘(烤)啜(喝)褪(脱)剔(拣选)拭(擦抹)佢(他)

寐憩(睡觉)褂仔(背心)下襕(裙子)灰卵(皮蛋)度眠(打瞌睡)日头阳(向日葵)

木虱(臭虫)只仔(鸟儿)滚汤(开水)毛只仔(麻雀)偷鸡鹞(老鹰)蝉蜶(知了)

作头(木匠)泥水(泥水活或泥水工)针工(裁缝)针工车(缝纫机)汤池(澡堂)后头(娘家)

雅视(好看)刊魁(蜻蜓)好婥(可爱)电壶(热水瓶)字笔(知识)躲角猴(捉迷藏

办酒酒(过家家)栽葱(倒立)病泻(拉肚子) 腹寒(疒虐疾)

坐一字(劈叉)鸭牳荡(狗爬式)枪必利(长矛)树月能(橡胶)桌橱(抽屉)厝边仙(邻居)

2、建瓯话有些词语的词形跟普通话部分不同

时雨(雷阵雨)乌暗天(阴天)年头(年初)年尾(年终)年暝边(年底)

两只月日(两个月)五月节(端午节)冬节(冬至)八月中秋(中秋节)

交夏(立夏)山垅(山谷)厝檐(房檐)山仑(山风)瓦渣(碎瓦片)

砖断(破砖)酒窟子(酒窝)头毛(头发)气紧(气喘)星宿(星星)

衣裳(衣服)裤筒仔(短裤)脰领(衣领子)纽仔(纽扣)茶茗(茶叶)

番椒(辣椒)马竹(毛竹)绿苔(苔藓)帮衬(帮忙)学堂(学校)

学堂生(学生)病疳(疳积)木项刀(菜刀)木项盆(洗碗盆)洗浴(洗澡)

木百蹦斗(翻筋斗)砚瓦盘(砚台)水笔(毛笔)赛走(赛跑)跳索(跳绳)

拔索(拨河)踢球(踢毽子)沕水底(泅水)关刀(大刀)番薯(白薯)

番柿(西红柿)豆腐(南豆腐)豆脯(北豆腐)豆脯仔(豆干)牛角豆(江豆)

豆腐娘(豆浆)牛月能(牛奶)笼床(蒸笼)冰箸(冰棒)亲正(亲戚)

3、建瓯话有些词语的词序跟普通话不同:

天晴(晴天)病痨(痨病)灰尘(尘灰)人客(客人)闹热(热闹)喜欢(欢喜)

兄弟(弟兄)气力(力气)聋耳(耳聋)下底(底下)头前(前头)取赎(赎取)

胆大(大胆)火柴(柴火)贴补(补贴)石岩(岩石)石碑(碑石)石条(条石)

风台(台风)臭酸(酸臭)麻苎(苎麻)膀蹄(蹄膀)菜蔬(蔬菜)花菜(菜花)

鞋套(套鞋)容纵(纵容)样式(式样)米薏(薏米)壁板(板壁)落败(败落)

缚束(束缚)衔头(头衔)承继(继承)米碎(碎米)何如(如何)狠心(心狠)

妒嫉(嫉妒)两兄弟(弟兄俩)两老妈(夫妻俩)火萤虫(萤火虫)鸡牳(母鸡)

鸡角(公鸡)量气(气量)坊牌(牌坊)合适(适合)香塔(塔香)配搭(搭配)

来往(往来)香线(线香)用费(费用)点钟(钟点)钱纸(纸钱)

4、建瓯话中有些单音节词,在普通话中却是

多音节词

田(水田)园(旱地)床(床铺)茄(茄子)秆(稻草)荐(草垫)潲(猪食)

浆(浆糊)索(绳子)唾(唾沫)尾(尾巴)舌(舌头)蜂(蜜蜂)

蝇(苍蝇)鳅(泥鳅)蟮(蟮鱼)螺(螺虫丝)崇蚤(蟑螂)囝(儿子)

鹞(老鹰)泥(泥巴)力(勤劳)惮(懒惰)炭(木炭)痣(痦子)

垢(污垢)

5、建瓯话有些多音节词,在普通话中却是

单音节

词:

霜冰(冰)露水(露)水井(井)煤炭(煤)头脑(脑)面颊(脸)

腹饥(饿)喙凋(渴)没工(忙)钱癣(癣)老姜(姜)蝉虫卒(蝉)

词义特点

1、建瓯话与普通话对同一词形却有不同的词义理解:

词例

建瓯话词义

普通话词义

面(麪)

面条

面粉

白酒

酒酿、江米酒

烧酒、白干

芋头

专指母芋

芋的泛称

大量

大方、气量大

数量大

打炮

枪毙

开炮

火柴

燃料柴

取灯儿

扁豆

嫩豌豆

刀豆

白菜

小白菜

各种白菜

媳妇

儿媳

老婆

豇豆

红、白豇豆

线豆

落泊

破坏、糟践

穷困潦倒

菠萝

玉米

凤梨

2、建瓯话词义广,普通词义狭:

凊(冷、凉)

烧(燃烧、热、烫)

肥(肥、胖)

边舷(旁边、附近)

放火(点灯、放火)

起火(生火、着火)

甜(甜、鲜味)

矮(矮、低)

厝(房子、家、家庭)

酸(酸、馊)

快活(快乐、高兴)

凊着(受凉、生病)

鼻(鼻子、鼻涕)

奶(乳汁、乳房)

鸡角髺(鸡冠、鸡冠花)

软(软、疲倦)

孙仔(孙儿、侄儿)

车(车辆、转动)

外甥(外甥、外孙)

嫲仔(妻姐妹、母姐妹)

姨丈(姨父、连襟)

想(想、思念)

暗(暗、晚)

招牌(招牌、商标)

估(估约、猜)

倒(倾倒、躺下)

事(事情、话语)

得知(知道、明白、懂得)

伓敢伓能、不行、不敢)

褪(脱[衣]、摘[帽])

吃(吃、喝、吸、得)

小(小、少)

3、词的感情色彩

⑴在建瓯话的词语中有雅俗之分:(波折号后面前一个为雅说,后一个为俗说)

圆桌——圆桌、滚囵桌

方桌——八仙桌、四角桌

疝气——小肠气、大尸内脬

出嫁——还亲、做新娘

再嫁——二婚、改嫁

怀孕——有喜、大腹

怀孕妇女——有身妇女、大腹阿娘

娶媳妇——讨亲、讨老妈

手纸——草纸、拭腠卑页纸

厕所——东司(厕)、屎坑

拉屎——出恭、尸妥屎

出葬——迎白龙、出葬

棺材——寿柴、棺木

死亡——过身、死掉

死尸——亡人、死人

⑵用异读手段表现词语的尊敬、爱憎、亲疏:

婆:表示尊敬时读[pR21],如太~、畲妈~、姑妈~、姨妈~;

表示鄙视时读[pR33],如花~(传说中会摄人小孩的女鬼)、番~(外国女人)、下府~、土匪~。

奴:表示疼爱时读[nu24]如好婥~、心肝~、婢婢~;

表示鄙视时读[nu33],如~狗、~才、家~、~隶。

公:嫡亲读[kRN54],如太~、叔~、伯~、公~(祖父、夫父);

姻亲读[OyN54],如畲~(外公)、姑丈~、姨丈~、舅~、老~。

词源特点

1、近现代词语与普通话基本一致,有些则根据建瓯话特点稍作改造。

早期的如中国、外国、书、纸、祖父、父亲、母舅、过年、过节、时辰、皇帝、官吏、光、暗、好、坏、大、小、来、去、上、下……

近期的如民国、总统、经理、教室、课本、体育、老师、学生、沙发椅、汽车、客车、卡车、公路、高速路、解放、土改、帝国主义、抗美援朝、委员、干部、收音机、电视机、电脑、上网、批判、表扬、扶贫、开放……

2、在建瓯话的口语中,保留了大量的古代词语。

相应的词语,在普通话中已不用,或是已成为“文言文”。

丈夫囝[tiRN44mu42kyiN21],儿子。《战国策》:“非徒不爱子女也,又不爱丈夫子特甚”。

秫米[ts′y44mi42],糯米、江米。《尔雅释草》:“众、秫”,疏:“众,一名秫,谓黏粟也。”

悬[kyiN21],高、~搭~陡。《广雅释言》:“悬、抗也。”《方言七》:“抗、悬也。自山之东西曰抗。”《后汉书·董卓传》注:“抗,高也。”“悬”与“抗”同义,“高”的意思。

厝[ts′iR33],房屋。《庄子·逍遥游》注:“又何厝心于其间哉?”作房屋义是借用。

禾齐[tsai44],多。《尔雅·释诂》:“禾齐,获也。”注:“获禾为禾齐。”丰收了,就为禾齐,有转义。

豨[k′y21],猪。《方言第八》:“猪,南楚谓之豨。”

蜀[tsi42],一。《广雅·释诂》:“蜀,戈也。”《方言十二》:“一,南楚谓之蜀。”

[ma42],打。《集韵》:“、莫白切,击也。”

渳[mi44],小口喝。《广韵》:“上声纸韵绵婢切”,《说文》:“饮也。”

女亠凶[nu21],令人生厌,“老鸡老鸭吃得补,老人得人~。”《广韵》:“上声皓韵奴皓切,女亠凶,相乱也。”《说文》:“有所恨痛也。”

月曹[sau44],吃笋会~腹。《集韵》豪韵财劳切,“月曹,一曰腹鸣。”

讠少[ts′iau54],讠少唆、搬弄是非。《集韵》笑韵叉肖切。

揇[nRN21],用食拇二指搓捻。~经筹。《广韵》“感韵奴感切,搦也。”

桄[kuaN42],床、桌、椅的横档。《广韵》岩韵古旷切。

凚[keiN42],衍音成[keiN42leiN42],因惊吓、受寒、尿紧而发的短颤。~~。《集韵》:寝韵渠饮切,寒貌。

胴[tRN33],腹~。《集韵》送韵徒弄切,大肠。

赤工[RN42],伤口红肿发炎。《集韵》东韵胡公切:皮肉赤肿。

重沓[lR44]、[la44],高叠。《广韵》合韵托合切:厚积也。

掴[k′ua],重打。《广韵》麦韵古获切,打也。

豛[tu42],又音[t′u24],尖物刺入。《集韵》沃韵都毒切。《说文》椎击物也。

冫度[t′R42],不灵活,不知分寸的样子。《广韵》铎韵徒落切:~~无度。~神、~伯。

属攴[tsR42],屈指击头:~栗暴。《集韵》殊玉切,击也。

敠[tR21],手持物,肩负作“驮”。《广韵》末韵丁括切,~知轻重也。

煏[pi24],火炙烟薰,~鸭腊。《集韵》屑韵必结切,灼物焦也。

潎[p‘iZ24],去掉液体浮面的油、尘。~油花。《广韵》薛韵芳灭切,漂~。

斩食[tsiaN21],味淡。《集韵》敢韵,子敢切,无味也。

笐[RN44],晒衣竿、竹~。《广韵》、《集韵》岩韵下浪切:竹竿。

冖赣[kaiN21],遮盖,~被,~瓦。《广韵》敢韵吉敢切、复也、云箱也。《集韵》作匚赣。

冢[tOyN21],坟墓。《广韵》、《集韵》:知陇切,高坟也。

沕[mi44],潜水,~水底。《八音》写为“氼”,是后造会意字,《辞海》沕为本字。

其他如:日卒[tso33],周岁。曝[p′u33],晒也。凊[ts′eiN33],冷也。餍[aiN44],不新鲜,隔日的。⺮者[ty44],筷子。骹[kau54],脚。眏[iaN33],看守。~羊、~牛。

3、“

闽越语

”遗存。

福建在秦前是“七闽地”,为闽越族人居住,由勾践后裔无诸、余善等领导。至汉武帝时,闽越人“数反复”,遂被举族迁往江淮。但是,在当时交通、户籍管理无序的情况下,深山僻壤中遗留的人当不在少数。这些人跟以后迁来的汉人融合,大量吸收了汉人词语,当然也不能排弃他们仍在使用的本族语言,这就形成了独特的闽语。虽然,今日闽语已基本使用汉语,但少数的、个别的闽越族词语的遗存也在所难免。在日常口语中,有些词语无法用文字表达,即使以拟音写出来了,字面上也无能解释。因此,被认为可能是“闽越语”的遗存。如:

刊魁[k′aN33k′o54],蜻蜓。

侎俐[lai33li44],干净。

慌热[xuaN54iZ21],操心、放心不下。

烧色[ts′iau54sZ24],生气、发脾气。

痴倚[ts′i54uZ21],性格、态度不严肃,动作滑稽可笑。开朗、爱搞笑。

落泊[lR42pR44],作践,故意糟塌、破坏。

讠少补[ts′iau54pu21],劝说、说服。

疒它[t′R33],疣包。

頶[kR33],昂起头。

口[Z44],拖拉、懒散、不振作。

4、赣客词语影响:

闽北与江西比邻,解放前大批江西人前来做工、经商,不少人留居本地。他们因生存需要,学习使用建瓯方言,但也夹杂赣客词语。尤其他们的后人,以使用建瓯话为主,却也自觉不自觉地用上了赣客词语,本地人在交往中遂也接受了一些赣客词语,因而形成了闽语中的闽北次方言体系。

佢[ky42],也写作渠,第三人称他的意思。

嬉[xi54],玩、游戏。

踦[kyZ42],站立。也作“徛”。

莝[ts′o44],截、甘蔗的量词,一~蔗。

话事[ua44ti44],说话。

跌鼓[tiZ24ku21],丢脸、没面子、落败。

囥[k′RN33],收藏、藏起来。

词法特点

1、名词

⑴前缀:名词前缀多用在人称或辈份方面,一般动、植物或器物名词是不能用前缀的(特指特例除外)。建瓯话人称名词前缀很简单,除“老”缀在姓、名前之外,几乎不用什么前缀。如老张、老李、老碧、老光……等。建瓯话辈称不能前缀“老”。福州话名词前缀“依”用得很广,除了人称之外,还可用在辈称之前。如依张、依李、依碧、依光、依水、依胜;依公、依爹、依伯、依哥、依妹……厦门话则是前缀“阿”,如阿张、阿李、阿碧、阿光、阿水、阿胜;阿公、阿爸、阿兄、阿妹……。在闽语中名词加了前缀之后,除习惯之外,还有亲切的意味,尤其是表现在人称方面。

⑵后缀:建瓯话名词后缀一般只用“仔”与“佬”两种。

“仔”读[tsiZ21],相当于普通话的“子”或某些方言的“崽”、福州话、厦门话的“囝”。名词一经后缀“仔”,则具有表示小或鄙薄的意味;有的也表示亲昵。如:

表示小的事物:狗~、鸡~、老虎~、椅~、瓯~(杯子)、瓮~(罐子)……

表示鄙薄:番~(外国人)、日本~、贩~、刣豨~、北佬~……

表示亲昵:兄弟~、姐妹~、学生~

要是把“仔”变读为[tsiZ33],则用来表示小而可爱的人或物。如舅舅~、新娘~、酒瓶~、鸡角~、落雨~……要是用在数量词后面,则表示量少或时间短暂。如密~(密毛~、一点儿)、一喙~(一小口)、一点~(一点儿)、一刻~、一阵~、一下~(一会儿)……

“仔”还可以用在名、动、形等词语的后面,使之成为残疾人的名称。如大头~、禺欠嘴~、瘸~、哑~、斑~(麻脸)、瞎~、驼~、缺~(豁唇)、聋~。

名词后缀“佬”,除了与普通话相同的表示轻鄙意味之外,还可以用来加在名字之后表示亲昵。如:

美国佬、浙江佬、担水佬、打铁佬……

泉碧佬、水婢佬、金泉佬、炳南佬……

⑶重叠:建瓯话名词重叠多用在人称方面,如叔叔、伯伯、哥哥、姐姐、妹妹;要是用在人名方面,则有表示爱昵的意味。如锋锋、光光、英英、珍珍……。要是用于器物方面,则有表示小、可爱的意味。如桌桌仔、瓶瓶仔、瓯瓯仔……。

⑷衍音:在建瓯话中存在一种衍音现象,它通过叠韵手段,将单音节词扩衍成双音节词;并在这基础上通过双声手段扩衍为三音节词;还可在这基础上,通过嵌音手段扩衍成四音节词。如:

疤――疤啦——吡疤啦——吡哩疤啦;

瘼——瘼啰——蜜瘼啰——蜜哩瘼啰;

丸——丸口笼——嚥丸口笼——嚥口连丸口笼;

渣——渣啦——吱渣啦——吱哩渣啦。

名词衍音之后,则转化为具有形容性词义,并具有加深程度的作用。“疤”就是疤痕,“疤啦”就转化成有疤痕、不平整的意思。“吡疤啦”就成了很不平整的意思。“吡哩疤啦”则成了十分不平整的意思。

名词的衍音现象出现率很少,只限于少数几个可转化成形容性作用的单音节名词。如浆、瘼、糊、羹……等。

2、动词

⑴重叠:单音节动词重叠,构成“××下”,表示做一做就停止,或做一做试试,或随便做做的意思。如觑觑下(随便看看),行行下(走走就停下),炒炒下、拖拖下,喊喊下(呌呌试试)、想想下、笑笑下……。

双音节动词重叠,除了跟普通话一样,构成ABAB式(如修理修理、招呼招呼)外,还可以重叠成“ABB下”式,表示不紧迫或试一试的意思。如修理理下、招呼呼下、商量量下……。在特定语言环境中,还含有一定轻鄙或亲昵的感情色彩。如:

大家都做伓赴,你也罔来帮衬衬下。(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你也应该来帮帮)

口样事没什么原则问题,你罔商量量下。(这事不是什么原则问题,你们可以再商量商量)

⑵时态表示:

可以用“住”[tiu44]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持续。如“佢到里做住事”(他正在干活);拿住(拿着);拿拿住(经常不断地拿);吼住(呌住);吼吼住(经常地不停地呌)。

用“了”[lau42]表示动作完成。如:

“吃了了”(吃过了);

“话了了”(已经说了);

“洗了碗了”(已经洗完碗了)。

用“掉”[t′iR44]表示动作完结,不须继续了。如:

吃掉了(全部吃完了);

去掉了(已经去了,走了);

觑掉了(全部看完了);

做掉了(完全做完了)。

用“着”或“过”表示动作经历过。如:

未曾吃着肉也见过豨行土泽。(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走路)

管着锁匙掐过印。(曾经管过钅于匙、抓过印把子——管过事、掌过权)

⑶衍音:大部分单音节动词都可以衍音,经衍音后表示动作程度加深或转成形容性态势。如:

缚[pu33](捆扎)——缚口路(捆卷)——啤缚路(捆卷得乱七八糟)——啤哩缚路(捆卷得非常乱七八糟)。

虬(弯曲)——虬口留(很弯曲)——口奇虬口留(非常弯曲)——口奇哩虬口留(乱七八糟地弯曲)。

抓住(抓着)——抓啦住(认真抓住)——吱抓啦(胡乱抓着)——吱哩抓啦(乱七八糟地抓着或抓得乱七八糟)。

曲——曲律——气曲律——气哩曲律。

⑷前缀、后缀:

建瓯话动词前缀情况不很多,但后缀却比较活跃。如:

前缀:咭咭吼、哈哈笑

后缀:跷咭咭、握唧唧、躲缩缩、啼流流、笑哈哈、嚷口省口省、胀闭闭、响口当口当、闹轰轰。

建瓯话动词,还可以前缀“来个”,表示动作持续不断。如:

来个抽、来个吼、来个话、来个拍、来个落、来个摸、来个搡、来个商量、来个答应、来个蹦啉、来个缚口路、来个扰唠、来个走、来个行……

3、形容词

⑴重叠:单音节形容词可重叠成“AA”式,表示程度加深。重叠后加“的”,表示指示、修饰意义,在句子中作定语。如“白白的衣裳”、“红红的裤仔”、“好好的书包”。要是加“地”,就只有形容意义,在句子中作状语或补语。如“白白地丢掉”、“漆得白白地”、“拖得长长地”。

在建瓯话中,双音节形容词可以重叠成“AABB”式,表示强调、程度加深。如“正正派派”、“大大方方”、“沤沤浊浊”、“俫俫俐俐”、“光光荣荣”。这在普通中有些是不能这么重叠的。说“干干净净”可以,说“光光荣荣”就不行了。

⑵前缀:

在建瓯话中,有些形容词可以前缀相应的名词构成“名形”式,使形容性质显得更具体、深刻;还可以构成“名名形”式,使形容性质更加强调、突出。如:

乌——漆乌——漆漆乌;

白——雪白——雪雪白;

红——桔红——桔桔红;

黄——薰黄——薰薰黄;

小——鼻小——鼻鼻小;

薄——冰薄——冰冰薄。

当然,有些形容词的前缀不都必需是名词,有的也前缀相应的形容词或习惯的相应的其他词语,构成“××形”式。如:

甜——比甜——比比甜;

热——煌热——煌煌热;

厚——嘿厚——嘿嘿厚;

大——捞大——捞捞大;

疒衰——咔疒衰——咔咔疒衰;

阔——皇阔——皇皇阔;

酸——口舌酸——口舌口舌酸;

咸——夹咸——夹夹咸……

有些表示负面的形容词,可以前缀“加拉”,以强调形容的程度。如:

加拉蛮、加拉横、加拉欹、加拉乌、加拉斜、加拉趄等。个别的为了强调具体性状,正、负面还可以连用。如“加拉横、加拉直乱丢、弄得土泽都没法行。”(横七竖八地扔在那儿,路都没法走了。)

⑶后缀:

有些形容词可以后缀相应的重叠词,构成“A××”式,使形容性状更加突出。如长绺绺、白析日析日、黄澄澄、肥胴胴、瘦猴猴、酸口丑口丑、阔达达、细比比、辣桔桔、直拢拢、硬钢钢、苦咽咽、矮矬矬、红嘻嘻、乌哝哝、齐水水、硬磕磕、软糍糍、直水水……

⑷嵌音:

在建瓯话中,双音节形容词可以通过嵌“里”的手段构成“A里AB”式,使形容词性状变得更轻松、明快、深刻。如“糊里糊涂”、“麻里麻烦”、“疯里疯颠”、“正里正经”……等。在普通话里对这种嵌音却是有选择的,说“糊里糊涂”还行,说“麻里麻烦”就比较勉强了,说“疯里疯颠”就不行了,说“正里正经”就完全通不过了。

在建瓯话里,还有一种在形容词及其前缀之间嵌入“咭哩”的形式,表示更加强调和突出。如:

乌——漆乌——漆咭哩乌;

白——雪白——雪咭哩白;

热——煌热——煌咭哩热;

凊——冰凊——冰咭哩凊;

酸——口舌酸——口舌咭哩酸;

咸——夹咸——夹咭哩咸;

疒衰——枯疒衰——枯咭哩疒衰;

⑸衍音:

建瓯话形容词衍音有选择性,多是负面的,可衍扩的词也不很多。如:

皱——皱喽——吱皱喽——吱哩皱喽;

禺欠——禺欠楼——宜禺欠楼——宜哩禺欠楼;

横——横兰——显横兰——显口连横兰。

建瓯话单音节形容词大都可以构成双音节衍音,一经扩衍,这形容词竞呈现动词态势,有“逐渐变成(得)”的情态。如:

大——大口束页;小——小嘹;白——白啦;乌——乌口路……

“口样鸡仔大口束页尽禾齐了”(这小鸡大得多了)

“口样阿娘更白啦起来了”(这女人越长越白了)

这里这类形容词不可能构成三衍音、四衍音词。

4、代词:

⑴人称代词:

建瓯话的人称代词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听起来像“你”,但实际上是上古汉语中“汝”的变音,第一人称跟普通话是一致的,但第二人称的说法跟闽东话、闽南话用“汝”是相同的。建瓯话第三人称用“佢”(渠),这是受赣客方言的影响,跟普通话的“他”、福州话的“伊”都不同。

建瓯话还有个包括听话人在内的第一人称的“俺”的说法,相当于普通话的“咱”,福州话没这种说法。

普通话有个表示人称代词复数的“们”,如我们、你们、他们。建瓯话却没这个“们”,而是用“人”或是“伙人”表示人称复数,如我(伙)人、汝(伙)人、渠(伙)人。福州话也不用“们”,而是用“各侬”:我各侬、汝各侬、伊各人。顺便说一下,普通话的“们”还可用在名词后面称说一个群体,如同志们、同学们、老师们、先生们。对此,建瓯话却不能代入“伙人”表示群体,说“同志伙人、先生伙人”是不行的;要说就只能用前加“各位”的办法来表示群体。如“各位同志、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各位先生”等。然而,解放后大力推广普通话,其中的“们”也有些引入,有些人在某些场合也用建瓯话说“同志们”、“同学们”……但是,谁都觉得很牵强,至少是不地道。

⑵物称代词:

动物、植物、器物因为没有语言,不能与人交谈,所以不具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代词,只有人们在指称它们时用第三人称代词。在建瓯话里物称第三称也用“渠”。如“狗又不会得知事,咬破掉书尽打渠也没使。”(狗是不懂事的,把书咬破了总打它也解决不了问题。)

“书都到齐了,你拿渠一本一本包起来。”(书都到齐了,你把它一本一本包好。)

对指物的复数代词,则用指示代词来称说。近指用“口样多”(这些)、远指用“兀多”(那些)。如:

“拿口样多书都搬出去。”(把这些书都搬出去)

“拿兀多花都沃一下。”(把那些花都浇浇)

⑶指示代词

建瓯话指示代词没有“这”、“那”的说法,而是用“口样”[iRN24]表示近指,用“兀”[u24]表示远指。如:

口样里(这里)、兀里(那里);

口样多(这些)、兀多(那些);

口样格式(这样)、兀格式(那样);

口样的(这种)、兀的(那种);

口样一样(这一类)、兀一样(那一类)……

5、数词:

建瓯话的数词跟普通话一样,也是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兆来表示。但是,在称说和使用方面却有不少自己的特点。

⑴“一”和“蜀”:

“一”读[i24]、“蜀”读[tsi42],在概念方面都是数词“一”。但是,在建瓯话中使用时却有严格的区分。

在作序数时,用“一”:一、二、三……、第一;在多位数中的十位数、个位数(包括尾位)时用“一”:三百一十一、四百二十一、三千一(三千一百)……;

“一”与量词单独配合使用“蜀”:蜀本书、蜀头牛、蜀间厝、蜀尺布、蜀斗米……

在多位数的百位以上的开头用“蜀”:蜀百一十一、蜀千两百一十三、蜀万蜀千蜀百一十一;“一”在百、千、万跟量词配合使用,开头时用“蜀”:蜀万斤、蜀千只、蜀百尺。

在多位数中,百位数以上,对百位数可以用“一”,也可以用“蜀”:三千蜀百一十一;也可说:三千一百一十一。

在特殊的场合,如丢骰子(即色子)时,还用“幺”[iau54]作“一”:幺二三。“幺”只此一用,在建瓯方言中,它不能与量词配合用。

⑵“二”和“两”:

“二”读[ni44]、“两”读[niRN42],概念都是“二”。但是,在建瓯话中使用时却有严格的分工。

在作序数时用“二”:一、二、三,第二、第二名;在多位数的十位、个位的位置上用“二”:两百二十二、两千两百二十二、两万两千二百二十二;在多位数略说的开头或尾数用“二”:二万二(两万二千)、二千二(两千二百);

在多位数的百位上,可以用“二”、也可以用“两”:两万两千两百二十二,也可以说成:两万两千二百二十二。

“二”单独跟量词配合使用时,只能用“两”:两本书、两头牛、两间厝、两尺布、两斗米……。“二”在多位数的万位、千位上用“两”:两万两千二百二十二。

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用“对”、“双”代表“二”:蜀对蜡烛、蜀双鞋。尤其是在农村,不少地方直接用“双”作“二”:双只卵(两个蛋)、双头牛。有人认为:“双”[sRN54]是“两”的异读,因为“两”还有一读是[liRN21],在闽北话的文白异读中l~s是可以对转的。

⑶“十”的异读:

“十”读[si54],在某些场合读[si44]。

“十”作序数,在复数的开头,跟量词配合使用时读[si54]:第十;十一、十二;十斤豆、十头牛、十只人;

“十”在整十或尾位时读[si44]:二十、三十、五十、八九十。

“十”在数词略读时若夹在两数中间,还会变读成[i44]:三十四、七十八、五十六、九十三……。

⑷约略数:

在建瓯话中用“把”表示数的大约:十把人(十来个人)、五百把只(五百个上下)、十把二十只(一二十个);用“零”表示数目略超:十零人(十多个人)、五百零只(五百多个)、千零元(一千多元)。

⑸数词略说:

在建瓯话中,对百位数以上的数词,次一级的数目可以用略说法表示——即可以不说出次一级的数词万、千、百、十:三百二(三百二十)、四千三(四千三百)、五万四(五万四千)……;如果“一”在十、百、千、万的开头,也可以简省不说:十二尺(一十二尺)、百三只(一百三十个)、千四块(一千四百块)、万五斤(一万五仟斤)。要是这个开头的“一”直接跟量词配合,也可以省去“一”而用量词就行:斤三两(一斤三两)、尺半(一尺五寸)、块四(一元四角)、丈八(一丈八尺)……

6、量词:

建瓯话的量词比普通话简单,但也很具方言的自身特色:

⑴“头”的泛用:

建瓯量词“头”使用面很广,对禽、兽、鸟、畜、虫、鱼、花的计量单位,几乎都可用“头”表示:蜀头鸡、两头鸭、三头老虎、四头猴别(猴子)、五头只仔(鸟)、六头鹞(老鹰)、七头牛、八头豨(猪)、九头蝇、十头木虱(臭虫)、九头草鱼、八头鲤仔(鲤鱼)、七头鸡角髺(鸡冠花)、六头日头阳(向日葵)、五头蛇、四头壁哩蝎(壁虎)、三头乌龟、两头蛤蟆仔……

⑵专用量词:

在建瓯话中有些量词使用频率极小,几乎是某一事物专用的。如:

莝:截、段,专用于成段甘蔗计量,蜀莝蔗。这个量词是从赣客方言引进的,但它用得广,而建瓯话就只用于成段的甘蔗。

腰:只作裤子的量词用——两腰裤。

钹:只作莲蓬的量词用——三钹莲钹。

身:整套衣裤——蜀身衣裳。

尊:对神佛的计量——蜀尊观音佛。

⑶建瓯话(指城关话)没有“个”这个量词,几乎都用“只”替代。如:

两只人、三只苹果、四只瓯仔(杯子)、五只手枝仔(手指)、六只糖……

⑷建瓯话量词“轮”的含盖面也比普通话广:

下蜀轮(下一回)、第二轮(第二次)、去过三轮(去过三趟)、觑了两轮(看过两遍)。

⑸特殊量词:

建瓯话有些量词跟普通话差异很大:

蜀瓮花露水(一瓶花露水)、两丛白菜(两棵白菜)、两丛树(两株树)、三瓯酒(三杯酒)。

在动量方面表现更突出,有时就用动作物件作量词:行蜀差(走一回)、两拳头(打两拳)、踢蜀骹尖(踢一脚)、咬两喙(咬两口)、撕成两爿(撕成两半)……

对成双器物的单只用“骹”计量。

蜀骹鞋、蜀骹⺮者(一只筷子)、蜀骹腊烛台。然而,有些跟普通话也很一致。如一只手、一只脚等就不能用“骹”称说了。

说到与普通话的一致,在量词方面也是大量的,如两张纸、三把椅仔、四架飞机、五床被、六枝笔、七本书……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语音变化

建瓯向为闽北重镇,唐朝年间曾是建州驻地,南宋绍兴末年迄至明清,升为建宁府。清乾隆六十年(1796)时,在建瓯出了一本《建州八音》(建瓯话字书,以下简称“八音”),其中所记建瓯话声、韵、调十分精确。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建瓯基督教会编写了一套《GuingNǎingHǔTǔkionglǒmǎci》(建宁府土腔罗马字,以下简称“罗马字”)课本和“新约全书”,用罗马字(拉丁字母)稍加改造,记录建瓯话读音。乾隆六十年迄今已有200多年了,光绪二十六年至今也已100多年了。抗战时期陈仪主闽,曾努力推行“国语”;1956年以来,中国有组织、有系统地推广普通话,迄今也有50-60年历史了。拿200年前、100年前、50年前的方言材料跟今天记录到的建瓯话声、韵、调及一些字的读音作个对照,可以明显发现:建瓯话的语音在发展变化。并且,近50年来的变化,比100-200年前的变化更大。因此,将建瓯话发展的变化情况分为两个阶段,即将清乾隆~光绪时期的变化称作早期变化;将抗战以来,特别是解放以后的变化,称作近期变化。早期因为有两本书作依据,主要从声、韵、调系统方面来分析;近期则主要从字的读音变化方面来分析。因为“八音”是用汉字记录的,“罗马字”是用拉丁字母记录的,今音是用《国际音标》记录的,而现在大多数人学的又是《拼音字母》。为了阅读方便,将“八音”、“罗马字”、《国际音标》有关记录建瓯话的声、韵符号,与《拼音字母》作个对照。

声母方面:?

拼音字母:b p m d t n l

八音:边 坡 问 直 他 日 柳?

罗马字:b p m d t n l?

国际音标:p p′ m t t′ n l?

拼音字母:g k ng h z c s ?X

八音:求 气 语 非 曾 出 时 莺?

罗马字:g k ng h c ch s X

国际音标:k k′ N x ts ts′ s X

从上列声母可以看出:200多年来,建瓯方言在声母方面是没有什么变化的。语言学界都说闽语(包括除闽西客家话以外的闽东、闽南、闽北语)是十五音系统,即它们的声母都只有15个,这是很有道理的。

就韵母方面看,“八音”记有“三十六字母”,即有韵母36个。同时它指出,其中“种同禾农、厝同茄,实是三十四字母。”即实际上只有34个韵母。“罗马字”有35个韵母。今天记录到的建瓯话韵母是34个。

其它方面

在建瓯话中有一种特殊语言——隐语。它用特定的词语替代常用的词语,用改变词形的办法达到“隐”的目的。这种形式的隐语,其实就是“行话”,本地叫“话白仔”,或叫“丢江(湖)口”。这类行话只通用在某一行业的内部,是该行业小集团内部的语言,未经“会众”、拜师父,“外行”是不容易听懂的。

在商贩中通用的隐语,着重在钱钞的数目,货物的名目方面。他们在做买卖的讨价还价中,同行之间要有个大概一致的价格,而又不便让外行了解,就要用隐语——行话。不能“烂行”,谁“烂行”了——抬价买进、压价卖出,是要受到同行责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