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湾,位于即墨区东部,鳌山头-女岛之间。湾口向南,开敞。湾口水深7~10米,湾中水深3~5米,面积164.0平方公里。湾顶有大面积潮间浅滩。湾内属正规半日潮区,最大潮差约4.21米。

崂山湾 位于崂山东部,南起崂山头,北至★山头,水域面积115.5平方公里,沿岸为基岩底质,湾长30.6公里,平均水深8米,底质泥沙。从崂山头向东南至潮连岛海域为近海主要渔场之一。

中文名

崂山湾

别名

北湾

地理位置

即墨区东部

面积

164.0平方公里

类型

原生海湾

所在海域

黄海

地理环境

崂山湾位于胶州湾和丁字湾之间,湾口宽约11公里,湾口距湾顶长约13公里,面 积约163。 13平方公里,海湾开阔,海湾东西两侧为崂山花岗岩形成的低丘陵,海岸 陡峭,北部地势平坦,湾内无河流流入。仅有少数水沟雨季携带少量泥沙输入湾内。两侧山坡不断有碎屑物质输入。地形 湾内海底地形平缓向南倾斜,平均坡度为千分之0.35,在水深8~10米处 坡度增至千分之7.4,出现明显转折,向南过渡浅海平原。

屑沉积物

崂山湾

崂山湾沉积物类型及其分布 海底表层沉积物自湾顶向湾口呈由粗变细再变粗的带状分布,依次出现沙,粉沙,泥质粉沙和沙质沙。海湾中部之泥质粉沙颗粒较细,粘土粒级含量可达百分之30至40. 沉积物呈黄灰色,分选较差。据湾内浅钻孔资料,海底以下2.6米仍为全新世松散沉积物。按照海洋调查规范,湾底碎屑沉积物分为以下7种类型。

(一)砾石和石块,主要分布在湾口深水区。向西北方向延伸右达前礁浅滩附近。湾口和砾石和石块主要是从两岸花岗岩破碎附入海底的,石块多为菱角或次菱角状,采到石块标本其长可达30厘米,表面常有附着物或铁质污染而成的褐色斑块。较小的砾石多显次圆状,说明它们经上于活动状态。

(二)砾石质沙,主要分布在中央沙脊和前礁附近湾底,该类沉积物中常伴有大量的贝壳及其碎片,中央沙脊上砾石含量约占沉积手总理的百分之40,而且基本上不含细颗粒的粉沙,粘土,前礁附近颗近湾底之砾含量占百分之20-百分之40,并且含有较锪粉沙,占土颗粒,沉积物呈灰黄色,分选差。(三)粗沙,仅在胶州湾口太平角附近海底呈东西向条状分布,该处粗沙黄褐色粒级占百分之96.2,不含泥粒,分选好,粒度分布近于对乐,累积频率由斜率可达70度以上,

(四)粉沙质沙,主要分布在中央沙砾石质沙的外围,沿沙脊向南延伸,靠近沧口水道一侧,沉积物中含有百分之25-百分之35的粉沙或泥粒,并杂以少量砾石,贝壳,分选差,显示了该类沉积物受潮流作用的特征,在黄岛前湾附近也有少量粉沙质沙分布。

(五)粘土质粉沙,为湾内分布最广的沉积类型,该类沉积覆盖在三个水道的主体部分,在大沽河洋河口外部浅滩区,红岛前的水下岩坡及女姑口附近浅滩上均有较大面积的分布,该类沉积物多呈暗灰色,表层常有0.5~1.0厘米厚的黄褐色氧化层,沧口水道内的粘土的质粉沙中,基本不含砾石,粒级的含量,沙约占5%~10%,粘土粒级含量可达30%~40%,灰黑色,不可塑,分选差,弱正偏态概率由线基本上呈两段结构,说明该区沉积物以潮流作用为主,

(六)沙-粉沙-粘土,主要分布在红石崖附近,浅滩组成了向海延伸的水下沙嘴,在大沽河口,洋河口外低潮附近则形成粒度稍条带,此外,在红岛南部的部分水下岸坡上边有此类沉积物分布,该类沉积物粗细混杂,分选极差,红石崖浅滩上的沙-粉沙-粘土,砾石粒级的含量约占5%,粘土占35%,分选差,弱负偏态。在大石头东面的水下岸坡上该类沉积物中,砾石粒级的含量为9.3%,粘土粒级含2%左右,正偏态,该类沉积物为粗细混杂分选最差的沉积类型。

(七)粉沙质粘土,主要分布在大沽河,洋河口外缘海滩上部和下部,例如,大沽河口低法线以下的浅水区,粉沙质粘土呈暗灰色,表层有1厘米厚的黄褐色的氧化层,其平均业径为7.9,分选差,弱负偏态,概率曲线上之悬移群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