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凯恩》又名《大国民》,是一部传记体影片,也是当时年仅25岁的电影大师奥逊·威尔斯自编、自导、自演的成名代表作。约瑟夫·科顿,多萝西·康明戈尔 等主演。

影片以一位报业大亨凯恩之死揭开了序幕,并通过他的人生经历和事业的兴衰史,见证了一桩资本主义神话下的复杂真相。

该片于1941年5月1日在美国上映,曾获得第十四届奥斯卡金像奖七项提名,并最终获得最佳原创剧本奖

电影于1941年上映。[1]

中文名

公民凯恩

外文名

Citizen Kane/Quarto Potere

出品公司

雷电华影片公司

画面色彩

黑白

支持语言
类型

剧情、悬疑

imdb编码言

tt0033467

片长

119分钟

制片地区

美国

别名

大国民

制作成本

$686,033

发行公司

华纳家庭视频公司

上映时间

1941年5月1日

编剧

赫尔曼·J·曼凯维奇等

拍摄日期

1940年6月29日-1940年10月23日

主演

奥逊·威尔斯,约瑟夫·科顿,阿格妮丝·摩尔海德,多萝西·康明戈尔

其它译名

大国民

导演

奥森·威尔斯

制片人

奥逊·威尔斯、Richard Baer

剧情简介

《公民凯恩

公民凯恩

》1940年,美国佛罗里达州柴那杜的一座荒芜的庄园淹没在黑沉沉的夜色中,只有一间屋子的窗户还亮着灯光,这是报业大王查尔斯·福斯特·凯恩(奥逊·威尔斯饰)的卧室。凯恩安详地躺在床上,手中握着的玻璃球晶体闪现出奇妙的景色:一片片雪花飘落在一所农舍上。

寂静中响起了凯恩衰老而低微的声音:“玫瑰花蕾!”随即他的手慢慢松开,玻璃球落下去,那玻璃球内神奇的雪景随即幻灭。

凯恩死了,死得那么凄凉,身边除了护士和佣人,没有一个亲人。

凯恩的死,忙坏了新闻界人士,报刊的头版头条报道了他的死讯,并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冠以“爱国者”、“民主主义者”称号的,也有骂其“战争贩子”、“叛徒”的。人们搞不清凯恩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凯恩临死时最后说的“玫瑰花蕾”却引起了记者们的兴趣。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呢,大家猜测纷纷。

记者们决定去访问与凯恩接近的人、爱他的人和恨他的人。一位有经验的编辑汤普逊以记者身份承担了这一艰巨的调查访问任务。

角色介绍

凯恩
演员奥逊·威尔斯配音奥逊·威尔斯
凯恩,76岁时死于佛罗里达州海滨的仙纳都庄园里,临死前,他除了喃喃地吐出“玫瑰花蕾”几个字外,没有留下任何遗言。小时候,被母亲委托给金融界巨头赛切尔担任他的监护人。25岁时,开始自己掌管财产,并买下纽约的《问事报》,开始他的办报事业。
苏珊
演员多萝西·康明戈尔配音多萝西·康明戈尔
凯恩的第二任妻子,一个被凯恩强迫进行歌唱事业的女人。几乎她的所有事情都必须得按照凯恩的意思去做,在经历了多次观众负面评价的情况下,想要退出歌唱事业。痛苦之极,她吞服了大量安眠药,幸而及早发现,凯恩这才同意她退离歌坛。
杰德戴·李兰德
演员约瑟夫·科顿配音约瑟夫·科顿
凯恩的大学好友、戏剧专栏评论员。曾协助凯恩对办报方针进行了一系列革新,从标题、版面到内容。在苏珊进行第一次演出之后,身他为凯恩的密友,心情十分矛盾,但为了尊重事实,还是写了批评苏珊的文章。

音乐原声

专辑封面专辑曲目

公民凯恩

1.Prelude2.Rain3.Litany4.Manuscript Reading And Snow Picture5.Mother's Sacrifice6.Charles Meets Thatcher7.Galop8.Second Manuscript9.Bernstein's Narration10.Kane's New Office11.Hornpipe Polka12.Carter's Exit13.Chronicle Scherzo14.Kane's Return15.Valse Presentation16.Sunset Narration17.Theme And Variations18.Kane And Susan19 Susan's Room20.Mother Memory21.The Trip22.Getty's Departure23.Kane Marries24.Salaambo's Aria25.Leland's Dismissal26.New Dawn Music27.Xanadu28.Jigsaws29.Second Xanadu30.Kane's Picnic31.Susan Leaves32.The Nigh

幕后制作

叙事结构

平行叙事结构是该片结构的基本特征之一。首先是影片开头,出现了关于凯恩的大量新闻短片,这些新闻短片与整部影片内容在形式上结构相似。接着是一个关于庄园的镜头,这些镜头与影片开场相吻合,镜头缓缓向上,移摇进入庄园,展现其壮观。影片开头凯恩的死亡,而新闻短片紧接着也出现凯恩的葬礼镜头,这是平行对应。

景深镜头

记者查阅资料的镜头通过叠化变成凯恩的童年时代:凯恩在雪地上无忧无虑地玩小雪橇。镜头拉开,小凯恩成为后景,前景依次为窗前站立的母亲、窗户、母亲走向前景与银行家在桌旁谈论小凯恩的命运。镜头缓缓拉开开,从凯恩到他的母亲、银行家,画面逐渐从单一层次到前中后景,影调从单一的黑白过渡到黑白灰,这一纵深镜头把小凯恩的快乐童年定格起来,把前景中三个大人的活动同时陈列出来,小凯恩的命运已被他的父母与银行家商定下来,他自己却浑然不知。他即将从单纯的童年时代向复杂的成人世界转变。雪橇被大雪掩埋,象征着他童年的消失,这个镜头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幕后花絮2949次播放08:48天才导演25岁拍摄的神作,长居影史榜首,被无数导演膜拜!
  • 该片原名《美国人American》,当时雷电华公司的老板George Schaefer建议将其改成《公民凯恩》。而威尔斯还曾考虑使用《某某氏 John Q.》这个名字。
  • 该片中有一个bug,那就是由于凯恩独自一人死去,他的遗言“玫瑰花蕾”不会被人听见。
  • 影片的开头只打出了片名,而没有主演的名字,这在好莱坞当时是前所未有的。
  • 影片拍摄是保密的,赫斯特认为影片是影射攻击自己,因此提出抗议,企图以80万美元买下影片禁止其上映。
  • 为达到威尔斯追求的特殊效果,在当时只有10万美元的置景费的情况下,影片采用了大量特效镜头。
  • 该片的演员多数来自威尔斯21岁时创办的水晶剧团,几乎没有电影表演的经验。
  • 该片开场后没多久出现了上年纪的凯恩被记者采访的一幕。事实上,手持话筒的记者就是该片的摄影师Gregg Toland。
  • 影片中苏珊演唱歌剧的声音由一位专业歌剧演唱家所提供,她是来自旧金山歌剧院的Jean Forward。她故意唱得很糟糕,并且要求威尔斯不能够将她的真实身份公之于众。
  • 为了摆脱制片厂的控制,威尔斯谎称演员和剧组成员们还在排练,事实上他们已经开拍了好几天。

获得荣誉

奖项
时间奖项简称奖项全称获奖人所获奖项结果
1942年奥斯卡金像奖第1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
1942年奥逊·威尔斯最佳男演员提名
1942年奥逊·威尔斯最佳导演提名
1942年赫尔曼·J·曼凯维奇最佳原创剧本获奖
1942年格雷格·托兰德最佳摄影(黑白)提名
展开表格

播出信息

主创公司
制作单位1、Mercury Productions2、雷电华影片公司(美国)
发行单位1、雷电华影片公司(美国)2、C&C Television Corporation(美国)3、康斯坦丁影业公司(德国)4、Art Theatre Guild(日本)5、I.V.C(日本)6、Kinowelt Home Entertainment(德国)7、Universal Pictures International(英国)8、Manga Films S.L.(西班牙)9、华纳家庭视频公司(美国)10、Warner Video Home(巴西)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上映、发行时间
美国1941年5月1日(纽约市,纽约)(首映)
美国1941年5月6日(芝加哥,伊利诺伊州)
美国1941年5月8日(洛杉矶,加州)
美国1941年5月16日(华盛顿特区)
美国1941年5月19日(波士顿,马萨诸塞州)
展开表格

作品评价

《公民凯恩》的挑战性主要体现在它对传统的电影审美观念的大胆突破,它不属于类类型电影中的任一类型。威尔斯以开拓“新大陆”式的气魄,创造出—种独具新意的多视角的现代叙亊结构。从凯恩之死揭开序幕,由年轻记者汤姆逊为索解“玫瑰花蕾”之谜而进行的采访,引出五个人物不同的回述,这些回述,错综地呈现出凯恩人生历程的不同阶段以及凯恩性格的不同侧面:而这五个回述,又分别带有叙述者独特的感情烙印以及他们各自不同的主观评价。这样,以情节的因果链作为主轴的传统叙事模式便被打碎,时间序列也被打散,故事被分割成若干若断若续的片断,同一事件有时又从不同人的视角给予重述和剖析。而这就给观众的思考留下了比较自由而宽广的空间,这恰恰也正是《公民凯恩》在艺术的总体把握上最富现代意味的特征。《公民凯恩》的挑战性,还体现在它对电影语言及其视觉技巧的锐意革新上。影片中系统地运用了“景深镜头”、长镜头段落、运动摄影、音响蒙太奇、带天花板的背景处理等,这些视觉技巧的大胆尝试,正是为了把环绕于凯恩的这个捉摸不定的、陷人于异化的世界

公民凯恩

艺术呈现出来。(中国高等院校电影电视学会副会长黄式宪《世界电影鉴赏辞典》评)

《公民凯恩》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它成了现代电影的教科书,影响了此后的每一位导演。它成了衡量电影艺术成就的至高无上的坐标。该片中使用一种深度聚焦的特殊镜头,使得背景和前景一样清楚,这是一个革命性的手法。《公民凯恩》对电影构图的创新还不限于此。它对极端低角镜头的使用、黑白对比强烈的用光,都给人一种惊人的感觉。(《青年参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