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鲟(学名:Acipenser gueldenstaedti)是鲟科、鲟属鱼类。

俄罗斯鲟和大多数其他鲟科鱼类一样,繁殖季节进入河流中产卵,有冬季和族和春季种族两种溯河产卵类型。冬季种族鲟在夏天开始洄游至河流(伏尔加河),在翌年产卵。食物以底栖动物为主。初次性成熟年龄,雄鱼在7-9龄,雌鱼在11-13龄。

中文名

俄罗斯鲟

别名

俄国鲟

体重

约150公斤

外文名

Russian Sturgeon

体长

约6米

鲟科

动物界

鲟形目

脊索动物门

辐鳍鱼纲

鲟属

俄罗斯鲟

分布区域

俄罗斯等欧洲地带

拉丁学名

Acipenser gueldenstaedtii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命名者及年代

Brandt & Ratzeburg,1833

保护级别

极危

亚纲

辐鳍亚纲

硬骨鱼纲

亚目

鲟亚目

亚科

鲟亚科

体征

个体延长,呈纺锤形

食性

肉食性

生活环境

水生动物

物种简介

1993年由辽宁省大连市从俄罗斯引进,并养殖成功。1998-2000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从俄罗斯引进发眼卵育苗成功并向全国推广。

形态特征

俄罗斯鲟最大可长达230厘米、重110千克,50年龄。俄罗斯鲟体高为全长的12-14%。头长为全长的17-19%,吻长为全长的4-6.5%。俄罗斯鲟背骨板8-18枚,侧骨板24-50枚,腹骨板6-13枚,背鳍条数27-51,臀鳍条数18-33,鳃耙数15-31。

全身被以5列骨板,吻长占头长的70%以下,吻须4根;吻端锥形,两侧边缘圆形,头部有喷水孔;口呈水平位,开口朝下,吻须圆形;身体最高点不在第一背骨板处,第一背骨板也不是最大的骨板;有背鳍后骨板和(或)臀后骨板;臀鳍基部两侧无骨板;第一背骨板通常与头部骨板分离;吻须近吻端,背鳍条数通常少于44;吻短而钝,背骨板与侧骨板间常有星状小骨片。

俄罗斯鲟体色变化较大。背部灰黑色、浅绿色或墨绿色,腹部灰色或浅黄色。幼鱼背部呈蓝色,腹部白色。俄罗斯鲟背部和两侧分布有许多星状小骨板。

物种对比

对比维度

俄罗斯鲟欧洲鲟
外观

食性肉食性肉食性
鲟科鲟科
鲟形目鲟形目
生长特点

俄罗斯鲟,雌鱼成熟多在12-16龄,雄鱼成熟多在11-13龄。在伏尔加河雌鱼产卵间期4-5年,雄鱼2-3年。多瑙河雌鱼产卵间期5-6年。伏尔加河成熟雌鱼重14-18公斤,成熟系数141%。春季洄游型5月中旬至6月初繁殖,水温89-12℃。在亚速海俄罗斯鲟性成熟提前1-2年。伏尔加河雌鱼绝对怀卵量平均值266万-294万粒,相对怀卵量每公斤鱼体重1.08万-1.2万粒,卵径2.8×3.2-3.3×3.8毫米,卵粒重20.6毫克。

分布范围

产于前苏联,主要栖息在里海和亚速海--黑海水系内。属洄游性鱼类,洄游到伏尔加河产卵,1993后保藏鲟引进中国大连。

俄罗斯鲟在黑海的西北部主食底栖软体动物,也摄食虾、蟹等甲壳类及鱼类。在亚速海,成鱼主食软体动物、多毛纲及鱼类。在多瑙河,幼鱼以糠虾、摇蚊幼虫为食。在里海,其食物组成在不同时期略有差异。

生活习性

俄罗斯鲟

俄罗斯鲟有两种,一种是江海洄游性种群,主要栖息地为黑海水系。另一种是终生在淡水中生活的定栖性种群,主要栖息地为伏尔加河流域。俄罗斯鲟的生长适宜温度为18~25℃,最适温度为20~24℃。幼鱼主要以端足目甲壳动物等小型底栖动物为食物,成鱼则主要捕食底栖鱼类和摇蚊幼虫,即随着鱼的生长,其食性由近底栖营养型转为底层营养型。俄罗斯鲟的摄食强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摄食强度最高,秋季减低,而冬季则几乎不进食。

俄罗斯鲟主要分布在里海、亚速海和黑海,以及流入该些海域的河流。诸如库拉河、乌拉尔河、捷列克河、伏尔加河、库班河、顿河、第聂伯河、德聂斯特河和多瑙河。俄罗斯鲟除洄游性种群外,部分是终生在淡水中生活的定栖性种群。在伏尔加河栖息有定栖性种群。在里海和黑海俄罗斯鲟溯河洄游始于早春,在夏季中期和夏末达到高峰,结束于秋末。在伏尔加河,产卵洄游始于3月末或4月初,此时水温1-4℃,6-7月时产卵群体达到高峰。当水温下降到6-8℃时溯河种群逐渐减少,至11月基本停止。

春季洄游型当年产卵,秋季洄游型翌年产卵。春季洄游型洄游距离通常离河口仅100-300公里,秋季洄游距离离海口数千公里。

近种区别

俄罗斯鲟吻短而钝,以此区别于闪光鲟(Acipenser stellatus)、欧洲大西洋鲟(Acipenser sturio)及波斯鲟(Acipenser persicus);鳃耙数一般比纳氏鲟(Acipenser naccarii)少;鳃耙结构简单,不呈扇形,以此与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区别;下唇分裂,以此与裸腹鲟(Acipenser nudiventris)区别;侧骨板数少于50,吻须无纤毛,以此与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区别。

科属简介

鲟科

Acipenseridae 分类学地位taxonomy

|__真核生物域Eukarya

|__动物界Fauna

|__脊索动物门Chordata

|__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__硬骨鱼纲Osteichthyes

|__腕鳍亚纲Subclasschondrostei

|__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

俄罗斯鲟

体被五纵列骨板,有吻较短,能用尖长的吻来搅动泥沙,口在腹面,善于伸缩,便于摄食,口前面有四条触须,喜食水底无脊推动物和小鱼。头长不到体长的1/3。无齿。口前具触须2对。奇鳍悉具支鳍板。

中国常见的有中华鲟。北半球淡水溯河性鱼类,每年上溯到长江上游产卵,鲟鱼卵大,为名贵的食品。幼鱼在江中停留一段时间后回到海中。现四川省应用经养催产法获得成功,为人工繁殖鲟鱼,扩大大型水库的养殖对象打下了基础。我国还有淡水定居的鲟鱼如达氏鲟和史氏鲟。鳇左右鳃孔在峡部会合。

生长繁殖

池塘咋养俄罗斯鲟

俄罗斯鲟鱼主要分布在里海、亚速海、黑海及与之相通的河流,在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我国,我省养殖户也将俄罗斯鲟鱼作为了养殖对象。由于它是新的淡水名特鱼种,一些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还存在着技术缺陷,希望了解新的知识,提高养殖收益。为此,笔者特地走访了成都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杨壮志,请他就相关技术进行讲解———

我省的自然条件比较适合养殖名特优鱼种,其中包括鲟鱼。鲟鱼属于亚冷水鱼类,对水质要求很严,要求完全无公害养殖。鲟鱼品种很多,目前我省主要养殖的品种是俄罗斯鲟鱼。养殖鲟鱼技术一定要过关,不仅要水质好,还要饵料丰富。

基本条件

水质要求养殖池水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池鱼的生长发育,俄罗斯鲟也不例外。鲟鱼的水质指标主要是溶解氧和温度,其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8-25度,同时,鲟鱼又是高溶氧的鱼类;溶解氧的适宜含量要求在6毫克/升以上,低于1.5毫克/升出现死亡。

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以0.2-0.33公顷为宜,水深2米左右,水质清新,过排水方便。考虑到其对水质的特殊要求,以有地下水可经常注入的池塘为佳。为防止其他野杂鱼苗进入,入水口处一般要做拦网。

苗种培育

俄罗斯鲟

培育鱼池可以用室外普通水泥池,单池面积为300平方米左右,水深1.5-2米。最好使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的井水。培育前进行池塘的清塘、消毒。

放养规格放养鱼体长为18-30厘米,体重50-90克。同一池内放养的规格要整齐,大小一致,不同规格的鱼苗分池饲养。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0.5-1.0尾。鱼入池前用5%的食盐水浸泡鱼体20分钟,入池后第二天开始投喂。

投喂初期初期可用水蚯蚓进行饵料驯化,以后逐渐改投人工配合饲料。人工配合饲料的成分含量为:粗蛋白37.82%、粗脂肪5.96%、粗纤维8.48%、灰分14.91%、无氮浸出物20.55%、水分12.28%,粒径2.0-3.0毫米。饲养期间保持水位1.5米以上,水温26度以下,溶氧每升6毫克。

苗种放养

清塘消毒苗种放养前10天,用生石灰带水清塘,每亩用量300-400公斤,杀死野杂鱼,病菌及有害生物。苗种放养前还必须先用5%的食盐水溶液洗浴20分钟后再投放鱼池,入池第二天开始投喂。

幼鲟放养鲟幼鱼在2月龄时已具有成年鲟鱼的基本特征,所以放苗规格目前一般放养规格为每尾30克左右,放养密度每亩为1000-1200尾。池塘主养俄罗斯鲟,为有效利用水体,可适当搭养鲢、鳙鱼,因为鲢、鳙鱼为上层鱼类,俄罗斯鲟为底层鱼,各自活动不受影响。另外鲢、鳙鱼还能摄食浮游生物,净化池塘的水质环境。搭配比例:每亩水面可搭养鲢、鳙夏花4500尾。

养殖特点

俄罗斯鲟为肉食性鱼类,食物较杂,人工养殖条件下能够很好地接受配合饲料。开口后投喂7~10天切成小段的水蚯蚓或水潘,然后进行饲料驯化,几天之后,即可完全转食人工配合颗粒饲料。

主要价值

俄罗斯鲟经济价值较高,质细味鲜,是制做烤鱼肉上等原料,鱼仔可制做鱼仔酱,是名贵滋补品。

俄罗斯鲟食用价值很高,其可食部分占总体重的64%,其熏制鱼肉在俄罗斯鲟各生产国特别受欢迎,其精巢可制成烧伤疗药,干制鳔可用来生产强力胶。由其卵制成的鱼子酱价值更高。俄罗斯鲟鱼子酱的产量占捕捞产量的2-17%,从一尾成熟的俄罗斯鲟雌鲟中可获得6千克的鱼子酱。

俄罗斯鲟与闪光鲟及欧洲鳇一起构成世界三大经济鲟种,三者的捕捞总产量占世界鲟鱼总产量的90%,而这三者的捕捞产量又基本上来自俄罗斯的伏尔加河一里海地区。在三大经济鲟种中,俄罗斯鲟的捕捞产量占据其中的首位。伏尔加河一里海地区的俄罗斯鲟产量占世界所有鲟鱼总产量的80%。黑海和亚速海中的俄罗斯鲟资源量相对较小。20世纪80年代中期,亚速海中所有鲟鱼的生物量约5.9万吨,其中俄罗斯鲟占76%(4.484万吨)。

培育技术

俄罗斯鲟俄罗斯鲟(AcipensergueldenstaetiBrandt)产于前苏联,主要栖息在里海和亚速海--黑海水系内。属洄游性鱼类,洄游到伏尔加河产卵,1993后保藏鲟引进我国大连,近几年,我国俄罗斯鲟技术不断完善,特别是饲料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仔、幼及成鱼系列配方的使用和鱼病防治技术的提高,加速了鲟鱼养殖规模化的进程。利用饲料培育俄罗斯鲟苗种,成活率可达60%-90%,投喂一个月体重可达3克,2个月可达20克。笔者把俄罗斯鲟苗种,培育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一、基础设施

1、圆形、玻璃钢盆

直径2m,深度50cm,备式表层供水,中央底部排水,一字排列。

2、水泥池

池子可以是圆形、椭圆形,也可是方形。但方形要避免死角,面积为10-20平方米,深度为0.8-1m要求进排水方便,能控制水位。

3、充氧设施

小规模养殖用空气压缩机,大规模养殖用罗茨鼓风机。

二、生存水环境及生活习性

俄罗斯鲟

1、水温

俄罗斯鲟在2-30度都能生存,生长最佳水温为18-24度,投饵可在4-28度进行,水温高于或低于最适度,会明显影响生长和饵料利用率。当水温达30度,鱼处于压抑状态,停止摄食。

2、溶解氧

正常生长要求不低于6mg/L,低于4mg/L出现死鱼。

3、pH值

生存最佳范围为7-8,高于9鱼体表粘液增多,使鱼致死。

4、盐度

俄罗斯鲟属江海洄游性鱼类,适应性很强,在淡水和半咸水都可生长,但在半咸水中疾病发生率低,还能刺激性腺发育,一般在千分之七-千分之八的盐水中生存较好。俄罗斯鲟可直接放入千分之四-千分之五盐水中,5-10小时可适应千分之六-千分这七盐度的水1-2昼夜可适应千分之九-行分之十度盐度的水。

有关新闻

俄罗斯鲟“游”进湖北

3月上旬,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引种的3万尾俄罗斯鲟培育成功。一年后,俄罗斯鲟可望端上人们的餐桌。

俄罗斯鲟分布在伏尔加河和里海,与中华鲟一样同属鲟鱼类,为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脊椎动物类群。中华鲟在葛洲坝截流后成为濒危物种,于1988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而俄罗斯鲟不是保护动物。去年底始,设在荆州市的长江水产研究所先后引进俄罗斯鲟授精卵两批,在荆州市太湖鲟鱼试验基地进行引种繁殖。目前第一批引种的俄罗斯鲟幼鱼已长到35厘米,第二批引种的俄罗斯鲟长度也在10厘米以上。

据该所鲟鱼类专家杨德国介绍,引种成功的俄罗斯鲟幼鱼现在就可以投入室外鱼池进行大批量养殖。它可与其他鱼在池塘里混养,不伤害其他鱼类。一年后能长到1.5公斤,可供人们食用。俄罗斯鲟期望寿命40年左右,最大能长到50公斤。目前,对俄罗斯鲟进行商品化生产,还需办理养殖许可证。特约记者荆周

俄罗斯鲟当成中华鲟卖都是

国家保护动物

荆楚在线消息(楚天都市报)(见习记者叶宁)“上个月开始,每天路过竹叶山美食城汉口江渔村分店,都能看见店外水缸中放有一两条中华鲟!”昨天,汉口读者尹先生向本报投诉说。

记者立即前往,在那家美食城门前水缸内,果然看到了两只鲟鱼,该鱼模样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差不多(如图)。记者佯称进店吃鱼,同时与鱼类专家取得联系。

进店后,记者问一旁的小姐:“这是什么鱼?”

“中华鲟。”小姐回答很干脆。

就在这时,武汉海洋公园一位姓邓的鱼类专家赶来。他指出:这并非中华鲟,而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俄罗斯鲟,供应此鲟也须具备特许证。

店中一名自称采购的陈先生见状,忙过来说,这里都是食用鲟。当记者请他出示特许证时,他顾左右而言它。最后,只拿出一份过期准营证复印件,上面竟称中华鲟可食用。

武汉市渔政管理处邓衍林处长指出,持过期准营证不能经营特种鱼类,况且,国家明确禁止任何途径的中华鲟食用经营活动,不可能批准食用中华鲟。

生长环境

在海水水域,俄罗斯鲟栖息在大陆架的浅水处,主要是咸水区,水深2-100米。夏季摄食期间,俄罗斯鲟栖息的水深为10-25米。在秋季和冬季,它们栖息在较深处,有时超过100米深,那里盐度较大,水温较稳定。有些较大的个体在秋季进人河流或河口,在较深的场所越冬。在里海,幼鲟在秋季向海区中心的方向迁移,在15-28米的深处越冬,当春季水温升高到6-7℃时,它们则迁移到海岸边较浅处摄食。

在河流中,俄罗斯鲟栖息于2-30米水深处。仔鱼在河水较深处,它们处于迅速的降河运动中;稍大的幼鲟则处于较浅处。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9年 ver 3.1)——极危(CR)。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种群现状

俄罗斯鲟的资源量不断下降。在伏尔加河一里海地区,俄罗斯鲟的合法捕捞量从1981年的1.34万吨下降到1992年的0.415万吨。据1996年发表的一份评估报告,进入伏尔加河的俄罗斯鲟产卵群体资源量从50-60万尾下降到12-15万尾。 

俄罗斯鲟资源不断下降的突出表现是俄罗斯鲟自然繁殖功能的下降。1993年,里海的俄罗斯所属地区,俄罗斯鲟捕捞量中的36-40%来自人工繁殖;而在亚速海和黑海,这个比例更是高达60%以上。1990年,在伏尔加河下游捕得的俄罗斯鲟雌鲟的卵细胞100%畸形,100%的俄罗斯鲟(和闪光鲟)仔鱼(无论是自然繁殖的还是人工繁殖的)不能养活。人们认为,俄罗斯鲟的人工增殖已经不能补偿自然繁殖功能衰退所造成的损失。俄罗斯鲟只在没有建坝的乌拉尔河中存在自然繁殖。 

在伏尔加河,伏尔加格勒坝使俄罗斯鲟产卵场面积减少了80%。现有产卵场位于坝下,总面积只有415公顷,在那里,俄罗斯鲟在水深4-25米、流速1-1.5米/秒的砾石质或岩石质河床上产卵(1964年发表的资料)。俄罗斯鲟大部分产卵活动在主河道河槽中进行,也有少数个体在潮涨区产卵。由于现存产卵场面积有限,产出的卵常常密集成簇,密度达4000-5000颗/平方米,从而使卵的死亡率高达60%。20世纪60年代末,乌拉尔河中俄罗斯鲟的产卵场总面积1687公顷,到80年代只有1175公顷。20世纪90年代初,在库拉河,由于建坝,俄罗斯鲟产卵场面积降至160公顷。 

濒危原因

造成俄罗斯鲟资源严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捕捞、河流建坝和环境污染。威胁俄罗斯鲟(以及闪光鲟和欧洲鳇)物种生存的最大因素是过度捕捞(包括合法的和非法的),这是由国际市场对鱼子酱的巨大需求刺激的。苏联解体前,在里海进行鲟鱼捕捞的只有两个国家即苏联和伊朗,两国在鲟鱼捕捞方面采取配额制,季节性禁渔,并完全禁止在公海作业。1991年苏联解体后,三个新生国家(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的两个自治共和国(达吉斯坦和卡尔梅克)也开始了鲟鱼捕捞,截至1995年,这些濒临里海的国家还没有就鲟鱼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达成一致的协议。由前苏联法律禁止的公海渔业主要被阿塞拜疆重新启动,大部分年幼的和未成熟的鲟鱼被捕捞上岸。 

此外,法规不合理,允许在伏尔加河进行夏季捕捞严重破坏了冬季型俄罗斯鲟(占伏尔加河俄罗斯鲟群体的80%)资源。鱼子酱市场被劣质的俄罗斯鲟鱼子酱充斥,这些劣质的鱼子酱来自俄罗斯鲟的未成熟鲟卵。与此同时,在几乎所有国家(俄罗斯、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甚至伊朗),偷捕活动十分猖獗,偷捕量等于甚至高于合法捕捞量。在伏尔加河,几乎所有产卵亲鲟在到达尔加格勒坝下的产卵场之前就被偷走,不仅严重影响了俄罗斯鲟的自然繁殖,也极大妨碍了人工繁殖工作的开展。偷捕也使黑海及多瑙河中的俄罗斯鲟资源量大幅度下降。1996年6月,五个里海国家终于达成协议,重新采取配额制,禁止在公海捕捞。 

俄罗斯鲟产卵的大部分河流都已建坝,大坝不仅切断了俄罗斯鲟洄游到其主要产卵场的路径,而且改变了河流的水流量,从而限制了俄罗斯鲟利用现有产卵场的机会。在伏尔加河,流量的改变使只有少数的俄罗斯鲟才能到达产卵场,同时也影响了幼鲟(自然繁殖的和人工繁殖放流的)的降海洄游。由于冬季型俄罗斯鲟的产卵场位于河流的较上游,春季型俄罗斯鲟的产卵场一般离河口只有100-300千米,因此冬季型俄罗斯鲟受大坝的影响比春季型俄罗斯鲟所受到的影响更大。 

对俄罗斯鲟的生存构成进一步威胁的是里海和黑海盆地严重的环境污染。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1991年苏联解体,几乎所有流入里海的河流污染程度急剧升高,污染源主要是油污及其他工业污水。例如在伏尔加河,重金属、汞、酚类、表面活性剂、杀虫剂和油类的浓度已严重超标,这些污染物在罩海北部也有较高的浓度。许多学者曾调查和研究过环境污染对里海鲟鱼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污染可导致鲟鱼体内激素平衡、血液系统、蛋白质和糖类代谢的明显变化,导致器官和组织发生的紊乱,肝脏等器官出现肿瘤,性腺出现两性嵌合体。以上情况在1986-1992年明显可见,人们认为这是由位于伏尔加河沿岸的一个重工业基地于80年代中期排放有毒物质造成的。1991年苏联解体后,这个重工业基地产量大幅度减少,伏尔加河的水质有所改善,结果发现90年代初患肌肉萎缩症(muscle dystrophy)的鲟鱼数量明显减少。但是,里海海平面在迅速上升,1993-1997年上升了2.15米,沉积在岸上的工业废物将使里海的水质状态恶化。影响里海将来水质状况的因素还有迅速发展的油田(特别是哈萨克斯坦田吉兹油田)和哈萨克斯坦古尔耶夫斯卡娅核反应堆。黑海至亚速海盆地的环境污染同样严重,河流和海域污染及富营养化威胁着鲟鱼的生存,1990年,在亚速海和黑海发生了大规模鲟鱼死亡现象,在岸边找到了约5.5万尾的鲟鱼尸体。 

此外,一种栉水母(Mnemiopsis leydyi)于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黑海,结果破坏了浮游生物资源,减少了鲟鱼的食物来源。 

保护措施

20世纪60年代伏尔加格勒大坝建立后,前苏联对鲟鱼采取了相关措施,包括修建升鱼机、在坝下建立人工产卵场、在里海引入生物饵料(如沙蚕Nereis diversicolor)。两个主要的产鲟大国苏联和伊朗对鲟鱼进行人工繁殖和养殖,主要用于放流。 

前苏联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进行了俄罗斯鲟的人工繁殖和养殖。80年代初前苏联就有20个鲟鱼繁育基地在运作,包括里海盆地10个(其中8个位于伏尔加河下游)、亚速海盆地7个,另有3个在西伯利亚地区进行西伯利亚鲟的人工繁育。1993年位于伏尔加河下游的繁育基地共放流俄罗斯鲟幼鲟约4000-5000万尾。1994年,俄罗斯和伊朗向里海放流了4000万尾以上的俄罗斯鲟幼鲟,同年,亚速海放流了1100万尾俄罗斯鲟幼鲟。因经济困难,资金不足,许多繁育基地相继关闭,1994年后,伏尔加河下游的8个繁育基地只剩下2-4个在运作,1994年它们共生产了4500-4800万尾俄罗斯鲟幼鲟。由于伏尔加河俄罗斯鲟产卵场中的偷捕活动猖獗,位于伏尔加河上游近伏尔加格勒大坝的繁育基地难以获得足够的亲鲟用于人工繁殖。 

人工繁殖对俄罗斯鲟种群有较大的贡献率,1993年,伏尔加河下游人工繁殖的俄罗斯鲟在里海俄罗斯鲟种群中约占30%,而在亚速海,这个比例高达84-86%。 

前苏联从1985年开始利用热电站的温流水进行鲟鱼(包括俄罗斯鲟)养殖,养殖产品主要以鱼肉的形式供应国内市场,但以此进行鱼子酱的生产并没有达到商业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