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背景值是环境要素在未受污染影响的情况下,其化学元素的正常含量,以及环境中能量分布的正常值,又称环境本底值。

定义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环境背景值

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value

其他名称:环境本底

定义1:在未受人类活动干扰的情况下,各环境要素(大气、水、土壤、生物、光、热等)的物质组成或能量分布的正常值。

应用学科:电力(一级学科);环境保护(二级学科)

定义2:在相对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水、大气和土壤中本身固有的化学物质或元素的含量。

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污染生态学(二级学科)

定义3:在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条件下,某一特定区域的自然环境状况。重点在各种元素的浓度分布,自然存在的放射性、电磁辐射、噪声等。以此推定人类活动对本区域的自然环境影响程度。

环境背景值亦称自然本底值。是指在不受污染的情况下,环境组成的各要素,如大气、水体、岩石、土壤、植物、农作物、水生生物和人体组织中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其基本的化学成份。它反映环境质量的原始状态。

环境背景值的提出背景

环境背景值(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value)是指人类采取某一社会行为之前环境各要素中成分的组成和各组分的含量,以及环境中的能量分布。基本是由各地区的自然因素所形成。环境本底值是一种特定的环境背景值,指在从未受人类社会行为干扰(污染)和破坏时各环境要素如土壤母质、基岩等的成分组成和各组分的含量。早在环境科学兴起之前,地球化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已对地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进行了研究。1924年,美国学者克拉克(F.W.Clack)首先发表了这方面的研究报告。因此,地壳、岩石、大气和水体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平均含量就称为克拉克值。它为环境变迁的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以及环境标准的制定和环境质量评价与预测提供依据。

重要意义

在各地区,由于自然物质构成与自然发展史的不同,各种与生命有关的化学物质在自然环境中的背景含量也不同。即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背景值。该值对于开展区域环境质量评价,进行环境污染趋势预测预报,制定环境标准,工农业生产合理布局等,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在全球环境受到污染冲击的情况下,要寻找绝对不受污染的背景值,是非常难做到的。

相对的概念

在未受污染影响的情况下,其化学元素的正常含量,以及环境中能量分布的正常值,又称环境本底值。化学元素含量超过了环境背景值和能量分布异常,表明环境可能受到了污染。但在人类的长期活动,特别是现代工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下,自然环境的化学成分和含量水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要找到一个区域的环境要素的背景值是很困难的。因此,环境背景值实际上是相对不受直接污染情况下环境要素的基本化学组成。

在环境科学兴起之前,地球化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已对地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或称丰度)进行了研究。1924年,美国学者F.W.克拉克首先发表了这方面的研究报告。因此,地壳、岩石、大气和水体各种化学元素的平均含量就称为克拉克值。后来,苏联学者..维诺格拉多夫等人对岩石、土壤和生命物质中的元素丰度作了进一步的研究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环境污染的调查和监测要求确定各环境要素中化学元素的正常范围。1975年,美国学者J.J.康纳等人在对各环境要素化学元素丰度值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美国部分地区的环境背景值。中国自1976年开始,从环境科学角度出发,对北京、南京、广东、松辽平原、珠穆朗玛峰等地区的土壤环境背景值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环境背景值的测定和研究是环境科学的一项基础工作。这项工作能为环境质量的评价和预测,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和的制定等提供依据。对于的环境病因研究,国民经济规划和工业、城市合理布局等,环境背景值是必需的参考资料。

为了确定背景值,应在远离污染源的地方采集样品,分析测定化学元素的含量。在此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检验分析结果,然后取分析数据的平均值(或数值范围)作为背景值。

目前,在全球环境受到污染冲击的情况下,要寻找绝对不受污染的背景值,是非常难做到的。因此,环境背景值实际上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能是相对不受污染情况下,环境要素的基本化学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