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论》是无政府主义的主要活动家和理论家克鲁泡特金在1902年发表的一部代表作。书名全译是《互助:一个进化的因素》。全书是作者1890年至1896年间在伦敦陆续发表在英国《十九世纪》杂志上单篇论文的结集。全书共分八章。它是克鲁泡特金用无政府主义观点写成的一部社会发展史,他认为人类依靠互助的本能,就能够建立和谐的社会生活,毋须借助权威和强制;而没有权威和强制的社会较之有国家和权力支配的社会,更能保障人的自由、更完善、更理想和富有生命力。他以伪科学的方法来宣扬无权威、无政府、无国家的社会是可以“实现”的,而且宣扬这种社会比其他社会主义思想家提出的理想社会还要“完善”。

中文名

互助论

作者

克鲁泡特金

原版名称

Mutual Aid:A Factor of Evolution

别名

互助:一个进化的因素

出版社

平明书店

出版时间

1939年6月

译者

朱冼

诞生背景

巴黎创办的《新世纪》在从1908年1月25日至6月13日的第31至51号上,断断续续刊载了李石曾署名“真”译出的《互助(进化之大原因)》,系《互助论》前3章,这可以说是该书最早的一个中文节译本。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互助论》又在欧洲盛行。于是,中国不少知识分子也“弃其物竞天择之口头禅,而谈互助矣。”一时间,“互助”之说竞相流传。黄凌霜在《自由录》1917年第1集上以《竞争与互助》为题,批判“物竞天择”之说,大肆赞扬《互助论》为“精辟宏富,集格致之大成”。

1921年商务印书馆推出的丛书集成的丛书《共学社丛书》的《社会经济丛书》中收入周佛海译的《互助论》,1921年12月初版,1923年10月已出第3版,1926年6月4版,1933年1月5版。这是《互助论》的第一个中方全译本。

1929年朱冼将《互助论》全本译出,经巴金校阅,1939年6月由平明书店初版,朱译本至1948年12月发行了3版。朱冼在译本中增写了《中国人的互助》一章。

由于互助论的科学性及其对达尔文进化论的修正与反思,使新世纪派和天义派接受了这种观点,并在国内大力宣传。但互助论能在中国产生较大的社会道德效应则应归功于新世纪派的传播。

书籍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动物之间的互助

第二章 动物之间的互助(续)

第三章 蒙昧人之间的互助

第四章 野蛮之间的互助

第五章 中世纪城市中的互助

第六章 中世纪城市中的互助(续)

第七章 我们现代人之间的互助

第八章 我们现代人之间的互助(续)

结论

附录

1.蝴蝶、蜻蜓等的群

2.蚂蚁

3.繁殖的联合

内容简介

克鲁泡特金并不是单纯地宣扬他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他对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进行激烈的攻击,特别是攻击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他写作《互助论》就是企图从理论上“驳倒”阶级斗争学说,为无政府主义建立一套“科学”理论体系。克鲁泡特金在逃亡西欧期间,接受了资产阶级一套伪科学思想,对他影响最深的是庸俗进化论和社会学中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这些就是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互助论》一书就是这一指导思想的集中创作。

作者简介

生平

克鲁泡特金出生于莫斯科,他的父亲是世袭的鲁里克亲王,母亲是一位将军的女儿,他的母亲博览群书,具有自由思想。 1857年,15岁的克鲁泡特金进入圣彼得堡的士官生学校,这个学校是由100多个贵族子弟组成,是一种军事学校,受命于皇宫。他在这里一直待到 1862年,这个期间,他读了大量的书,尤其是法国历史和百科全书,他开始对俄国农民的现状感兴趣,受到自由革命的文学影响很大。 1862毕业后他要到部队服役,士官生学校的学生有自己选择具体部队的权力,他选择去西伯利亚哥萨克团,作为赤塔省长的副官,后来又成为驻 伊尔库斯克的东西伯利亚省长的哥萨克事务助理。1864年,克鲁泡特金被任命对中国满州地形进行考察,他的考察一直深入到黑龙江和松花江流域。1867年他离开部队回到圣彼得堡,进入圣彼得堡大学,成为俄国地理学会地理分会的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