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盅两件是广州人喝早茶的缩影。广州人,早上九、十点钟光景,施施然挟份报纸上茶楼去饮茶,说确切一点应该是去“叹茶”,这是广州人独特的生活情趣。广州人喝早茶的风气兴起于清代,当时有一种叫“二厘馆”的小茶楼,里面有糕点供应,让来往行人歇脚吃点心,后来规模逐渐扩大成为茶楼。

中文名

一盅两件

释义

广州人喝早茶的缩影

拼音

yi zhong liang jian

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

简介

一盅两件

广东人上茶楼喝早茶蔚然成风,直到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一盅两件这种传统文化不但没有消失的迹象,反而成为广东人休闲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饮茶成为广东人的一个生活习惯,也是“食在广州”的一大特色。而“一盅两件”也从原来的一盅排骨饭两件点心,发展为一壶靓茶,几款美点,成为广州特色饮食文化。

历史由来

相传南越国君赵佗,喜爱饮茶,经常带着一班臣下到临江的小楼茶叙。有一日,赵佗与僚属品茗,一轮红日升起,映得珠江浮光耀金,非常壮丽,赵顿时豪情勃发,顺手抓了一把茶叶洒向江中,那片片的茶叶忽而化成飞舞的银鹤群,那鹤群忽而又幻化成一群仙女,飘然降落楼上,向赵佗奉上香茶。这个民间传说,可以把广州人饮茶的历史上溯到西汉初期。

从史料看,被誉为茶圣的唐代陆羽,曾到广州活动过,他的《茶经》很早就在广州广泛流传,成为广州饮茶的“经典”。由此,广州人的饮茶之风也可以上溯到几个世纪以前。

若以茶楼为标志,广州人饮茶的历史起码已有几百多年。考证广州茶楼其前身是“二厘馆”。在清代的咸丰、同治年间,这种“二厘馆”在广州城乡已很普遍。

广州早期的茶居叫做“二厘馆”。“二厘馆”多在街边巷口开档,上用树皮做顶,中用竹木搭建,下摆几张木台木凳,旁边生个炉子,炉上放一煲白粥、一锅油老板兼伙计就站着搓捏面粉,或将面切成面条,下到油锅做成“油炸鬼”(油条),同时,还卖些芋头糕、松糕、钵仔糕之类。茶价二厘(当时1毫钱等72厘)。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广州的“二厘馆”遍布大街小巷,有首民谣这样唱道:“去二厘馆饮餐茶,茶银二厘不多花。糕饼样样都抵食,最能顶肚不花假。”

一盅两件

后来出现茶居,茶居自然比二厘馆高级些,饮茶也讲究起来,当时只有“一盅”,还没“两件”。“一盅”就是指用石湾粗制的绿釉壶泡茶,每人一盅炳茶。茶客多是做“三行”(建筑工人的通称)和做苦力(搬运)的劳苦大众,他们劳累一天,倦缩了一夜,次日清早,借此茶居寻求片刻的喘息,会会工友,了解一下市道行情,发发牢骚。每天清晨四五点钟,茶居大门一开,工友们蜂拥而入,一两千个座位,十来分钟便座无虚席。茶友们像约好似的,天天就坐在固定的座位上,只要谁一缺席,就互相打探,看看发生了什么意外事情。

到了晚清,广州市场更加繁荣,一些堂皇体面的茶楼在广州兴起。清朝光绪年间,在当时商业中心十三行,办起了广州第一间像样的茶楼“三元楼"”。楼高四层,当时称为“高楼”,装饰得金碧辉煌,高雅名贵。从此以后,人们才把饮茶的地方叫“茶楼”,把品茗称之为“上茶楼”。与此同时,一些茶居逐渐扩大经营,发展成茶楼,虽然名字仍带“居”,如陶陶居、陆羽居、怡香居等,但门面装修大都豪华富丽,经营推陈出新。

当然,上茶楼不仅是喝点茶那么简单,叹茶的内容,包括了吃点心。当时广州人饮茶多是“一盅两件”。所谓“一盅”,就是一个铁嘴茶壶配一个瓦茶盅,壶里多放些粗枝大叶的茶,茶叶苦涩而没有香气,但可提神和冲洗肠胃。茶客中流行着“清早一杯茶,不用请医家,也能通坑渠”,也就是所谓可以清肠胃,可以保健养生。所谓“两件”,多是粗糙的松糕、芋头糕、萝卜糕之类,虽然不怎么香口,但可以填肚子,干粗活的劳动人民颇觉实惠。

后来,茶楼为了迎合达官贵人的要求,开始选用靓茶,并用山泉水泡茶;“两件”的质量也精细起来,或马蹄糕或烧卖,或糯米鸡或叉烧包等等。慢慢逐步形成广州茶楼的特色。主要体现在:

一盅两件

一是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广州处在亚热带,气候闷热潮湿。茶楼一般高三层,底层有六七米高,二三层各高五米左右,四面是高框玻璃窗,空气流通,地方通爽,座位舒适,厅内悬挂字画、条幅、楹联等,环境布置清雅。

二是茶靓水滚。茶靓——茶的品质上乘,能满足茶客的口味;水滚——泡茶要沸水,能品尝出茶的真味。泡茶还要“高冲低泡”,让沸水飞泻入壶,使茶叶上下翻动,充分泡出味来。

三是点心精美多样。点心花式品种多,以大类品种分,有常期点心、星期点心、四季点心、席上点心、节日点心、早点、午点、晚点,以及各具特色的招牌点心。

一盅两件

当时清早起来饮茶的,有豪商巨富、达官贵人,他们借饮茶乘机打探行情,建立关系。那时没有电视和收音机,信息的交流、传播新闻、叙说友情、洽谈生意大多在茶居,在饮茶间进行;也有三教九流,借着茶居做些偷讹拐骗、相妄选美的事;有前来茶居消磨时光的。可见,当时广州人的饮茶实际上是一种社会交际的方式。这也正是广州茶楼业为什么历百年而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和根本原因。

茶楼发展到现代的酒家,更上一个台阶。当代的酒家在装修上舍得花大本钱,有单间的,搞雅座的,既有辉煌的大厅,也有雅致的中厅。有中式的,西式的;有日本式,东南亚式;各式各样的摆设,开各种茶座,让不同阶层的市民有更多的选择

现在广州茶楼不单只是经营早市,而是开早、午、晚三市。既有早茶,也开设下午茶,至于夜茶,样式更丰富,吃炖品,吃海鲜都可以。现在广式点心制作精细,花样很多,常见的有:虾饺、烧卖、粉果、芋角、叉烧包、马蹄糕、糯米鸡等。

现在广州的茶客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熟客,每天清早必到一间固定的茶楼,通常是“一盅”(排骨饭)“两件”(点心),这类人以离退休老人居多,多聚在西关一带茶楼和白云山脚的鹿鸣酒家,并边叹茶边玩鸟赏鸟(多在鹿鸣酒家);另一类是饮“礼拜茶”,即在休息日去饮茶,不限“一盅两件”,而是品尝多款点心,从容“叹茶”。

早茶文化

广州早茶的长盛不衰,与广东自古以来贸易兴盛,经济发展迅速是分不开的。

在广州,喝早茶已成了一种文化,更被视作一种交际的方式。因此,广州人聚朋会友,洽谈生意,业余消遣,都乐于上茶楼。一壶浓茶几件美点,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边吃边谈,既填饱了肚子、联络了感情,又交流了信息,甚至谈成了一桩生意,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广州人把饮茶,又称"叹茶"。"叹"是广州的俗语,为享受之意。广州的“妙奇香”茶楼有一幅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而广州“陶陶居”茶楼也有一副对联:“陶潜善饮,易牙善烹,恰相逢作座中君子;陶侃惜飞,夏禹惜寸,最可惜是杯里光阴。”想来应是绝大部分广州人喝早茶时的心理写照吧。

广州早茶,说是喝茶,其实是个早餐而已,只是这个早餐吃得有讲究,并且一直佐以各种香茗,因而得名。广州的早茶极少是小餐馆开设的,大都由足够规模的酒店和宾馆酒家开设,环境装修得极尽奢华。古朴典雅,小桥流水的园林风格有之,如著名的园林酒家南园,北园,鹿鸣酒家等;更多的是金壁辉煌的西式风格,像知名的广州酒家,东方宾馆,花园酒店等。老字号的茶楼有陆羽居、怡香居、泮溪、大同、惠如、三如、多如、巧心、得心、正心、福来居、西华居、美珍居等。但是无论是普通酒店,还是总统贵宾小憩的超星级宾馆,早茶却是无一例外地以价廉物美,服务周到地面对全广州的民众开放。

早茶的茶水以红茶为主,取其暖胃去腻,利于消化。常见的有乌龙茶、铁观音、普洱茶,有的人也喜欢喝菊普茶,即在普洱茶中加入菊花,取其清凉祛火。红茶色深红,汤浓稠,味苦涩,虽在视觉和味觉上都不如绿茶,却与广东早茶中味道浓郁的茶点恰是绝佳配搭。虽是一个“茶”字当头,唱主角的却不是茶。现在广州大大小小的茶楼里,不但可以喝到各种好茶,更能品尝到各式各样制作精细的茶点。店堂里有服务员推着小车四处走动,车上放着装有各色点心和风味小吃的小碟,只要小车到了跟前,你就可以把它叫停,有什么好吃的就尽管拿,服务小姐用一个小章在你的记录卡上盖一个小印,结算时就凭这些小印来付钱。

在茶楼里,当客人需要续水时,只要把壶盖打开,服务员便会意而来。关于这一礼仪的由来,相传是过去有一富商到茶楼饮茶,叫堂倌给他加水,堂倌刚把壶盖打开,他“呵嗬”大叫一声,赖称壶中有只价值千金的画眉给堂倌放飞了,定要茶楼赔偿。老板无奈之下,只得破财免灾。从此规定,茶客凡要加水者,自己打开壶盖,以防有诈。时至今日,这习惯动作已成为茶客要加水的示意信号,无须叫唤服务员了。

广东的早茶很早就传到了海外,在纽约、旧金山这样的大城市,很容易找到广东茶楼,就连偏远的南太平洋小岛上,也经常看到中餐馆的门前挂着“全天供应早茶”的牌子。早茶其实是一种广东的风味小吃,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具有特色的地方文化。

广州人饮茶茶礼

广州人饮茶并无什么礼仪上的讲究。唯独在主人给客人斟茶时,饮茶有一不成文规矩:茶客们平常可以粗口烂舌,但斟茶和饮茶日寸,得互敬互让,即便是十分熟落的老友,对方给自己斟茶,也一定以两指轻叩桌面,表示谢意。这种叩手茶礼一直维持至今,成为岭南的一种民情风俗。问其渊源,有一个故事:

据说,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出巡,他只带一个仆人,来到广州西关泮溏村口“享顺楼”小茶楼饮茶。一个伙计手捧两个茶盅,里面装着茶叶,放在乾隆与仆人桌前。然后,另一伙计右手挽一个大的铜水煲,来到乾隆帝面前,左手拎起茶盅盖:右手往上一提,其时,一股滚水从铜馒嘴泻下,势如青龙吐水。乾隆吓了一跳,可再一看茶盅,恰好灌满大半盅茶,周围点滴不漏。

乾隆十分惊讶,问伙计:“为什么要这样沏茶?”

伙计笑答:“官人,这是虾眼水冲茶,老规矩了,水刚刚开,才起泡眼,广东人俗称虾眼水,需要从高处往茶冲撞,第二回才在低处冲茶,只有这样,茶才会出味。”

“为什么你能做到滴水不漏?”乾隆又问。

伙计一笑,说:“熟能生巧吧。”

乾隆听得高兴,站起来,自己拎起铜水煲,学着伙计的模样,往仆人的茶盅里冲茶。

这一下,可把那仆人吓得几乎掉了魂,乾隆给仆人斟茶,自己如何喝得起!按朝中规矩,这是皇帝赏赐,要跪在地上叩头谢恩,三呼万岁的。但如今皇上微服出巡,不能暴露他的身份。仆人情急之下,连忙屈起右手食指和中指,做成屈膝的姿势,在茶盅边的桌面上,“笃笃笃”连敲几下,表示叩头谢恩。

乾隆觉得十分好笑,伙计看了大为不解,问仆人,这是什么意。仆人随口而出:“这是叩手茶礼。”

从此,这种叩手茶礼便逐渐在茶居流行开来,后来成了广东人饮茶的礼仪,如今这种风俗至今在岭南及东南亚的华侨中依然十分流行。

最早的叩手指是比较讲究的,必须屈手指握空拳,叩手指关节,后来才渐渐转变到现在的只用中指和食指并拢轻叩指尖了。

广州名茶楼

一盅两件

陶陶居

陶陶居酒楼位广州市第十甫路,在100多年前原是一位大户人家的书院,到了清光绪年间,这间书院已换上"葡萄居"茶楼招牌,专营苏州风味的酒菜,兼营茶面。后来葡萄居易手由一位姓陈的老板经营,陈老板改茶楼字号为陶陶居,寓意来此品茗乐也陶陶,现高悬于大堂之上的黑漆金字招牌是著名学者康有为所书。酒楼以经营姑苏清茶细点和广东风味菜点为特色,是广州茶楼中之佼佼者。酒家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幽雅的环境布局、正宗的粤菜和高品质的服务,驰名省、港、澳及东南亚地区。

一盅两件

泮溪酒家

泮溪酒家坐落五羊城西,相连风光旖旎的荔湾湖公园。这里是1000多年前南汉王刘长的御花园“昌华苑”的故地,也是昔日的“白荷红荔、五秀飘香”的“荔枝湾”。1947年,粤人李文伦在这片“古之花坞”上创办了一家充满乡野风情的小酒家。当时,附近有5条小溪,其中一条叫“泮溪”,故此,小酒家也以“泮溪”命名。开业之初,泮溪异常简陋,只用竹木、松皮搭架荷塘之上,座位200余个,职工约40人,但由于经营新鲜、地道的郊菜鲜虾肠、泮塘马蹄糕、八珍茭笋皇等独具地方特色的风味食品,也深得市民喜爱,声誉渐渐传开。于1959年开始了大规模的改建,由著名园林建筑专家莫伯治设计,经过两年营建,成为驰誉中外的“江南第一家”。

一盅两件

广州酒家

广州酒家创建初期因店址面向西南,而称“西南酒家”。1939年曾毁于战火,后来得有广州“第二代茶楼王”谭晴波等人的相助,西南酒家于同年重建,取“食在广州”之意,改名为“广州酒家”。是一间具有东方建筑色彩,融合西方气息的著名酒家,素有“食在广州第一家”的美誉。建店60多年来,广州酒家的名厨名师,为顾客烹制了众多的优质精美菜点,例如:“广州文昌鸡”、”红棉嘉积鸭”、“百花煎酿鸭掌”、“蟹肉灌汤饺”、“沙湾原奶挞”、“三色龙虾”、“红梅大生翅”、“天香一品窝”、“白玉藏罗汉”等都被纳入广东省传统名菜美点之列。此外,近几年推出的象征中华饮食文化的“满汉大全筵”更是得到了海内外食家的高度赞扬

早茶名点

一盅两件

广东水晶虾饺

又称虾饺。以淀粉(又称澄粉)面团作皮,鲜虾肉、猪肉等拌匀作馅,包成饺形,蒸制而成。其形似弯梳,故又称弯梳饺。皮薄、爽软,色白,晶莹透亮,饺内馅料隐约可见;馅心鲜美,形态精致玲珑。此品是20世纪30年代广州市郊伍村河边一家茶楼首创的。起初,用料和造型都较粗糙。但因它选用刚从河里捕的鲜虾作馅,鲜美异常,为早茶市食客钟爱。后来,传入广州市区各大茶楼、酒家,经名师逐步改制而成为精美点心,广为流传,经久不衰。

一盅两件

艇仔粥

汉末以后,广州成为通商大港。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曾用“临江喧万井,立地涌千艘”来形容广州港的繁忙景象和雄浑气势。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艇仔粥这种特色粥品于广州西关荔枝湾问世了。那时广州西郊一带河涌纵横,荔红荷绿,被评为羊城八景之一——“荔渔唱”。许多文人雅士泛舟游览,艇家们便在小艇上煮粥向游客兜售。这种粥用新鲜鱼片、炸粉丝、海蜇皮、花生仁作料,味极鲜,加之景美舟轻,风清水冷,极富诗情画意。

一盅两件

及第粥

广州人把猪肉、猪肝、猪粉肠滚制的粥称为及第粥。话说清代末期,广州有个肉贩上街叫卖,天天经过一间私塾,塾师是他的老主顾。肉贩是个文盲,但为了方便记帐,请塾师教他认识了“猪肉、猪肝、猪粉肠”几个字。有一年科场开考,好事者怂恿肉贩去应试,说功名全靠祖宗积德。肉贩信以为真,在卷上只写了“猪肉、猪肝、猪粉肠”七个字。岂料主考正是当年的塾师,塾师有意让肉贩欢喜一场,自已另写一篇替代。结果肉贩高中。塾师主考完毕,恐肉贩下次再来混账,便交代同僚如下科发现卷上有写“猪肉、猪肝、猪粉肠”的,应把卷取消。岂料第二科开考,肉贩又来应试,写了七字后便即交卷。主考看后啼笑皆非,但想到前科主考早有交代,莫不是暗示要多多关照,不若做个人情,代写一篇让肉贩再高中。京都期近,肉贩想借此浏览沿途风光,于是又整好行装,上京赴考。不料到京时;已停止进场,肉贩呆立门外,形如木鸡。刚巧王爷经过,遗下灯笼一个,肉贩捡起灯笼,进入场院内,并把灯架在座位旁边,卷上写了七个字后便交卷。主考见卷。目瞠口呆,但一想到那灯笼是王府之物,事出有故,只得代写一篇,又让肉贩高中。后来,有人问,你三次及第靠什么?肉贩说:“猪肉、猪肝、猪粉肠”。

一盅两件

肠粉

亦称卷粉、猪肠粉(因形似猪肠),抗日战争时期由泮塘荷仙馆创制,现小食店、茶楼、酒家、宾馆均有供应。它是将米浆置于特制的多层蒸笼中或布上逐张蒸成薄皮,分别放上肉类、鱼片、虾仁等,蒸熟卷成长条,剪断上碟。加以上原料的叫牛肉肠、猪肉肠、鱼片肠和虾米(仁)肠;不加馅的则称斋肠;米浆中加入糖的叫甜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