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风苦荆茶,湖北省团风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团风苦荆茶因其味苦而树形又形似荆刺得名,具有提神醒脑、清火明目、消肿利尿、降压消食等功能,对于治疗肠炎腹泻、痢疾等肠胃病有明显效果。苦荆茶因其味苦而树形又形似荆刺得名,它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元素,其中包括硒和锗两种抗癌微量元素。

2014年09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团风苦荆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外文名

Bitter Vitex tea

批准文号

国家质检总局2014年第96号公告

品质特点

条索紧细,匀整洁净

批准时间

2014年09月02日

地理标志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产地环境

团风环境

团风苦荆茶产自湖北省团风县,团风县属沿江平原湖区,部分为低丘岗地,海拔高程为19~36米,地势平坦。团风县地势以大小崎山为脊梁,递以中低山区、丘陵、平原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呈平行四边形状,北部低山丘陵地势较高,南部平原地势较低,适宜种植团风苦荆茶。

历史渊源

明朝,《本草纲目》有团风苦荆茶的记载。

1977年,湖北省植物研究所验证,苦荆茶系“猫儿刺树”变种。

1991年,团风县人民开始人工种植团风苦荆茶。

团风苦荆茶

1999~2004年,团风县政府建设以贾庙乡泉华山村、杜皮烈士陵园为中心的苦荆茶园基地。

生产情况

团风苦荆茶

截至2016年底,团风县团风苦荆茶常年种植面积20000亩,年产量250吨。

产品荣誉

团风苦荆茶

2014年09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团风苦荆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团风苦荆茶产地范围为湖北省团风县贾庙乡、杜皮乡共2个乡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苦荆茶树(猫儿刺)(枸骨的变种(Ilexcornuta))。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100米至1000米,土壤为沙泥土,pH值为5.5至7.0。

三、栽培管理

育苗:采用扦插方法育苗。

栽植:

(1)栽植时间:一年四季均可移栽,以春秋两季为宜

(2)栽植密度:栽植株数≤8400株/公顷。

施肥:每年施饼肥≥1500千克/公顷。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摘

分季分批采摘1芽1叶或1芽2至3叶初展。

五、加工工艺

工艺流程:摊青→杀青→做形→干燥。

加工要点:

(1)摊青:时间4小时至5小时,室内摊放。

(2)杀青:采用炒青和蒸青两种方法。杀青时温度前高后低,杀青至叶片失去光泽、叶质柔软、萎卷。

(3)做形:嫩芽叶直接揉捻方法;大片叶用剪刀剪成宽0.4米至0.6厘米的叶丝后揉捻。

(4)干燥:嫩芽叶采用两次烘干;大片的叶丝一次烘干,烘干至含水量≤8%。

六、质量特色

感官特色:条索紧细,匀整洁净。香气纯正,滋味清爽、先苦后甘。

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水分(质量分数)/%≤8.0
水浸出物(以干基计)(质量分数)/%≥33.0
总黄酮(质量分数)/%≥12.0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团风苦荆茶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湖北省团风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团风苦荆茶的检测机构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