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年龄人口是社会总人口中处于劳动年龄范围内的人口。在人的寿命期中,儿童阶段由于身体发育很不成熟,不具有劳动能力;在老年阶段,由于身体逐渐衰老而丧失了劳动能力。因此,人体只有在一定年龄阶段才具有劳动能力,从事各种社会劳动,成为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年龄人口的年龄会由于地理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而有差别。

2021年5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中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劳动力资源仍然充沛。我国人口的平均年龄为38.8岁,依然年富力强。[1]

中文名

劳动年龄人口

外文名

working-age population

拼音

láo dòng nián líng rén kǒu

出处

《中国统计年鉴》

定义

社会总人口中处于劳动年龄范围内的人口

类型

人口类型

词性

名词

划分标准

是否在业为依据

数量

90199万人(截止2017年底)

评估依据

是否在业为依据基本含义

各个国家由于劳动年龄人口条件不同,人口健康水平...劳动年龄人口与经济活动人口不同,经济活动人口是指总人口中实际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报酬的人口,它的划分以是否在业为依据,未达到或已超过劳动年龄但仍从事劳动的·。

国际上一般把15~64岁列为劳动年龄人口,我国规定男子16岁~60周岁,女子为16岁~50周岁,这部分人口被视为劳动年龄人口。

中国现状

在人口方面,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正在下降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2016年2月29日)发布2015年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总数减少487万,至9.1096亿,在全国总人口中占比由2014年末的67%进一步降至66.3%。

未来预估

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波动将下降,劳动力老化程度将加重。劳动年龄人口在“十三五”后期出现短暂小幅回升后,2021—2030年间将以较快速度减少。劳动年龄人口趋于老化,到2030年,45—59岁大龄劳动力占比将达到36%左右。

在国民教育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快完善国民教育体系,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门槛(毛入学率达到50%),2030年达到更高普及水平,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进一步提升。

依照《规划》目标,到203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8年,这一数字比2015年的10.23年提高了1.5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