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口尖底瓶是一种礼器,尖底插入陶琮的中孔,瓶内盛放酒水,用于祭祀天地(参看:仰韶文化陶琮;酉酒尊奠字的金文金文甲骨文即小口尖底瓶形状)。

早先考古学家假想它:汲水或烧水。但汲水疑点太多,我尝试水桶、水杯、酒坛、啤酒瓶等,都不会自动装满然后站正。至于烧水,可用鬲、鼎。

(早期的专家们认为:尖底瓶为古代盛贮器,用以从河水中取水。其工作原理为:将空瓶放入水中,它在水中自动下沉,注满水后,由于重心转移,瓶口朝上竖起,再用绳将瓶吊出水面,从而实现取满水而滴水不漏。)

中文名

尖底瓶

用途

祭祀天地

类别

礼器

代表文化

仰韶文化

出土文物

尖底瓶

尖底瓶主要出土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庙底沟、西王村类型的遗址中,是仰韶文化的典型器之一。制作材质以泥质和陶制居多。其主要特点是:小口、长腹、尖底,但各文化遗址出土的器形略有差异。半坡人早期使用的尖底瓶颈短,腹鼓,口部剖面呈方形、圆形、半月形、花苞状、葫芦状等不同形式,腹部两侧一对环耳用于穿绳,饰以向左斜的细绳纹;晚期使用的颈长,肩阔,器身呈倒垂的长腰三角形或凹腰尖底状,附双耳,饰竖细绳纹和篮纹等。

物品原理

关于物体的重心及其应用,我国约在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所认识。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盛水陶罐,其结构为红陶质地,器形为小直口,细颈,长圆腹,尖底,肩部或腹部有对称的双系,用以穿绳。器表有多绳纹。烧结程度较好,质地坚实。汲水时由于重力作用,瓶口会自然向下,待水将满时,瓶身自动倒转,口部向上。这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及马家窑文化遗存中发现的尖底瓶略有不同。庙底沟类型的尖底瓶为双唇,小口,器身瘦长,肩腹部无系。马家窑文化的尖低瓶为侈口,直颈,折肩,腹有双系以细泥橙黄陶制成,器表涂浅红色陶衣,以黑彩绘旋纹,纹饰充满动感,制作精细。西周时,这种提水壶经过改进,变成了宫廷的玩物――欹器。它也是一种利用重心来调节平衡的器物,空的时候倾斜,装水不多不少时直立,水装多了就翻倒。正可谓"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解读尖底瓶

据兰州研究史前文化的收藏家张靖先生考证,尖底瓶不是汲水器,也不是欹器。仰韶居民没有水井,他们生活在河边上,从河里面取水,尖底瓶无论从容量运输等方面都不适合最为水器。此外,张先生还收藏有十多厘米高的小尖底瓶,这样小的尖底瓶肯定不是用来汲水的。通过实验,许多尖底瓶并不具备“将空瓶放入水中,它在水中自动下沉,注满水后,由于重心转移,瓶口朝上竖起”的功能。作为欹器,更不可能。且不说原始社会人类有没有这样的哲学理念,单就尖底瓶的器形来看,就有带耳的和不带耳的。不带耳的尖底瓶,没有重心支点,不可能“中则正,满则覆”。张先生在研究中发现了我国甲骨文,金文以及甲骨文以前的文饰符号中有关尖底瓶用法的直接证据。在文饰型符号中,有两个人双手擎举一个尖底瓶,在两人的胳膊和擎举着的尖底瓶的下面,是一只琮。我们知道,琮是一种礼器。这个文饰符号表明:尖底瓶是作为礼器来使用的。此外除了做礼器使用之外,张先生还有一个推测:做暖水瓶用。古人把瓶子特意做成尖底,肯定是有特殊的需要。尖底最突出的功能是比平底器物更容易的插进松软的物质中。据发掘资料,仰韶文化的居民居的半地穴居室内都设有一个灶坑,和保存火种的砂陶罐。灶坑兼备做饭和取暖双重功能。灶坑内有燃烧后的灰烬,这些灰烬蓄热性能非常好,可以长时间保持热量。仰韶居民为了在冷天或者夜里也可以喝到热水,就可以把装水的尖底瓶很方便的插进灰烬中。需要饮水时取出来,喝完再插进去。由于做暖水瓶用,所以可大可小,可以有耳,也可以无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