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开始了对“夏墟”的考古调查,洛阳偃师二里头从此进入学者的视线,中国考古学界由此开始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夏文化。

此后,中国三代考古工作者对二里头遗址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发掘,发现了大型宫殿基址、大型青铜冶铸作坊、制陶、制骨遗址,与宗教祭祀有关的建筑以及400余座墓葬,出土了成组的青铜礼器和玉器,证明了二里头是中国最早的都城遗址。

她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距今3600年前后东亚大陆最大的都邑,文化辐射范围超过《禹贡》“九州”,她就是最早的中国--“华夏第一王都”二里头。

地理位置

洛阳偃师二里头

最早的中国

文献中的中国

最早的“中国”应当就是最早的王朝都城和它附近的京畿地区。而文献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朝是夏商周三代王朝,它们分布的核心区域不超出以黄河中游为中心的中原地区,这一带也就是最早的“中国”。

在古典文献中,“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东周时期成书的《尚书》和《诗经》等书中。《尚书·梓材》是周公教导他的弟弟康叔如何治理殷商故地的训告之词。其中“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意即皇天将中国的土地与人民交给周的先王治理。这里的“中国”应指关中至河洛一带的中原地区。而《诗·大雅·民劳》中“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惠此京师,以绥四国”的“中国”则与“京师”同意。殷墟甲骨文中也有“中商”、“大邑商”、“天邑商”等带有文化本位色彩的、对本朝王都的自称,其含义应与西周时代的“中国”相当。

文物中的中国

天下第一爵

在出土文物中,“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的铭文。这一国宝级的重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长达122字的铭文记载了周初成王开始营建东都洛邑时,在一次祭典上对宗室子弟宣布的诰命。其中讲到周武王在灭商之后就有营建东都的重大决策,曾祭告上天说:

“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薛(乂)民”,意欲建都于天下的中心,从这里统治人民。这篇铭文把“中国”的最早地望确指为洛邑所在的洛阳盆地及以其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史记·周本纪》在记述这段历史时,也引用周公的话,认为洛阳盆地为“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

为西周王朝所青睐,被认为是“天下之中”而营建东都的洛阳盆地,在长达2000余年的时间里,先后有十余个王朝建都于此。司马迁的《史记》中即有“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的记载(《史记·封禅书》);其后,又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朝代在此营建都邑。这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今天,在东西绵延30多公里的盆地中心部,由西向东排列着东周王城、隋唐洛阳城、汉魏洛阳城、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等五大都城遗址,被誉为华夏文明腹心地区的五颗明珠。其中,二里头遗址就是洛阳盆地这一最早的“中国”区域内的最早的一座大型都邑。

“中国”之最

华夏第一王都”的中国之最:

我们不妨先列举二里头遗址的若干重要发现,从中可以窥知它作为王朝都邑的高度发达与复杂程度,这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这里发现了——

最早的城市干道网

最早的宫城(后世宫城直至明清“紫禁城”的源头)

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宫殿建筑群(都邑与建筑上的王权表征)

最早的青铜礼乐器群(华夏青铜文明之肇始)

最早的青铜近战兵器

最早的青铜器铸造作坊

最早的绿松石器作坊

最早的使用双轮车的证据

这里是——

公元前二千纪前半叶最大的中心性城市(现存面积约300万平方米)

最早的具有明确城市规划的大型都邑

二里头

此外,大型“四合院”建筑、玉质礼器、各类龙形象文物、白陶和原始瓷的发现,以及骨卜的习俗、鼎鬲文化的合流等等,都是“中国”元素的大汇聚。

考古工作者在二里头遗址发掘出大型宫殿基址、大型青铜冶铸作坊、制陶遗址。

2004年,又在2号宫殿基址下面又发掘出一座年代更早、规模更大、结构更为复杂的大型建筑基址,将我国宫城可确认的最早年代提前了约百年。

近日,经过一年多的考古发掘,又有一座保存最好的早期大型夯土基址被发掘。此基址台基坐北朝南,总面积超过2100平方米,由至少三进院落及东围墙、东庑组成,至少经过三次修建或增建。考古人员推断其年代为二里头文化第二期。

考古经过

二里头二号宫殿复原图

1959年,考古工作者发现偃师二里头遗址。经过考古工作者数十次的考 古发掘,探明该遗址内的文化遗存所在时间区间上至距今5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下至东周和东汉时期,而兴盛时期为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的夏文化时期。[1]考古工作者在二里头遗址发掘出大型宫殿基址、大型青铜冶铸作坊、制陶遗址、制骨遗址、与宗教祭祀有关的建筑以及400余座墓葬,还有成组的青铜礼器和玉器,证明了二里头遗址是中国最早的都城遗址。[1]

半个世纪以来,二里头遗址被考古界称为“一个不断改写中国"之最"的地方”。在数百座墓葬的发掘中,出土了大量制作精美的铜器、玉器。这里不仅出土了我国发现最早的青铜器和最早的铜镶玉石制品,此外还有大量陶器、象牙器、骨器、漆器、石器等。[1]

2002年,一件距今至少3700年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被发掘,为中华民族龙图腾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该龙形器全长0.645米,由2000余块绿松石片组合而成,被称为最早的“中国龙”。[1]

2004年,考古工作者在2号宫殿基址下面又发掘出一座年代更早、规模更大、结构更为复杂的大型建筑基址,将我国宫城可确认的最早年代提前了约百年。[1]

经过一年多的考古发掘,又有一座保存最好的早期大型夯土基址被发掘。此基址台基坐北朝南,总面积超过2100平方米,由至少三进院落及东围墙、东庑组成,至少经过三次修建或增建。考古人员推断其年代为二里头文化第二期,距今3600年至3700年。它与出土“中国龙”的基址位置并列,同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多院落大型宫室建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