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鸥(学名:Larus ichthyaetus)体长68厘米,是形体较大的背灰色鸥。头黑而嘴近黄,上下眼睑白色,看似巨型的红嘴鸥,但嘴厚重且色彩有异。体型与银鸥相同或略大。冬羽头白,眼周具暗斑,头顶有深色纵纹,嘴上红色大部分消失。飞行时翼下全白,仅翼尖有小块黑色并具翼镜。第一冬的鸟头白,头及上背具灰色杂斑,嘴黄而端黑,尾端黑色。栖于三角洲沙滩、内地海域及干旱平原湖泊。常在水上休息。常见于大型湖泊。繁殖地从黑海至蒙古、中国;越冬在地中海东部、红海至缅甸沿海及泰国西部

中文名

渔鸥

外文名

Pallas's Gull

保护级别

无危(LC) IUCN标准

鸥科

动物界

鸻形目

脊索动物门

鸟纲

渔鸥属

渔鸥

拉丁学名

Ichthyaetus ichthyaetus

亚门

脊索动物亚门

亚纲

扇尾亚纲

体长

68cm

命名者及年代

Pallas, 1773

分布区域

宁夏回族自治区、江西省、山东省、湖南省、湖北省等地

保护级别

无危

形态特征

渔鸥

渔鸥夏羽头黑色,眼上下具白色斑。后颈、腰、尾上覆羽和尾白色。背、肩、翅上覆羽淡灰色,肩羽具白色尖端。初级飞羽白色,具黑色亚端斑;内侧3枚初级飞羽灰色。第1-2枚初级飞羽外侧黑色。次级飞羽灰色,具白色端斑,下体白色。冬羽头白色,具暗色纵纹,眼上眼下有星月形暗色斑。其余似夏羽。幼鸟上体呈暗褐色和白色斑杂状,腰和下体白色,尾白色,具黑色亚端斑。

虹膜暗褐色,嘴粗状。黄色,具黑色亚端斑和红色尖端;脚和趾黄绿色,幼鸟嘴黑色,脚和趾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雄性2000克,体长630-715毫米;嘴峰50-71毫米,翅雄性470-5720毫米,雌性460-497毫米,尾170-200毫米,跗蹠68-80毫米。

栖息环境

栖息于海岸、海岛、大的咸水湖。有时也到大的淡水湖和河流。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在天山和蒙古西北部,有时上到海拔2900米,甚至3000米左右的高原湖泊中。

生活习性

渔鸥为夏候鸟和旅鸟。春季于3-4月迁来中国,秋季于9-11月迁离中国。常成小群活动,多出入于开阔的海边盐碱地和沼泽地上,特别是生长有矮小盐碱植物的泥质滩涂。也频繁地在附近水域上空飞翔,有时亦出现于内陆湖泊。越冬的渔鸥多单只或成小群活动于湖泊等水域中。

主要以鱼为食。也吃鸟卵,雏鸟、蜥蜴、昆虫、甲壳类,以及鱼和其它动物内脏等废弃物。

叫声:粗哑叫声似鸦。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分布于阿富汗、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巴林、孟加拉、不丹、中国、埃及、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格鲁吉亚、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以色列、约旦、哈萨克斯坦、肯尼亚、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蒙古、缅甸、尼泊尔、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卡塔尔、罗马尼亚、沙特阿拉伯、斯里兰卡、苏丹、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塔吉克斯坦、泰国、土耳其、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乌兹别克斯坦、也门。区域性灭绝:土库曼斯坦。

旅鸟:奥地利、白俄罗斯、比利时、保加利亚、塞浦路斯、丹麦、法国、希腊、香港、匈牙利、意大利、日本、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拉脱维亚、黎巴嫩、马尔代夫、马耳他、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索马里、瑞典、突尼斯、乌干达、英国。产地不确定:吉布提。

中国分布

甚常见于大型湖泊。繁殖于青海东部的青海湖和扎陵湖及内蒙古西部的乌梁素海。迁徙经过新疆西部、四川、甘肃、云南、西藏及珠江两岸港汊。有少量冬候鸟偶尔见于香港。

渔鸥分布图

繁殖方式

渔鸥的繁殖期为4-6月。营巢于海岸、湖边和岛屿上。常成群营巢。巢多置于水边悬岩或平地和沙地上。也常常与其它水鸟在一起营巢。巢主要由水生植物、枯草和草根构成,内垫有羽毛。巢间距有时最近还不到20厘米。

4月中旬成群向繁殖地集中,争相占据巢域,选择巢位并可明显看出成对活动,互相追逐开始交尾,交尾在巢域或巢内进行,雄鸟起主导作用,若雌鸟接受时,即站立不动,两翅稍松,头稍后昂,尾羽翘向一侧,这时,雄鸟即跳到雌鸟背上进行交尾,频频扇动双翅,泄殖腔互相接触2-3次,每次交尾时间为3-6分钟。明天交尾1-3次,持续整个卵期。巢位选妥后,雄鸟、雌鸟轮流用前爪和嘴在地面挖掘,2-3天后地面形成一个小圆坑,平均直径约21.9厘米(17-26厘米)、深约5.3厘米(3.6-6.7厘米)。巢完成后呈碟状,外径约33厘米,内径约20厘米,深约5厘米。

产卵期为4月下旬至6月底,5月中旬进入产卵盛期,每产一个卵需隔48-72小时,多数在清晨产卵。年产一窝,每窝1-5枚卵。卵呈椭圆形,表面具浅灰、浅绿和浅褐3种,上布茶褐色斑点,钝部密集。卵重约126克(111.9-140克),大小约:长83.1(74-93)毫米,直径52.9(50-56)毫米。多数在产一枚卵后就开始孵化。雌雄轮孵,每天交换2-3次。孵化期28-30天。雏鸟从破壳到完全出壳需24-30小时。雏鸟为早成鸟。出壳后一周内由亲鸟抱暖。出壳第二天开始索食。育雏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出壳7天后卵齿脱落,可啄食地上食物。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

种群状况

散布于黑海(克里米亚)、巴尔喀什湖(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西北地区(甘肃、青海、西藏东部)、缅甸东部、地中海、红海、波斯海湾、里海南都和印度洋北部的海岸。(德尔奥等,1996年)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