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足平原根据成因可分为洪积平原或冲洪积平原。西班牙语称山麓洪积平原为bahada或bajada。

中文名

山足平原

外文名

piedmont plain

别名

山前夷平面

英文别称

piedmont graded surface

分类

洪积平原或冲洪积平原

释义

洪积扇或冲洪积扇发展形成的平原

释义

山足平原也称山麓平原(piedmont plain)是位于山区至平原的过渡地带,由一系列洪积扇或冲洪积扇发展形成的平原。根据成因又可分为洪积平原或冲洪积平原。

形成

山麓地带受长期的片状水流冲刷和重力崩落作用,山坡逐渐后退而形成的山麓剥蚀面,简称山麓面,又称山足剥蚀面,简称山足面。许多山麓剥蚀面连接后形成的广大平原,称山麓剥蚀平原。这种夷平面形成的论点称山麓剥蚀平原学说。它强调山坡始终与山麓剥蚀面保持陡峭,平行后退,山麓剥蚀面逐渐扩大而使整个山地夷平。在山麓剥蚀面扩展过程中,残留着下凹坡形,陡峭的孤丘突露于山麓剥蚀平原上,称岛状山。中国内蒙古高原、柴达木盆地边缘可以看到典型的山麓剥蚀面及山麓剥蚀平原地貌。

位置地势

昆仑山山足平原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南起昆仑山,北达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为一东西长约700公里、南北宽约150公里的辽阔地带,总面积十万余平方公里,是新疆今后国民经济重点发展地区。昆仑山山足平原在地貌景观上为一向北倾斜的茫茫无际的戈壁石漠和沙漠,其间展布通常被称为`绿洲。河流流经的扇形冲积平原。按大地构造系统,山足平原属塔里木合块西南部份,与高耸南侧的昆仑摺皱山系的缝合带北侧。北昆仑拥有雄厚的地槽型古生代沉积及太古代与元古代深变质岩系,局部有加里东晚期及华力西期花岗岩为主的岩桨侵人。紧贴昆仑山足是山势较低的中生界和第三纪沉积,称为前山带,属塔里木台块西南挠起范畴。昆仑褶皱山系最后形成于华力西晚期,塔里木台块是较为稳定的地区,基底由前震且系变质岩构成,一上覆平缓的古生界盖层和以陆相为主的中、新生界沉积。本区域台拗发育,在昆仑地槽山前的中、新生代沉陷区,即昆仑褶皱带北缘倾没地带,上覆巨厚的新生代沉积,尤以第三系上新统和第四系下、中更新统为主。从沉积岩相和构造格式来看,昆仑山山足平原属山前拗陷,这一拗陷最初形成于古生代末期,拗陷雏形虽然形成较早,但实际上到了侏罗纪才接受沉积(缺三迭系)。晚第三纪以来,昆仑山急骤上升,山前拗陷充满了昆仑山剥蚀倾泻下来的砂砾卵石,几乎全部覆盖了拗陷内先期沉积的第三纪地层。

支配昆仑山山足平原的构造运动是华力西和阿尔卑斯运动,前者运动的结果,在山前发生深大的区域断裂,形成山前拗陷,后者自第三纪末以来,表现得异常强烈,对山前拗陷现今的构造格局起着控制作用。新构造运动是以非均衡的区域上升运动为主导韭伴随断裂(几乎全是逆冲断层)、褶皱的地质构造运动,导致第四系下伏第三系抬隆、断陷、背斜向斜等基底构造,致使整体的昆仑山山前拗陷分割成一连串范围大小相差悬殊的拗陷或凹陷。自东至西计有:于田一民丰拗陷、恰哈拗陷、和田拗陷及皮山、叶城、泽普、宗廊、乌卡巴什、克里阳、合什他克等凹陷。昆仑山山前拗陷远延至塔克拉玛千沙漠复地的罗斯塔格山和与之东展的麻托塔格山,纵深150-200公里,沙漠中仍有第三系隆起,被南侵的现代风沙覆盖而形成沙山。由于山前拗陷构造特征,其控制第四系的发育厚度,不同地区的变化很大,例如:和田、于田一民丰拗陷厚逾千米,皮山、叶城、泽普等凹陷,一般300-500米,隆起带一般不过百米,受第三系基底构造制约,这些已被地震、物探、钻探等探测手段所证实。昆仑山海拔高程600-800米,5300米以上积雪和友盖现代冰川,山足平原地势从山足带2500-2000米向北递减至沙漠区1300-1200米,相对高差达千余米。尽管第四系掩盖了许多构造和较老的地质现象,但隐伏构造的新构造线在地貌上显示比较明显,在一定程度上是模拟下伏基面与构造,而且也表现了不同的地貌岩相带,即构造、地貌、岩相的界线大致吻合。昆仑山至塔克拉玛千沙漠、登高远望,五条地貌一岩相带尽收眼底:由太古界、元古界及古生界的变质岩、碎屑岩及碳酸岩组成的高山、中高山带,中生界及第三系(往往上覆下更新统冰积砾岩)的低山丘陵前山带,第四系卵砾或砂砾石组成的山前洪积戈壁石漠带(该带的第三系基底构造最复杂),由粉砂质亚砂土覆盖的冲积平原,风积沙形成的沙丘链、沙垅、沙山、沙堆及沙地等沙漠带。

分类

山麓平原根据成因又可分为洪积平原或冲洪积平原。

洪积平原是指干旱地区山前地带由一系列洪积扇不断扩大伸展组合而成的平原。其特征是地面倾斜,组成物质比较粗,与冲积平原常组成混合类型的洪积冲积平原或冲积洪积平原。

冲积平原是由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平原地貌。在河流的下游水流没有上游般急速,从上游侵蚀了大量泥沙到了下游后因流速不再足以携带泥沙,结果这些泥沙便沉积在下游。尤其当河流发生水浸时,泥沙在河的两岸沉积,冲积平原便逐渐形成。主要分布于城阳河、白沙河之间,城阳、流亭一带及胶州市四周地带。海拔高程一般小于20米,由山口向沿海逐渐展开,形成扇状山前冲洪积平原。地形平坦,微向河床、沿海倾伏,坡降约2‰左右。堆积物厚15~20米,具双层或多层结构,上部以粘质砂土和砂质粘土为主,下部为砂砾石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