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勘探类型(exploration 前苏联全国储量委员会按矿种将勘探类型、储量级别和勘探工程间距三者相连系,编制了各矿种的矿床勘探规范,作为审批储量报告的依据。中国20世纪50年代初采用前苏联的矿床勘探类型划分方案。

正文

矿床勘探类型

(exploration type of mineral deposit)是根据矿床和矿体地质特征,主要是依据矿体各主要标志(规模、形态、品位等)的特点及其变化程度以及它对勘探工作难易的影响大小而对矿床进行的分类。克列特尔(B·M·Крейтер)提出按勘探难易程度划分矿床类型。前苏联全国储量委员会按矿种将勘探类型、储量级别和勘探工程间距三者相连系,编制了各矿种的矿床勘探规范,作为审批储量报告的依据。中国20世纪50年代初采用前苏联的矿床勘探类型划分方案。1959年全国储量委员会陆续制定了中国铁、铜、铝土矿等矿种的勘探规范,1978~1979年在对66个矿区调研和47个矿床探采对比资料研究基础上,编制了磷、铁、铜、锰等17个矿种的勘探规范、勘探类型实例和附图。1999年中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执行以来,废除了以前的储量级别,勘探类型失去其在储量审批中的作用。但是原有的各矿种的勘探规范是矿床勘探工作的经验总结,在今后的工作中仍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