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草(学名:Leymuschinensis(Trin.)Tzvel.)是禾本科、赖草属植物。多年生,具下伸或横走根茎;须根具沙套。秆散生,直立,高40-90厘米,具4-5节。

叶鞘光滑,基部残留叶鞘呈纤维状,枯黄色;叶舌截平,顶具裂齿,叶片长7-18厘米,宽3-6毫米。穗状花序直立,长7-15厘米,宽10-15毫米;花药长3-4毫米。花、果期6-8月。

分布于俄罗斯、日本、朝鲜和中国;长中国分布于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新疆等省区。生长于平原绿洲。耐寒、耐旱、耐碱,更耐牛马践踏。

羊草为中国内蒙古东部和东北西部天然草场上的重要牧草之一,也可割制干草。除做饲草外,羊草根茎穿透侵占能力很强,且能形成强大的根网,盘结固持土壤作用很大,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另外,羊草的茎秆也是很好的造纸原料。

中文名

羊草[禾本目禾本科植物]

禾本科

拉丁学名

Leymus chinensis(Trin.) Tzvel.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单子叶植物纲

禾本目

别名

碱草

亚科

早熟禾亚科

赖草属

羊草

命名者及年代

(Trin.) Tzvel.,1968

分布区域

分布于前苏联、日本、朝鲜和我国的东北三省、内蒙、河北山西陕西等省区,在新疆主要分布于北疆。

小麦族

形态特征

羊草

纸质,长0.5-1毫米;叶片长7-18厘米,宽3-6毫米,扁平或内卷,上面及边缘粗糙,下面较平滑。

穗状花序直立,长7-15厘米,宽10-15毫米;穗轴边缘具细小睫毛,节间长6-10毫米,最基部的节长可达16毫米;小穗长10-22毫米,含5-10小花,通常2枚生于1节,或在上端及基部者常单生,粉绿色,成熟时变黄;小穗轴节间光滑,长1-1.5毫米;颖锥状,长6-8毫米,等于或短于第一小花,不覆盖第一外稃的基部,质地较硬,具不显著3脉,背面中下部光滑,上部粗糙,边缘微具纤毛;外稃披针形,具狭窄膜质的边缘,顶端渐尖或形成芒状小尖头,背部具不明显的5脉,基盘光滑,第一外稃长8-9毫米;内稃与外稃等长,先端常微2裂,上半部脊上具微细纤毛或近于无毛;花药长3-4毫米。花、果期6-8月。

生长环境

羊草生长于平原绿洲地带。耐寒、耐旱、耐碱,更耐牛马践踏。为旱生或旱中生禾草。在年降雨量250毫米的干旱地区生长良好,但最适宜在年降水量400-600毫米的地区种植。不耐涝,长期积水会大量死亡。耐寒性强,在冬季极端气温-42℃而又少雪的地方都能安全越冬。早春返青期和晚秋上冻前,能忍受-5℃至-6℃的霜冻。对土壤要求不严,在pH5.5-9.4时皆可生长,适宜pH为6-8。

分布范围

羊草

分布于俄罗斯、日本、朝鲜和中国;长中国分布于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新疆等省区。

生长繁殖

羊草品种主要有6个。分别是:东北、农牧1号、吉生1号、吉生2号、吉生3号、吉生4号。羊草种子成熟不一,发芽率较低,又多杂质,播前必须严加清选,除此外,可用低温浸种20天的方法,可有效提高羊草种子发芽率。羊草春、夏、秋均可播种。在我市一般4月中旬播种,以保证出苗80-90天的生长期,过晚不利于越冬。羊草播种量为37.5-45千克/公顷,农牧1号,为45-60千克/公顷,吉生1号、4号均为15-22千克/公顷,吉生2号、3号均为7.5-1.5千克/公顷。条播行距30厘米,覆土厚度2-3厘米,播后镇压。

飞播羊草最好将种子丸衣,以增加其重量和流动性,便于提高播种质量。羊草也可用根茎种植,方法是将羊草根茎切分成5-10厘米的小段,每小段保留有2-3个节,按-定行、株距埋人已开好的播种沟内。该法成活率高,生长快,当年见效,也是建立羊草草地的有效途径。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草选地不严,除贫瘠的岗坡和低洼内涝地外,均可种植。但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有机质多的土壤和砂质壤土为最好。过牧退化草原和退耕还牧地也适合种羊草。羊草苗期生长缓慢,所以要求种床土壤深厚细碎,墒情适宜。为此,需在播种前1年秋季深翻、粑耱和镇压。第二年春播前仍需粑耱,以破碎土块和平整地面;夏播地可在播种前1个月再行粑翻和粑耱。在盐碱地种植羊草,应注意暗碱和地面碱化程度,一般改良后方可种植。羊草利用年限长,生长快,产量高、需肥多,必须施足基肥和及时追肥。羊草需氮肥较多,无论是基肥还是追肥,都要以氮肥为主。基肥用有机肥35-45吨/公顷或磷酸二铵200千克/公顷。播种时施尿素150千克/公顷作种肥。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

羊草播种后10-15天萌发出土,且苗期生长缓慢,最易被杂草抑制。因此应加强管理,及时防除杂草危害。当羊草具有2-3片叶子时,中耕可消灭杂草90%以上。生育后期还要割除大杂草,以免遭受草害,获得草层厚密、产草量高的效果。

水肥管理:

追肥在返青后到快速生长时进行,以氮肥为主,适当搭配磷钾肥。盐碱地增施磷肥,对提高羊草产量和品质有很大作用。施尿素75-150千克/公顷,可使羊草增产25-95%,钾肥要在土壤中缺少而影响牧草生长的情况下追施硫酸钾70千克/公顷。在土壤缺钙的地方可施用重过磷酸钙。在施入磷酸二铵的地方当年氮肥追施量应适当减少或可不施。追肥后应立即灌水。灌溉要根据气候条件每年进行2-4次,每次灌水450-675立方米/公顷。

翻耙:

在永久性羊草草地上,由于根茎越来越多,根茎层也越来越厚,通透不良,株数减少,株高变矮,产量逐年下降。所以一般每隔5-6年翻耙更新1次,方法是在早春越冬芽尚未萌动时,用犁先浅耕8-10厘米,再用圆盘耙斜向耙地2次,再用V型镇压器镇压。但在土壤干旱、沙化、碱化较重和豆科牧草占优势的羊草草地,一般不宜采用。

防治方法

羊草病害主要有锈病、线虫病。锈病可用敌锈钠、代森锌、福美锌等药剂喷施。发生线虫病时要及时翻耕,改种不感染线虫的其他牧草。虫害主要有黏虫、土蝗、飞蝗、蚱蜢等。应及早发现,构成危害前采用高效氯氰菊酯防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