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待遇是专业术语,拼音为tóng chéng dài yù,是指在划定义务教育服务片区内,北京所有区县教委保证片区内每个应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包括北京市户籍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都按照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同等接受义务教育。

中文名

同城待遇

外文名

identical treatment

定义

同等接受义务教育

类型

教育服务

地区

北京

相关报道

北京市教委对外发布了2010年小升初以及小学入学政策,2010年首次提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将和京籍学生一样,按照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接受义务教育。2010~~2015年内,北京市将逐步实现各区县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受“同城待遇”引。

2010年,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保障问题被特别着重强调,北京市教委在全市文件中首次加入“各区县教委要采取措施,统筹规划,统一管理”本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工作的要求。

对于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量较大的区县,采取措施,统一解决,全部保证北京区域内所有孩子就近入学。 “同城待遇”除了免试就近入学外,主要包括推优、特长生、电脑派位等,此前这些待遇只有北京户籍学生才能享受。

详细介绍

外来生纳入区县教育规划

北京市已明确要求,区县要将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纳入当地教育规划中,而这是区县实施对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保障的前提条件。另外从今年开始,北京市已经从市级层面明显加大对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制度保障的力度。

北京市教委下发文件,要求面向外来务工人员发放《随迁子女在京接受义务教育政策宣传卡》,并向已经审批和未经审批的打工子弟学校在校生发放《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登记卡》。此卡的发放,要求务工人员提供子女户口簿、在京暂住证,而无需开具过去饱受诟病的“五证”。从这一点看,只要来京务工人员在京有相对固定的住所,区县就有义务保障其子女在京接受义务教育。

根据推算,2010年小学入学人数将至少达到9.9万,小学毕业人数为10.4万人,考虑到有部分来京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小学入学人数和初中入学人数将高于上述两个数字。

北京各区县差异较大

“同城待遇”的保障水平在各区县仍存在较大差异。北京市教委相关人士曾进行过这样的比喻:如果将“同城待遇”的底线“保证每个孩子不失学”作为一条及格线的话,有的区县已达到了“优秀”水平,有的区县可以打七八十分;但大量接收随迁子女较多的区县,仍在及格线上徘徊。

西城区作为进入“优秀”水平的区县,被普遍认为基本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同城待遇”,学生不仅可以享受电脑派位,而且也可以平等地享受推优、特长生等有关小升初的一系列政策。东城、宣武、崇文等区则采取首先安排户籍学生,之后根据学位的空余情况,采取分配入学等手段,安排学生。城八区的另外4个区,包括朝阳、海淀两个经济强区在内,仍采取以学生家长自行联系为主要形式的小升初入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