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褐牛为乳肉兼用品种,自上世纪30年代起历经50多年育成。其母本为哈萨克牛,父本为瑞士褐牛、阿拉托乌牛,也曾导入少量的科斯特罗姆牛血液。其种群包括原伊犁地区的“伊犁牛”、塔城地区的“塔城牛”及疆内其它地区的褐牛。曾统称为“新疆草原兼用牛”,后于1979年全疆养牛工作会议上统一名称为“新疆褐牛”。1983年通过鉴定命名。

2020年5月29日,新疆褐牛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1]

中文名

新疆褐牛

哺乳纲

动物界

亚目

反刍亚目

偶蹄目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牛属

新疆褐牛

分布区域

中心产区位于新疆伊犁河谷及塔额盆地

亚纲

真兽亚纲

亚科

牛亚科

牛科

食性

植食性

生活环境

陆生动物

物种简介

新疆褐牛是以当地黄牛为母本,引用瑞士褐牛、阿拉托乌牛以及少量科斯特罗姆牛与之杂交改良,经长期选育而成。它包括原伊犁地区的“伊犁牛”、塔城地区的“塔城牛”和其他地区的褐牛。这些牛曾称为“新疆草原兼用牛”,后于1979年全疆养牛工作会议上,统一定名为“新疆褐牛”。

据记载,早在1935~1936年间曾引入瑞士褐牛在伊犁、塔城地区选行杂交改良。但有计划的大量杂交改良和育种工作是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的。1951~1956年自治区先后引进数批阿拉托乌牛和少量的科斯特罗姆牛,加强充实了原有的种畜场及国营人工授精配种站,在伊犁、塔城、阿勒泰、石河子、昌吉、乌鲁木齐、阿克苏等地区,进行杂交改良。现在达到90多万。

分布范围

新疆褐牛中心产区位于新疆伊犁河谷及塔额盆地。主要分布于伊犁州昭苏县、特克斯县、巩留县、新源县、尼勒克县和伊宁县,以及塔城地区裕民县、塔城市、额敏县;在阿勒泰、昌吉、哈密、巴州等其它地区也有少量分布。现有种群规模为120多万头,其中符合品种标准的新疆褐牛约占30%,其它为新疆褐牛的改良牛。

形态特征

新疆褐牛属乳肉兼用型,体格中等大,体质结实,被毛、皮肤为褐色,色深浅不一。头顶、角基部为灰白或黄白色,多数有灰白或黄白色的口轮和宽窄不一的背线。角尖、眼睑、鼻镜、尾尖、蹄均呈深褐色。各部位发育匀称,头长短适中,额较宽,稍凹,头顶枕骨脊凸出,角大小适中,较细致,向侧前上方弯曲呈半椭圆形,角尖稍直。颈长短适中稍宽厚,颈垂较明显。鬐甲宽圆,背腰平直较宽,胸宽深,腹中等大,尻长宽适中,有部分稍斜尖,十字部稍高,臀部肌肉较丰满。乳房发育中等大,乳头长短粗细适中,四肢健壮,肢势端正,蹄固坚实。

主要价值

产乳性能

新疆褐牛在伊犁、塔城牧区草原全年放牧饲养,产乳量受天然草场水草条件的影响,挤乳期多集中在5~9月青草季节。挤乳期的长短也与产犊月份有关,牧区一般按挤乳150d计算产乳量,城郊奶牛场以305d计算产乳量。牧区育种场在常年补饲的情况下,最高日产乳量有高达30kg的,如母牛第3胎305d产乳5162kg。在城郊育种场全年舍饲情况下,母牛第1胎268d产乳5212kg。

产肉性能

伊犁新源县2010年9月11日~2011年9月20日测定1.5岁阉牛7头,中等肥度经70d舍饲育肥,始重平均205.3kg,末重平均278.3kg,平均每头增重73.0kg,日增重1043g,平均屠宰率52.5%,净肉率41.8%,骨肉比1:3.80。

生长繁殖

新疆褐牛在放牧条件下,6月龄左右有性行为。母牛在2岁、体重达250kg时初配,公牛在1.5~2岁、体重达330kg以上时初配。母牛发情周期21.4d(16~31.5)d,发情持续期1~2.5d。据统计,公犊257头平均妊娠期为286.5d(261~299)d,母犊274头平均妊娠期为285d(273~298d)。配种方法因目前条件不一,冻精、常温人工授精、自然配种并用。一般在5~9月配种旺期多采用人工授精,其他期间多采用自然交配。

适应性

新疆褐牛对于恶劣的气候和粗放的饲养条件,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耐严寒酷暑和粗放饲养,放牧性能好,抗病力强,为其他引入品种的杂种牛所不及。特别是在与本地黄牛几乎同样粗放的饲养条件下,新疆褐牛保持了原有当地品种的适应能力,并具有较高的产乳和产肉性能。所以新疆褐牛广布全疆各地,并受到广大农、牧民的喜爱。它的肢蹄健壮、坚实,能在海拔2500m高山、坡度25°的山地放牧,冬季被毛密、长毛底部密生绒毛,既可在-40℃、雪深20cm的草场上拱雪采食牧草,也能在海拔低、气温高的吐鲁番盆地生存。在一般放牧饲养条件下(中等草场全天放牧不补饲草料),冷季保膘能力与本地黄牛相同。但在草场、棚圈条件很差,甚至饥寒交迫时,由于新疆褐牛个体较大,需要营养多,比本地黄牛掉膘快。在抗病力方面与本地黄牛相同,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新疆褐牛由于饲养条件的限制,在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上还有较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

改良状况

1998年以来,新疆畜牧部门采取了相应措施,加强了对新疆褐牛的选育和改良工作。首先,1999年利用“948”项目引进纯种美国瑞士褐牛冻精及胚胎对新疆褐牛进行了杂交改良,着重对产奶量偏低这一性状进行异质选配。通过几年来对美国褐牛冷配后代改良效果的调查,发现其生长发育状况、体型外貌、产奶、产肉等生产性能均远远优于同年龄阶段的新疆褐牛后代,改良效果明显。第二,为加强新疆褐牛的选育提高工作,在伊犁河谷地区和塔额盆地等广大牧区狠抓新疆褐牛的品种改良工作;第三,在新疆主要的新疆褐牛核心育种场,建立了新疆褐牛良种繁育体系;第四,改变传统草原利用方式,在草原牧区实行牛羊分群、划区轮牧,集中冷配、集中管理的办法,改进新疆褐牛的饲养管理,对新疆褐牛生产性能的提高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饲养管理

种公牛

新疆褐牛种公牛的使用年限为6~8年,在7~8月龄时开始挑选后备公牛进行饲养。饲养时要使种公牛的体况与体型达到一定的要求,在体型上要求种公牛的体质健壮,胸部宽厚,骨骼强壮,肌肉发达,体重在200kg以上。饲养时要单圈饲养,饲料要求营养全面,粗、精饲料搭配饲喂。先喂粗饲料,再喂精饲料,同时要保证有充足且清洁的饮水。做好种公牛日常的清洁工作,每天都要刷拭牛体1~2次,不但可起到清洁的作用,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提高性欲。一般种公牛饲养到16月龄可以进行人工采精,18月龄即可参与配种,在使用种公牛时要注意配种和采精频率,可每周采精2次。

种母牛

后备母牛

在新疆褐牛生长发育到7~8月龄时开始选择后备母牛,要选择那些体格健壮,个体相对较大,腹围大而圆,无遗传疾病,母性良好的母牛留为种用。在饲喂时要控制好后备母牛的体况,不可饲喂过肥,可以每天饲喂2kg全价料,4~5kg的青干草,一般饲养23月龄时即可参与配种。

妊娠母牛

这一阶段关系到自身的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新疆褐牛的妊娠期为9个月左右,前6个月为妊娠前期,这一阶段胎儿的生长发育较慢,提供的营养仅维持母牛自身所需即可,保持中等偏上的膘情;妊娠后期为最后的3个月,这一阶段是胎儿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所需要的营养较多,并且母牛泌乳也需要在这一阶段储备营养,这一需求对于初产母牛来说更高,饲喂以保证母牛在产前体重增加45~70kg为标准。在放牧饲养方式下,要选择地势平坦,牧草丰富的地方放牧,如果是枯草季节则要做好补饲工作,以保证妊娠期的营养需求。对于舍饲饲养,则要选择优质的饲料,以饲喂青粗饲料为主,搭配饲喂精饲料,严禁饲喂发霉变质、冰冻的饲料和饮用冰水。另外,在产前15天就要将妊娠母牛转入产房,并做好产前的检查工作,包括母牛和胎儿的健康情况。要保持产房内的环境卫生,做好清洁与消毒工作,防止分娩时感染病菌而患生殖系统疾病。

哺乳母牛

泌乳早期营养的供给要满足产奶所需,提供充足且合理的营养,以保证犊牛健康的生长发育。在泌乳末期随着哺乳母牛产奶量的不断下降,犊牛开始采食饲料,对母乳的需求量减少,可以缩短哺乳时间,这一阶段饲养管理的目的是促进母牛在断奶后卵泡的发育和正常的发情,为下一个繁殖期作准备。

犊牛

做好初生犊牛的护理工作,先将鼻、口内的黏液擦干,及时抢救呼吸不正常的犊牛,将脐带剪断,消毒。然后让母牛将犊牛身上的黏液舔干,以增进母子的感情,还可促进胎衣和恶露的排出。尽早让犊牛吃上初乳,以获得母源抗体,并利于胎粪的排出,最迟不要超过出生后2h。对于吃不到初乳的犊牛则进行人工辅喂,以保证犊牛获得充足的营养,确保健康。人工喂奶时要做到定时喂奶,并在喂奶后将嘴周围擦干净,避免相互舔舐传染疾病。

犊牛在生长到3周龄时即可以训练采食饲料,最初可与牛奶或调味品混合涂抹在犊牛的口、鼻进行诱食,使其慢慢的接受采食饲料,以促进犊牛瘤胃的发育。随着犊牛的生长发育,待到7~10周龄时可减少吃奶的次数,同时增加采食饲料的次数,但注意不可过多,否则会引起消化不良。在到90日龄时可进行断奶,完全的饲喂饲料,或放牧采食青草。随即可转入育成牛阶段。

育成牛

育成牛在饲养时要按照年龄、性别、体重等进行分群饲养,以便于管理。7~8月龄时可进行后备种牛的挑选,其他则作为育肥牛。这一阶段褐牛的瘤胃功能已基本完善,并且这一阶段是育成牛骨骼、肌肉发育最快的时期,要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选择多种饲养方式,包括完全舍饲、舍-牧结合、放牧的方式,在管理上要求加强运动,增加体质。

育肥牛

育肥牛可以选择12~18月龄的架子牛,进行持续育肥饲养,以达到一定的体重和标准。饲养方式可以选择舍饲拴系饲养、放牧加补饲或者放牧与舍饲相结合的方式,一般根据要求饲养到18~30月龄即可屠宰或出售。育肥前要做好准备,将圈舍和用具清洗干净后进行全面的消毒。保持舍内适宜的环境,要求冬暖夏凉。将育肥牛按年龄、体重、性别、膘情等分群饲养。在饲养时要注意营养的全面,在育肥过程中要定期的称重,以便能及时调整饲喂方式和营养。

获得荣誉

2020年5月29日,新疆褐牛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1]

品种形成史

新疆褐牛是于1935~1936年以从前苏联引进的数批阿拉托乌牛和少量科斯特罗姆牛为父本,以当地哈萨克牛为母本杂交选育而成。新疆褐牛有计划、大量地杂交改良和育种工作则是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的。新疆解放后,于1951~1956年成立了国营种畜场,建立了人工授精配种站,在伊犁、塔城、阿尔泰、石河子、昌吉、乌鲁木齐、阿克苏等褐牛较为集中的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杂交改良。到1958年,全自治区已广泛开展了新疆褐牛的育种和改良工作,塔城地区、乌鲁木齐等重点地区和种畜场都制定了育种方案。1979~1983年间,又从西德和奥地利引进了三批瑞士褐牛用于纯种繁育和杂交改良。1979年以来,先后制定了新疆褐牛鉴定标准、育种计划、品种归属办法,同时成立了育种协作组,有力推动了品种改良和品种的形成。但由于地域分布不同,曾被称为伊犁牛、塔城牛和其他地区的褐牛。为了统一名称,这些牛曾经也被称为新疆草原兼用牛。1983年国家农业部颁布了新疆褐牛品种标准,批准该新品种通过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