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全唐诗

作品体裁

杂言古诗

作品类型

思妇闺怨

主题

离别

主题

闺怨

主题

感伤

主题

时光

主题

相思

写景

船帆

人物

侠客

人物

丈夫

人物

妻子

作品赏析

这首诗诗人采用五、七言相间的形式,以“嫁商贾”“却愁苦”为线索,用一个女子的口吻,诉说自己委身于重利轻别的商贾的不幸与懊悔,表现她对婚姻幸福的真切向往。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开头六句为第一部分。这一部分描写女子对婚姻生活的美好愿望与残酷现实的巨大感情落差:回忆起以前未嫁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娇柔的小女子,纵有思春之心,也能够自我控制这份感情。即使谈到嫁人找夫婿这件事,也是企盼着能消解我心头长久的相思之苦。哪知今日为了婚后的幸福生活,嫁给了一个经商的男人,却令我遍尝了人间的愁苦。

接下来十句为第二部分。这一部分实写身为商人的丈夫经商下扬州多年不归,相思之苦使女子肝肠寸断,心中充满了对丈夫的怨恨:自从结为夫妻以来,他何曾一日在家待过?去年他下扬州时我在黄鹤楼前为他送行。眼看着载着他的帆船渐渐远去,我的思念之心也随着这滔滔流淌的江水追逐着他而去。本来说好了只去一年就回来,谁知道现在已经过了三年还没有他回来的消息。让我这小女子被相思之苦折磨得愁肠欲断,心中对这绝情丈夫的怨恨之情就如悠悠的江水绵绵不绝。

最后十八句为第三部分。这一部分女子将自己的遭遇通过与“东邻西舍”和“当垆女”的幸福生活的对比具体表达心中对杳无音讯的丈夫的怨恨情绪:与我丈夫一起出发去经商的东邻西舍的人家,南来北往地奔走也不到一个月就回来了。我却不知道自己的丈夫如今游荡在哪里,他为什么就音讯断绝呢?我于是前往南浦,想打听一下是否有江夏西边长江中过来的商船。正好遇见一个装扮靓丽,年方二八的与丈夫相亲相爱的卖酒的少妇。与此相比,同样是为人之妻,唯有我形单影只,子然一身,让我心中平生许多悲凄之情。我如今是对镜垂泪,逢人就哭,真是后悔莫及。还不如当初就嫁给一个轻薄少年,至少能与他日夜相随,早晚相伴。我悔恨自己做了商人之妇,在多年别离的生活中消耗了美好的青春。如今正好是夫妇俩同欢乐的大好时光,夫君却一去不回,我的青春容华逝去又有谁能知道呢?

全诗前后照应,脉络贯通,既表达了女主人公对薄情丈夫的怨恨之情,又赞扬了她对婚姻生活的合理要求。[3]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间游江夏(今湖北武汉武昌)时。据郁贤皓主编《李白大辞典》所附“李白年表”,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李白作《江夏行》。[2][1]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自言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汉飞将军李广后裔,西凉武昭王李暠之后,与李唐皇室同宗。

李白曾经在天宝元年(742年)供奉翰林,后因得罪高力士而离开宫中。天宝十一年(752年),李白北上途中游广平郡邯郸、临洺、清漳等地。十月,抵幽州。初有立功边疆思想,在边地习骑射。后发现安禄山野心,登黄金台痛哭。不久即离幽州南下。安史之乱爆发时,李白游华山,南下回宣城,后上庐山。至德元年(756年),李白被三次邀请,下山赴寻阳入永王李璘幕僚。永王触怒唐肃宗被杀后,李白也获罪入狱。幸得郭子仪力保,方得免死,改为流徙夜郎(今贵州关岭县一带),在途经巫山时遇赦。李白遇赦后在江南一带漂泊,于宝应元年(762年)病逝于寓所,终年61岁,葬当涂龙山。元和十二年(817年),宣歙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当涂青山。

李白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活跃于盛唐,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合称“李杜”,被贺知章惊呼为“天上谪仙”、“李谪仙”。

李白的作品想象丰富,浪漫奔放,意境独特,才华洋溢,在诗歌的艺术成就被认为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其诗作在全唐诗收录于卷161至卷185,有《李太白集》传世。

查看更多

参考资料

[1] 江夏行 ·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2021-12-28][2] 詹福瑞 等 . 李白诗全译 . 石家庄 :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 310-312 .[3] 周啸天 等 . 唐诗鉴赏辞典补编 . 成都 :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0 . 155-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