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阳台帖》是唐代诗人、书法家李白于天宝三年(744年)创作的纸本墨迹草书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上阳台帖》为李白自书其四言诗,共25字,既概括了王屋山高耸峻拔之势和源远流长之水,亦通过赞颂司马承祯的作品,抒发了作者对其的仰慕之情。全卷苍劲雄浑而又气势飘逸,用笔纵放自如,快健流畅,法度不拘一格,一如李白豪放、俊逸的诗风。全贴结体亦参差跌宕,顾盼有情,奇趣无穷。

《上阳台帖》为李白书自咏四言诗,是李白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亦是国家一级文物中的“国宝”,被称为“一级甲”。

中文名

上阳台帖

作者

李白

创作时期

天宝三年(744年)

规格

纵28.5cm,横38.1cm

收藏地

北京故宫博物院

类型

草书

材质

纸本

字数

25字

作品内容

释文

局部图

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2]印跋

引首为乾隆题“青莲逸翰”四个大字,帖前隔水上有徽宗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七字。

卷前后及隔水上钤有宋赵孟坚“子固”、“彝斋”、贾似道“秋壑图书”,元“张晏私印”、“欧阳玄印”以及明项元汴,清梁清标、安岐、清内府,近代张伯驹等鉴藏印。

后纸有宋代徽宗,元代张晏、杜本、欧阳玄、王馀庆、危素、驺鲁,清代乾隆皇帝题跋和观款。

宋徽宗赵佶跋文为:“太白尝作行书乘兴踏月,西入酒家,可觉人物两望,身在世外一帖,字画飘逸,豪气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诗鸣也。”

元代张晏跋曰:“谪仙尝云:欧、虞、褚、陆真奴书耳。自以流出于胸中,非若他人极习可到。观其飘飘然有凌云之态,高出尘寰得物外之妙。尝遍观晋唐法帖,而忽展此书,不觉令人清爽。”

元代书法家欧阳玄题诗云:“唐家公子锦袍仙,文采风流六百年。可见屋梁明月色,空余翰墨化云烟。”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唐代是中国书法草书体发展的一个巅峰。初唐时期,太宗李世民即大力倡导学习王羲之,并带头习王,开清新活泼书风,也从此奠定王羲之书圣之地位。而后有孙过庭、李怀琳等草书大家,源于二王,又有创新,笔法丰富而多变,发展完善了二王草书的技法系统。及至盛唐时期,那更是对草书尊崇有加,皇宫内府,大臣公侯,士大夫及有文化一族,谁都能挥洒几笔草体,可谓大唐草书之盛世。李白亦是在当时涉草并取得一定成就之士。其草书来自张旭一脉,且风格飘然有仙气。

创作缘由

李白于开元十二年(724年)出蜀游三峡,至江陵遇道士司马承祯,得到司马承祯赞赏。后唐玄宗命司马承祯王屋山建立道观,并题写匾额。而司马承祯不仅道术精深,而且诗、书、画皆有极高造诣,擅长山水画。天宝三年(744年),李白与杜甫、高适同游王屋山阳台观,并来此寻访司马承祯,待到达阳台观后,方知司马承祯已经仙逝。不见其人,惟睹其画,故有感而书《上阳台帖》。

作品鉴赏

点画

《上阳台帖》其点画如行走在云烟之中,大有收天下于一纸的旷达情怀。书法作品作为心理节奏和性格的折射,《上阳台帖》中的每一个墨点、每一根线条都很自然地渗透着李白的这种性格,表现了李白官场绝望后的一种清壮沉雄、自然放达,正如作品中所书:“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其性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上阳台帖》书法苍劲雄浑,气势飘逸,落天纵,笔力劲健,收笔处一放开锋,用笔纵放自如,快健流畅,其用笔于苍劲中见挺秀,意态万千,是《李白墓碑》中所称的“思高笔逸”的真实写照。

结体

《上阳台帖》其字宽博开张,稚拙而又放逸,其结体亦参差跌宕,顾盼有情,奇趣无穷。

纵观全帖二十五字,字的长短大小悬殊,“山、水、千、非、有、壮、十八日、上、书、太白”都十分短促,而“高、万、老、笔、清、台”则一字顶俩、顶仨。这是很难安排的,作者是靠结构的奇特来显示生的,如“十八日上”四字,有平整欹侧,有仰盼跌宕,笔短而意长。而字长者,作者并不将其压缩,而是任其舒展,特别豁达的是“老”字与“台”字,两个撇如逞雄使气一般地挥下,成了此篇最为雄肆的笔触;“何穷”二字则亦收亦放,波澜层叠、浑然一体。

章法

《上阳台帖》全篇共有草书五行,其章法大小错落,通幅跳跃动荡,浑朴饱满且又天真烂漫,给人以雄壮辽阔、气象不凡之感。雄壮辽阔在于用笔的粗犷沉着,笔笔水分充足饱满。书写时又缓缓推进,笔笔送到。

整个作品幅式很小,却体现了一种苍茫、浑厚之感,文中大字小字、小字大字相互交错,真如前人所说“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挚,痛痒相关”。

意境

局部

《上阳台帖》写得跌宕起伏,错落有致,如大江大河,突兀而至;如山石崩绝,凌空而来。看似漫不经心,随意所书,实则格律森严,神形逸荡。“山高”两字,犹如空中坠石,体现出一种险疾之势。“非有老笔”四字中的“非”字写得扁而放纵,“有”字则写得小而含蓄,“老”字突然沉笔挥洒,放胆伸毫,将上述诸字轻轻托了起来。再如“情”字和“台”字,看似结构并不平稳,似有摇摇欲坠之状,然而,正是在看似颠簸之中营造出的稳健才有韵味。“情”字重心略有倾斜,最后一点又恰到好处地把险势拉了回来,真是令人叫绝。“台”字的一横同样也起到了这种于险疾中求平整的作。整幅作品就像李白的诗歌一样,是跳跃的、非常态的,但又充满了激情,充满了迈,与“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意境相似。

同时,《上阳台帖》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就内容说,令人朗朗上口:“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一派苍茫大气,而形式也极相辅。

作品评价

明代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如凤翥鸾翔,似奇反正。”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常保立:“太白以诗文青史第一行世,不特书法。白此帖中,唯质成文,援笔墨中锋引带,驭锋直冲拔真气,点承暗筑运斤风,沉着痛处,出者进也,纵勒驰掣间:煌煌然,若熔出冶,随地流走,真大德曰生也。”

现代书画家、文物鉴定家启功:“此帖有李白名款,有宋徽宗亲题签和跋,用笔不循故常,天马行空,吻合于李白诗风豪迈不覊,宜为太白真迹。”

作品影响

《上阳台帖》为李白书自咏四言诗,是李白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亦是国家一级文物中的“国宝”,被称为“一级甲”。

李白留有诗歌九百多首,豪迈奔放,别具一格。而其书法则是其诗歌流传的重要载体,亦其诗歌重要的流传途径。由其亲笔抄写,且现存下来的《上阳台帖》更是弥足珍贵。抚摩观之,诗如其人,书亦如其人也。故《上阳台帖》对于李白及其诗的艺术特质和渊源的把握意义重大。

历史传承

递藏

《上阳台帖》北宋时曾入宣和内府,后归贾似道,元代经张晏处,明藏项元汴天籁阁。清代先为安岐所得,再入内府,清末流出宫外,民国时入张伯驹手。新中国成立后,张伯驹将《上阳台帖》赠给毛泽东。[1]1958年,毛泽东自己立下规矩,党和国家领导人所收礼品一律缴公,所以,这件《上阳台帖》即被送到北京故宫博物院,转交故宫博物院,后一直为其所收藏。

著录

《上阳台帖》在清代顾复《平生壮观》、清内府《石渠宝笈》、安岐《墨缘汇观》、吴湖帆《吴式书画记》等处均有著录。

重要展览

2009年9月3日—11月1日,北京故宫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而推出“故宫藏历代书画展”第六期,《上阳台帖》为展览精品之一。

2018年4月2日—5月6日,在北京故宫武英殿举办的“予所收蓄·永存吾土——张伯驹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展”上,《上阳台帖》作为精品之一展出。

作者简介

李白像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亦工于书法,有《上阳台帖》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