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唐诗三百首

作品体裁

七言绝句

作品类型

赠友送别

课本阶段

一年级下

地点

桃花潭

作品赏析

1.4万次播放01:42儿歌多多儿歌舞蹈 赠汪伦 国学律动舞蹈 今天在幼儿园跳舞了么1.4万次播放01:28听儿歌《赠汪伦》,感受李白和汪伦真挚友情的见证!1万次播放02:24古诗76-赠汪伦5546次播放00:34#赠汪伦 原创#古诗手势舞,唱、读皆可,记得帮孩子收藏!#启蒙

此诗是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7]

前两句描写的是送别的场面。“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诗人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那种语言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后两句是抒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 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6]

李白《赠汪伦》的表现特点是:坦率,直露,缺少含蓄。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而《赠汪伦》从诗人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5]

创作背景

1万次播放04:48小学一年级语文重点古诗解析12:赠汪伦985次播放05:17李白究竟经历了什么,才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赠汪伦》|百家讲坛825次播放01:01诗词小白|60秒学会一首古诗词——赠汪伦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李白游桃花潭。当时猷州(今安徽省泾县)桃花潭村豪士汪伦得知李白欲来,便热情写信邀请他访问桃花潭。李白在桃花潭逗留数日,主人以桃花潭米酒款待之,李白和汪伦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汪伦赠李白名马八匹、官锦十段,并亲自带领村人为他送行。诗人即作《赠汪伦》绝句一首,表示致谢。后人为李白和汪伦的友谊.在青戈江边建了踏歌古岸阁和太白楼等,以志纪念。[4]

作品评价

《唐诗别裁》: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

《唐诗笺注》:相别之地,相别之情,读之觉娓娓兼至,而语出天成,不假炉炼,非太白仙才不能。“将”字、“忽”字,有神有致。

《网师园唐诗笺》:深情赖有妙语达之。

《诗法易简录》:言汪伦相送之情甚深耳,直说便无味,借桃花潭水以衬之,便有不尽曲折之意。

《诗式》:首句从“李白欲行”起,下一“将”字,则已在舟中而尚未行也,此就题起格。二句岸上有“踏歌声”,汪伦送李白也,伏下“送我”二字之根,承首句起。三句“桃花潭水深千尺”,兴下“情”字;三句转变,虽系兴字诀,却实接也。四句言汪伦之情更深于挑花潭水;虽深至千尺而不及汪伦之情之深,非为潭水言,特借以形容汪伦之情。“深千尺”三字已写足,下句拍上,更得势。所谓四句发之如顺流之舟者,于此可悟矣。(品)宛转。[2]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自言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汉飞将军李广后裔,西凉武昭王李暠之后,与李唐皇室同宗。

李白曾经在天宝元年(742年)供奉翰林,后因得罪高力士而离开宫中。天宝十一年(752年),李白北上途中游广平郡邯郸、临洺、清漳等地。十月,抵幽州。初有立功边疆思想,在边地习骑射。后发现安禄山野心,登黄金台痛哭。不久即离幽州南下。安史之乱爆发时,李白游华山,南下回宣城,后上庐山。至德元年(756年),李白被三次邀请,下山赴寻阳入永王李璘幕僚。永王触怒唐肃宗被杀后,李白也获罪入狱。幸得郭子仪力保,方得免死,改为流徙夜郎(今贵州关岭县一带),在途经巫山时遇赦。李白遇赦后在江南一带漂泊,于宝应元年(762年)病逝于寓所,终年61岁,葬当涂龙山。元和十二年(817年),宣歙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当涂青山。

李白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活跃于盛唐,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合称“李杜”,被贺知章惊呼为“天上谪仙”、“李谪仙”。

李白的作品想象丰富,浪漫奔放,意境独特,才华洋溢,在诗歌的艺术成就被认为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其诗作在全唐诗收录于卷161至卷185,有《李太白集》传世。

查看更多

参考资料

[1] 赠汪伦 ·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2021-12-28][2] 陈伯海 . 唐诗汇评(上)[M] . 杭州 :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5 . 284 .[3] 悦读坊主编 . 如歌的诗词曲赋 下 插图版 . 武汉 :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09 . 180 .[4] 晨曦主编 . 中国古代诗词名作欣赏 . 青岛市 :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2017-01 . 162 .[5] 周啸天著 . 啸天说诗 2 江畔何人初见月 . 成都 :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05 . 300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