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全唐诗

作品体裁

七言古诗

作品类型

忧国忧民

主题

感叹

主题

民生

主题

悲愤

写景

写风

写景

写雪

四季

冬天

动物

动物

动物

大雁

河湖

洞庭湖

作品赏析

这首诗流露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痛苦生活的关怀和对时局的忧虑,揭露深刻,感愤深广,是杜甫晚年极富现实意义的一篇力作。全诗前四层各四句,末用二句作结,共五层。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首句承题,点明时令节候。“潇湘洞庭”,点出诗人行经之地。一年将尽,北风呼啸的洞庭湖上,雪花纷纷扬扬。诗以景入,开篇就勾勒出一幅天寒地冻、惨淡惨冷的背景。写岁晏景事,为全诗写时事创造气氛。

“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三、四两句直写眼前情景,渔父网冻捕不成鱼,莫徭出于无奈而射雁,既表现百姓生活之艰难,也流露出诗人的悯农之情。

“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太伤农。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柚茅茨空。”高车驷马的达官贵人吃厌了酒肉的腐化生活与男耕女织的农民终年辛勤却一无所有的惨状,构成鲜明的对比,这就深刻地暴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道出了人间的不平。前四句伤穷民之渔猎者,此四句又伤穷民之耕织者,再以民生为念,令人感泣。

“楚人重鱼不重鸟,汝休枉杀南飞鸿。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莫徭射雁不能换来收入以改变穷困处境,等于白害了鸿雁生命,所以说“枉杀”。诗用“汝休”二字,有劝诫之意,语气沉郁,表现了诗人对飞鸿的同情,同时使人联想起民间“哀鸿遍野”的惨境。前面已描写了百姓生活之苦,又“处处”迫于赋敛之困,以至卖儿鬻女。“况闻”有进一层之意。这就进一步揭露了官府横征暴敛,写出剥夺者对百姓的残酷压榨已到了忍无可忍的境地。

“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铜。”天宝以后,地主商人盗铸益甚,在青铜里掺和铅锡,牟取暴利。官府听之任之,所以说“今许”。通过今昔对比,揭露朝廷钱法太坏,语意极为愤激。

“刻泥为之最易得,好恶不合长相蒙。”揭露中有讽刺,入木三分,有力地抨击了当时朝廷政策,申明必须禁止私铸恶钱,以保护人民利益。如此仗义执言,反映了诗人对人民疾苦深切的关注和同情。

“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诗首从岁暮所见写起,诗末以岁暮所闻收束,首尾呼应,表达忧乱之意。点破题旨,流露出诗人对时局的深深忧虑和对百姓生活困苦的担忧。

这首诗在艺术上用了铺叙和对比。诗以“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开启,先记诗人漂泊时地,然后铺陈展叙其见闻,或写人记事,慨叹今昔;或揭露权贵,抨击朝政;或言志抒情,伤时忧国,回环往复,变化多端,各尽其妙,非大手笔莫办。其间,又常用简练的语言表现极为丰富的社会内容。如“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柚茅茨空”,“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等,都概括了封建社会两种阶级的对立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战乱中的基本面貌,诗人通过描写百姓情况反映出当时形势混乱,也表达出了浓浓的忧国忧民的情感。[5]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是杜甫晚年移家于舟中,漂泊在长江湘水上的诗作。安史之乱以后,唐朝时局仍一片混乱。藩军镇压割据,军阀混战,各种各样的税务使百姓灾难深重。大历三年春,杜甫已五十七岁,携家人从夔州(今重庆奉节)出三峡,这年冬天舟次岳州(今湖南岳阳),有感于世乱民穷,作此诗以记。[5][1]

作品评价

明代陆时雍《唐诗镜》:杂沓郑重,是老人语致。

明代王嗣奭《杜臆》:此亦不绳削,想到即书。盖偶一为之,以极诗之变。似亦嫌于伤时,故为颠倒其语,非老人语皆然也,学之便误。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声哀厉而弥长,其气之老,正在参错中。

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起势飘然,“网冻”“弓鸣”,书所见也,已引动民穷意。中段具属议论,以“军食”“伤农”作提笔。

清代杨伦《杜诗镜铨》:邵云:似杂似复,正得歌谣之遗。渔、徭、农三项,叙得昔落变化(“渔父天寒”六句下)。[6]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男,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历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查看更多

参考资料

[1] 岁晏行 ·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2021-12-28][2] 詹福瑞主编 . 大学语文 . 保定 : 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0 . 120 .[3] 袁慧光 . 杜甫湘中诗集注 . 长沙 : 岳麓书社 ,2010 . 12-14 .[4] (唐)杜甫著;胡汉生编著 . 杜甫诗译析 . 西安 : 三秦出版社 ,1996-11 . 270 .[5] 陈贻焮 . 杜甫评传(下) . 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969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