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调是民间曲调名。是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古老曲牌。在清代大型俗曲总汇《白雪遗音》中,马头调是其中唯一一首有工尺谱传世的曲牌,因此显得更加珍贵。马头调是主要流行于码头一带的一类曲牌,其具体音调属于名同曲异的范畴。

中文名

马头调

外文名

The horsehead adjustable

别名

码头调

起源时间

清初

代表作品

白雪遗音

流行地域

码头

拼音

mǎ tóu diào

内容

故事类、爱情类、劝诫类、遣怀类、世风民俗类和文字游戏类等多种形式

简介

马头调是很受艺人们喜爱的一种小曲,是沿着运河流传到北京的。流传在临清以南的叫南马头调,流传在河西务、通县一带的叫北马头调。近代戏曲、曲艺研究学者傅惜华认为马头调可能是由寄生草演变而来的。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北京只有瞽目艺人姜蓝田会唱马头调,姜逝世后遂失传。京韵大鼓演员刘宝全擅唱南板马头调《白猿偷桃》,曾担任过刘宝全弦师的白凤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唱段传授给中央广播说唱团赵玉明、新岚云演唱,有录音保存。

历史渊源

马头调

马头调之名或由“码头调”衍误。人们常说唐诗、宋词、元曲,而明清以来可以与之比对的则是沿海一带由南到北如野草一般丛生的民歌小调。它们不仅文辞率真本色,曲调也丰富生动。特别是其中的情歌更是洋溢着个性情采和追求自由平等的社会心声。所谓马头调正是沿运河由艺人跑码头相互影响南北交流而成气候的时调小曲。

它们最初只是短小精悍的单曲,渐渐便把许多单曲发展连缀成中篇。内容也由反复吟咏的抒情歌向更具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叙事歌过渡。马头调分南北两路,大抵以河北、山东为界,北路更为慷慨激越,南路则曲致委婉。刘所钟情的自是南路。白凤鸣说天津是大码头或由通州沧州舶来,或经德州、临清、聊城、济宁而进徐州、扬州。

除去南来北往的商船,还有即将就任或回家省亲的官员,以及漂泊归来的游子。比如从天津至临清至少有半月多的行程。在这寂寞难捱的日子,马头调艺人正可上船慰其倦惫。由短段向中篇的发展是自然而然的。一部《白蛇传》从“游湖借伞”开始系扣儿到最后“状元祭塔”解扣儿十来个关目,每天一个“灯晚儿”,伴顾主从津门到临清上岸登陆。艺人也随舟吃住,并不时地再穿插些抒情短歌,曲调既有传承更多变异,几乎难分单一源头而是杂糅融合一起,成为一种南北咸宜的调子。

其中艺人的加工创造不容忽视。等这个码头到岸了,艺人们便在此地住店打一块地演出一阵,等着为将要回去的另一商船雇用。所以马头调实际是艺人穿针引线集体加工的“五方元音”,它们几乎是无迹可寻的“白雪遗音”了。但天津这一宝地似乎仍可见其踪影。最近十三届“津门曲荟”中,有青年演员杨云唱的《春花词》,便是寻踪辨迹的一例。

艺术特点

马头调

清初开始在北京城区传唱,又作码头调。盛行于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道光八年(1828)华广生编选的《白雪遗音》刻本中共收入马头调五百一十多首,分《马头调》、《马头调带把》、《马头调带把湖广调五更》等不同形式。唱词内容以情歌为多,共有四百三十多首,如《卖相思》、《独自一人》等。

其他有从戏曲故事改编的《凤仪亭》 、《醉打山门》等几十首;讽刺贪官、赃官的政治歌谣《不认的粮船》和《李毓昌案》两首;描述风光景物的有《济南八景》、《元旦》等十几首;《戏名》、《古人名》等游戏文章十五首。当时多由歌童演唱,后来才出现专业的盲艺人。清代嘉庆二十四年(1819)学秋氏在《续都门竹枝词》中曾有“秋波临去转难当,白眼看它顾曲郎。一自‘马头勾调’盛,瞎姑镇日瞎奔忙”的诗句。据白凤鸣(1909-1980)回忆,马头调“是运河南北流通时艺人在客、货船中演唱的一种小曲。流行于河北武清到通县一带的称‘北板马头调’;流行于沧县、德州、郑家口、临清一带的,称‘南板马头调’。”(见《鼓王的三绝》,载《曲艺》1981年四期)。

马头调的曲调,《白雪遗音》卷首刊有其工尺谱。据清末民初人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记载:“其腔调仅七个,倒换用之而已。不好听,然唱者最费力。凡师之教徒,多以此为课程,练习音与气也。近来无唱者,以不受欢迎故耳。”这种说法指的应是北板马头调。南板马头调则曲调徐缓、婉转动听。杨懋建在《梦华琐记》中提到:“京城极重马头调,游侠子弟必习之。硁硁然,□□然,几与南北曲同其传授,其调以三弦为主,琵琶佐之。”作为一个独立的曲种,马头调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在北京的广播电台广播,旗籍出身的演员韩洁远(原名恒杰远),凭每天深夜在电台自弹自唱南板马头调享有盛名,擅唱的曲目以戏曲故事为主,有《藏舟》、《游湖》、《合钵》、《水斗》、《祭塔》等。

时调小曲虽然名目繁多、丰富多彩,但在曲体结构上它基本上属于短小的只曲。在激烈的舞台竞争中,仅专唱短小的只曲很难占领舞台,所以曲艺界专唱小曲的艺人越来越少。唱小曲的艺人后来都掌握了八角鼓、单弦儿等几种活儿,发展成有名的大鼓、单弦儿的艺术家了。荣剑尘先唱小曲,后来是著名的八角鼓唱家;以唱小曲出名的顾荣甫、尹福来,后来成了拆唱八角鼓的行家。

发展现状

马头调

马头调马头调是一个古老调子,在江苏、山东、华北、天津等地都有传唱,据传说是水路码头上梢工们传唱的腔调。在北京有南板、北板之分,南板的腔调细腻哀婉节奏明快,北板的腔调古朴典雅节奏平缓。南板马头调常演的曲目有《藏舟》、《游湖》等,北板马头调的常演曲目有《大观园》 、《大春景》等。

乾隆年的《霓裳续谱》、嘉庆年的《白雪遗音》选录的马头调很多,《百本张抄本》中有二百五十多段。还是一种“马头调带把儿”,就是把马头调拦腰截断在其中加上流行时调小曲,如“湖广调五更儿”等不同形式的唱法。

马头调在清同治年间还很盛行,清末的子弟票友中还有很多人能唱,民国初年擅长此曲的票友已不多了。北京朝阳庵胜国遗音子弟八角鼓票房的老票友韩洁远最擅长唱“北板马头调”。

当时有一支岔曲叫《八角鼓子弟规》,主要内容是子弟票友自嘲走局演堂会的目的和演出的具体曲种。唱词如下:票友为吃饭,生意为要钱。至于那场面规矩都是一般,离不开说、学、逗、唱、吹、打、拉、弹。(过板)“快书”、“大鼓”、‘‘岔曲”、“单弦”,要唱“拆活”,(卧牛)必须要改头换面,九龙闹海把大碗变.“马头调”有点儿要失传。

该曲除了介绍票友走局时常演的各类曲种还单独提到了。九龙闹海把大碗变”,就是当年的“古彩戏法儿”。最后一句是“马头调有点要失传”,可见当时已经没有什么人会了。

传承价值

马头调

马头调是沿着运河流传到北京的,盛行于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流传在临清以南的叫南马头调,流传在河西务、通县一带的叫北马头调。“这种小曲,是从花船上的媚曲变化出来的。随唱的乐器,有弦子、琵琶、四弦和胡弦。”(见《人民首都的天桥》)。马头调从短小的上下句的民歌体变化到自成体系的曲艺唱段结构,有的还在唱段中夹唱其他小曲,其发展脉络比较明显,已有了独立的品格,又雅俗共赏。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北京只有瞽目艺人姜蓝田会唱马头调,姜逝世后遂失传。京韵大鼓演员刘宝全擅唱南马头调《白猿偷桃》 ,曾担任过刘宝全弦师的白凤岩将此唱段传授给中央广播说唱团赵玉明、新岚云演唱,有录音保存。

目前在天津唱马头调的是曲艺团演员杨云。她告诉记者,自己是自愿到北京向赵玉明老师学唱马头调的,责任感告诉她,这种曲种应该被继承下来。

“我1988年拜花五宝为师学梅花大鼓,1991年调入天津曲艺团。后来我有个和我半师半友的曲迷朋友,说马头调已经失传了,她很爱听,想要我学,还给了我资料。2000年,赵玉明老师到天津中华曲苑听节目,我就和他定了时间,去北京学。那时候孩子还很小,马头调的曲调以前又没学过,很陌生,头一个月才学了两句,要克服很多困难。马头调旋律性强,行腔特别委婉,演唱起来需要很多技巧。可是越难我就越感兴趣。后来终于把现在仅存的一个唱段《白猿偷桃》从表演到唱腔都学了下来。有的时候表现得不准确,老师就会告诉我小白猿是什么神态,你就要表现得像。从最初接触马头调到可以登台,总共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杨云说,她把自己所唱的马头调录音给花五宝老师听,花五宝老师也很喜欢,说为什么这么好听的曲调要失传呢?在连续两年的津门曲会上,杨云都演唱了马头调,很受欢迎。在许多喜庆场合,如金街开街,杨云都演唱了《白猿偷桃》。如今,马头调除《白猿偷桃》外又有了新曲,在第十三届津门曲会上,杨云演唱了由王永良作词,杨云和越长乐作曲的《春花词》。同时,杨云也获得了挽救濒危曲种特殊贡献奖。她说,要挽救马头调,就要在尽可能多的场合演唱,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它喜欢它,同时还需要人们付出很多力量去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