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群礁是南沙六群礁之一,又称郑和环礁、提闸滩,在南沙道明群岛正南方,为南沙群岛北部第四列环礁,在北纬10°19′—10°25′、东经114°12′—114°45′之间;长轴由北东东到南西西,长56公里,宽19公里,环礁礁盘面积达615平方公里,但出露海面的陆地面积只有0.557平方公里。

组成:太平岛、中洲礁、敦谦沙洲、舶兰礁、安达礁、鸿庥岛、小南薰礁、南薰礁及一些未命名的珊瑚礁,是南沙群岛最大的群礁。

蒋介石政权曾驻守太平岛、敦谦沙洲、中业岛等并广泛巡察,后来敦谦沙洲被南越抢去、被统一后的越南继承,中业岛被菲律宾抢去。现在中国台湾只驻守太平岛,并巡守中洲礁。

越南侵占敦谦沙洲、舶兰礁、鸿庥岛。

中国大陆驻守南薰礁和安达礁,并控制小南薰礁。

中文名

郑和群礁

主要岛礁1

太平岛、舶兰礁、鸿庥岛

拼音

Zhènghé Qúnjiāo

中国台湾控

太平岛、中洲礁

原陆地面积

0.557平方公里

中国大陆控

南薰礁、小南薰礁、安达礁

外文名

Zheng He Reefs

地理所属

南沙群岛里南沙六群礁

长宽

长56公里,宽19公里

环礁面积

615平方公里

越南兵控制

敦谦沙洲、舶兰礁、鸿庥岛

主要岛礁2

南薰礁、安达礁

别称

郑和环礁、提闸滩

名称来源

1935年中国政府公布名称为铁沙礁。

1947年中国政府公布名称为郑和群礁。

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第10期《中国地名委员会受权公布我国南海诸岛部分标准地名》中,公布正式名称为郑和群礁。[1]我国明代航海家郑和于1405年至1433年曾先后七次率领大型船队下西洋,为纪念郑和功绩,故名。

有些外文图书称为Tizard Bank and Reefs。

郑和,明成祖使臣,著名航海家,回族,云南昆明人。明初入官做宦官,任内官监太监。从永乐三年(1405年)起,28年间,七下西洋,最远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经30余国。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在我国航海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郑和群礁就是以郑和之名命名的。

1

地理位置

郑和群礁是南沙群岛西北部第四列环礁,处于北纬10度19分-25分,东经114度12分-45分之间。整个群礁沙盘外就是750-1000米以上的深海。长轴大约56公里长(西南--东北),19公里宽,中央的泻湖大约50-90米深。沙盘上有几个岛礁浮出水面。郑和环礁礁盘面积达615平方公里(说明:南海诸岛网-“南沙群岛-郑和群礁”引用1987年广东省地图出版社《南海诸岛地名资料汇编》第195页资料说是礁盘面积达2247平方公里,但长宽论乘法不可能那么多),但露出海面的陆地面积只有0.557平方公里。

郑和群礁的“门”分布于南,北,西三面。北面有四个“门”,在太平岛东,水深10-18米之间。一门据太平岛14公里,二门据太平岛6.5公里,三门距岛3公里,四门在岛东侧,常用的是三门水道。南侧有两门,一门在鸿麻岛东北,深18米,二门在鸿麻岛西,深18米。西门在太平岛西南4公里,深18米。

郑和群礁

主要岛礁

环礁边缘有

约40个

水深20米的孤立

小礁盘

舶兰礁

舶兰礁(Petley Reef)北纬10度24分,东经114度34分,礁盘呈卵圆形,长径1.8公里,退潮时可露出海面近1米。

越南侵占。

安达礁

安达礁(Eldad Reef)位于北纬10度21分,东经114度42分,郑和环礁的东端,是东北向尖突的礁体。礁盘自西南向东北伸展约8公里,宽800-1000米。礁盘上有不少礁块出露海面。这个广大礁盘上已有次成泻湖发育,又叫“礁湖”。礁湖有一处水深在18米以上,可进入小船。

敦谦沙洲

敦谦沙洲(Sand Cay) 北纬10度23分,东经114度28分,它的名字来自1946年接受本岛的中业舰舰长李敦谦。沙洲呈椭圆形,长500米,宽300米,海拔2.5米。由于已有沙堤围绕,故内部为低平洼地。沙洲上有灌木林生长,高达4-5米,还有我国渔民种植的椰子林。它和太平岛间有一串礁盘相连,其中途有一小礁,低潮露出海面。

太平岛

太平岛(Itu Aba Island)在北纬10度23分,东经114度22分。位于121-郑和群礁西北。岛呈长梭形,长1400米,宽335米,面积0.43平方公里,为南沙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海拔平均3.8米。低潮时明显露出环岛的珊瑚礁。本到土壤黑褐,土质肥沃,林木(以橙花破布木、草海桐为主)遍布,椰树、木瓜和香蕉相间。岛上原有我国渔民修建的房屋、神庙和坟墓等。太平岛地处南海心脏地区,北距海南岛榆林港500多海里,为海上航行之要冲。该岛由我国台湾省地方当局军队驻守。1935年公布名称为伊都阿巴岛,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太平岛。是纪念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派往南沙群岛接收的军舰“太平号”而命名的。我国渔民向称黄山马、黄山马峙。1730年陈伦炯《海国闻见录》称南沙马峙。据考证,Itu Aba 是外国人记录我国渔民名称“黄山马(海南音widuabe)”而来。

鸿庥岛

鸿庥岛(Namyit Island)在北纬10度11分,东经114度22分。位于121-郑和群礁的南部边缘,北距122-太平岛11.25海里。为椭圆形小岛,东西向长轴560米,短轴180米,面积约0.08平方公里。海拔约6米。处于一长条形礁盘偏东位置。岛上林木茂盛。有椰树,有海鸟群栖,还有淡水井,但水质欠佳,不宜饮用。1935年公布名称为南伊岛。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鸿庥岛。是纪念1946年中国政府派往接收南沙群岛的中业舰副舰长杨鸿庥。我国渔民向称南乙或南密。据考证,Namyit是外国人纪录我国渔民名称“南乙”(海南音Namyit)而来。

南薰礁

南薰礁(Nanxun Jiao)在北纬10度11分-13分,东经114度13分-15分之间。位于121-郑和群礁的西南角,126-鸿庥岛西。主要由上下两个珊瑚礁组成。两礁相距约2.5海里,中间还有一些水深6米左右的暗礁。上礁长约1850米,东北端有高2米的沙堆。下礁为椭圆形,长1400米。1935年公布名称为给予礁。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南薰礁。我国渔民向称南乙峙仔,沙仔。

小南薰礁

小南薰礁(有的说菲律宾称西南礁,不知是否如此),位于北纬10度东经114度,在郑和群礁西南端,因为是南薰礁南部的小珊瑚礁石,所以取名为小南熏礁。无人的低潮出露性岛礁,在南薰礁东南3公里处。

四大主门

郑和群礁的“门”分布于南、北、西面。北面有四个门,在太平岛东,水深10-18米之间。一门距太平岛14公里,二门距太平岛6.5公里,三门距岛3公里,四门在段东侧,常用的是三门水道。南侧有西门,一门在鸿庥鸟东北,深18米,二门在126-鸿庥岛西,深18米。西门在太平岛西南4公里,深18米。

所在环境

郑和群礁是南沙西北部第四列环礁,这列环礁在西南方还有大现礁、小现礁、福禄寺礁,在东北方还有恒礁、北恒礁等。

历史沿革

早在明代郑和下西洋时期,“郑和群礁”就有海南渔民,以捕取海参、贝壳为生,各岛都有其足迹,也有久居礁间者。海南每岁有小船驶往岛上,携米粮及其他必需品,与渔民交换贝。船于每年十二月或一月离海南,至第一次西南风时还。[2]

据记载,被命名的“郑和群礁”位于南沙群岛的北部,由太平岛、鸿庥岛、敦谦沙洲、舶兰礁、安达礁、中洲礁等组成。这些岛礁在同一礁上,礁长约五十五公里,宽约十五公里,群岛中央为一礁湖,是南沙群岛最大的群礁。“郑和群礁”中的太平岛呈棱形,长一千四百米,宽约四百米,面积约零点四三平方公里,是南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该岛扼南海交通咽喉,可作为远洋渔船的中继站,历史上向为中国渔民捕捞水产基地之一。鸿庥岛东西长约六百米,南北宽约二百米,面积约零点零七平方公里,高六点二米。岛上有淡水井一口,过去是中国渔民常住岛屿之一。[2]

“郑和群礁”现被越南侵占的有舶兰礁鸿庥岛和敦谦沙洲,太平岛和中洲礁被中国台湾驻防。[2]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于一九三九年侵占了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一九四五年日本宣告投降,当时中华民国政府派专员分别接收了这两个群岛,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并立碑纪念。一九四七年中国政府命令将南海诸岛划归广东省管辖,同年十一月内政部重新公布《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统一确定包括“郑和群礁”在内的南海诸岛中岛、礁、沙、滩的正式名称。[2]

考古

1994年10月4日,人民日报在第11版刊登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恒杰的署名文章《南沙群岛考古行》,部分内容有[3]

【我们在郑和群礁及太平岛礁滩附近渔采和登礁的时间较长,得到了卫守太平岛的台湾方面官兵的亲切接待。从北子岛到南子岛自古至今,我国居民活动频繁。我们在这一带的礁盘、岛礁上采的标本比较丰富,内有汉代米字压印纹硬陶、宋代青瓷片、明末清初的团凤朵云残瓷碗及东汉五铢和熙宁重宝,嘉庆、道光、咸丰的通宝。它们足以说明,我国居民从古至今是郑和群礁及整个南沙岛礁的开发和经营的主人。】具体内容见《南沙探秘》。

外媒

清民时期唯中国渔民居

2015年10月28日,尘封的英美海军航海记录最近被翻出,证明中国渔民不仅在南沙群岛各岛礁间进行季节性捞捕,并曾经常年居住在岛礁之上。

加拿大《明报》28日报道称,该报最近翻查英国皇家海军以及美国海军尘封的航海记录,相关证据重新曝光。

报道指,英国商船在1637年抵达广州。300多年以来,英国人留下大量航海记录,其中包括穿越南中国海各岛礁浅滩的航行记录,这些记录都显示,只有中国渔民遍布南中国海各岛礁。

1879年出版的英国海军《中国海航行指南》有关“郑和群礁”的章节,并在其注脚中写道:“海南岛渔民以采集海参以及龟壳为生,在大部分的海岛上都可以遇到。部分人在岛礁之间居住时间数以年计。来自海南岛的中国帆船每年都会前来这些岛礁,并供应大米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用以交换海参以及其他物品,并将自己的利润汇寄回家。这些中国帆船在12月或1月离开海南岛,等到西南季风吹动之时便立刻返航。在太平岛上的渔民生活更舒适,该岛水井的水质比其他地方为佳。”

报道称,英国海军的航行记录间接解释为什么只有中国渔民在只有风帆动力、没有冷藏设施的年代,仍然远涉南沙群岛。这些记录显示中国渔民的渔获不仅用来自给自足,而且将海产处理晒干,供应中国大陆庞大的海产干货市场。

该《指南》同时提到中业岛中的北部暗礁。报道称,根据该《指南》,中业岛水域有两个沙洲,附近经常遇到“来自海南岛的中国渔民”,采集海参、龟壳等水产。“他们从东北部一个沙洲中心的水井取水。”报道称,该《指南》内文完全没有提到菲律宾渔民。

美国海军上世纪初的航海文献也证实,中国渔民常年居住在“南沙”岛礁之上。1925美国海军水道测量署出版的《亚洲水域航行指南》也说到:“在大部分岛屿之上,都可以发现以采集海参与龟壳为生的海南岛渔民。他们有些人在岛礁之间逗留多年。”

报道引述当时美国驻西贡领事馆的秘密报告称,法国军舰在一些南沙岛礁上也发现中国渔民居住。而1939年4月11日的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13名中国渔民乘坐一艘35英尺长的中式帆船,经过23个昼夜的航行,抵达新加坡。这些报道也从侧面证实,中国渔民有能力行走整个南中国海。

报道称,当时英美海军都没有参与南中国海主权争夺,以独立第三者的身份,印证了千百年来中国渔民的口头传述。

郑和群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