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德国歌剧院是一座比柏林国家歌剧院大得多的歌剧院,它的历史较短,它的前身夏罗登堡歌剧院,创建于1911-1912年。位于柏林市的俾斯麦大街上,建成于1961年,其建筑格局不拘一格,别出心裁。

中文名

柏林德国歌剧院

地点

柏林俾斯麦大街

前身

夏罗登堡歌剧院

简介

柏林德国歌剧院

柏林德国歌剧院是一座比柏林国家歌剧院大得多的歌剧院,它的历史较短,它的前身夏罗登堡歌剧院,创 建于1911-1912年。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时代建造(1743年),由波茨坦王宫的著名建筑师克诺贝尔斯道夫设计。1843年剧院在一次大火中被毁,后又按原样修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剧院再次毁于炮火,1951—1955年又重建。剧院内精美的雕像和绘画比比皆是。供休息用的阿波罗厅以典雅和谐著称。光线从顶部射入,像温煦的阳光。演出大厅的地座和3层楼座共有1500个座位,大厅的墙壁和栏杆上布满了金色和白色的彩饰。这是一座典型的希腊复兴式建筑物,其外形以及内部的装饰体现了德国的民族建筑形式和艺术风格。

建筑结构

改造工程

说它别出心裁,因为这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断肢再植”工程。1944年的轰炸和大火,毁掉了剧院的大部

柏林德国歌剧院

,但原有的舞台,却幸存了下来,建筑师的任务,就要用一个新的观众大厅,将原来的旧舞台,天衣无缝地衔接起来。然而这并非易事。经过战后十几年的发展,剧院的前方已经是繁华热闹的大街了,单以这一地段来看,无论如何不有为剧院提供足够深的空间。创新之处

由于再向大街一面拓展空间已属不可能之事,建筑师索性将他的设计思维,来了个大转弯。他把剧院靠街的一面,干脆用面实板的混凝土大墙壁封闭起来。而把剧院的两侧全部打开,但这样一来前厅和观众厅的深度,势必受于影响,于是他将楼梯间挪到靠近打开的侧立面处,也就解决了观众厅深度不足的问题。

至于前厅那巨大的墙面,则绝不加以任何装饰,一律涂以深色,而在墙的前面,布置上精心选择的艺术品,这样一来,反而使墙面产生了一种特别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设施设备

剧院的观众大厅有1900个座位,其中一层池座,有座1200个,两层楼座,分别有365个座位和335个座位。

舞台而积很大,采用左右不对称的侧台。主台宽28米,深20米,后舞台宽21米,深21米。

创建史

建成

柏林德国歌剧院

1912年11月12日,新剧院落成,当时剧院的名字,叫国立歌剧院,有时也用所在市区的名字,叫夏洛腾堡歌剧院。剧院在初建时,能容纳2100名观众。在首任总监督哈特曼手下,演出贝多芬的《费德里奥》启用。创立当初,本来只是柏林一个地区的剧院而已,其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使德国蒙受了巨大经济损失,歌剧院战后也陷于经营危机,于是柏林市政府于1925年接管了这座歌剧院。改名为市立歌剧院。这时的剧院经理是莱特延,总监督是狄钦,音乐监督是瓦尔特。1929年起由艾伯特接任总监督,曾经活跃过的指挥家有克伦贝勒等人。演出水平已和国家歌剧院相当。纳粹执政时期

从1925年到1934年纳粹政权执政之初的10年,是德意志歌剧院历史上流光溢彩的10年。指挥大师布鲁诺·瓦尔特从1925年起担任剧院的指挥,剧院的演出制作精良,水平高超,其中最拿手的,当属莫扎特和威尔第的作品,其他如柴可夫斯基、德彪西、沃尔夫、韦伯等人的作品,剧院的诠释至今仍值得称道。

1933年,纳粹掌握了国家政权,这个市立歌剧院改称作德国歌剧院,剧院被置于戈培尔的直接领导之下,建盖了当时号称世界最大的歌剧院。但由于政治上的干预较多,剧院演出水平明显下降

新剧院建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这家剧院也遭受破坏,于是暂时移到其它剧院演出,1961年建盖新剧院,正式定名为柏林德国歌剧院。随后在瑟尔纳担任总监督的时代,变成西德代表性歌剧院。在瑟尔纳之后,由瑟尔纳和鲍姆继任,1981年起由弗利德里希就任总监督,而音乐监督是罗佩士柯博斯。1986-1987年乐季是创立二十五周年,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复兴

1948年,莱特延重回剧院,制作了许多瓦格纳的主要作品,也恢复了纳粹时期禁演的一些剧目。 1961年9月24日,在原址重建的歌剧院落成,开业之日演出了莫扎特的《唐璜》。此后,歌剧院又开始了新的发展,演员人数增加到120人,管弦乐团扩大到140人,一些著名指挥家来剧院担任首席指挥或客座指挥,使演出水平迅速提高。

现状

目前,德国歌剧院的保留剧目库是世界上最大的,有75部以上作品。柏林德国歌剧院是全年演出的,只在7、8月间休整几个星期,其余时间每周7天演出各种不同的剧目。

演出史

自1961年过回原处之后,剧院正式更名为德意志歌剧院(Deutsche Oper)。战后剧院曾首演过亨策等人

柏林德国歌剧院

的作品,指挥大师洛林·马泽尔曾在此担任过多年的音乐指导。剧院的现任指挥,是著名指挥家洛佩斯--科沃斯。1945年6月,新的柏林国家歌剧院的演员阵容重新组建,并在9月8日举行了第一次演出,剧目是格鲁克的《奥菲欧与优丽迪西》。在随后的10年中,虽然歌剧院的演出场所转移到了别的剧院中,但是在索尔蒂和富特文格勒等客席指挥的领导下,演出质量却有所恢复,剧目也不断扩大,威尔第和瓦格纳的重要作品都已经被列入歌剧院的保留剧目之中。1955年9月4日,以克诺贝尔斯多夫的原有设计为基础重新建设的歌剧院落成,上演了由康维茨尼指挥的《纽伦堡名歌手》。从1949年以后,担任过柏林国家歌剧院指挥的包括凯尔贝特、路德维希、马塔齐克、施泰因和休特纳等。歌剧院的保留剧目达到50部以上,其中包括许多俄罗斯和捷克作曲家的歌剧作品,如德沃夏克的《水仙女》和肖斯塔科维奇的《姆钦斯克县的马克白夫人》等。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尽管仅有少量重要的新歌剧在这里上演,但是柏林宫廷歌剧院的表演水平却达到了最高点。特别是在19世纪最后的10年中,歌剧院拥有3位杰出的指挥家:魏因加特纳、穆克和祖赫。1898年魏因加特纳离开宫廷歌剧院之后,理查·施特劳斯成为新的音乐总监,他为歌剧院的演出曲目中增加了新的内容。然而在1900年,国王威廉二世拒绝了施特劳斯的《火荒》的首演,因为他认为施特劳斯并非那个时代最重要的作曲家。此举导致了从此之后施特劳斯从不允许他的任何一部歌剧在这个城市举行首次公演。《火荒》在这里的演出是在1901年,而《莎乐美》则是在1906年。从1903年开始,宫廷在歌剧院的管理方面扮演了非常活跃的角色,如同最初在弗里德里克二世时期一样,威廉二世对于选择剧目和舞

剧院艺术总监丹尼尔·巴伦波伊姆

台设计同样有着浓厚的兴趣。尽管这种管理方式使演出的艺术质量不可避免地受到损害,但是舞台的装饰却一直显示出奢华和富丽的一面。

在1850年到1918年的时期中,这里仅举行过3部歌剧的世界首演,而从1919年到1932年,却首演了12部新歌剧,其中有米约的《克里斯托夫·哥伦布》等。在此期间,柏林国家歌剧院的演出剧目不断增加,已经明显超越了所有的歌剧院,比如在1926年到1927年的演出季中,一共有66部不同的作品被搬上舞台。在希林斯于1925年11月辞职的一个月之后,国家歌剧院举行了《沃采克》的世界首演,演出之前,指挥家克莱伯曾经对其进行了100多次排练。尽管这部歌剧的上演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但是还是持续演出了23场,从而表明了柏林这座城市对于现代音乐的支持。1927年11月19日,经历了一年修整和改建的柏林国家歌剧院重新与观众见面,在新的总监海因兹·蒂特延的领导下,歌剧院的演出重点是德国作品,特别是瓦格纳的歌剧在这里常常有精采的制作,甚至在某些时候超过了拜洛伊特的演出水准。这个阶段歌剧院的指挥包括克伦佩勒、策姆林斯基和茨维格。随着公众和宫廷中对于德国歌剧的兴趣不断增加,意大利歌剧逐渐失去了往日独占舞台的地位,也势必影响到宫廷歌剧院中的艺术趣味。在1788年再次重新开张以后,赖夏特受到了威廉H世国王的重视,国王委托他专门为宫廷创作了一些作品。一部最著名的歌剧《布雷诺》在这里举行了极其成功的首演。尽管赖夏特在创作上一直以格劳恩和哈瑟为榜样,但是他的作品中的意大利倾向明显减少,更接近于在当时的民族剧院中上演的德国歌剧的风格,其中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他在这期间也为民族剧院写作。1789年,在赖

柏林德国歌剧院

夏特外出期间,意大利人费利斯·亚历桑德里被任命为第二乐长。两年后由于一场争论导致赖夏特离开了柏林宫廷歌剧院。1793年,亚历桑德里被更有才能的文琴佐·里基尼所取代,然而,无论是里基尼的意大利歌剧还是格鲁克著名的《阿尔采斯特》在1796年的上演,都无法激起人们对于正歌剧的逐渐下降的兴趣。1797年国王去世之后,宫廷歌剧院再度关门。虽然两年后赖夏特重返柏林,而意大利歌剧如昙花一现股再度活跃,但是大量泛滥的演出却再也没有达到以前的水平。

在1806年到1807年的法国占领期间,宫廷歌剧院悄然无声地度过了两年,直到1807年,它与民族剧院合并,但是在演出内容方面仍然各有侧重,民族剧院以德国歌剧为主,而宫廷歌剧院以意大利风格为主,更多地反映着国王的意愿和口味。此后,两个剧院在演出剧目上的对立也在公众当中引发了欣赏趣味上的争论,宫廷歌剧院无可置疑地得到了来自于王公贵族的支持,而民族剧院上演的德国歌剧则受到了富有的市民阶层的欢迎。

1843年8月18日,一场无情的大火将宫廷歌剧院化为灰烬。第二年12月7日,新落成的歌剧院以演出梅耶贝尔的《北方之星》而重新开幕,其中来自瑞典的著名女高音珍妮·林德首次在柏林登台亮相。新建的歌 剧院增加了煤气照明设备,舞台和观众席都有所扩大。 1742年12月7日,新落成的歌剧院以格劳恩的新作《凯撒与克莱奥帕特拉》的演出拉开了帷幕。在随后的几年中,这里的歌剧演出季从11月延伸到第二年3月,每星期演出2次,并且在特殊的日子里加演。一般来说,相同的剧目很少会重复4次以上,每个演出季还会上演2部新作品,通常这样的机会都被格劳恩一人包揽了。在演出中,格劳恩边弹羽管键琴,边指挥由35位演奏员组成的乐队。在一般情况下,观众仅限于王室成员和他们的客人,但是在弗里德里克二世的命令下,所有的军官必须出席,而着装适宜的平民也可以参加。由于弗里德里克对于哈瑟的意大利式的歌剧的偏爱,格劳恩便按照这种样式来写作他自己的作品。在19年的时间里,共有29部格劳恩的作品被搬上舞台,同时自然也有许多哈瑟的作品得以上演。这时的宫廷歌剧院虽然已经任命了管理人员,但是国王本人显然对于这里上演的作品握有生杀大权,他仔细审查宫廷中所有的歌剧制作,选择脚本,指导服装及布景的设计,甚至为某些演出的作品写咏叹调,比如他曾经为格劳恩的《柯里奥兰》写作音乐片段,还曾经为格劳恩的另一部歌剧写作法文的剧本,再由宫廷中的诗人翻译成意大利文。当时,柏林的这个歌剧院被认为是德国最好的剧院之一,有着一段极其漫长的辉煌时期,直到19世纪晚期才被其他歌剧院所超越。

著名艺术家

当时,这个歌剧院网罗了一批极为出色的歌唱家,使演出具有相当高的水准。在1756年开始的“七年战争”期间,歌剧院被关闭,剧院的演员也被遣散,其间,格劳恩也在1759年与世长辞。战争之后,歌剧院于1764年12月20日重新开幕,巴赫的学生阿格里科拉被任命为新的宫廷作曲家,然而在很长的时间里,只有阿格里科拉的一部歌剧的演出才使歌剧院恢复了往日的辉煌,并且重新燃起了人们对于意大利歌剧的兴趣。最早的德国女高音格特鲁德·伊丽莎白·玛拉于1771年的出现和1775年赖夏特被任命为宫廷乐长,都在很大程度上重建了歌剧院的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