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齿象mastodon,化石记录的长鼻类哺乳动物(见长鼻目)。最早的、明显具有长鼻类特点的哺乳动物是发现于非洲北部的莫湖兽。经过古乳齿象的初期过渡阶段后,发展到乳齿象类。

中文名

乳齿象

乳齿象属

动物界

长鼻目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乳齿象科

美洲乳齿象

分布区域

亚洲

拉丁学名

Mammut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亚纲

兽亚纲

外文名

mastodon

简介

乳齿象想像图

乳齿象(Mastodon,学名Mammut)是种已经灭绝的象,属于乳齿象科。它们有些类似猛犸象,不过明显不同的是猛犸象是属于象科的。

化石地

乳齿象的骨架模型

希腊格雷弗纳

萨尔瓦多圣萨尔瓦多

中国台湾台中市大甲溪

美国密苏里州金斯威克

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

中国重庆市龙骨坡文化遗址

中国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

基本内容

美洲乳齿象

中新世开始时,乳齿象类已分化为长颌类型和短颌类型两组。长颌类型的系统分支非常复杂,嵌齿象是长颌类型乳齿象的基型属,通常被称为三棱齿象。化石分布很广,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都有发现。延续的时间也比较长,从中新世一直到更新世。

铲齿象,又称板齿象,是长颌乳齿象的一个非常特化的属。其化石在中国内蒙古、宁夏、甘肃的中新世地层中常有发现。

物种特征

乳齿象化石

与长颌乳齿象几乎同时出现的是短颌类型的乳齿象。轭齿象是旧大陆短颌类型乳齿象的典型属。中新世时它广布欧亚,中新世末进入北美,下颌进一步缩短,名为美洲乳齿象。更新世期间

欧亚大陆的轭齿象趋于绝灭,而美洲乳齿象仍相当繁盛,一直生存到美洲人类历史的早期。

化石

乳齿象

青铜峡市文物管理所在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过程中,于2008年4月24日在青铜峡市峡口镇采沙石厂10平方公里范围内发现大量古生物化石。此次发现的古生物化石点地处牛首山北麓的丘陵地带,属冲击层,且地层较为复杂。发现的古生物化石最深处距地表约10米,最浅处5米左右;有些化石由于受地层潮湿影响已成粉状,只有一些较大规格的保存较好。在已发现的古生物化石中,有腿骨化石、肋骨化石、牙齿化石等,腿骨化石残状长30厘米,宽20厘米;牙齿化石光滑坚硬,长10厘米,齿径5厘米。

据文物部门介绍,在此处发现大量古生物化石实属罕见,由此可断定在远古时代,牛首山一带自然环境较好,有充足的水源和食物,适合大型动物的生存。据当地百姓讲,多年前曾在取沙中也有少量单个化石出现,在较大范围内发现大体格化石,文物部门分析此处可能存在化石群。经自治区考古所专家初步断定,该古生物化石系晚中新世乳齿象化石,距今约1200万年。文物部门已通知相关单位加以保护,待专家进一步考证。

分类

始乳齿象

时代:早渐新世

产地:非洲

身高:2.5米

乳齿象

顾名思义,它是一种原始的乳齿象。乳齿象这个名字是由于这类象的牙齿上有成对的像乳头形状的突起。始乳齿象和始祖象生活在同一时代和同一地区,但它们吃的食物不同。始乳齿象可能吃森林中的嫩草,而始祖象则挖食沼泽中的植物。始乳齿象扁平的下门齿特化成匙形,上唇伸长形成了一个原始的长鼻子。中国乳齿象

中国乳齿象

时代:上新世到更新世

乳齿象骨架

产地:亚洲

身高:3米

1986年,在我国陕西省的汉江边上,发现了一具近似完整的乳齿象骨架。人们发现,虽然同为乳齿象,但这种仅生活在中国的种类与其它乳齿象有很大区别。它个头中等,头的下颌都较短,上门牙细而直。最特殊的是它的颊齿(槽牙),牙面上既有强大的乳头状突起,能压磨植物,又有微小的山脊状的突起,能切割植物,从而使它能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一直成功地生存了几百万年。

美洲乳齿象

美洲乳齿象

学名:mastodon americanus

乳齿象

物种种类:哺乳纲、长鼻目

时代:晚渐新世至晚更新世

产地:北美洲

身高:3米

美洲乳齿象是北美洲已灭绝的乳齿象,其化石分布在阿拉斯加至新英格兰,并美国的科罗拉多州至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它生存在370万年前,并于公元前8000年灭绝。

美洲乳齿象是北美最常见的长鼻类之一,和披毛的猛犸象一样,它也是适应了寒冷气候的动物。身体上复盖着厚厚的一层长的粗毛,带粗毛的皮和骨架还一起被人们发现过呢。

美洲乳齿象的头很长,但抬不高。它有一对粗大上弯的门齿,成群地在云杉林中吃草,可能与史前古人类一起生存过。

剑乳齿象

时代:晚上新世至更新世

产地:北美洲、南美洲

身高:2.7米

剑乳齿象

剑乳齿象比较矮,但很粗壮。它的下颌短,下颌上没有门齿,有一对向上弯的大牙。剑乳齿象的牙齿构造比较复杂,这表明它能够吃草。在南美洲,剑乳齿象曾与古人类一起生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