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本目(学名:Poales Small)指的是绿色植物亚界,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百合亚纲,鸭跖草超目的一目。2003年根据植物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II 分类法将原来分在莎草目、帚灯草目、谷精草目和鸭跖草目中的部分科合并为一个禾本目。本目植物分布相当广,几乎遍布全世界,凡是能生长种子植物的地方都有本目植物生长,而且是人类粮食和饲养动物饲料的主要来源,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

中文名

禾本目

该目被认为与灯芯草目有亲缘关系而共同起源于鸭跖草目。

拉丁学名

Poales Small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亚门

木贼亚门(维管植物亚门)

单子叶植物纲

亚纲

百合亚纲

禾本目

外文名

Poales

命名者及年代

Small.1903

分布区域

几乎遍布全世界

性情

除了沙漠和冰雪地带外,到处都能生长,如芦苇生长在温带河湖岸边,并且禾本科植物有极强的恢复生长能力

体征

草本为主,一年生或多年生,少数为木本,散生或丛生,有地下茎。茎特称为“秆”,通常为圆形,亦有方形的,

拼音

hé běn mù

亚界

绿色植物亚界

总门

轮藻总门

超目

鸭跖草超目

本目说明

本目只含禾本科一科,其性状描述可详见该科。过去有人认为它的亲缘与莎草科CYPERACEAE有较密切的关系,故将此两科同归隶于颖花目GLUMIFLORAE之内。

据新近的研究,特别是通过叶解剖与抱粉学等方面的研究,已证明禾本科很可能是从须叶藤科FLAGELLARIACEAE的域外草属Joinvillea Gaudichaud①这一类型的植物演化而来。禾本科与莎草科只是形态上的相似,并非有真正的亲缘,故它们不应同隶于一目。

禾本目

禾本科 GRAMINEAE (POACEAE) 1)

植物体木本(竹类和某些高大禾草亦可呈木本状)或草本。根的类型极大多数为须根。茎多为直立,但亦有匍匐蔓延乃至如藤状,通常在其基部容易生出分蘖条(sucker或shoot),一般明显地具有节(node)与节间(internode)两部分[茎在本科中常特称为秆(culm);在竹类中称为竿,以示与禾草者相区别];节间中空,常为圆筒形,或稍扁,髓部贴生于空腔之内壁,但亦有充满空腔而使节间为实心者;节处之内有横隔板(diaphragm)存在,故是闭塞的,从外表可看出鞘环(sheath-node)和在鞘上方的秆环(culm-node)两部分,同一节的这两环间的上下距离可称为节内(intranode),秆芽即生于此处。叶为单叶互生,常以1/2叶序交互排列为2行,一般可分3部分:① 叶鞘(leaf sheath),它包裹着主秆和枝条的各节间,通常是开缝的,以其两边缘重叠覆盖,或两边缘愈合而成为封闭的圆筒,鞘的基部稍可膨大;② 叶舌(ligule)位于叶鞘顶端和叶片相连接处的近轴面,通常为低矮的膜质薄片,或由鞘口繸毛来代替,稀为不明显乃至无叶舌,在叶鞘顶端之两边还可各伸出一突出体,即叶耳(auricle),其边缘常生纤毛或繸毛;③ 叶片(blade),常为窄长的带形,亦有长圆形、卵圆形、卵形或披针形等形状,其基部直接着生在叶鞘顶端,无柄[少数禾草及竹类的营养叶则可具叶柄(petiole)],叶片有近轴(上表面)与远轴(下表面)的两个平面,在未开展或干燥时可作席卷状,有1条明显的中脉(midrib)和若干条与之平行的纵长次脉(secondary veins),小横脉(crossed veinlet)有时亦存在。

主要特征

禾本目植物

(1)体态:草本为主,一年生或多年生,少数为木本,散生或丛生,有地下茎。茎特称为“秆”,通常为圆形,亦有方形的,有明显

的节和节间,节间多中空,亦有实心的,如高粱、玉米、甘蔗等;

(2)叶:互生,排成2列,由叶片和叶鞘组成,在叶片和叶鞘的连接处有时有叶舌和叶耳,叶鞘是开裂的。叶颈是叶片与叶鞘连接处增厚的部分;

(3)花:小,两性,稀单性,极为简化,由花组成小穗,再由小穗组成穗状花序或圆锥花序,组成小穗的花称为小花floret。小花有外稃(苞片)palea1枚,外稃有时有芒,内稃(小苞片)lemma一枚;浆片(退化的花被)2枚,在吸水时膨胀,能撑开内稃与外稃使雄蕊花柱得以露出;雄蕊1~6枚,常为3枚,花丝细长,花药丁字着生;雌蕊由3心皮组成,胚珠1枚,柱头羽毛状;

小穗spikelet:小花(1~多朵)加上内颖glume(1朵不孕小花的苞片)和外颖glume(另1朵不孕小花的苞片;小花排成二列状,生于一短而细的花轴rachilla,基部有两个空颖glume;——小花与空颖合成1小穗,小穗有柄成圆锥状或总状复花序,或无柄而成穗状复花序。

以小穗为单位,组成穗状或总状花序,最后组成穗状复花序或圆锥花序。

小穗基部有时尚有佛焰状的厚鞘,相当于一总苞如薏苡;

(4)果实:颖果——果皮与种皮不能分离的果实,或胞果,后者用以指薏苡的果实,稀为浆果或坚果;

(5)种子:具丰富的胚乳,胚乳粉状,占种子的比例大。

分类和分布

含750属近万种,种数在被子植物中排行第四。除了沙漠和冰雪地带外,到处都能生长,如芦苇生长在温带河湖岸边,并且禾本科植物有极强的恢复生长能力,刈割或放牧后能迅速地再生。禾本科可以分成2亚科:

科目
竹亚科木质,乔木状灌木藤本状,茎中空可分为秆叶、生叶,秆生叶称为竹箨(秆箨、笋箨)
稻亚科草质、柔软,茎中空或实心无秆生叶和枝生叶之分

秆生叶——竹箨:包括箨叶:无中脉,直立或外反;箨鞘:与箨叶之间无明显关节;箨舌;箨耳;

枝生叶:具短柄,包括叶片;叶鞘:与叶片之间有关节,脱落时在关节处断开;叶舌;叶耳。

竹类的茎秆分节与节间;节上有两个环,在下的叫箨环,在上的叫秆环。箨环显著突起,有刚毛环。秆环不太明显。两环(节内)相隔7~10mm;

竹亚科的分类

竹子 一生中只开一次花,开完花后就死去,花不作为主要的分类特征,分类主要依据竹节、分枝、秆箨、枝生叶。从外形上看,可以把竹类划分为丛生竹和散生竹两类,按照F.A.McClure的观点,将将这两类型的竹的地下茎归为:

(1)地下茎粗短型(pachymorphrhizome):地下茎粗短,纺锤状,弯形,直径通常大于由它生出地面的竹秆,其节间不对称,宽度大于长度而实心;其节不肿胀也不隆起,侧芽单一,休眠时呈不对称的圆顶状,通常是顶芽出土成竹秆;侧芽在顶芽分化后萌发演为成另一短缩地下茎,如箣竹属Bambusa、牡竹属Dendroclamus;

(2)地下茎细长型(leptomorphrhizome):地下茎圆筒形或近圆筒形,直径通常小于由它生出地面的竹秆;其节间的长度远大于其宽度,通常对称;其节常肿胀或隆起,休眠时的芽呈舟形,通常侧芽出土成竹秆,顶芽留在地下,如毛竹属Phyllostachys;

(3)在上面两大类的地下茎上还派生变态成两类中间类型,McClure称为变型I(MetamorphI)及变型II(MetamorphII)。变型I的主要特征是:地面上竹秆的疏离是因为秆胫的延长,并非是延伸地下茎,如玉山竹属Yushania;变型II:细长地下茎的侧芽出土成秆,有些秆的基部分蘖出其他竹秆,形成小丛,这些小的竹丛均由细长型地下茎连接起来,如苦竹属Pleioblastus、倭竹属Shibataea。

(4)秆中部的分枝形态:单枝、双枝(1枝粗,1枝细)、三枝(中间的枝粗,两边的细)、多枝(主枝粗壮)、多枝(数分枝同粗);

常见的竹有粉箪、青皮、撑篙、车筒竹等;观赏的有黄金间碧玉、佛肚竹、斑竹、方竹、凤尾竹可作绿篱;

稻亚科的分类

(1)小穗两侧压扁还是背腹压扁;

(2)小穗是否具柄;

(3)小穗基部是否增厚为基盘;

(4)小穗单性还是两性;

(5)小穗含小花数目及结实小花数目;

(6)小穗是否脱节于颖之上;

(7)内外颖中内颖与第1小花相对长度,及内外颖是否退化;

(8)外稃有无芒,主脉数;

(9)基盘和外稃有无毛被;

(10)花序中有无不颖小穗形成的刚毛(如狗尾草);

(11)穗轴的形态及是否有节;

(12)小穗组成花序的形态。

经济价值

(1)粮食作物:

(2)建材、编织材料;

(3)酿酒原料;

(4)香料:香茅

(5)药用:薏苡、芦根、茅根、淡竹叶、竹茹、麦芽、谷芽;

(6)油料:玉米胚芽油;

(7)蔬菜:茭白、竹笋

(8)绿化、观赏:草坪,竹子

相适应的特征

(1)花高度简化,花被退化为2~3,充满浆汁的浆片,吸胀后将内外稃撑开,让雌雄蕊伸出展开;

(2)花丝长,花药丁字着生,花药大,花粉小、轻,极易被风吹送散布;

(3)花柱羽毛状,极易接受由风携来的花粉;

(4)如玉米,花单性雌雄同株,雌花序肉穗状,聚集了大量的雌花,花柱长伸出集中在花序顶端,方便接受花粉,受精后可产生大量的种子,这种花序体现了经济的原则。

应记学名:

禾本科Gramineae(Poaceae)

水稻Oryzasati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