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市,原江苏省地级市之一,2001年更名为淮安市。地处苏中偏北腹地,北接连云港、宿迁2市,东北接盐城市,偏南接扬州市,南、西邻南京市、安徽省及洪泽湖。总面积10072平方公里,总人口524.06万,现辖4县4区。1996以前包含宿迁全市。

有着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淮阴,曾是南船北马交汇之地,清乾隆年间盛极一时,与运河沿线的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为“四大都市”,并享有“壮丽东南第一州”之誉。全市属扬子准地台,以中元古界为结晶基底,盖层发育,构造复杂,中、新生代强烈凹陷,盖层厚度大于10000米。

中文名

古淮阴

始建年制

现名

淮安

历史沿革

古淮阴,是指历史上被名称为“淮阴”的地方。

古淮阴最早始于秦。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置淮阴县,因其治所位于淮河南岸(今淮安市淮阴区码头镇附近)取古语水之南为阴命名淮阴。历史上行政区划几经变迁,名称也多有变更。绍兴五年(1135)省为淮阴镇,六年(1136)仍置淮阴县。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于淮阴北境置清河军,三年后地入元,改清河县,因其治所位于大清河(泗水过泗阳三岔分两支,一曰大清河,一曰小清河)口得名。此后数百年中,淮阴故城受洪水威胁,日益荒凉。清乾隆27年(1762年)县治迁清江浦。

因与河北省清河县同名,1914年复改名淮阴。解放后又改称清江市、80年代复称淮阴市,现为淮安市。其下辖淮阴区。

春秋战国时期,楚州先后属吴、越、楚等诸侯国。秦统一后建淮阴县,楚州部分地区属淮阴县。楚汉之际,属项羽西楚。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封韩信为楚王,楚州属楚王国。同年,贬韩信为淮阴侯,封刘缠为射阳侯,楚州分属二侯国。十一年,淮阴侯国降为县。西汉惠帝三年(前192年),射阳侯国为县。元狩六年(前117年),置临淮郡,淮阴、射阳县属临淮郡。王莽称制,改射阳为临淮亭,淮阴为嘉信。东汉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封皇子刘荆为山阳公(治白马湖北),山阳之名始见。东汉末年,广陵郡移治射阳。东晋义熙七年(411年),广陵、临淮2郡改为临淮、广陵、山阳等5郡,山阳郡治所在山阳县。时射阳与山阳并存,分属临淮、山阳2郡。萧齐时,阳平郡寄治山阳。南齐永明七年(489年),割山阳官渎(邗沟)以西300户置寿张县,割直渎(盱眙禹王河)、破釜塘以东淮阴镇下流杂100户置淮安县,淮安县之名始见。两县属原先寄治山阳的东平郡。隋开皇三年(583年),置楚州,治淮阴。十二年,移楚州治山阳县,州旋废。隋大业(605~617年)初,去淮阴县入山阳县,不久复置。唐武德四年(621年),置东楚州,治山阳县。八年,裁西楚州,东楚州改称楚州,仍治山阳县。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置楚、泗、承州。涟水军镇抚使、淮东安抚制置使、京东河北镇抚大使等均驻节楚州山阳城。绍定元年(1228年),李全火烧楚州城,遂废楚州,升山阳县为淮安军,隶宝应州。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淮东安抚司于山阳。次年,改为淮东总管府,时县境设有山阳、淮安、淮阴、新城4县。二十年,改总管府为淮安府路,并淮安、新城、淮阴3县入山阳县。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置淮安府,治山阳。清雍正九年(1731年),析淮安府山阳、盐城2县地置阜宁县。民国元年(1912年),淮安府裁撤。3年,山阳县改称淮安县。抗日战争时期,楚州分属两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运西地区属民国29年8月成立的淮宝县抗日民主政府,运东地区属民国29年10月成立的淮安县抗日民主政府。民国35年2月,淮城市由淮安县划出,为苏皖等五行政区直辖市;9月,淮城市又并入淮安县。民国37年12月,淮城等二次解放,与清江市合组成立两淮市。次年3月,裁两淮市,淮城区仍属淮安县。1950年3月,淮宝县裁撤,其部分辖地归淮安。时淮安属盐城专区。1954年8月,淮安县由盐城专区划入淮阴专区。1983年3月,成立省辖淮阴市,淮安县属淮阴市。1988年2月,撤销淮安县,建立淮安市(为县级市)。2001年2月,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淮安撤市建区,更名为楚州区。2012年楚州复名淮安区。

淮阴历史

淮阴县作为显性地名,自秦设置以来到元初基本上都是存在的,西汉从县境东南分出射阳县,再发展为后来的山阳县。在唐宋时期,淮阴山阳同处淮水之南,两县县境大约以古运河为界,运东为山阳,运西为淮阴。南宋末,淮阴县治迁八里庄,复还迁码头。宋末元初,又在八里庄附近置新城县,并于淮河北岸设立清河县。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淮阴县被撤废,并其地连同淮安、新城二县入山阳县。至此,古淮阴县之地就全在山阳县境内,作为显性地名的淮阴在元初消失。

然作为隐性地名的淮阴在明清一直存在和使用,虽然位于淮北的清河县向南扩张先后占有了古淮阴县的老子山、码头、清江浦等地,但无法改变清河县十之九境在淮北的事实。且明清时的“淮阴”也并不指“清江浦”(清江浦本为山阳县地,后作为清河县城),而是指山阳县西乡,大约包含今洪泽县主体、清浦区大部、楚州区运河以西的地方。故明清时期,淮阴作为隐性地名是以山阳别称的形式存在和使用。明清时淮安府城的驿站叫淮阴驿,淮安城内有淮阴书院(至今楚州淮城府市口仍有淮阴市碑),很多山阳籍名人因慕古风也喜用旧称“淮阴”来指代自己的故里,如吴承恩、吴鞠通、周恩来等,这一习惯性的别称直到民国才发生变化。

1911年,驻清江浦新军十三协兵变,淮安府光复,成立江北军政府。1912年,民国政府废府设道,驻淮城的淮安府被裁撤,设淮扬道驻清江,清江城遂正式取代淮安城成为淮安地区的政治中心。1914年1月,民国政府内务部改订各重名县。因和陕西山阳县重名,山阳县改名淮安县;因和河北清河县重名,清河县改名淮阴县(当时淮安辖县中同时被改名的还有涟水[安东]、泗阳[桃源])。就这样,淮安由府名变为县名,而淮阴则由山阳县的别

称变成地区(府)名,淮阴淮安的政治角色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换。

清河县更名淮阴县后,淮阴县城在清江,故清江城现代以后又被人称做淮阴城。民国的大部分时期里,淮阴和淮安两县大致以清江浦和码头西南的洪泽湖大堤为界。此时的淮阴县,除西南境老子山和县城清江完全为古淮阴县地外,余均为唐宋淮北清河县之地,“淮阴县”之名并不副实。[1]

民国初的淮扬道辖有今宿迁沭阳灌南一线以南、如皋泰兴一线以北的广大苏北地域。到1927年撤道,清江又是国民党江苏省第七区行政督署专员公署所在,第七区辖有宿迁、泗阳、涟水、淮阴、淮安和宝应六县(图2)。此时,中国共产党淮盐特委机关亦设在清江。1937年底,日军攻陷沪、宁后,国民党江苏省政府曾迁移至此。1939年沦陷。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9月,新四军第一次解放淮阴城,成立清江市,为苏皖边区政府驻地,其时的苏皖边区辖有苏皖豫三省解放区的73个县市,范围颇大,而清江市则为苏皖边区政府直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