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福祉,指美满幸福的生活状态。政府工作报告中“十四五”规划目标,有最关切民生福祉。[1]

中文名

民生福祉

拼音

mín shēng fú zhǐ

规划

2021年3月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进行了概述,其中在“十四五”规划关于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方面有: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扩大就业容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施教育提质扩容工程,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1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1]

解释

福祉:幸福、利益、福利。也代表美满祥和的生活环境、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宽松开放的环境。

民生:《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老百姓的生活来源问题。“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

民生,是指人民、居民的日常生活事项,例如衣、食、住、行、就业、娱乐、家庭、社团、公司、旅游等。广义上的民生概念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这个概念的优点是充分强调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要性和高度综合性,但其明显的不足在于,概念范围太大。狭义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从这个角度看,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

福祉  民生:大众老百姓在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上表现为美满幸福的生活状态。

出处

祉,福也。――《说文》

祉,禄也。――《左传·哀公九年》

福祉。诗经˙小雅˙六月:吉甫燕喜,既多受祉。

《韩诗外传》卷三:“是以德泽洋乎海内,福祉归乎王公。”

唐李翱《祭独孤中丞文》:“丰盈角犀,气茂神全,当臻上寿,福祉昌延。”

孙中山《同盟会宣言》:“复四千年之祖国,谋四万万人之福祉。”

本意是降临的幸福,现在被用来代表美满祥和的生活环境、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宽松开放的环境。

大意是幸福的意思,也有祝福的意义,吉祥词的意思。

民众的生计、生活。《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明何景明 《应诏陈言治安疏》:“民生已困,寇盗未息,兵马弛备,财力并竭。”章炳麟 《訄书·商鞅》:“国政陵夷,民生困敝,其危不可以终一哺。”孙中山 《民生主义》:“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

生民,民众。南朝梁沉约 《均圣论》:“自天地权舆,民生攸始,遐哉眇邈,无得而言焉。”明何景明 《忧旱赋》:“嗟民生之何尤兮,憯遘兹之匪辰!”《东周列国志》第三回:“民生以德义为本,兵事以民为本。惟有德义者,方能恤民。能恤民者,方能用兵。”清钱谦益 《卢维屏授通议大夫制》:“有司益用不职,民生无所告愬。”

明清科举制度,庶民纳粟入官,取得监生资格的称谓。《明史·选举志一》:“迨开纳粟之例,则流品渐淆,且庶民亦得援生员之例以入监,谓之民生,亦谓之俊秀,而监生益轻。”

泛称平民身分的学生,与“官生”相对。明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宗室应试之始》:“﹝ 郑世子 ﹞条奏七事,俱为宗藩应试,胪列,一令奉国中尉以下,尽同民生赴考入学。”《清史稿·选举志一》:“少詹事李若琳首为祭酒,请仿明初制,广收生徒,官生除恩廕外,七品以上官子弟勤敏好学者,民生除贡生外,廪、增、附生员文义优长者,并许提学考选送监。”

谓人口增殖。严复 《按语》:“地产有限而民生无穷。”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

民生话语体系的真正形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先秦诸子百家中,重视民之生计疾苦的不在少数,如《左传》、《论语》、《礼记》中均有孔子及其弟子关于请求当时国君轻徭薄赋,使民休养生息的话语,并将其上升到了君民关系的高度;主张兼爱非攻的墨家学派,主张无为的道家学派,秉持的实际上也是类似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