驺摇,姒姓,欧阳氏,号毋馀。秦汉之际人,越王勾践后裔,东瓯国国君。

周赧王九年(前306年),越国被楚国所灭后,遗民南迁瓯越(东瓯)。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六国贵族起兵抗秦。驺摇率领瓯越吏民从诸侯反秦,后又参与楚汉之争,助汉高祖刘邦打败项羽。由于驺摇“平秦佐汉”有功,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封为海阳侯。汉惠帝三年(前192年),晋封为东海王,建都东瓯,俗称“东瓯王”。

驺摇善于治理,精勤开发,改变了瓯人“断发文身”、以蛇蛙鱼蛤为食的状况,对瓯越早期经济、文化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被推为“东瓯人文始祖”,世称他为“永嘉地主昭烈广泽王”。为纪念他的开辟之功,每年古历三月初八有拥东瓯王塑像巡游街市,驱灾祈福的民俗。

中文名

驺摇

别名

欧阳摇

性别

民族

华夏族

出生地

东瓯(今浙江温州一带)

主要成就

平秦佐汉,受封东海王

爵位

东海王

所处时代

秦汉之际

世称

永嘉地主昭烈广泽王

字号

号毋馀

身份

国君

毋馀

人物生平

驺摇是越王无彊次子蹄的六世孙,姒姓,欧阳氏。   “驺”是秦始皇平越后所赐之姓,意谓驯服之良驹,故史书中将欧阳摇记载为驺摇。战国时一般称人为氏,而不称姓,故在战国称欧阳摇,而不称姒摇。所谓姒姓,是尧帝赐禹王的姓氏。

驺摇

秦朝末年,人民不堪秦王朝的残暴统治,爆发以陈胜、吴广为首的农民大起义。起义风暴很快就席卷大半个中国,六国贵族后裔和下级官吏闻风而动,纷纷揭竿而起、拥兵抗秦。

消息传来,让瓯越首领驺摇兴奋不已。他觉得这正是自己大显身手、建功复国的好时机,不禁跃跃欲试,随时准备率领瓯越部众起义,投入灭秦的洪流之中。

驺摇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后裔,身上流淌着英雄的热血,祖上原来居住在越国的会稽(今浙江绍兴)。公元前333年,越国被楚国灭亡后,南迁到瓯越,建立东瓯国。东瓯国传至驺摇叔父安朱时,正值秦始皇统一中国,废分封、建郡县。秦王朝在瓯越、闽越(今福建)两地设置闽中郡,安朱的王位遭废,降格为郡长。

驺摇的心里一直怀着复兴先祖霸业的梦想,在瓯江边的都城其府邸瓯王府里,他密切关注着天下大势,断定暴秦必亡,于是瞅准一个机会,率领部众加入鄱阳县令吴芮的义军。驺摇跟随吴芮驰骋千里,转战各地。不久,驺摇跟随刘邦杀入函谷关,攻陷秦都咸阳,灭亡秦朝。灭亡秦朝后,项羽封吴芮为衡山王,驺摇任都尉之职,成为吴芮手下的得力干将。

驺摇像

之后,便是项羽与刘邦的楚汉之争。驺摇审时度势,始终坚定地站在刘邦的一边。他对暴戾嗜杀的项羽没有什么好感,先祖所建的越国,就亡于楚人之手。从这一点来说,他与楚国贵族后裔项羽,还是有着宿仇。驺摇与吴芮追随刘邦的大军逐鹿中原,平定三秦,统一关内,辗转苦战四年之久,立下汗马功劳。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韩信布下十面埋伏,将项羽团团围困在垓下。这一仗,驺摇也引军参战,致使楚军大败,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取得楚汉战争最后的胜利。由于驺摇平秦佐汉战功卓著,汉高祖晋封他为海阳齐信侯。

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1年),汉王朝诏令在瓯越(地域相当于今温州、丽水、台州三个地市范围的整个浙南)重建遭秦朝所废的东瓯国,并正式晋封驺摇为东海王,世称东瓯王。

为政举措

驺摇顺应时势,奋勇拼搏,最终实现建功复国的抱负。他管辖下的东瓯国,保留下越族部落的自治形式,与当时的闽越、南越一样,“天高皇帝远”,成为实际上处于独立状态的王国。

驺摇晋封东瓯王后,把一门心思都放在地方建设上,他励精图治,带领瓯越人对这片古老的土地进行开发,使生产得到迅速发展,改变瓯人过去“断发文身”,以蛇蛙鱼蛤为食的落后状况。东瓯国人民从此过上一段农耕渔猎、丰衣足食、世外桃源般的日子。

历史评价

司马迁:(勾践)后七世,至闽君摇,佐诸侯平秦。

司马贞《史记索隐》:“王摇之立,爰处东隅。後嗣不道,自相诛锄。”

史籍记载

《史记·卷一百一十四·东越列传第五十四》

《汉书·卷九十五·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第六》

相关信息

关于东瓯国姓氏的相关史料记载

唐太宗敕定《欧阳氏谱序》:欧阳氏者,越王之胤(裔),姚(摇)王之始也。越王无彊之子,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因以为氏。

驺摇造像

北宋欧阳修撰《欧阳氏谱图序》:欧阳氏之先,本出于夏禹之苗裔。自帝少康封其庶子于会稽,使守禹祀。传二十余世,至于允常,允常之子曰勾践,是为越王。越王勾践卒,子王鼠与立。自鼠与传五世,至王无彊,为楚威王所灭,其诸族子,分散争立。滨于江南海上,皆受封于楚。有封于欧阳亭者,为欧阳亭侯。欧阳亭,在今湖州乌程欧余山之阳。其后,子孙遂以为氏。汉高祖灭秦,得无彊之七世孙摇,复以为越王,使奉越后。

民国十三年(1924)甲子岁姚星吾撰《欧阳氏族谱原委序》:尝读《史记·世家》按:欧阳氏,本颛顼之后,夏禹王之苗裔也。传五世,至帝少康,封庶子无余于会稽,使守禹祀。历夏、商、周,传二十余世,至无彊,为楚威王所灭。无彊子蹄复受楚封。居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侯,子孙遂以为氏,此欧阳氏因封受姓之所由来也。然其后,最显而可考者,在汉则有东越王摇,在晋则有冯翊太守建,在南齐则有屯骑校尉宝,在梁则有征南大将军、穆国公頠,在唐则有弘文馆学士、银青光禄大夫、开国公询,刑部侍郎、金紫光禄大夫通,在宋则有观文殿大学士、兵部尚书知青州军事、文忠公修。

《路史》“欧条”上记载说:“越王无彊次子,封乌程余山之阳,后有欧氏、欧阳氏。”

《唐书·宰相世系表》云:“夏少康庶子封于会稽,至越王无强,为楚所灭,无强子蹄,更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遂以为氏。”

《元和姓纂》载“瓯:东瓯王之后”。

欧阳六宗世次总歌选段:因封受姓曰欧阳,道德文章百世芳。上溯黄帝及大禹,禹第五世名少康。庶子无余封会稽,二十余世至允常。常子勾践封越霸,传衍六世乃无彊。伐楚楚伐族属散,子蹄封欧余山阳。苗裔因之为姓氏,五世名摇汉封王。

勾践到摇的东瓯国君世系表如下:

勾践(战国时封越王)→鼠与→不寿→翁→侨伯→侯→无彊(伐楚为楚威王所灭)→蹄(欧阳宰勋,首任东瓯王)→伟→鸿业→海宇→伯历→安朱→摇

摇的父系表

勾践(战国时封越王)→鼠与→不寿→翁→侨伯→侯→无彊(伐楚为楚威王所灭)→蹄(欧阳宰勋,首任东瓯王)→伟→鸿业→完→庸→谟→摇

家族成员

家世

毗陵黄天荡《顾氏宗谱》中的东瓯王驺揺画像

先祖:越王勾践

七世祖:越王无彊

六世祖:蹄(欧阳宰勋,首任东瓯王)

五世祖:伟

高祖父:鸿业

曾祖父:完

祖父:庸

父亲:谟

王后:熊氏,为楚幽王时楚考烈王之女长公主。

儿子

驺摇生有二子,一名昭襄,封哀侯,承袭东瓯王位;次子无励,封驺侯,后居南越。

人物争议

东瓯王实不始自驺摇,而是驺摇的先世,据《越绝书》佚文记载;“东瓯,越王所立也,即周元王四年。”周元王四年即越王勾践二十五年(公元前472年),其时已建立东瓯国,它的地域相当于今温州、丽水、台州等三个市地范围。《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后七世,至闽君摇,佐诸侯平秦。”可相互佐证,故《越绝书》佚文所记是信而有证的,说明东瓯开发历史之久远,而历代的《永嘉县志》、《温州府志》对此均失载,而称东瓯王始自驺摇,以至有关历代东瓯王的事迹湮没无闻,这不能不说是瓯越文化史上的一大损失。

后世纪念

东瓯王庙

正由于驺摇“平秦佐汉”的历史功绩,以及瓯人为敬仰和纪念这位老祖宗,特建立东瓯王庙,并于每年古历三月八日,拥东瓯王塑像巡游街市,驱灾祈福。朱彝尊在《东瓯王庙碑》中说:“予读史之秦汉之际,有感东海王之事,其报仇雪耻,无异良横之所为,及诸侯畔秦,王率越从鄱君入关,灭秦。汉击楚王,率越佐汉灭楚。”,“是可谓豪杰之士矣。”这评价是符合历史实际。庙在华盖山下。死后,葬于鹿城区西山瓯浦垟,其墓已经有关部门修复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