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戏是古代民间表演艺术的泛称,“百戏”一词产生于汉代。秦汉时已有,汉代称“角抵戏”。包括找鼎、寻幢、吞刀、吐火等各种杂技幻术,装扮人物的乐舞,装扮动物的“鱼龙曼延”及带有简单故事的“东海黄公”等。《汉文帝篡要》载:“百戏起于秦汉曼衍之戏,技后乃有高絙、吞刀、履火、寻橦等也。”可见百戏是对民间诸技的称呼,尤以杂技为主。那么“百戏”中是否有说唱技艺呢?李尤《平安观赋》中有“歌舞俳优,连笑伎戏”的记载,逗笔说唱的俳优当是“百戏”中仅有的曲艺节目。

外文名

acrobatics

含义

尤以杂技为主

类型

古代民间表演艺术的泛称

历史回顾

(图)百戏

至南北朝时,“散乐”与“百戏”合称“散乐百戏”,涵盖面更加广泛。《隋书·音乐志》载:梁朝天监四年的一份宫廷宴会的节目单,第十六项是“设俳优”,安排在雅歌与鼙舞之间,从第二十一项起设各种杂技,可见俳优、民间舞和杂技都是当时“散乐百戏”中的主要项目。北齐时,百戏表演中有“俳优侏儒”,西魏时有“俳优角牴”。唐代长安设有教坊,“以隶散乐,倡优,曼延之戏”,已有技艺的侧重,“倡优”重说唱技艺曼延之戏指杂技表演。教坊中有黄繙绰、唐崇等唐代著名俳优,崔令钦的《教坊记》说他们一个“善僄弄”(黄繙绰),一个“善宣赞”(唐崇),可见这两个项曲艺技艺都属“倡优”。宋代习惯上沿用“百戏”指所有民间技艺但已呈现分化的趋势。南宋吴自牧《梦梁录

(图)百戏

》中把以唱为主的技艺归于“伎乐”中,包括当时流行的 口栗 唱、诸宫调、唱耍令等。而对于散乐,则认为以杂剧为“正色”,“散乐”逐渐成为戏剧歌舞一类的专称。而百戏在宋代多专指杂技及竞技表演。周密《武林旧事》卷七记载太上多次“射厅看百戏、依例宣赐”,这里的“射厅”是宫廷中演习武艺射弓的专门场所,其演出的百戏极可能是角抵相扑或武术一类。

文化传承

(图)“百戏闹新春”

古代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秦汉时已有,汉代称“角抵戏”。包括找鼎、寻橦、吞刀、吐火等各种杂技幻术,装扮人物的乐舞,装扮动物的“鱼龙曼延”及带有简单故事的“东海黄公”等。汉武帝时极为万千。南北朝后称“散乐”。唐和北宋时百戏十分流行。北宋汴梁(今河南开封)每逢节日,举行歌舞百戏盛会。元代以后,百戏节目有所发展,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后百戏这个词逐渐少用。

桂湖新都博物馆陈列有一块《百戏》汉代画像砖:高28宽49厘米,新都利济出土。画像左边有一位头梳双髻的少女,在重叠的十二重案上表演倒立。穿紧身衣裤,窈窕细腰,双手倒立,反身如弓过肩,拆腰并足,凌空昂首,体态轻盈。案为长方形四足,层层叠起间隔分明。右边一位椎髻,上身裸袒足登木屐的男子,双手舞弄五丸,动作敏捷,侧头而视,神情自然。中间有一女子双手舞袖,双足踏在地上的盘子和小鼓,随曲起舞,姿态优美。这就是盘鼓舞,把杂技表演和舞蹈艺术巧妙地结合起来了。《百戏》汉代画像砖为古代中国和世界最早的杂技图。

在古代民族文化的交流中,表演艺术是一个重要内容,当时称为“百戏”,包括杂技、角氐、幻术、游戏等。百戏大都来自民间散乐,它表现了人的活泼、健美、技巧和勇敢,汉代画像砖《百戏》形象地表现了这一题材。案上倒立是汉代常见的杂技节目,来源于西方的柔术,在当时被称为“安息五案”。安息即波斯,今伊朗。杂技倒立当时有在地上、鼓上、竿上、台上,案上是其中流行的一种。它是吸收安息的柔术表演并加以民族化。倒立的案,是我国汉唐时期人民生活的用具,为长方形下方有四个短足,也有圆形和方形食案。食案都比较矮、轻便,便于搬动,放在地席或矮床上使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重叠食案桌上表演西域柔术,表明中国古代人民善于吸取外来的艺术表演方法,加以创造出新,现代杂技叠椅倒立以此发展而来。

飞丸是中国古代杂技的传统节目之一,战国时已很流行,《列子》、《庄子》均有记载。四川出土的汉代画像砖,有一人飞三丸、五丸、七丸的图像。汉代由于中外文化交流,外国杂技家也到中国表演和学习。《后汉书·西域传》云:“大秦国俗多奇幻,口中吐火,自缚自解,跳十二丸,巧妙非常。”大秦国即古罗马帝国,今意大利。随着民族文化交流,中国的杂技艺术也传到了西方。

表演内容

(图)07郫县东汉墓石棺庭院百戏图

关于汉代达官贵戚之家演出百戏的情景,可以从汉墓出土的大量画像石中见其一斑。其中山东沂南汉晋墓百戏画像的场面尤为壮观。画像右边,在奔驰的两匹马的下面,有一辆用三头鹿拉的车。车上立有三根橦(高竿),中间的一根带有建鼓,上面有一幼童在做种种惊险的动作。下面车厢里有四人奏乐,这四人中两人吹萧(排萧)、一人奏茄、一人手执鼓槌,像是一个伴奏杂技的鼓吹乐队。这个节目就是李尤所说的“戏车高橦”,它的左边,有“鱼龙曼延”。这个节目由五个人手里拿着鞀鼓,引逗一条化装的鱼和一条龙,龙身上有一幼童,在做各种表演。鞀鼓,又叫鼗鼓,起敲击节奏的作用,即所谓“节以鞀鼓”。在“鱼龙曼延”之上,有三人在绳上做种种惊险动作,绳下竖着几把尖刀,这就是“陵高履索”。它的右边是由象人化装表演的畏兽戏和凤凰戏。在凤凰戏之上,还有三人席地而坐,其中一人吹笛(即今竖吹的萧),一人拊掌高歌,一人袖手而坐。这三人可能就是畏兽戏与凤凰戏的伴奏乐队。画面的左上角,有一人拿着几把尖刀与圆珠在一起轮番抛掷,这就是“飞丸跳剑”。其右有一人头顶一木架,架上有三个幼童做各种表演,这就是所谓“缘竿”或东汉张衡《西京赋》中提到的“都卢(今缅甸境)寻橦”。

在“缘竿”的右边,还有一个盛大的歌舞表演的场面。它由一个男子挥舞着长长的衣袖,在地上放着的七个盘鼓之间跳舞唱歌。它的舞姿与舞具和东汉张衡《舞赋》中讲的“盘鼓焕以骈罗,抗修袖以翳面,展清声而长歌”的盘鼓舞大致相同。盘鼓舞,或称七盘舞,是汉代盛行的一种歌舞形式。其表演方式,或单人或数人;演员或男或女:伴奏乐队或大或小,均无定规。这里所用的乐队应是规模较大的一种。其第一席坐着五个女乐工,面前放有四个节鼓。其中第一人袖手而坐,中间三人一边手拍鼓面,一边好像在歌唱。只有最里面一人好像一手执有鼓槌,另一手在拍击鼓面。第二席有五个男乐工,外面两人吹笙,中间二人吹萧(排萧),里面一人击铙。末一席育四个男乐工,靠外面第一人吹竽,一人袖手而坐,一人可能在击筑,一人弹瑟。三席之上,有一人敲建鼓,一人击编钟,一人敲编磬。这个乐队看来是属于汉晋盛行的一种钟鼓乐队。

百戏里还有一种由“俳倡”或“俳优”表演的节目。“俳”,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为“戏”,即带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表演。“倡”,释为“乐”(音洛,快乐),即能使人发笑的滑稽性表演。《汉书·霍光传》说:“击鼓歌唱作俳优”,可见他们表演时是击鼓和唱歌的。表演的节目,据《魏书·王粲传》裴松之注引《吴质别传》说:“质(吴质)黄初五年(224)朝京师,……时上将军曹真性肥,中领军朱铄性瘦,质召优使说肥瘦”。所谓“说肥瘦”可能已是说唱或戏曲的萌芽。

百戏记载

(图)建鼓百戏

根据现知史书记载,福建全省历史上最早演出百戏的是唐代莆田。佛教典籍《景德传灯录》卷十八记载:福州玄沙宗一大师,法名师备,闽之谢氏子。唐咸通初年(860年)出家。后来“师南游莆田县,排百戏迎接。来日师问小塘长老:‘咋日许多喧闹向什么处去也?’”第二天大师在看百戏演出时又笑着说:“今日更好笑!”这一条出于佛典史部的记载,是公元9世纪百戏在莆田民间盛行的确证。还有《兴化府莆田县志》卷四记载,8世纪初叶僧人千灵“辞六祖(慧能)入闽,六祖云:逢苦即住。至莆田苦竹山(九华山)住锡,山魈拒之;千灵曰:若能饮铁针,则吾去,不能饮,则吾饮,则若去;魈不能饮,自饮之,魈循去。遂于山西建苦竹院,所饮余铁针,封贮尚存。”这一条出于方志的记载,证实古代百戏项目之一的“吞针”幻术,至迟8世纪初已经便在莆田民间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