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是周王(成王或康王)分封给周朝开国功臣南宫适(即南宫括)之子、周朝宗室曾谏的封国,周代姬姓诸侯国,史书称为随国。大约存在于西周成康时期至战国末期。后世推测,立国之初的曾国是周王朝在江汉地域控制铜资源运输的重要据点和遏制楚国等南蛮扩张的重要诸侯。按史书记载,春秋时期,曾国在楚国兴起的过程中沦为盟国和楚国的保护国,吴王阖闾伐楚,攻破占领楚都城郢后,楚昭王逃到“曾”国,吴军追来,楚昭王被曾国保护。战国时期,曾国仍然保留独立性,延续至战国末期。

曾国不见于传世文献,由最新的随州叶家山晚商西周墓地的研究发现,西周早期的曾国仅存于随州的漂水流域,但随着鄂国被周的消灭,曾国迅速扩展至汉北及河南新野一带,成为替代鄂国的汉东第一大国。

综合历次考古发现来看:西周早期的有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两周之际的有京山市苏家垄文化遗址曾国墓地,春秋早期的有襄阳郭家庙擂鼓墩曾侯墓,战国时期的有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还有随州文峰塔发现的春秋时期的曾国,可以认定的确有一个曾国一脉相承。

从西周初期到战国中期,跨越700多年的曾侯墓葬群,分布在河南省南阳市、湖北省随州市、襄阳市、荆门市等地区,可窥见历史上曾国(随国)所控制的区域。

中文名

曾国

外文名

Zeng State

起止时间

西周成康时期至战国末期

创立者

曾谏

统治区域

河南省南阳市、湖北省随州市、襄阳市、荆门市

国君姓氏

姬姓曾氏

遗址

曾侯乙墓 叶家山晚商西周墓地 苏家垄文化遗址 随州枣树林墓地

始祖

南宫氏 

简介

曾国的故城遗址在今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 “曾”名称起源的历史较为久远。关于“曾”的记载,最早见于殷墟出土的殷商甲骨卜辞《掇续》六二的“左比曾”的铭文,另有“安州六器”中的铭文载:“王令中先省南国,串(贯)行,在(曾)”。

曾都区域内,夏商封建厉国,西周时期有厉、随、唐三国,均建都于此。春秋桓公6年(公元前706年)所载“汉东之国随为大”,说明曾(随)国成为统汉东诸国抗楚之盟主。后楚于公元前569年灭厉(赖),公元前505年灭唐,战国末灭随,并厉、唐入随,以“随”建县,秦汉因之。晋太康9年(公元288年)置随国,南北朝宋泰始5年(公元469年)升县为郡,西魏大统元年(公元535年)升郡为州。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杨坚进爵为王,封地于随,领二十郡。嗣后各朝为州,民国废州为县,是湖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驻地。

近百年来,随州市的曾都区、汉水西岸的宜城、钟祥、武胜关的豫南,先后多次出土有“曾”铭文的青铜器,如“曾侯仲子父鼎”、“曾子仲鼎”、“曾侯白戈”、“曾姬无血”、 “曾都尹法之行”、“曾孙法之鼎”等。 1978年春夏,曾都区城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了大型系列编钟,震动了全国史学界和考古学界,专家们通过对这些出土的青铜器上的铭文以及史料进行研究和考证,得出了“曾随合一”的结论,即在2400年前,以曾都区为中心的汉东地带的“随”国即“曾”国,随州城为曾都。

曾都区历史悠久,因华夏始祖炎帝神农诞生于此,而被称为我国农耕文化发祥地;因举世闻名的曾侯乙古墓大型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而被誉为东方古乐之乡。从1961年起,境内出土的旧石器时代砍伐石器工具是“长江流域首次发现”,新石器时代的三里岗镇冷皮垭遗址是江汉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典型代表,城东西花园遗址被定为“独立的文化类型”。

考古证实,西周早期曾国政治中心就在今湖北随州

随州叶家山墓群的考古发掘证实,西周早期曾国政治中心就在今湖北随州。从铜器出土范围看,西周早期曾国并不大,似应仅局限于随州的漂水流域,但随着鄂被周的消灭,曾国迅速地扩展至汉北及河南新野一带,成为替代鄂国的名符其实的汉东第一大国。

部分曾国墓葬群分布图

从2011年2月份开始,湖北省文物局组织考古人员对位于随州市经济开发区淅河镇蒋寨村八组的叶家山墓地进行发掘,面积3700平方米,共发现墓葬65座和1座马坑,除2座大墓未掘外,其余墓葬都已发掘完毕,出土陶、铜、瓷、漆木、玉石等各类文物739件套,青铜器多达325件。黄凤春说,叶家山墓群比已知的曾侯乙墓要早500余年,说明此处墓地应是与早期曾国、曾侯相关的一处家族墓地。在发掘的这批墓葬中,5座墓葬出土的铜器都发现有“曾”“侯”“曾侯”和“曾侯谏”的铭文。根据墓葬规格和出土铭文初步判定,这五座墓葬可能为曾侯谏墓、曾侯谏夫人愧氏墓、曾侯谏之子白生或其夫人墓。

考古人员在叶家山墓地周围又新发现了9处商周时期的大型聚落遗址。其中,以已知的庙台子遗址为中心的聚落群最大,面积达30万平方米,有城墙、壕沟和大型建筑基址的遗迹,应当是西周早期的一个重要古城。叶家山墓地与庙台子遗址相距不足1公里,初步判定,叶家山墓地的主人当与庙台子遗址有关,庙台子遗址可能是西周早期曾国都城之所在。这一发现也证实,“缯”与曾无关,曾国的政治中心应在现湖北随州。

自曾侯乙墓发现后,长期以来,有关曾国问题的讨论不绝于学界。有关曾国的来源和始封问题未成定论,大多学者认为曾国是在西周晚期周灭鄂后而立国。叶家山墓地西周早期所见铜器铭文表明,西周早期不仅有曾国,并已称侯,曾、鄂应是同时并存于随州的两个古国。

曾国之谜

关于曾国其名,在春秋、战国的文献里,均只有鄫国(缯国)记载。但是从宋代开始,却有曾国出土的青铜器见于著录。近10多年来,在南阳盆地南部和湖北枣阳、随州一带的随枣地区,相继出土了不少曾国的青铜器。特别是1978年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的出土,说明春秋战国时代存在一曾国。

在考古发掘的卜辞和青铜铭文之上,屡屡可见存在以“曾”为名的诸侯国。而近代战国曾侯乙墓的发现引起考古众多争议,战国之曾与春秋之曾的关系,曾随二国的关系,汉东曾国与中原曾国的关系等,被称为“曾国之谜”。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石泉等主张随国和曾国乃是一国二名。杨宽、钱林书则认为曾国与随国同时并存。

以“曾”为名的国家,不见于传世文献之中,但屡见于考古发掘的卜辞和青铜铭文之上,并可以证明,在汉水以东存在以“曾”为名的诸侯国。

据考古学家李学勤著作《新出青铜器研究》(第14和15页)考证:公元1118(北宋重和元年)年,在今湖北安陆地方发现了安州六器。安州六器的铭文表现出周初武丁伐虎方的路线图,经过的地名依次为唐(今湖北随州西北)、厉(今湖北随州北)、曾(安州六器上“曾”字铭文为现今所用“曾”字的上半部分,即“曾”去掉底下的“日”字)、夔(今湖北秭归)、虎方;另外在殷墟“宾组卜辞征伐虎方”中所涉及的地名与安州六器中的铭文吻合,可以证明当时在汉水以东存在一个曾国。此曾国姓氏为何,今不可考,有人认为是姜姓炎裔,有人认为是姬姓。

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湖北随州市曾都区)发现曾侯乙墓,表明在战国初年在汉水以东地区,存在以“曾”为名的诸侯国(青铜铭文上的“曾”字与现使用的“曾”字类似);1979年,随州城郊季氏梁一座春秋墓中出土两件青铜戈,其中一件铭文为:“周王孙季怡孔臧元武元用戈”;另一件铭文为:“穆侯之子西宫之孙,曾大攻(工)尹季怡之用。”后又多有证据表明此曾国为姬姓曾国。

不过,随着2014年10月对湖北随州文峰塔墓地出土的编钟180字铭文的解读,可以明确曾、随是同一个国家,破解了困扰史学界36年的‘曾随之谜’。曾侯编钟2013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文峰 塔墓地,上面有180多个铭文,记载了战国时期吴王伐楚,楚昭王逃到“曾”国的历史。这段历史在《左传》中有详细记载,不同的是《左传》中保护楚昭王的国家是“随”,曾侯编钟用的是“曾”,“这就证实了,‘曾’‘随’确实是一个国家。”缯国与曾国并无关系。

叶家山出土的西周曾国编钟,比曾侯乙墓编钟早500多年

根据青铜器铭文,曾国始君是周朝功臣南宫适[1]的子孙。在历史书籍中一般称随国,青铜器铭文中是曾国。不过,2012年出土的一件青铜器中发掘了一件带随字的青铜器,也说明随是古代就有的说法。从中可以推测,曾是封侯的名称,随是地名。

根据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考古发现,公元前497年,曾侯璵回忆道,曾侯璵的先祖受到周王的重用和提拔,负责起承担周文王、周武王的重任,参与了消灭殷商之战平定天下,最后周王分封南公到南方,一个叫汭的地方营建城址。[2]

国君列表

• 曾伯文,见曾伯文簋。名文,西周晚期人。

• 曾伯宫父穆,见曾伯宫父穆鬲。名穆,字宫父,西周晚期人。

• 曾伯陭,见曾伯陭壶。名陭,春秋早期人。

• 曾伯从宠,见曾伯从宠鼎。名从宠,春秋早期人。

• 曾伯黍,见曾伯黍簠。名黍(雨上黍下),春秋早期人。

• 曾侯马白,见曾侯戈。名马白(马是左尹右马),春秋早期人。

• 曾穆侯,谥号穆,见周王孙季怡戈,春秋早期人。

• 曾侯,见曾侯簠,约与楚成王同时。

• 曾侯与,见曾侯与三戈戟。名与(辵部的与),春秋晚期人。

• 曾侯钺,见曾侯钺簋。名钺(邑部的钺),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人。

• 曾侯乙,见曾侯乙鼎、《曾侯乙簋》等等。名乙,战国早期人。

• 曾侯夨,见曾侯夨簋。名夨(上日下夨),战国早期人。

• 曾侯谏,名谏,见曾侯谏鼎

曾侯世系

外交

曾楚关系

认为春秋时期楚随对立,楚武王三次伐随,第三次竟死于军中。而从曾侯乙墓的发现看,年事已高的大国之君楚惠王竟为小国之侯曾侯乙送了一份厚礼,曾侯编钟2013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文峰塔墓地,上面有180多个铭文,记载了前506年时,吴王伐楚,攻破占领楚都城郢后,楚昭王逃到“曾”国,吴军追来,被曾国保护的历史。曾国即是随国[3],前672年,楚堵敖想杀害弟弟熊恽,熊恽于是逃到随国;熊恽在得到随国人的支持后,便联合随国人袭击、杀死楚堵敖,夺得国君之位,成为楚成王。这也说明了为何曾楚关系的友好,因为曾国曾多次帮助楚国国君,对楚国两代国君有救命庇护,并助其复位之恩。

后裔

按《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定海郡侯隋氏通谱》记载,栖霞隋氏起源于随国。《通谱》中还收录了分支族谱中记载的本族人明代平凉知府隋不矜掘井得印的故事,他意外得到了其先祖东汉五原太守随昱的印,而印上的文字也有幸流传下来:“源本漆沮,流分汉东,五原太守随昱之印”。其中,“漆沮”,按1982年《中国历史地图集》记录,先秦时代漆沮水在今陕西省,也就是考古上的周原地带,附近有周太王的聚邑、岐山等周部落早期活动地点,“源本漆沮”意思就是说源头发源于周族繁衍生息的漆沮水。“流分汉东”的意义就更明显了,支流在汉水以东,当然就是指曾国(随国),总体意思就是指栖霞隋氏发源于周王室,分支为曾国(随国),这与考古发现的信息验证不谋而合。

战国中期,曾国被楚国吞并,因曾国在史书和当时实际生活中多被称为“随国”,随作为地名取代了曾作为地名的作用。曾国宗室后裔于是以随为氏,大约在唐代以后(《新唐书·艺文志》卷五十七首次出现隋氏名——太学助教隋德素[4]),随氏又改为隋氏,这就是栖霞隋氏的由来,也是如今中国绝大部分汉姓隋氏的由来。

曾国古都

苏家垄文化遗址位于湖北省京山市坪坝镇,苏家垄遗址从2014年开始发掘,确认了这是一处包括墓地、居址、冶炼作坊的曾国大型城邑,特别是首次发现了曾国大规模冶铜遗存,具体年代为两周之际至春秋早中期之际。2017年国家文物局正式发文命名该遗址为苏家垄遗址。2018年1月16日,一年一度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在北京举行,宣布湖北京山市苏家垄周代遗址等六项目当选“2017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京山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电局于2016年至2017年联合对位于京山市坪坝镇苏家垄遗址实施考古工作,至今已清理墓葬106座、车马坑2座,较大墓葬沿岗地脊顶排列,小墓则在两侧分布,年代上有由北向南渐晚的趋势,墓葬之间不见打破关系,反映了较为严谨的墓地布局。出土文物相当丰富,包括青铜器1000余件、玉器300余件、陶器400余件,是同时期器物研究的标型器。其中,青铜礼器多达500余件,大多放置有序,组合关系明确,是探讨两周时期器用制度的极佳资料。苏家垄遗址出土千余件青铜器,大多放置有序,组合关系明确,有铭文的多达50余件。其中,两座大型墓出土四件“曾伯桼”壶,单壶铭文达161字,共644字,极其罕见。

大家都熟悉曾侯乙,而根据年代,曾伯桼应该是曾侯乙早300年前的先祖。在曾伯桼墓葬中,多件铜器有铭文“曾伯桼”,“曾伯桼”壶铭文有“克逖淮夷”等重要内容。在他夫人的墓中,铜器上有“陔夫人芈克”等重要铭文。铭文之多,在春秋时期青铜器中极为罕见。

从铭文上看,曾伯桼自述的口吻是“为民父母”,芈克能嫁给曾国统治者,在楚国地位也不低,推测不是公主就是贵族女儿。“陔夫人芈克”铭文簠是现今可见较早的反映曾国与早期楚国关系的考古实证。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介绍,曾国一度非常强大,出土文物中“克逖淮夷”等铭文,印证了曾国控制淮夷(我国东部的黄淮、江淮一带)的史实。

苏家垄遗址是与叶家山、郭家庙、文峰塔和擂鼓墩等遗址点并存的曾国考古发现,这些考古发现建构了传世文献并不明确的曾国,并使之成为周代物质文化面貌最为明晰的诸侯国之一。墓地出土的曾侯仲子斿父九鼎、埋葬7车的车马坑,以及规模宏大的聚落等,暗示这里存在作为曾国都城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