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之恭(1906年10月2日-1995年11月19日),出生于山西省沁源县,物理学家。

曾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山东大学、北京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担任教职并进行实验研究工作。

中文名

任之恭

性别

出生日期

1906-10-02

去世日期

1995-11-19

籍贯

山西省沁源县

民族

汉族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山西省沁源县

毕业院校

清华大学

职业

科学,物理学家;教授

人物生平

任之恭

1906年10月2日,任之恭出生于偏僻的沁源河西村。自幼他聪颖好学。

6岁入私塾读书,11岁入沁源县小学读书。

13岁便离开家乡赴省城太原,报名参加清华学校的入学初考。但那年清华只从太原招收一名学生,他虽考取了第二名,亦不能进入清华,遂又参加了省立一中的考试,初录取为旧制中等科第20班的学生。他虽然只在省立一中读了一年书,便于第二年考入清华,但一中严格的校风校纪,还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清华读书时的任之恭,潜心于学业,成绩一直是“三级班”中的尖子。不仅如此,他对“五四”学生运动也倍加关心。据他的回忆录说,当年仅14岁的他“还记得1920年北京街头的游行示威,散发传单”,“当北京政府屈服于压力承认学生要求时,群情欢腾。”他认为“五四运动有其更深远的影响——就是民主与科学在中国的兴起”。

1926年3月18日,也就是任之恭将结束在清华学习的那一年,他参加了北京上万学生的总罢课,抗议强人军阀段祺瑞。192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同年赴美留学。

1926年任之恭从清华毕业后,选择了赴美国剑桥麻省理工学院电机工程专业继续深造的道路。此后的6年中,他先后在剑桥麻省理工学院、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学习研究,获得电机工程学士、无线电通讯硕士、物理学哲学博士等学位,并任教于哈佛大学和赴德国各大学访问考察。

1928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电机学士学位。

1929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无线电硕士学位。

1931年获哈佛大学物理哲学博士学位。

1930~1933年先后任哈佛大学物理学助教、讲师。

1933年夏之后,任教授带着满腹经伦转道法国、意大利返回祖国,受聘于山东大学,任物理学教授,在物理系教授近代物理学、光的电磁理论和初等量子论。第二年受聘于清华大学,为物理学和电机工程学教授。

1933年回国后,任山东大学物理学教授,

1934~1937年任清华大学物理学兼无线电学教授,

1937年以后任无线电研究所所长,兼西南联合大学物理学和电机工程教授。

1946年出国研究。

1955年留居美国。

1946~1950年任美国哈佛大学物理学客座教授。

1952~1973年任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基础研究中心副主任。

1966年起还是该校客座威廉·帕森斯化学物理学教授。

1978年受聘为北京清华大学名誉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誉教授。

“七七芦沟桥事变”后,任教授与陶葆柽新婚燕尔,双双逃难长沙,在湖南长沙临时大学任教。不久赴云南,在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任物理学和电机工程学教授和清华无线电研究所所长。一直到抗战胜利后举家迁居美国,先后在哈佛大学、霍布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从事微波波谱研究,一直到1974年辞去应用物理研究室中心副主任职务并退休。

退休后的任教授,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多次往返两国之间。在中国的几所大学教授科学技术方面的课程,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做着贡献。还在他青少年时代的母校“太原五中”,设立了“任之恭奖学金基金会”。

个人生活

“七七芦沟桥事变”后,任之恭与陶葆柽新婚燕尔,双双逃难长沙,在湖南长沙临时大学任教。

科研成果

任之恭在外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50余篇物理学研究论文。其研究工作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

①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初期

主要研究高空电离层、电子振荡器的理论与实验,氢负离子(H)亲合性吸收光谱的量子力学理论;

②4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初期

主要研究微波波谱学,电子自旋磁共振,分子转动磁矩塞曼效应,自由磁基共振,微波在生物系统的应用等。

1977年任之恭还在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微波量子物理学》中文专著。

人物历程

特设数理奖学金

任之恭对故乡山西感情至深,一直在关心着家乡的教育事业。从1988年开始,他在山西设立了"任之恭数理奖学金",每年颁发给那些在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上成绩优异的高中毕业生。"要坚定地相信,将一生奉献给自然科学研究,会取得巨大的报偿,更重要的是奖学金也意味着:只要努力工作,坚韧不拔,几乎任何事情都是可能成功的。"他说,设立奖学金的目的在于鼓励更多的山西学生,不管教育机会如何有限,都要坚持他们的科学研究。

在他家的客厅里,始终挂着一幅山西沁源山水字画,几次朋友用新字画取而代之,事后他又亲自把这幅画挂上,他经常向朋友谈起山西醋,从醋的制作经过,到吃醋的种种好处,谈得津津有味,并拿出老陈醋让朋友品尝。他还经常谈起"任先生面",那是在清华大学当教授时的事。由于他特别爱吃面条,常常要求厨师准备一碗汤面,在里面加上山西醋,慢慢地这种要求变得复杂起来,里面再加葱花、姜末和辣椒,这种汤面进化为一种美肴。在餐厅里吃饭的其他教授也仿效起来,"就像任先生点的那样",所以被称为"任先生面",后来竟成为菜谱上的一个标准项目。

任先生从小生长在沁河岸边,少年时代就学会了游泳。1962年他56岁时,由于身体原因,医生建议他进行一些有规律的体育锻炼,他选择了游泳。从此他坚持每天游泳,室内或室外,成年累月。进入八旬老人生活以来,他仍然孜孜不倦地工作,在家人的协助和朋友的鼓励下,写下了《一位华裔物理学家回忆录》,共12万余字,分英、中文两种版本发行,中文版由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出版,1992年第一次发行。

当年6月,《一位华裔物理学家的回忆录》中译本首发式在山西大学举行,86岁高龄的任先生专程从美国回到故乡参加首发式,并视察了"任之恭数理奖学金"的评奖情况,参观访问了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山西省实验中学、太原五中、山西大学光电所等地。他曾委托他在山西大学的学生,专门为他在河西村挖了一包黄土,放在他在纽约书房的一个花盆里,这样,他就和故乡的土地常相厮守着了……

25岁摘取博士桂冠

任之恭

父亲是富于儒家传统的正派人,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当他懂事时,父亲便送他进私塾,接着又送他赴省城念中学,直至进入全国有名的清华学府,在同年人说来他是幸运的,但这幸运的根源应归功于他具有远见的父亲和自己的勤奋进取。微薄的收入,加上人口多,使这个家庭并不富裕,特别是他父亲因病早逝后,生活便日趋贫困。

他6岁到11岁在村里上私塾,随后又在沁源县小学念了两年书。在父亲鼓励下,他跳过小学,考进山西省第一中学(今太原五中)读了一年。念中学时,他在课余学习英语,从字母学起,最后能够阅读简单的英文故事,为进入清华学府打下了外语基础。1920年春,任之恭14岁,以全省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学校。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搭上了从太原到北京的火车,身着一件浅蓝色的破旧长袍,脚蹬一双手缝布鞋,讲着山西方言,开始了他一生中第一次最冒险最激动人心的旅行。

1926年,他从清华毕业,同时获得在美国学习5年的全额奖学金,这一次他搭乘着庞大的客轮,怀着新鲜而兴奋的心情,离开中国,前往美国深造,这是他人生旅途中的第二个转折点。

至于在美国留学期间,他学习更是刻苦。麻省理工学院是享誉国际的一流工科大学,课程十分繁重,学生们都有喘不过气来的重压感,甚至有人戏称"简直就是地狱!"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以苦为乐,奋力拼搏,还主动为自己"加压"--到芝加哥大学去上暑假班。他全力以赴,刻苦攻读,仅用两年的时间,便学完了4年的课程。

1929年秋,他进入哈佛大学。1931年,25岁的任之恭摘取了物理学博士的桂冠。"梅花香自苦寒来",当是任之恭所走过的奋斗之路的起初写照。

培养一批科学人才

1933年,他接受清华大学的聘请,从美国回到中国,担任物理学和电机工程学教授,从此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授课之余,他继续从事无线电研究工作。日本侵略军入侵华北,越来越多的师生涌到昆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所大学南迁,合并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他随学校一起迁到昆明。就在这最困难的时期,任之恭被任命为无线电研究所所长。在战争岁月里,他们一直坚持科学研究,同时培养出了一批合格的科学家。尽管研究范围很小,但这种活动显然激发了许多人的兴趣和信心。

最值得一提的是,任之恭在任无线电研究所所长的8年期间,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战时研究,创造条件开展教学和研究工作。敌机的空袭、通货的膨胀、流行疾病的威胁,都未动摇他们的决心,终于研制出电子管等无线电器件,从而为国家培养了一批科学人才,其中的人后来在国际上作出突出的科学成绩,如杨振宁(核物理学家、诺贝尔金获得者)、林家翘(应用数学家)、范绪筠(固体物理学家)、戴振铎(天线理论家)以及罗远祉(无线电工程师)等。

1945年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决定派遣战争中贡献最大、表现最好的4位教授出国深造,任之恭被选中,他选择了哈佛大学,再次漂洋过海,重访美国。

当选美国科学院士

1946年7月,任之恭被哈佛大学正式任命为电子学方面的不定期讲师。微波波谱学是战后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他在麻省理工学院辐射实验室和哈佛的无线电研究实验室工作时,适逢微波设备充足和物理学家们用极高的热情应用现成设备探索微波波谱学这块处女地的良机,他自己像一只"早飞的鸟",有幸抓住了几只"虫"。

他从微波波谱学的一个适当的但却是课题着手,确定一种样本气体在微波频率范围内的物理性质,最后的结果是他的理论在这一案例中被证明是正确的;

随后他发表的有关用电磁场分裂微波谱线效应的论文,引起了相当广泛的关注,甚至被一些知名人物作为先驱性工作而加以引用,这一事实激励着他在同一方向继续探索,精心研究,于是他们开始着手一项更加雄心勃勃的研究计划--"微波波谱学中的塞曼效应"。

1950年,他接受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的邀请,作为高级物理学家去该实验室工作。在气体与固体中的微波谱学、限于液氦温度的原子和分子的电子自旋共振这两个项目上,他获得了创造性的科研成果,引起业内人士的瞩目。

1959年,他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理事,同时也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77年正式退休后,又继续做了四五年的非全日工作,最后改任顾问,直到1985年底。

维持中美良好关系

任之恭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他妻子陶葆柽原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后从事教育工作。任先生说:"我的儿女们虽然都在美国长大,但他们对中国却有着强烈的眷恋之情,特别是尊重并珍视自己的中国传统。木长于本,血浓于水,他们永远是炎黄子孙。"他为了让孩子也热爱中国,让自己的女儿任峻瑞回国学习,并在工厂体验生活好几年。他热爱故土、思念家乡的情感,犹如滔滔黄河水,是任何利刃都割不断的。他经历过旧中国的苦难,亲眼目睹中国由于衰弱而遭受帝国主义凌辱的惨状,出国时怀着忧国忧民的情感并准备学成后回来报效祖国,只是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无法回国才留居海外。

对祖国牵肠挂肚的他,一次次奉献赤子之心,特别是1972年率领美籍华人学者参观团访问中国,在中外交往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那时虽已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但两国尚未建交,有些敌视中国的势力仍相当活跃。任之恭要组团访华的消息传开后,一些成员收到恐吓信,被胁迫后放弃访华计划。但他坚定不移,于当年6月率领美国12名一流华人科学家及家属,回到阔别多年的祖国,进行了为时约半月的访问,受到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此后,任之恭和家人几乎每隔两年来中国一次,进行访问与讲学,足迹踏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只为了一个目的:尽力去帮助自己的祖国。他在中美之间作"桥梁"的作用也包括给美国、加拿大一般听众讲新中国的成就,因为那时北美人民对中国发生的变化觉得稀奇,而且基本上不知道。

任之恭在美国华人界是一位很有影响力的人物,许多华人有问题都愿找他商量,他曾是美国华人各界联合会首任主席,期间团结了许多华人,共同努力维持中美之间的良好关系,为祖国的现代化和持续繁荣做贡献。

他在回忆录中说:"我打心底里高兴,在我有生之年看到这个国家'站起来了',变成统一、强大、繁荣的国家,并且进入现代的科学和技术世界。那将使我们骄傲地称它是'我们的祖国!

主要贡献

从40年代末开始的20多年中,任教授在微波波谱领域,作出了许多先驱性的贡献。他利用电子自旋共振的方法研究了由于核磁矩与分子转动磁矩的耦合而产生的超精细结构。

人物关系

马大猷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