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夷是起源于山东半岛的东夷族的一支,以种植蓝靛染蓝衣料习惯穿蓝衣而得名。在商代时,曾被商王仲丁、河亶征讨,他们从山东经河南、湖北、湖南而与瑶族融合,形成为瑶族大姓之一。后来又从瑶族分出一支,与其他氏族结合形成了畲族四大姓盘、蓝、雷、钟。另一支蓝人则融入苗族。但更多的蓝夷因长期在楚国统治之下融入楚人,成为汉族的成员。

起源

蓝夷最早见于古籍的是《竹书纪年》。《纪年》载:商王“仲丁即位,征于蓝夷。”《后汉书·东夷传》注和《太平御览》卷780四夷部皆引此书。《纪年》又载:商王“河亶甲整即位,自嚣迁于相。征蓝夷,再征班方。”亦为《太平御览》卷83皇王部所引载。《后汉书·东夷传》说:“至于仲丁,蓝夷作寇。”仲丁为商朝第十王,河亶甲为仲丁之孙,为第十二王,都属于商朝初期。蓝夷被列于东夷族九夷之外,看来是东夷族的别种。蓝夷的所在地,约在今山东淄川县城东南隅,有蓝泉,“俗名双井,相去尺许,其色一蓝一绿,其味一甘一苦。”又即墨县西有蓝村。这可能是蓝夷的始居地。到商代初期,蓝夷已西迁于山西屯留县之蓝水,故仲丁都嚣(河南荣阳县东北敖山)、河亶甲都相(河南内黄县)时,都曾征伐蓝夷,而班方则在屯留之北,后北迁原平之班村而达大同县南吉家庄,即汉代班氏县。蓝水源出屯留县西南九十里盘秀山之阳,东流经长子县北和长治县西注入漳水。《水经注·浊漳水》以为绛水,又“谓之为滥水”。蓝水非水色为蓝色,乃蓝夷迁此而得名,故蓝水又可作滥水。《魏书·地形志》绛水、蓝水并列,则蓝水不是绛水很明显了。蓝水今转音作岚水,正发源于屯留县西南九十里盘秀山,东流经长子县岚水镇、长治市而入漳水。岚水之北有绛水,与蓝水并行东注漳水。这里东距相、南距嚣都不远,正是商王征讨之处。若远在淄川,则对商都威胁不大,商王也不会亲自出征的。所以,仲丁、河亶甲时的蓝夷当在屯留之蓝水一带。太原市七里又有蓝谷,即《资治通鉴》载晋永嘉六年,刘曜败入晋阳,猗卢追入,战于蓝谷。

蓝夷被商朝所逼,往西退到陕西蓝田,《竹书纪年》载:“梁惠王三年,秦子向命为蓝田君。”而《水经注·渭水》则引为“蓝君”,是因蓝人迁此而得名,所谓蓝田者,因蓝人种蓝靛于此,故称蓝田。秦于此置蓝田县,县东南三十里有蓝田山,即《汉书·地理志》的“蓝田山出美玉。”蓝田县东南五十五里蓝桥、蓝桥镇附近有蓝田关。蓝桥在蓝桥水上,蓝桥水又叫蓝溪水、蓝溪、蓝谷水,发源于蓝谷,西北注入灞水。蓝谷又叫蓝田谷,即《水经注·渭水》。灞水出蓝田县蓝田谷,到春秋时,蓝田已为秦所有,蓝夷成为秦国属民。其中有一支继续西迁,甘肃灵台县西五十里有蓝菊崖,北魏曾于此置蓝川县。后又西迁于蓝氏城,为大月氏西迁时建为国都,大月氏起于嵎夷,与蓝夷同属东夷相邻,以后逐渐至阿姆河上游的蓝氏城,即今阿富汗北部的瓦齐拉巴德。大月氏与蓝夷本系亲族,西迁时当也有一部分蓝夷随着迁去,所以在大月氏国首都才会取名蓝氏城,而称阿姆河为妫水,妫即舜帝之姓,舜为东夷族联盟的首领,则大月氏、蓝氏皆为舜帝之裔,因而将其祖姓命名这条新迁居的河流,是合乎情理的。妫水旁,唐代曾设有妫塞都督府,唐太宗又于大月氏故地设月支都督府,下辖有蓝氏州,以钵勃城置,妫水州,以羯城置。(见《新唐书》卷四十三地理七下)但蓝夷除有一部分留居蓝田外,其余的则大都分别由蓝田沿着蓝关经商洛走廊的民族迁徒通道而南迁。如河南新野县东有蓝乡。《后汉书·齐王演传》:刘演“还保棘阳,甄,二百阜留轴重于蓝乡。演潜师夜袭蓝乡,尽获之。”注:“比阳有蓝乡。州湖北郧西县西南二百四十里汉水北岸有蓝滩汛。西魏于钟祥县西北置蓝水县。这些以蓝命名的地名,乃因蓝夷曾居住而得名。又荆门市北有蓝口聚。《后汉书·王常传》:“常与成丹、张印别入南郡蓝口,号下江兵。”

大约于春秋初期,蓝夷大批继续南迁湖南,所以湖南各地以蓝命名的较多。如岳阳县东有蓝田乡,至今有蓝家冲、蓝天寿、姑桥蓝、马榜蓝等地聚有许多蓝姓。据《蓝氏族谱》载,其祖先为春秋时楚大夫蓝尹亶之后,蓝尹之地当在钟祥之蓝水,其后也以蓝为姓,见于《通志·氏族略》。蓝氏族人较著名者,有唐末逸士蓝采和,即俗传八仙之一。南宋内侍省都知蓝珪,龙川人蓝桥,南岳道士蓝方,博士、程乡人蓝奎。南汉中黄门、南海人蓝继宗。元安南路知事蓝光。明钱塘画家蓝瑛,崇安人蓝仁,武夷书院山长,著有《蓝山集》;弟蓝智,洪武时官广西按察司佥事,著有《蓝涧集》。成化时陕西巡抚、即墨人蓝章。子蓝田,河南道监察御史,著有《北泉集》。南京兵部郎中、莆田人蓝渠。汉中知府、邓州人蓝瑞,著有《日省录》、《求仁录》、《名言录》、《湍南稿》。山西按察司佥事、南阳人蓝伟,著有《梅亭稿》、《三蓝诗》。祁阳知县,盐城人蓝郁。钱塘画家蓝瑛,子蓝深,画家;蓝涛,画家。清代有钱塘画家蓝洄,福建提督、漳浦人蓝理,福建水师提督蓝廷珍,孙蓝元枚,江南提督。盛京户部员外郎、宜黄人蓝千秋,著有《蓝户部集》、云南人蓝大顺与弟蓝二顺,同治时率领农民起义。

湖南涟源县有蓝田镇,位于蓝田水上。蓝田水发源于红茅岭,东流注入涟水。另一支蓝田水,又叫湄水,发源于大步岭,到划船塘附近与前一蓝田水合,东流往入涟水,水上有蓝田寺。蓝田原为梅山蛮瑶人苏氏的领域,蓝夷迁至此地,与瑶人融合,大多数成为瑶族,这当在唐代时。_又沅陵县南有蓝溪,发源于溆浦交界处的圣人山,向西北流注入沅水,溪上有蓝溪桥。沅陵、溆浦也是汉代五溪蛮盘瓠种分布之地,蓝夷迁居于此,也融入于盘瓠种族之瑶人中了。又常宁县西十五里有蓝江洞,又有蓝江,北注入宜江。蓝山县为唐代所置,北四十里有蓝岭,下有蓝溪水,东流注入岿水,绥宁县东七十里有蓝溪山,山口有蓝溪堡。常宁、绥宁、蓝山等地,至今仍有瑶族分布,且瑶族中的蓝姓甚多,为蓝夷之后裔。

福建也有蓝溪,一名安溪,有二源,西源出安溪县西北岸山,西北源出漳平县东南,叫古格岭水,至安溪县相会叫蓝溪,再会桃溪水注入晋江。《明一统志》说“水深而碧,故名。”古代,江溪之水绝大多数深碧,为何不叫蓝溪,盖因这条蓝溪宋明时代为畲族蓝氏分布而得名。

由来

蓝夷以种蓝靛、穿蓝衣而得名

蓝夷南迁于湖南涟源、沅陵、常宁、绥宁、蓝山后,_与瑶人杂居通婚融合,成为瑶人的重要成员。他们先居于涟源蓝田即梅山蛮故地,又居于沅陵蓝溪即武陵蛮或五溪蛮地区,这两个地区正是唐宋时期瑶族基本形成的主要地区,自蓝夷迁入后,便成为瑶族的大姓蓝氏。以后又有大批蓝人和瑶人南迁于绥宁、常宁、蓝山的越人故地,融合了一些干越、扬越、瓯越人的成份,又形成了畲族,蓝人便成为畲族中四大姓之一的蓝氏了。湘南的蓝人,有的仍是瑶族大姓,有的则融入了苗族。

关于蓝夷以蓝为名称的意义,当在山东、山西时,蓝夷专制一种监的陶器,用以盛汤和水。商代卜辞有“于监炙”,监为地名,即仲丁征蓝夷之监,在屯留蓝水,监与蓝古韵同音。金文《颂鼎》、《颂壶》、《颂簋》作鉴,均象人临监窥影之形,颂鼎一文尤为逼肖。唐兰《殷虚文字记·释监》说:“戴侗曰:‘监盆类,从皿临省声。《周官·凌人》:春始治鉴·庄周曰:同滥而浴。皆此物也。不当加水与金,借为监临之监。又为镜监之监,亦作鉴。又因镜监而为监观之监,别作目监。’林义光《文源》谓‘监即滥之本字,上世未制铜时,以水为监,故《酒浩》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显象皿中盛水,人临其上之形。从臣,臣伏也’。……然谓从皿而为鉴滥之本字,则殊有见地。……然不知臣即目形,故其解亦殊穿凿也。余谓监字本象一人立于盆侧,有自监其容之意,后世变为监,又变为受监,其实非从卧从血也。其本义当为‘视也,:(《尔雅·释诂》云)后别为‘监视也,,又为‘览观也,‘并《说文》)。引申之为所监之器之名,金制则为槛,盛水则为滥。至《说文》‘临下’之义则又视义之引申矣。(凡监于水者必俯视)”说监字是以陶皿盛清水而人俯照清水以视其面容,后L},(铜镜为鉴以照容颜,故监、槛、滥通用,所论至精且确。自铜镜发明后,陶监、铜鉴则用为作浴盆或盛汤。如春秋时青铜器有吴王光鉴二件,攻吴光鉴,射女方鉴,智口子鉴等。蓝夷正是蓝器的创始人,至今瑶、畲族尚保留用独木槽盛清水洗浴的习恨,即古代监器的演变。

后来,蓝夷首先种蓝靛,把野生培植成为栽培染料植物,用以染蓝衣料。如畲族《狗皇歌》歌唱畲族盘、蓝、雷、钟四大姓的来源中说:“第二蓝装便姓蓝”。畲人“如其子又祭祖,则可换着青衣,社会地位又升一级”④。而瑶族的一支盘瑶,他们穿的衣服多是黑、蓝深色,适应他们刀耕火种和家庭劳动⑦。瑶族是山居民族,长年生活于深山密林里,穿着草木同色的深蓝色的衣服,正可作为保护色和伪装色,以避免猛兽和敌对部落、民族的袭击和危害,这与越人、蛋人是傍水而居的民族,以文身像龙蛇纹以避水中蛟龙之害一样,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唐兆民的《瑶山散记》说:“花蓝瑶姓蓝的很多,所以称为‘花蓝瑶’,因为‘蓝,是一种‘花’呢?……我们可以领悟到这个瑶族名称也许还含有图腾的意义”。即瑶族、畲族的蓝氏,以蓝靛为图腾,以种蓝靛为特长技术,以穿蓝色衣服为高贵。从陕西蓝田到岳阳蓝田、涟源蓝田及贵州天柱蓝田等蓝夷曾居住过的地名,就可知瑶人蓝氏所居之地都必种蓝。如岳阳县东乡蓝田乡,今虽无瑶人,但多蓝姓聚居,宋代王象之《舆地纪胜》戴“龙窖山(《明一统志》说在岳阳县东南百里,即兰田乡之南面。)其山极峻,山瑶居之。”可见岳阳县之蓝田和蓝氏是与宋代山瑶有关,蓝田直到清末还种蓝靛。(见同治《巴陵县志》)

庞新民的《两广徭山调查》和《徭山调查报告》(((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专刊》1928)等著述均称花蓝瑶为“花篮瑶”。杨成志说:“其实,蓝与篮在写法上既有区别;在意义上,蓝(除姓氏外)是形容词和篮是名词,又各不同。”,按蓝乃蓝靛是名词,染衣成蓝色则为形容词”蓝人擅长编织竹篮,故叫花蓝瑶亦可,叫花篮瑶也可。杨成志又说:“那末,花蓝一词应如何得到正确解释呢?我们得出结论是:它既非错写的花篮,也不是误解的蓝花,事实上是由于他们男女习惯穿蓝色服装,尤其因妇女的蓝上衣刺秀着多色彩的花纹图案,因具有这般花花蓝蓝的引人注目形象,所以被称为花蓝瑶。”花蓝当春季播种蓝靛时,有祭祀农神即蓝靛神的习俗,亦即古代崇拜蓝靛图腾的遗留痕迹。

蓝为我国原产,《说文解字》:“蓝,染青草草也,从艹监声。”《诗·小雅·采绿》:“终朝采蓝,”:笺“蓝,染草也”。蓝除可作染料外,还用于防虫,东汉崔实《四民月令》载:七月七日“可合蓝丸及蜀漆丸,”缪启愉《辑释》注云:“蓝有数种,主要为清热消炎解毒药,并治虫、蛇、犬毒及恶疮等。除绞汁或煎汁外用或内服外,蓝靛或蓝烧灰或蓝根晒乾为末,均可为散剂或丸剂。关于种蓝《便民图纂》说:“正月中以布袋盛子浸之,芽出撒地上,用粪灰覆盖。待放叶浇水粪,长二寸许,分栽成行,仍用水粪浇活。至五六月烈日内,将粪水泼叶土,约五六次。侯叶厚方割,离上二寸许,将梗叶浸水缸内,昼夜滤净。每缸内用矿灰,青色者灰八两,浓者九两,以木扒打转,澄清去水,是谓头靛。其在地旧根旁,须去草净,浇泼一如前法。待叶盛亦如前法收割,浸打,谓之二靛。又侯长亦如前浇灌,斫则齐根,浸打法亦同。”可见我国种蓝技术在北魏时已很完备,也摸索了系统的种植方法。其提取蓝靛染衣,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据《贵州通志》载:“永宁(贵州关岭县)州靛山在慕役司,水回山转,其中深普可种蓝。”至今贵州瑶族、布依族仍多有种蓝者。

广西金秀县大瑶山盘村盘瑶、山子瑶男子服装,布色仅有黑色、蓝靛色两种。广东连山县瑶族,织成的布匹多染成蓝、黑色,染料用大靛青,可染成蓝或青色布。《瑶族简史》也说瑶族男子的服装,以青蓝二色为主。

浙江括苍畲族,男子布衣短褐,色尚蓝,质极粗厚。妇女衣长过膝,色或蓝或青,腰围蓝布带,足穿蓝布袜。一般来说,畲族的男女衣尚青蓝色,妇女虽服装式样较多,但多穿自织的青蓝色麻布。福建建阳畲族新婚妇女,亦穿蓝色衣,他们用蓝染衣,一般都是自种自染,与瑶族一样,以蓝色为高贵,尤以蓝氏为最甚,几乎衣服、用具都喜染上蓝色,说是他们本族的色彩。明代时,从汀州、漳州一带迁至莆田的畲民,就向汉族地主租来棘莽丛生的荒地,开荒种蓝.。明末,浙江金华、衢州的畲民使有宁寮、菁寮、畲寮三种人,宁寮则以种宁麻织布闻名,多为钟姓;菁寮即以种蓝靛染蓝布闻名,多为蓝名;畲寮则以刀耕火种闻名,多为盘名、雷姓。由此,可见蓝靛乃由蓝人培植利用的,后来传播到汉族及各个民族。瑶族、畲族的蓝姓原是蓝夷之裔,他们更擅长于种蓝染蓝用蓝和祀蓝。

蓝氏在汉族也是普通之姓,虽不算大姓,但人数也不少。《通志·氏族略》说:“蓝氏,望出中山。《战国策》中山大夫蓝诸。”今郡望出东莞郡、汝南郡。汉代东莞郡治在今山东莒县,正与淄川蓝泉和即墨蓝村相近,且蓝村为东莞郡辖境,是蓝夷的起源地,故蓝氏以它为郡望是不忘祖居之意的。

分布

瑶、畲、苗族蓝氏的分布

花蓝瑶自称为“龚”和“宗”,是指“山”的意思,因为在瑶族中曾有把姓“钟”姓“龚”的实例。龚又作共,乃共工氏之后共人一支融入花蓝瑶而成,宗即钟,东夷族钟氏融入花蓝瑶者。但花蓝瑶仍以蓝姓为主干,广西大瑶山住有茶山瑶、花蓝瑶、坳瑶、板瑶、山子瑶,而以花蓝瑶、正瑶、茶山瑶、滴水花蓝瑶(花蓝瑶的一支居于滴水洞)为主,他们蓄发椎结,总称长毛瑶;板瑶、山子瑶则租佃他们的山地,生活贫困,叫过山瑶。大瑶山的花蓝瑶分布的村落,据日本学者竹村卓二《瑶族的历史和文化》一书所载,有六巷、黄双、六团、罗丹、古浦、大凳、丈义、门头、犬二、平林等村寨。其中如六巷、六团、罗丹、古浦的地名,明显是骆越人居住过的地名,则花蓝瑶由湘南迁入广西金秀县大瑶山区的时间,当为宋代以后。所以,花蓝瑶白称“龚”或“穹咧”,有的认为是“住山上的人”之意,龚与穹音通,咧为尾语,计有1200多人,分为蓝、胡、侯、冯、相五大姓,以蓝姓人数最多。

金秀茶山洞的茶山瑶,又叫寨山瑶,计有九千多人,分为陶、苏、刘、金、全、田、龚、蓝、龙、莫十姓,而蓝姓人数也较多。《明史·广西土司传》谓大瑶山大藤峡“中产瑶人,蓝、胡、侯、盘四姓为渠魁。”清末有罗香团总蓝文英、六巷团总花蓝瑶蓝人扶霄。蓝趁瑶散居于凌云县之西北方土山中,所占面积甚广,人数约四、五千人。蓝靛瑶之得名者,盖以所操之职业也。土山肥沃,适于耕种,而蓝靛一物尤为该地瑶人之重要物产。蓝靛获利较其他出产厚,因而瑶人之致富,亦纯赖此。蓝靛瑶除分布于凌云县和附近的百色县以外,在越南东京北部有一万八千人,也有少数分布在缅甸的掸邦和老挝北部的会晒。越南的山由人,即山瑶人,是瑶族的一个分支,约六万五千多人,分布于广宁、海兴、河北、北太、永富、河宣、清化各省山区丘陵地带。女子的头巾、腰带、裤、裙和绑腿绝大多数用靛蓝色布做成,男子戴蓝靛色方头巾。山由人从前称为短衭僈、开裙僈,即短衭瑶、开裙瑶。

越南的青衣瑶和青番瑶,原来是清代由贵州迁去的。即贵州的青瑶或青衭瑶,主要分布在荔波、从江、榕江和黎平四县。史书上记作黑瑶,因川、滇、湘、黔一带习惯叫青色为黑色。青瑶是因服装尚青而命名的称谓,其实尚青即尚蓝,其衣服多用蓝靛染成。

据调查了解,蓝靛瑶分布很广,在云南的麻栗坡、马关、西畴、邱北、河口、屏边、金平、师宗、江城、景东、墨江、孟腊、景洪等县;广西的百色、凌云、凤山、巴马、田阳、田东、乐业等县市;越南的菜州、黄莲山、高平、河江、宣光、北太等省;老挝的丰沙里、琅勃拉邦、沙耶武里、会晒等省;泰国北部也有少量分布。广西大瑶山的花蓝瑶分布在山区中部和西南一角,他们是从贵州古州(榕江)迁来的。大致分为四路进山,一支由中平(象州县)向东北经大乐圩沿长峒河入山到长峒转入龙华;一支从中平圩向东沿滴水河到六甲、大进、丈二、六团、罗丹一带;一支从中平圩向东南沿大凳河和九十三河到大凳、王植、门头、古蒲、六巷一带,一支经平南县北的朋化山区沐陆村迁入门头。⑧蓝靛瑶实即榕江的青瑶或青衭瑶,也可说是他们的一个分支。

当然瑶族的各个分支都有蓝氏,不过是人数多少而已。瑶族早已分为盘、蓝、雷、钟几大姓氏,畲族也基本相同,所以说畲族是由瑶族分出去的一个民族,且共信仰盘瓠和狗皇,也有《过山榜》之类的迁徙歌词。

从许多史籍记载中都说瑶族中有蓝姓,如《小知录》卷三,四裔说瑶人多蓝、胡、盘、侯四姓。陈微言《南越游记》卷三说广西瑶人多胡、侯、蓝、盘四姓。王思章《增城县志》卷一瑶人和《浮山志》卷二都引屈大均《罗浮书》说,广东博罗县罗浮山瑶人,分布于苏罗、石刚之间,有上中下三瑶村,分盘、蓝、雷、钟、苟五姓。乾隆《海丰县志》正集卷下朵志、瑶蛋;也设海丰瑶人有盘、蓝、雷、钟、苟五姓。而兴宁县、长乐县(五华县)的瑶人也是这五大姓。他们后来成为畲族。罗定县有高山瑶、平地瑶和花肚瑶,_三种语言不相通,其姓为盘、蓝、雷、钟。东安县(罗浮县)瑶人也为盘、蓝、雷、钟、苟五姓。潮州山峰居有瑶壮人,分为平鬃、崎鬃两种,有盘、蓝、雷三姓。潮州这部分瑶人多分布于风凰山,后来形成为畲族。在乳源县二十四坑瑶人中有蓝坑,即多为蓝姓瑶人聚居。乐昌县瑶人二十人寨中也有蓝坑,与乳源相连,也为蓝姓瑶人聚居之地。

广西瑶人蓝氏分布很广,至今留下许多以蓝命名的地方,如平南县东北有蓝洞冲、盘古,南有蓝塘,东南有蓝洞塘。贵州北有都蓝、蓝田、盘古。藤县北有蓝田,东有蓝村。岑溪西南有盘古。蒙山南有陶蓝,西有荀蓝冲。昭平东有瑶田。贺县南有蓝寨。灵川北有蓝田。龙胜北有盘坡、盘胖、盘栗,南有瑶岭。柳江东有下蓝,南有六蓝。来宾北有炎蓝。武宣南有瑶蓝、上盘古。金秀北有蓝厂屯、瑶婆槽、盘王河,南有蓝河冲、高蓝。象州北有东古蓝。融安南有蓝洞、古蓝,东有雅瑶。柳城西有蓝洞。都安东有菁盛,西有弄青,北有蓝棠,南有贯蓝。宜山南有大蓝。罗城北有蓝家。环江西有士蓝、三千洞,北有肯蓝、根蓝、尾蓝。南丹西有八蓝、益蓝、古蓝。马山北有拉蓝,西有龙蓝、芝蓝。上林北有大蓝山、下蓝、蓝独。百色东有六蓝。田阳南有陇蓝。德保北有多蓝。靖西西有田蓝、巴蓝,东有下大蓝。平果北有大蓝,西有林蓝。等等。田东南有蓝亮。凌云南有蓝屯,北有那蓝、新蓝、上东蓝。东兰东有乾蓝。田林西有六蓝。西林西有都蓝。大新南有荷蓝。扶绥南有客蓝。龙州南有会蓝。宁明西有板蓝。武鸣北有蓝雷,东有蓝怀,蓝伟。隆林西有蓝靛沟。湖南麻阳南有蓝村,芷江南有上蓝水,沅陵东有蓝溪,怀化东北有蓝坪等。

以上许多以蓝为地名,大多曾有瑶人蓝氏居住而得名,有的虽已迁走,但仍留下了地名可供追索。

清代嘉庆时,新宁县八桐瑶瑶族地主豪绅蓝年余、蓝年顺,瑶民蓝进贤、蓝彩碧,麻林洞痒生蓝元旷(又名正樽)及二女蓝琢玉、蓝令玉与蓝再昌等起义抗清。明正统二年,广西大膝峡瑶族领袖蓝受贰和侯大狗起义。

从各地瑶族《过山榜(图、照、文)》、《评皇(王)券牒》、《盘王券牒》、《瑶人出世根底》、《南京平王敕下古榜文》、《世代流传祖居来历书》、《千家洞古本书》、《千家洞木本水源》、《计开千家洞路引》等资料记载,瑶族十二姓中只有盘、雷,而全无蓝姓,可见蓝氏是后来才由蓝夷身份加入瑶族的,以后和瑶人不断通婚而成为瑶族的一个成员,但他们与其他瑶族各支的语言大不相同,可能还保持有古代蓝夷的语言成份。到明、清时代由于族人繁衍而成为瑶族的大姓,其中一部分蓝姓瑶人由于迁到潮州和韩江流域的山区,以耕畲为业,而形成为畲族,蓝氏便成畲族最大的姓氏。徐松石说:“总而言之,瑶人乃最先来的汉族,与遂人、伏牺、虞舜、商汤的部落最有关系,根据地乃在极东。”这正与蓝夷起源于山东半岛的事实相符。

闽浙一带的畲族,以来自始祖盘瓠所生的三男一女的盘、钟、蓝、雷四姓为正统。浙江之畲民,以雷、蓝、钟三姓为盛,盘、娄两姓颇衰。在景宁及其附近地区已没有盘姓氏族了。汀州(长汀)汉人有姓蓝的,可以收养蓝姓畲民的孩子,也许他们是畲民的一个汉化了的旁支,浙江畲民是从福建迁移来的。蓝姓祠堂里的香炉有六只,而雷氏、钟氏只有五只,可见畲民中蓝氏最多。景宁县敕木山瑶族蓝氏《叙事诗》说:“高辛皇帝话原真,吩咐蓝、雷三姓亲”,又说“二想三姓盘、蓝、雷”,“蓝、雷人好过来定,年冬领洒担猪边。蓝、雷三姓好结亲,都是南京一路人。”他们说是来源于广东潮州凤凰山。据敕木山蓝氏家谱说他们的祖宗是汝南郡蓝元田的后代,后迁南京再迁凤凰山。又说四姓自会稽山迁潮州九都七贤洞。有蓝光辉,封骑国侯;三祖蓝玉,安定太守;四祖蓝华,安定太守;五祖蓝思祖,博州太守;十二祖蓝春,京卫大夫;十三祖蓝有钟,镇成将军;二十一祖蓝向春,长沙都司使,二十二祖蓝贵,长沙大夫;二十六祖口,汝南郡太守。又据蓝、雷、钟三姓族谱均称:“原籍广东,后徙福建,复由福建迁至浙江处州(丽水)。”唐初,汀、漳一带的蛮僚以盘、蓝、雷为姓,信奉盘瓠图腾。唐初有峒蛮蓝奉高等起义,云霄通五庙”石柱刊有盘、蓝、雷氏字样。

盘、蓝、雷氏系陈玉铃(唐玉铃卫翊大将军陈元光)所征蛮僚。”这些洞蛮、蛮僚实即指畲人。有些史书把畲族称为瑶人或畲瑶,有的畲族也自称为瑶人或瑶家。从畲族保存的《开山公据》,(又名《抚徭券牒》)和部分瑶族的《迁徙榜牒》(又名《过山榜》)都同样载有原始图腾性质的盘瓠传说,两族的姓氏(盘、蓝、雷、钟)及民间流行的歌谣、祖图和祭祀仪式等也多与此传说有关。明代,从汀州、漳州一带迁至莆田的畲民,就向汉族地主租来棘莽丛生的荒地,开荒种蓝。几乎也和瑶族的蓝靛瑶、花蓝瑶、青瑶一样,尤以蓝氏的瑶人和畲人更富有种蓝经验,因为这种农业技术是他们的祖先传了三千多年的传统经验。宁德县闽坑村畲民蓝日绍,每种菁靛一篓,须向地主交钱一百文。清代中叶福安畲民蓝有盛、蓝奶头都以租种山地为业。明万历十七年,雷五等领导莆田、仙游“菁客”(包括畲民)起义,菁客即种蓝的畲民为主,因地租太重,被迫起来反抗。正德十一年,蓝天凤、谢志珊率赣州畲、汉人民起义。龙南蓝斌等起义。嘉靖四十二年,大埔蓝松三起义,有蓝瑶等人参加。民国时,连江县长龙乡的村苏维埃主席中有畲民蓝依三、蓝如苏、蓝礼在、蓝细珠、蓝礼寿。瑶长,万历时浙江宣平县有蓝仲贤,丽水县有蓝添生,平阳县五神洞有蓝德浙。

畲族又叫輋客,明代邝露《赤雅》说“徭名輋客,古八蛮之种,五溪以南,穷极岭海,迤逞巴蜀,蓝、胡、盘四姓,盘姓居多,皆高辛狗王之后。”谢肇制《五杂俎》说:“畲人,相传盘瓠种也,有苟、雷、蓝等五姓。”谈迁《枣林杂俎》也说:“盘瓠之余,错处于虔、漳、潮之间,以盘、蓝、雷为姓,人称之曰畲客。”《漳平县志》载:“畲客,即徭人,古盘瓠之后,在漳平三姓,曰蓝、曰雷、曰钟;随山种插,去瘠就腴,编获架茅以居,善射猎。”《龙岩县志》也说境内畲客即瑶人,“在岩者,惟蓝、雷、钟三姓。”《顺昌县志》也说县境徭人以盘、蓝、雷为姓,今县止蓝、雷二姓,俗呼畲客。福鼎县畲民,有五万余人,分蓝、雷、钟、盘、李数姓,饶平县瑶人,又名輋客,有四姓,盘、蓝、雷、钟,自谓狗王后。兴宁县瑶人有盘、蓝、雷、钟、苟,长乐县(五华县)瑶人也同。建德县畲族也分盘、蓝、雷、钟四姓,四姓之人,皆可为婚。《广西通志》亦说“宣化瑶一名輋客,有盘、蓝、雷、钟四姓,自谓狗王后。”则瑶、畲源同,似也可通称。

我国畲族,以福建最多,故多留下许多以畲、以蓝为称的地名。如:武平南有蓝塘、坪畲、米筛畲、黄心畲,东有大蓝园。长汀南有蓝田、下蓝地、下畲。上杭南有蓝溪、蓝家渡,东有大畲。漳平北有谢畲、罗畲、百种畲,东下畲。龙岩北有郭畲、小高畲、畲背,西有洋畲,东有下经畲。华安南有官畲。南靖西有桂竹畲,北有后畲、上麻畲。云霄西有上梨畲、下梨畲。南安北有坝头畲。等等。还有汉族蓝氏融入于苗族者。如湖南城步县《蓝氏宗源》载:蓝氏之祖,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瓦厂坪人。先祖蓝光晋封为五道将军,生四子:蓝昌见、蓝昌富、蓝昌贺、蓝明。因灾害,分别迁往荆州白马县、古州、辰州、宝庆府、柳州府。蓝昌见是迁辰州的,带领周、杨十二姓人等,于正宝元年(宝元为宋仁宗年号)又往靖州,又迁蓝家岔、落溪冲野鸡寨等地,后迁入城步扶城。蓝见昌生三子:蓝广、蓝双、蓝晚。广居岩头寨,双居中排丹口,晚居枫木林,子孙分布于溪冲、罗饶、大绢一带。蓝昌贺迁广西龙胜府都乃;蓝昌明改姓秦,居扶城丹口冲秦歌湾,后又有迁高坡大地及义宁林小江。蓝昌见子孙繁衍,分布于栏牛五排初石、江头藤坪、石神冲、秦头木瓜、张家小洞、下排枫木林、洪江翁桃山口、武岗州木瓜桥等地。蓝见昌生蓝党,蓝党生蓝沐英,即沐英、改以沐为姓,佐明太祖定天下,官征南将军,封黔国公,追封黔宁王,世守云南。蓝氏有一支迁安徽定远,后蓝玉官征虏大将军,封永昌侯。这两支均为汉族。而留居于城步的蓝氏则大多融入于苗族。明嘉靖时,有蓝昌黑、蓝昌贤等人。

文献记载

上古文献里有不少汉语语义很明确的族名,如“山戎”、“林戎”、“犬戎”等,后来这些汉语族名反而在汉语世界里消失了,这个怪异的现象只能用“中原人类的祖先是戎狄的同类”来解释,上古中原曾经有过汉语(雅言)与戎狄语言并存的时代,这些族名是从戎狄语言意译过来的,汉语后来占了上风,中原语言一元化了,多语的明白人没有了,族名就只取音译了。汉代“乌洛浑”出现后,“山戎”就消失了,那是因为没有人再懂“乌洛浑”是“山里人”了。

“蓝夷”是又一个很早就失佚了的雅言族名,它出现在《竹书纪年》的“仲丁即位,征于蓝夷”和“河亶甲即位,自嚣迁于相。征蓝夷,再征班方”两段文字中,《后汉书·东夷传》改成“至于仲丁,蓝夷作寇”。商代以后“蓝夷”就没有在中原再出现过,它一定是被一个音译族名顶替了,乃至后人不知这个族名的真身,本文就是要探证“蓝夷”的真名实姓。

·张骞记载的“蓝市”和“大夏”

关于“蓝”的信息后世两次出现在西域,而且还都与“夏”相关。张骞在《史记》名篇〈大宛列传〉里记载过一个“蓝市城”,它是“大夏”之都,其云:

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余里妫水(按,今阿姆河)南。其俗土著,有城屋,与大宛同俗。无大君长,往往城邑置小长。其兵弱,畏战。善贾市。及大月氏西徙,攻败之,皆臣畜大夏。大夏民多,可百余万。其都曰蓝市城,有市贩贾诸物。其东南有身毒国(按,中国古代将兴都库什山以南地方视为印度)。

大宛是在今天乌兹别克斯坦东部的费尔干那(Fergana)盆地,大夏应该是在阿姆河南和兴都库什山之北的平坦地区,阿富汗城市巴里黑(Balkh)是这片地方的古代中心,印欧伊朗人种是那里的原住民,〈大宛列传〉说“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其人皆深眼,多须髯”,即是对中亚的印欧伊朗人种面目的描述。

有趣的是,亚历山大大帝的希腊远征大军经过那里,更早的美地亚波斯王朝还曾经把利比亚地中海沿岸的希腊移民流放到那里,这些希腊人的后裔建立过一个颇具名声且有考古遗迹的巴克特里亚(Bactria)王朝。上世纪初,一批有见地的欧洲汉学家,如格鲁塞(Rene Grousset)就认为这个希腊人的政权就是“大夏”。真如此的话,就该从希腊语或波斯语去寻找“蓝/夏”及它们的关系了。

但是,以月氏、乌孙、塞种为代表的游牧部落的入侵,很早也在中亚形成了一个蒙古人种的部落社会,西方古典把中亚的游牧部落统称为Scythian(通译“斯基泰人”,待酌),《地理志》作者斯屈波(Strabo,前63/64—后24)言及攻入巴克特里亚的四个游牧部落,他说:

……但是,最知名的是把巴克特里亚从希腊人手里夺走的那些游牧部落,即Asii、Pasiani、Tochari和 Sacarauli,它们都是从分割萨伽人和索格丁那的药杀水(按,今锡尔河)彼岸过来的,那边是萨伽人占领的。

这四个部落名中的Tochari(或Tokharoi)即是中国历史屡屡提及的“吐火罗/睹货逻”,或锡伯族姓氏“托霍罗”;有西方学者指出别处又作 Asioi或 Asiani的Asii就是“乌孙”,我以为“乌孙”(Osin)也是“爱新”(Asin)。可惜从格鲁塞到梅维桓(Victor Mair)等名家都误以为这些族名是西方人种的族名。

张骞是于公元前139年启程出使大月氏的,他可能未出河西走廊就被匈奴截留了,他在匈奴受到厚待,还在那里娶妻生子,十年后方得脱逃,因此他一定是通晓匈奴语或月氏语的,他到大宛后听说的“大夏”和“蓝市”,最可能是与进入阿姆河以南的“乌孙”和“吐火罗”同类的,而且在匈奴语或月氏语中可会意为“华夏之邦”或“蓝族之城”的蒙古人种部落名。

唐代西域的“蓝氏”和“大夏”

唐代西域也有“蓝”和“夏”并立的遗迹。《新唐书·地理志》记载“陇州南由令王名远”以“吐火罗道置州县使”的名义巡访西域,并于大月氏故地,即乌兹别克及其周边地方设“月支都督府”,以当地部落分置二十五州,其中“蓝氏”和“大夏”两州名列冠亚。其云:

龙朔元年,以陇州南由令王名远为吐火罗道置州县使,自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凡十六国,以其王都为都督府,以其属部为州县。凡州八十八,县百一十,军、府百二十六:月支都督府,以吐火罗叶护阿缓城置。领州二十五:蓝氏州以钵勃城置。大夏州以缚叱城置。汉楼州以俱禄犍城置。弗敌州以乌逻毡城置。沙律州以咄城置。妫水州以羯城置。盘越州以忽婆城置。忸密州以乌罗浑城置。伽倍州以摩彦城置。粟特州以阿捺腊城置。钵罗州以兰城置。双泉州以悉计蜜悉帝城置。祀惟州以昏磨城置。迟散州以悉蜜言城置。富楼州以乞施巘城置。丁零州以泥射城置。薄知州以析面城置。桃槐州以阿腊城置。大檀州以颊厥伊城具阙达官部落置。伏卢州以播萨城置。身毒州以乞涩职城置。西戎州以突厥施怛駃城置。篾颉州以骑失帝城置。叠仗州以发部落城置。苑汤州以拔特山城置。

我们不难发现上述“州/城”之名中,除“蓝氏”和“大夏”是汉语族名外,其余都是北方民族的音译族名,譬如:钵勃(拔拔)、薄知(白狄)、苑汤(乌潭)、大檀(鞑靼)、忽婆(贺拔)、摩彦(慕容)、篾颉(勿吉)、缚叱(兀者)、忸密(吉里迷)、迟散(赤沙)、祀惟(室韦)、析面(悉万)、乌罗浑(乌洛浑)等。“蓝氏”和“大夏”显然是这个蒙古人种群体中的领袖部落,我们当然只须在北方民族的语言中去认识“蓝/夏”二字了。

·西域的语言局面

中亚语言是多元的,今世流行的伊朗语属的塔吉克语、普什图语,远古就存在于那里了;蒙古人种统一使用突厥语的局面,也是在九世纪以后才逐步形成的,南朝历史《梁书·滑国传》记载了中亚使用蒙古语的情况,其云:

滑国者,车师之别种也。……至天监十五年(公元516年),其王厌带夷栗陀始遣使献方物。……其言语待河南人译然后通。

所谓“河南人”即是说蒙古话的吐谷浑部,其地今为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其今世后裔是操蒙古语的土族。《梁书》要为滑国立传,说明这个部落在中亚是有影响的;而其“言语待河南人译然后通”,又表明它是说蒙古话的。

王名远能理顺这些蒙古人种部落,与他出自秦陇有关。“陇”就是天水、宝鸡一带,魏晋年间那里氐羌杂处,更早则是周秦盘踞。周秦的血缘是九姓,是月氏的同类,语言却是蒙古话,秦始皇改“江陵”为“秣陵”,即是蒙古语的“江河”。今天甘肃河州东乡的百姓(东乡族)还说蒙古话,也是古代陕甘宁青,乃至整个西北地区主要流行蒙古语的遗迹。月氏是从河西走廊出走的,号称“月氏”的中亚曾经流行蒙古语当然是不足为怪的。

瞄准蒙古语,“蓝/夏”相关的真相就呼之欲出了。

·“蓝”是“呼和”之意,“夏”是“呼和”之音

很简单,“蓝/青”在蒙古语里是“呼和”(kho-kho),在突厥语是“可可”(ko-ko),地名“呼和浩特”是“青城”,“可可西里”是“青山”。因此蒙古语里“蓝夷/蓝氏”就应是“呼和氏”,而族名“回纥”(khui-kho)又最接近“呼和”。因此《竹书》时代的双语人士是将“回纥”听作“呼和”,从而按“呼和”将其意译为“蓝夷”。

在中国历史上,意译族名“蓝夷/蓝市/蓝氏”仅出现过这三次,其中两次还是出现在西域,其余的“回纥/呼和”大多是以“夏”的面目出现,“西夏”即是一例,《宋书·夏国传》说西夏“国称大夏”,其实中原汉族称它“回回”,实际就是“回纥”。后来西夏民族皈依了伊斯兰教,中国人还把伊斯兰教称做“回教”,所幸还没有称它“夏教”。

在翻译多音节族名、国名时,中国人常常是抓住一个特征音节,然后用一个汉字去标志它。譬如,在America里抓住了me,从而把它译成了“美国”。对“回纥/呼和”则是抓住了kho,用“夏”去表示它,吴语的“夏”就是读kho的,粤语和闽语则读kha。基于这个语音认识,中原姓氏“夏侯”是“回纥/呼和”,也是顺理成章的结论。

·“华夏”就是“回纥”

中华民族的源头也是“夏”,《尚书》除去用单字“夏”,还用双字“猾夏/有夏/华夏”去记载建立夏朝的夏部落。譬如〈虞书·舜典〉有“蛮夷猾夏,寇贼奸宄”,〈周书·武成〉有“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商书〉诸篇则含“有夏”二十余处,如“伊尹去亳适夏,既丑有夏,复归于亳”和“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等。

从读音来看,“华夏/猾夏”就是“回纥/呼和”。如果把“国”读成“或”,《梁书》的“滑国”和《大唐西域记》的“活国”也是“回纥/呼和”。而“有”字读如“o/u”,《尚书》的“有夏”音如“乌夏”,也是“回纥/呼和”的谐音。然而,我们还希望看到中国被称为“回纥/呼和”的更直接的证据。

《后汉书·远夷歌》是四川西部阿坝或甘孜地区的一个酋长去洛阳觐见皇帝归来作成的感歌,歌中有一句歌词是“堤官隗构”,译文是“大汉是治”,因此那个远夷部落是将中国称为“隗构”的,而“隗构”(khui-gho)即是“回纥”。产生这样的称呼的原因,只能因为夏朝就是“回纥朝/隗构朝”。这与突厥语民族将中原或中国称为“桃花石/九姓”相似,商周秦三代都是九姓民族统治的朝代。

《禹贡》是夏部落的遗说,我曾以“《禹贡》中的蒙古语成分”一文列举夏人说蒙古话的证据。譬如,《禹贡》之“黑水”,即蒙古语“黄河”之名“合剌沐涟”的意译;《禹贡》之“球琳”之为“玉石”,是蒙古语“玉石”曾与“石头/赤老温”同字的缘故, “球琳”是“赤老温”的急读。我还以为“大禹”即是蒙古语“单于/达官”。因此,用蒙古语的“蓝色/呼和”诠释“回纥/华夏”就更显得是合理了。

·古今中外的“回纥”

中国历史乃至史前传说中“回纥”的音译族名、姓氏、人名层出不穷,如:

传说时代族名 无怀、有扈、有虞、虺虺

中原古代姓氏 夏侯、公夏、公何、公华

《逸周书·王会解》族名 越沤

《匈奴列传》族名 夏后、浑窳

《两汉书·西域传》族名 狐胡、孤胡

《晋书·四夷传》族名 狯胡

《隋书·铁勒传》族名 韦纥、嗢昏

《新唐书·回鹘传》族名 回纥、回鹘

《大唐西域记》族名 缚喝

《辽史·营卫志》族名 回鹘、乌隗、奥隗、越兀

《金史·百官志》族名 黑罕、夫合

《南村辍耕录》族名 外兀、畏吾兀

《八旗氏族通谱》姓氏 倭赫、辉和、瑚琥、和和齐

《史记·殷本纪》人名 鄂侯

《史记·秦本纪》人名 乌获

《史记·楚世家》人名 吴回

·结束语

蒙古人种诸族里都有“回纥”的成分,匈奴自命是“夏后氏”的后裔,“蓝突厥”可能就是“回纥突厥”,女真民族中有“辉发部”,西夏民族是“回回”。九世纪时“漠北回纥”走进塔里木盆地与当地诸族融合成血缘丰富的“维吾尔”,走向西方的“乌古”在罗马帝国故地上建立了奥斯曼帝国。

从语音就可以猜测“华夏即回纥”,但是理性的认识是通过“夏”与“蓝”的关联,和蒙古语的“蓝”是“呼和”来达成的。从此“华夏”不是空洞的符号,而是一个实际的人类族名。中国人称自己“炎黄子孙”,称祖国“华夏大地”,当今世界上有四分之一的人口认同“华夏”,因此“回纥/华夏”不愧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伟大,而且还是最具有亲和力的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