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兹全(1911年9月7日-2011年2月15日),男,著名历史学家。山东菏泽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史。[1]

2011年2月15日晚,不幸去世,享年100岁。

中文名

何兹全

性别

出生日期

1911-09-07

去世日期

2011-02-15

籍贯

山东

民族

汉族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山东省菏泽市

信仰

共产主义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

职业

教育家

代表作品

魏晋南北朝史略

主要成就

主要研究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史

人物生平

教育经历

何兹全

高中在山东省立六中(今菏泽一中)学习。

1935年在北平大学(今北京大学)史学系毕业后,去日本留学,翌年因病回国。

1947年赴美国,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并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资助,协助法兰西斯教授将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翻译为英文。

工作经历

1939—1940年接受中英庚款董事会的专款资助,在中央大学历史系研究魏晋南北朝史,并在该系讲授“中国通史”课。

1941—1944年任国民党中央训练委员会编审。

何兹全

1944年秋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后回国,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先后任副教授、教授,兼任魏晋南北朝研究室主任。

晚年生活

当他退居“二线”,成为北师大支部一位普通党员的时候,已是80多岁的高龄。老人家仍积极参加支部活动,而且每次都和夫人郭良玉一起到场。座谈的时候,往往是夫人说得多。每当夫人说的时候,何兹老很少插话,只是在一旁笑着。何兹老对民革感情深厚,他常说:“民革是中山先生爱国和不断进步的革命精神的真正继承人。”晚年,他将这种感情转化为对支部民革党员关心上面,时常鼓励大家做好民革工作,并嘱咐大家,如果家庭有困难,要多依靠民革组织。[3]

人物逝世

何兹全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2月15日20时17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101岁。[5]

社会活动

参与拍摄《何兹全访谈录》等讲座。

于1987—1988年去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讲学。

社会任职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党员。秦汉史学会、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唐史学会和北京史学会的理事、副会长和顾问。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兼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东西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东西方文化研究》主编。

个人生活

何兹全

何兹全1911年生于山东菏泽。何家是当地的大户,但到他父亲时家境已近贫寒。由于他是家里最小的儿子,所以从小就受到父母的宠爱,没吃过苦,也没挨过打,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因此养成了心地善良,不愿争斗的性格。

他的母亲是一个善良、慈祥而又随和的人,常常帮助邻里乡亲,从来不和人斗嘴闹气。何兹全说自己与世无争,与人为善,还有点软弱的性格多是受了母亲的影响。他的父亲生性刚烈,为人正派,这也影响到了何兹全。小学时,语文老师给他们讲“忠、孝、仁、义”,这些做人的道理在他的心灵打上了深刻的烙印。步入社会后,他的朋友各式各样,有跟着蒋介石去台湾的,也有跟着共产党闹革命的,而他的政治思想,为人处事等始终持中庸态度。他说:“我就是这种性格的人,进步,但不过激。”[4]

其他作品

著作
作品名称出版时间出版社
《秦汉史略》1955年5月上海人民出版社
《魏晋南北朝史略》1958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三国史》1994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国古代社会》1991年 2000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展开表格论文
作品名称发表时间发表周刊
中古时代之中国佛教寺院1934年《中国经济》第2卷第9期
魏晋时期庄园经济的雏形1934年12月《食货》半月刊创刊号
南北朝隋唐时期的经济与社会1937年5月18日天津《益世报-食货周刊》
魏晋南朝的兵制1948年1月《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6本
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几个问题1956年08期《文史哲》
展开表格书评
作品名称发表时间发表周刊
郑天挺师的为人和学问——读《及时学人谈丛》2003年4月10日《光明日报》
读周一良教授《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书后1987年03期《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序跋
作品名称发表时间发表周刊
《历代名师》序1989年02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三国史》自序1995年01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古今人物异称大辞典》序1996年03期《运城学院学报》
《〈晋书·食货志〉校注〈魏书·食货志〉校注》序2001年02期《史学史研究》
《宋代寺院经济研究》序2003年06期《学术界》
展开表格随笔
作品名称发表时间发表周刊
三十年代的回忆1992年03期《史学史研究》
闲话读书1996年02期《中国图书评论》
我的大学生生活1997年03期《史学理论研究》
治学杂谈1999年07期《前线》
香谷老师的教诲2000年02期《前线》
展开表格访谈

“辩证法是我观察历史的主要方法”——访何兹全教授(《历史教学问题》2002年01期)

怀念师生深情 忧心国家大事——由一天日记引出的(《学术界》2002年02期)

自传

《大时代的小人物》,何兹全著,200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

人物评价

作为一名德高望重的老学者,作为中共和民革的双重党员,作为民革北师大支部的奠基人、民革中央监委会委员、民革中央孙中山研究学会理事,何兹老既平易近人,又样样带头,可谓教学科研挑重担,社会工作尽力干,发展支部费心力,人老壮志犹当年。何兹老对自己人生的评价是,“我这个人的好处是有理想,有事业心,有抱负,很想为国家为人民做点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对我很有影响。一辈子做学问,一辈子不忘情国家。”他的精神魅力成为民革北师大支部极为宝贵的财富,一直鼓励后来者不断进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