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纳是保加利亚的海滨城市和全国最大海港,人口46万。瓦尔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是保加利亚著名的旅游胜地,有“黑海明珠”之誉。

中文名

瓦尔纳

电话区号

00359-52

所属地区

保加利亚东北部

面积

205平方公里

人口

46万

地理位置

保加利亚东北部,黑海西岸

著名景点

金沙滩

机场

瓦尔纳国际机场

外文名

保加利亚语:Варна;英语:Varna

政府驻地

中央大街

火车站

瓦尔纳中央火车站

行政类别

方言

塞尔维亚语

车牌代码

A2、E70、E87、(A3)/E87

气候类型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时间长

邮政区码

999139

下辖地区

普罗瓦迪亚 巴尔奇克 卡瓦尔纳

词源

早在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就在此定居,起名“奥德索斯(Odessos)”。公元6世纪后半叶,斯拉夫人从北部大批涌入,改名为“瓦尔纳”。“瓦尔纳(Varna)”一词可能源于原始印欧语词根“*u̯er”,是流动的意思;也可能源于原始斯拉夫语词根“varn”,是黑色的意思。但这两个名字的词根都同水有关,有水边村镇之意。[1]

历史

青铜时代晚期开始,这里被色雷斯人移民占据。公元前九至七世纪,此处的色雷斯人与地中海、高加索、安纳托利亚等地有商业来往。毫无疑问,这些商业联系建立在海上航运的基础上。

在希腊人到来之前,这里的人口就很稠密。该地区的色雷斯人由他们各自的君主统治,而且都加入了色雷斯人的联盟——奥德里西亚王国。凯尔特人在公元前280年入侵巴尔干半岛后也移民至此。

希腊人来到后,建立了城市奥德索斯。奥德索斯被认为是爱奥尼亚希腊人和色雷斯部落之间的接触区。公元前339年,城市受到腓力二世一次不成功的围攻,但之后不得不向亚历山大大帝投降。公元15年,奥德索斯被并入罗马帝国的米西亚(Meosia)行省。

中世纪时,奥德索斯在拜占庭帝国和保加利亚之间数度易手。希腊罗马文化在这里深深影响了斯拉夫人。到十三世纪末,瓦尔纳已经成为一个繁荣的商业港口,经常有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船光顾这里。这里向意大利和君士坦丁堡出口小麦、兽皮、蜂蜜等农产品,进口奢侈品。

1444年11月10日,欧洲历史上十字军东征的最后一次重大战役在城外举行。土耳其人击溃两三万由波兰的拉迪斯劳斯三世率领的十字军,这使得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变得不可避免。瓦尔纳及整个保加利亚也将受奥斯曼统治长达四个多世纪。

十六、十七世纪,这里是一处贸易、造船中心。瓦尔纳后来建起了一个四边形要塞,用来在俄土战争中牵制俄罗斯。俄军在长期围困后曾两度接管瓦尔纳,要塞也被夷平。

十九世纪早期,当地许多希腊人加入了爱国主义社团。随着希腊独立战争的爆发,当地很多参加希腊民族运动的被奥斯曼当局处死,另一些则设法逃到希腊继续斗争。克里米亚战争(1854 - 1856)中,英国和法国发起了反俄罗斯的运动,就以瓦尔纳为总部和主要海军基地。

1878年,这座拥有两万六千居民的城市,被解放保加利亚的俄军送给新生的现代保加利亚。

旅游

瓦尔纳风光

瓦尔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时间长,夏天平均温度在26摄氏度左右,海面风平浪静,海滩浅平辽阔,是保著名的旅游胜地,有“黑海明珠”之誉。瓦尔纳沙滩长达10多公里。依山滨海之处,多为大型旅馆,300张床位以上的大旅馆就有100多家。从南至北,依次是“康斯坦丁与埃伦娜”、“金沙滩”、“阿尔贝纳”等几个特色不同、美丽别致的避暑、疗养地。[1]

“金沙滩”是保黑海沿岸著名的海滨浴场,全长4公里,距瓦尔纳市区17公里。这里沙粒细腻松软,浅海区域宽阔,海底平坦,众多不同档次、建筑风格各异的旅店依山傍海,在茂密的森林中错落有致。浴场附近设有按摩、水疗、泥疗服务、日光浴等医疗设施,还有供游人乘坐观赏海景的海滨慢速游览车,及供参观和休憩的绿荫、花园、回廊,是最受保国内外旅游度假者欢迎的休闲度假地之一。[1]